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们曾报告正常人外周血中稳定性E花环形成细胞(Stable E Rosette Forming Cell,简称Es-RFC)的百分率极低,为2.3%,而伤寒和某些恶性肿瘤患者的外周血EsRFC百分率却明显升高。本文继续观察EsRFC百分率在伤寒患者整个病程中的动态变化,并研究EsRFC的特异性问题。 本文所选伤寒患者16例(儿科患者10例,成年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43例伤寒患者和51例正常健康人进行临床观察和外周血中T和B淋巴细胞的数量和活化状态检测。T细胞的检测法采取总E花环(E_t),活化E花环(E_a)和稳定性E花环(E_(?))试验,部分病人对E_t和E_(?)花环形成细胞作了非特异性酯酶染色,B细胞则用FBC鉴定。结果如下:1)白细胞的总数显著下降(P<0.001),淋巴细胞的百分率与绝对数和B细胞的绝对数均上升(P<0.001、<0.01和<0.05)。T细胞的E_(?)-RFC%与E_t-RFC%减低(P<0.001和<0.05),但绝对数的变化不明显。E_(?)-RFC%和绝对数的增多非常显著(P<0.001)。2)用非特异性酸性酯酶染色E_t-RFC和E_a-RFC,并将酯酶颗粒分成大、中、小和无四级,发现正常人E_t和E_a-RFC中酯酶颗粒的分布相似。病人E_t-RFC的酯酶染色反应有一定变化,而E_a-RFC中颗粒分布呈显著右移。以上证明伤寒患者的T、B细胞均呈现质与置的变化,提示二者均积极参予免疫应答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发作期哮喘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B细胞和NK细胞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0例发作期哮喘患者和30例正常人对照的T细胞亚群、B细胞和NK细胞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发作期哮喘患者CD4^+T细胞、CD19^+B细胞和CD4^+/CD8^+比值显著增高(P〈0.01),CD8^+T细胞显著下降(P〈0.01)和CD56^+CD16^+NK细胞下降(P〈0.05)。CD3^+T细胞无明显变化。结论:发作期哮喘患者的免疫功能紊乱在哮喘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不同细胞间异同的鉴别(如T淋巴细胞与B淋巴细胞),通常的办法是通过对某类细胞所表达的特异性分化标志来加以研究的。作者应用了探查细胞特异性基因的新方法,即研究每类细胞所具有的特异性基因所表达的特异性mRNA,及由这些mRNA逆转录产生的cDNA.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抗胸腺细胞血清细胞毒试验检测了29例HBsAg无症状携带者外周血T细胞数,与正常人(20例)相比显著低下(P<0.001);而用Et法检测的结果与正常人(20例)相比也显著低下(P<0.001)。用FBC花环试验检测19例HBsAg无症状携带者外周血B细胞数,与正常人(20例)相比无显著差别(P>0.06)。此外,HBsAg无症状携带者血清中花环形成抑制因子(RIF)阳性为6/20例(30%)。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抗胸腺细胞血清对29例HBsAg无症状携带者(以下简称携带者)外周血中的T细胞进行细胞毒试验及羊红细胞总花环(Et)形成试验,以观察T细胞数的变化,并对其血清花环形成抑制因子及B细胞数进行了观察。 试验结果表明,用抗胸腺细胞血清细胞毒试验检测了29例携带者外周血中T细胞数与正常人(20例)相比显著低下(P<0.001);和用Et法检测的结  相似文献   

7.
SLE患者外周血B细胞表型的变化梁再赋张士发赵慕丽王壮志顾绍裘SLE患者有多种免疫异常,B细胞高度活化而产生的大量自身抗体是SLE发病机理中最为关键的因素,以抗核抗体与DNA结合所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导致了广泛的组织病理损伤。为了探索B细胞过度活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麻风患者外周血B细胞和T细胞及其亚群的研究何浩明,田小平,徐凤英,庄惠琴,徐宁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免疫研究室连云港222002兰义和,徐东升江苏省连云港市皮肤病防治研究所有关麻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研究国内外已有报道,但直接检测外周血B细...  相似文献   

