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肝移植术后胆管狭窄的内镜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镜下胆道塑料双支架治疗肝移植术后胆管狭窄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6年12月20例肝移植胆管狭窄经内镜胆道双支架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20例均成功放置胆道塑料双支架。15例治疗有效;1例拔管后3月部分胆管再狭窄,再次内镜下置入胆道双支架;4例合并肝内胆管狭窄疗效不明显,长期置管。术后高淀粉酶血症2例,胆管炎3例,经保守治疗治愈。结论内镜下胆道塑料双支架治疗肝移植术后胆管吻合口狭窄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内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3月-2011年9月我院收治的286例胆总管结石接受内镜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86例ERCP插管成功269例,成功率为94.1%;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气囊扩张术(EPBD)+网篮或球囊取石术36例,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网篮或球囊取石术,一次行取尽结石130例,未行鼻胆管引流;98例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碎石治疗,1次取净结石75例,2次取净结石17例,6例3次取净结石,术后均行鼻胆管引流;5例行内镜下塑料支架引流术(ERBD);并发急性胰腺炎5例,其中1例为重症胰腺炎,出血3例,胆道感染2例,取石网篮碎石断裂及十二指肠穿孔各1例,无一例死亡。结论内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微创、安全、有效,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3.
4.
5.
十二指肠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 (ERCP) +乳头肌切开(EST) +取石术作为胆胰疾病微创治疗自 70年代在国内开展以来已在很多大医院普遍应用 ,我院自 2 0 0 1年 5月开展ERCP以来 ,采取EST +取石治疗胆总管结石 5 6例 ,现将手术配合及护理报告如下。本组 5 6例胆石症中男 4 0例 ,女 16例 ;年龄 14~ 72岁 ,平均 4 6 3岁 ;单颗结石 4 6例 ,多发结石 10例 ;结石直径最小 5mm ,最大 33mm。1 术前配合与护理1 1 心理护理 向病人及家属说明EST的疗效 ,消除恐惧和不安状态 ,交待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如出血、穿孔等。由于手术时间长 ,做好病人心… 相似文献
6.
胆总管结石以往多采用外科传统手术方法治疗,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成功率明显提高。回顾我院近5年来对758例患者的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01例内镜下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护理.方法: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术后的一般护理、并发症的观察、鼻胆管引流等措施,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结果:7例术后有较重的腹痛,经积极治疗3天后血、尿淀粉酶正常,无一例出血、急性化浓性胆管炎发生.结论:内镜下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护理工作至关重要,应贯穿于治疗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8.
9.
内镜下微创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ERCP及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EST)对29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对29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在ERCP明确诊断后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采用Dormia取石网篮、气囊导管取石,较大结石先用BML机械碎石后再行取石。结果:298例患者中,ERCP插管成功282例,成功率94.6%,其中175例直接应用乳头切开刀插管成功,25例应用普通造影导管插管成功,25例先用针型切开刀预切开(乳头开窗术)后插管成功;4例因硬化性乳头炎、1例因巨大乳头旁憩室而插管失败。298例患者均成功进行了EST,一次性取净结石291例(97.7%),另2例行第二次内镜下取石成功,其中有28例先行BML碎石后成功。总并发症发生率为8.0%, 分别为术中出血、术后急性胰腺炎和急性胆囊炎。结论:ERCP结合EST取石成功率高,并发症少。该方法具有疗效确切、安全及适应证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胆管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8年4月的56例原位肝移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56例行原位肝移植术的病人中8例发生胆管并发症,发生率14.3%。其巾1例胆漏患者通过经窦道放置引流管充分引流后治愈;1例胆结石患者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治愈;3例吻合口狭窄患者经内镜球囊扩张术和放置胆管支架治愈;3例非吻合口狭窄患者中2例实施再次移植手术,效果满意,1例死于严重的肺部感染。结论:肝移植术后胆管并发症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微创治疗是治疗肝移植术后胆管并发症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比较内镜括约肌切开(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与胆管切开取石(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CBDE)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收治的胆总管结石194例,其中经EST治疗64例,CBDE治疗130例,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取石成功率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天数。结果 EST组中的64例胆管结石,60例切开成功,3例切开失败,残留结石1例,手术成功率93.8%。CBDE组中的130例胆管结石,术后残留结石14例,手术成功率89.2%。EST组的成功率明显高于CBDE组(P〈0.05)。CBDE组术后并发症10例(7.7%),平均住院日14.3 d,EST组3例(4.7%),平均住院日5.6 d,CBDE组均明显高于EST组(P〈0.05)。结论 EST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损伤小、恢复快、住院天数短等优点,是目前治疗胆总管结石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3.
