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更好地了解入院前心源性猝死的问题,作者研究了每组各为150人的两组病人。一组是由抢救组到场抢救进行监护的病人。这些病人在入院前即予去颤,其存活者收入院,其不救者进行尸检。第二组是心源性猝死而由目睹者描叙其猝死经过的病人。收集两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抗凝治疗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70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将其分为抗凝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同时对两组患者实施相应治疗措施且对其进行观察,然后分析其结果。结果抗凝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提高且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得以改善,同时抗凝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也得以较大改善。结论抗凝治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白大衣高血压患者的24 h动态血压特征(附80例对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白大衣高血压患者24 h动态血压的特征,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测量白大衣高血压80例、高血压病Ⅰ级80例和正常血压60例的诊室血压和动态血压,对其均值、负荷值、昼夜节律和变异性进行组间比较。结果:白大衣高血压组的诊室血压均值高于高血压病Ⅰ级组诊室血压均值(P<0.01),白大衣高血压组白昼及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负荷值,昼夜血压类型比率均介于正常血压组和高血压病组之间(P<0.01,<0.05),白大衣高血压组动态血压各时段变异性明显高于高血压病组和正常血压组(P<0.01,<0.05),高血压病组亦高于正常血压组(P<0.01)。结论:白大衣高血压是血压异常状态,降低其变异性和负荷值,调整昼夜节律是防治白大衣高血压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伴肾病患者心血管病患病率高。家族因素可能是其原因之一。为了解其确切关系,作者研究两组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家族史及心血管患病率。第一组糖尿病伴肾病,共61例,65岁以下,其选择标准是:①连续三天夜尿中的尿蛋白>30ug/min;②有糖尿病史10年以上;③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但无泌尿系感染和心衰。第二组为性别、年龄与第一组相匹配的61例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糖尿病治疗中给予药学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医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间诊治的糖尿病患者中抽取88例作研究对象,将其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n=44)和对照组(n=44),观察组采取药学服务,对照组接受常规用药指导,比较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以及血糖良好控制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是95.5%,血糖良好控制率是93.2%;对照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是79.5%,血糖良好控制率是7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治疗中给予药学服务的临床效果显著,其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有效控制其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6.
本文中老年肺癌患者红细胞中Cu·Zn-SOD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肺癌组SOD活性(1358±339U/gHb)明显低于肺部良性疾病组(1504±198U/gHb)和健康对照组(1577±208U/gHb)(P<0.05和P<0.01);临床治疗对其生物活性的影响曲线显示,在年龄水平相同时,健康组、肺部良性疾病组、肺癌未疗组、放疗组、化疗组中SOD活性依次呈递减趋势;而肺癌未疗组、术疗组、合疗组SOD活性呈依次递增趋势。合疗组SOD活性呈直线上升趋势,其均值(1821±257U/gHb)在上述八个组中最大,并明显超过健康对照组水平。提示肺癌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自由基和SOD改变是其重要机制,且临床治疗对其生物活性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已知肝细胞癌(肝癌)脂肪性变是其病理形态学特征之一,为探讨其意义,作者对86例手术切除肝癌标本作了病理形态学研究。手术切除的癌结节均在5cm 以下,其中①组1cm 以下7例,②组1.1~1.5cm10例,③组1.6~2.0cm 15例,④组2.1~3.0cm29例。⑤组3.1~5.0cm 25例。  相似文献   

8.
搜集2015年8月至2016年5月间,检测TPOAb、TGAb病例326例,并检测MS各指标,按抗体正常、小于10倍、大于10倍分为3组,正常组、升高组、显著升高组。观察其MS及各组分变化,结果:无论IPOAb、IGAb的水平显著升高组,其MS、肥胖、脂代谢异常、高血压、高血糖、血检前状态的发生平均高于升高组及正常组;升高组的MS及其各组分均高于正常化。结论 TPOAb、TGAb的显著升高是MS高发的标识。  相似文献   

9.