9.
SLE患者外周血中T、B细胞表面Fas和bcl—2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中T、B细胞表面Fas和bcl-2的表达水平及其与T、B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T、B细胞表面Fas和bcl-2的表达,并同时测定患者血中T、B细胞的凋亡。结果 ①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中B细胞及CD8T细胞表面bcl-2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人(分别为P<0.05)和P<0.01);CD4^ 及CD8^ T细胞表面Fas的表达高于正常人(分别为P<0.05和P<0.01);B细胞表面Fas的表达降低(P<0.01);CD4^ T细胞bcl-2的表达下降(P<0.01)。②活动期SLE患者血中B细胞的凋亡率明显下降,CD8^ T细胞数校正常对照组增加,CD4^ T细胞低于正常人(分别为:P<0.01、P<0.05和P<0.01)。结论 SLE患者体内淋巴细胞凋亡的异常与T、B细胞表面Fas和bcl-2基因的表达的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0.
我们曾报道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外周血中的Tμ细胞百分率无明显下降,Tγ细胞则增高。本文目的是进一步对72例乙型肝炎患者(急肝30例、慢活肝12例、慢迁肝20例、无症状HBsAg携带者10例)和正常人21例的外周血作了检测,项目包括Et-RFc(E花环形成细胞)、Ea-RFc(活性E花环形成细胞)、Es-RFc(稳定花环形成细胞)、Tμ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CAl99和外用血T细胞亚群和B细胞数.方法:分别应用RIA和单克隆技术测定61例肝硬化患者血清C199含量和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B细胞数,并与35名正常人作比较.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CA199含量和外周血B细胞数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而CD3、CD4、CD4/CD8水平则显著地低于正常组(P<0.01).结论:检测肝硬化患者血清CA199和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B细胞水平的变化可作为病情及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病毒性肝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应用APAAP桥联酶标法,检测50例急、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在不同病期时,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如下。 材料和方法 一、病例:急性黄疸型肝炎30例,其中甲型和乙型肝炎各半。患者男性21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28.7±8.8岁,总胆红质(TBil)71.74±41.31μmol/L,谷丙转氨酶(ALT)均在150u以上(正常<40u)。慢性无黄疸型乙型肝炎20例,其中慢性迁延性肝炎12例,慢性活动性肝炎8例,ALT均在150u以上,男16例,女4例,平均年龄30.1±6.4岁。同时检测10例健康人T细胞亚群,以资对比。  相似文献   

13.
14.
牙周病患者血清TNF含量和外周血B细胞及T细胞亚群水平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探讨牙周病患者血清TNF和外周血B细胞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方法 :分别利用磁酶免法和单克隆技术测定 5 5例牙周病患者血清TNF含量和外周血B细胞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 ,并以 35名正常健康人作对照。结果 :牙周病患者血清TNF、B细胞数水平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 (P <0 .0 1 ) ;CD3、CD4、CD4 /CD8显著地低于正常人组 (P <0 .0 1 )。结论 :牙周病是一种自身免疫调节异常的疾病  相似文献   

15.
据报道,急性淋巴性自血病和慢性活动性肝炎病人外周血T细胞,以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滑液囊中60%以上的T细胞,均具有形成稳定性E花环(Es花环)的能力、此外PHA、ConA和混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了慢性肾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浆VEGF和外周血B细胞和T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和单克隆抗体法分别测定32例慢性肾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浆VEGF和外周血B细胞及T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慢性肾病患者在治疗前血浆VEGF和B细胞数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而CD3、CD4、CD4/CD8比值则显著地低于正常人组(P〈0.01),经治疗后6个月,与正常人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慢性肾病是一种自身调节免疫异常的疾病。  相似文献   

17.
尿毒症患者透析前后外周血B细胞和T细胞及其亚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单克隆抗体技术检测了35名正常人和31例尿毒症患者外周血B细胞和T细胞亚群。结果显示:尿毒症患者外周血B细胞数显著地高于正常人(P〈0.001),CD3、CD4低于正常人(P〈0.01),CD4/CD8又非常显著地低于正常人(P〈0.001)。因此认为,尿毒症患者为一种自身免疫调节异常的疾病。  相似文献   

18.
肺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肺癌的治疗手段仍以手术为主,因而研究肺癌患者手术前后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有研究发现,恶性肿瘤的形成和发展与宿主的细胞免疫功能密切相关。恶性肿瘤患者常存在机体免疫平衡失调,且以细胞免疫功能为主,表现为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抑  相似文献   

19.
<正>自身混合淋巴细胞反应(AMLR)是自身T细胞识别自身非T细胞上MHC-Ⅱ类抗原发生的T细胞增殖反应.本文测定血吸虫病患者AMLR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并探讨了其关系及意义.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54例血吸虫病患者,急性19例,年龄10~40岁;慢性18例,年龄19~48岁;晚期17例,年龄18~60岁.对照20例,年龄22~44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中的树突状细胞亚群与T细胞亚群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 实验组为子痫前期患者32例,对照组为未孕妇女20例,正常妊娠妇女20例.采集研究对象外周血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全血细胞中髓系树突状细胞(mDC)和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胞内细胞染色检测Th1、Th2、Th17细胞数量及Th1/Th2比值.结果 子痫前期组mDC百分比(0.33±0.12)%和mDC/pDC比值(2.96±1.65)均高于正常妊娠组,二组数据有明显差异(P<0.05);pDC百分比(0.16±0.13)%较正常妊娠组(0.21 ±0.12)%有所下降,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前期组IFN-γ、IL-4和IL-17的百分比分别为(18.67 ±1.96)%、(1.88±0.51)%和(1.36±0.59)%,与正常妊娠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子痫前期组mDC/pDC比率和Th1/Th2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637,P<0.01);Th17表达率与pDC表达率之间呈负相关(r=-0.670,P<0.05),与mDC/pDC比率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772,P<0.01).结论 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中树突状细胞亚群和Th1、Th2、Th17型细胞因子异常表达,可能是患者发生免疫失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