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创伤小、治愈率高、重复性好等深受病人欢迎。我院自 1996— 0 1~ 2 0 0 2— 12月采用 EST治疗胆总管结石 2 87例 ,疗效满意 ,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对象本组 2 87例病人中 ,男 138例 ,女 14 9例 ,年龄 2 1~ 92岁 ,平均 6 2 .4岁。单发结石 6 5例 ,多发结石 2 2 2例 ,其中外科手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 5 8例 ,合并胆囊结石 9例 ,合并胆系感染 16 3例 ,合并急性胰腺炎 18例。1.2 器械与方法器械 :采用 Olym pus JF- 2 4 0电子十二指肠镜 ,造影导管 ,切开刀 ,机械碎石网蓝 ,取石网篮… 相似文献
14.
15.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施行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术 (EPBD)治疗胆总管结石 4 0例中 ,男 15例 ,女 2 5例 ;年龄 2 3~ 87岁 ,平均 5 4 9岁 ;单颗结石 2 0例 ,2颗结石 11例 ,2颗以上结石 9例。结石直径 <12mm 36例 ,>15mm 4例 ,最大达30mm。伴有胆囊结石 18例 (其中 13例术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 ,急性胆管炎 7例 ,急性胰腺炎 3例。1 2 方法 采用日本产OlympusJF 1T30型侧视电子十二指肠镜 ,按常规经内镜逆行胆管造影 ,了解胆总管宽度及胆管结石部位、大小及粒数 ,确定取石措施。经造影导管将斑马导丝插入胆总管内 ,拔除导管 ,… 相似文献
16.
目的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是目前国内外治疗胆总管结石最先进的微创技术之一。严密观察病情,耐心细致的护理,对患者的康复起着重要作用。方法插入十二指肠镜,找到十二指肠乳头,经导丝引导,将切开刀插入乳头切口,确定结石数目后,用网蓝取石。结果本组病例插管全部成功,取石一次成功者占95%,二次成功者占5%,术后并发胰腺炎占6%,消化道出血占1%,急性胆管炎占1%,经治疗后全部好转出院。结论术前精心准备,术中密切配合,术后耐心细致的护理工作,对患者的康复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经内镜治疗胆总管结石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镜下经乳头括约肌治疗胆总管结石技术的价值。方法对12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内镜下经乳头括约肌切开或扩张后碎石、取石或置胆道塑料支架ERBD治疗。结果本组126例,单发结石85例,多发结石41例,单个结石大小为4mm~4cm,取石成功率96.031/126,其中一次取石成功70例,二次取石成功29例,三次取石成功20例。6例结石巨大且硬,套取碎石困难,2例转外科手术,另4例不愿手术治疗者给予ERBD治疗,其中2例半年后再次碎石取石成功,另2例分别于9个月及1年后置换内置管,并在随访中。1例结石虽小但结石很硬且伴胆总管下段炎性狭窄,取石失败转外科手术。结论经内镜切开取石创伤小、安全性高,诊断与治疗可同时完成,治愈率高,并发症少,缩短住院时限,减轻病人及家属负担。 相似文献
19.
杨梅展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12):125-126
目的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及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术(EST)成为胆总管结石内镜治疗基本技术,对其精心配合及护理,有效地预防术后胰腺炎的发生。方法对4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行内镜治疗,通过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观察与护理。结果经ERCP术后造影证实胆总管结石全部取出,无严重并发症。术后当日腹痛、发热明显好转,1~2周黄疸、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基本消失,肝功能逐渐正常。结论熟练的护理配合技术和术前、术后的精心护理,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程晓华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7,23(15)
目的 探讨内镜治疗后胆总管结石多次复发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经半年随访后,根据其是否复发分成复发组和无复发组,两组均随机取4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复发组患者在年龄、HBV感染史、胆道感染、胆道手术史、胆囊切除、乳头旁憩室、乳头狭窄、胆道狭窄、Oddis括约肌功能障碍、胆总管直径≥1.5 cm以及胆管角≤120.、结石性质、结石数量、结石直径以及合并胆囊结石方面的比率均高于无复发组(P< 0.05或P<0.01).结论 内镜治疗后胆总管结石多次复发危险因素较多,临床医师应增强防护力度,比如解除胆道梗阻、控制胆道感染等,尽可能避免胆总管结石患者在内镜治疗后再次复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