吴炳云  王月兰 《山东医药》2001,41(19):54-54
恶心、呕吐是手术后最常见和难免的并发症之一 ,减少呕吐可减轻患者的痛苦 ,并能降低术后刀口裂开发生率 ,减少住院时间 ,降低手术费用。目前防治术后恶心、呕吐的方法较多 ,已证实新药恩丹西酮有显著的疗效 ,但其价格较高。为减少其用药剂量 ,我们采用小剂量恩丹西酮与地塞米松合用 ,观察其防治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本文 90例择期行妇科手术的患者 ,其中子宫肌瘤 40例 ,卵巢肿瘤 5 0例 ;将其随机分为为恩丹西酮组( 组 )、恩丹西酮和地塞米松组 ( 组 )及生理盐水组 ( 组 )各 30例 ;三组平均年龄分别为 45 .12± 9…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人磷酸肌醇-3-激酶催化亚基G肽(PIK3CG)在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体内表达及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符合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临床诊断标准患者180例为病例组,根据合并疾病情况进行4亚组分组:单纯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组(31例)、单纯合并糖尿病组(31例)、单纯合并高血压组(33例)、单纯合并高脂血症组(33例),同期随机选取健康体检者129例为对照组。检测各组PIK3CG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PIK3CG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单纯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组比较,单纯合并糖尿病组、单纯合并高血压组、单纯合并高脂血症组PIK3CG表达均显著增高(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单纯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组OR:1.606;与之比较,单纯合并糖尿病组是其2.48倍,单纯合并高血压组是其1.44倍,单纯合并高脂血症组是其1.54倍。结论 PIK3CG在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中呈高表达状态,并且与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存在正相关性。如合并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可增加正相关风险系数,尤以合并糖尿病风险系数较大。PIK3CG可能是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发生的预警指标,有效控制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合并性疾病可能是降低PIK3CG表达的辅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CHD)患者血尿酸(UA)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可能机制。方法选取184例老年CHD患者纳入患者组,并选取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正常组。按照患者Gensini评分将其分为低分组、中分组及高分组,比较各组受试者血UA、Hcy水平,并分析其与患者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低分组血U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其Hcy水平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着患者Gensini评分的增加,其血UA、Hcy水平均显著上升(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血UA和Hcy水平升高是导致Gensini评分升高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UA和Hcy是影响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作用机制和CHD进展性损伤有关,随着其水平的升高,CHD患者冠脉病变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12.
老年人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素平  邓新 《山东医药》2008,48(9):65-66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抽取社区居民6 278例,分别测其血压及血尿酸值.根据血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血症组与血尿酸正常组.发现高尿酸血症组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血尿酸正常组,两组间静息收缩压、舒张压及脉压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认为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有明确的相关性,是其独立的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发生干眼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该院自2018年1—10月收治的95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其是否发生干眼将其分为干眼组(62例)和无干眼组(33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眼组患者糖尿病病程、年龄、FBG、PBG、HbA1c、空腹血清C肽水平均显著高于无干眼组患者,干眼组患者空腹胰岛素显著低于无干眼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这些因素是引发2型糖尿病发生干眼的相关因素,经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上述指标均是引发2型糖尿病发生干眼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糖尿病病程时间长、血糖水平及血清C肽水平过高均是引发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干眼的危险因素,临床需针对这些因素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对患者进行干预,才能降低其干眼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组内皮抑素(ES)与吉西他滨(GEM)联用对小鼠肺癌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小鼠肺癌模型,将其随机分为GEM组、ES组、ES+GEM组及生理盐水(NS)组,比较四组肿瘤体积、生存期;用原位末端标记染色法检测其肿瘤细胞凋亡情况,CD31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肿瘤组织内微血管密度(MVD),ELISA法检测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结果与ES组、GEM组比较,ES+GEM组肿瘤体积缩小、生存期延长、肿瘤细胞凋亡率增加、MVD减少(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ES+GEM组血清VEGF明显下降(P〈0.05)。结论 ES+GEM治疗小鼠肺癌移植瘤的抑瘤效应明显优于GEM组、ES组,其机理可能是两药对抗肿瘤血管生成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可溶性热休克蛋白60(sHSP60)与实验大鼠主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及药物对其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高脂组、血脂康组及阿司匹林组,并对其血脂水平、血清sHSP60进行检测,应用苏木精-伊红及油红O染色观察各组血管形态学变化。结果:血脂康组血脂水平较高脂组及阿司匹林组明显降低,阿司匹林组sHSP60水平较高脂组及血脂康组明显下降;血脂康组和阿司匹林组血管脂质沉积较高脂组减少。结论:sHSP60可能是与血脂水平无关的动脉粥样硬化预测因子;血脂康、阿司匹林均可有效减少血管壁脂质沉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发病风险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36例T2DM患者,依多伦多神经病变评分系统诊断标准将其分为非DPN组(NDPN)和DPN组,记录两组一般资料及hsC-RP结果,依hsC-RP分布将研究对象分为4组:hsC-RP 0.1~0.6mg/L组,hsC-RP 0.7~1.4 mg/L组,hsC-RP 1.5~3.0 mg/L组,hsC-RP≥3.1 mg/L组,分析不同hsCRP水平的DPN风险比。结果年龄、糖尿病病程、吸烟史、hsC-RP是DPN的独立危险因素。校正性别、年龄后,hsC-RP≥3.1 mg/L组发生DPN风险是hsC-RP 0.1~0.6 mg/L组的3.4倍;进一步校正BMI、糖尿病病程、吸烟史、HbA_1c、血脂的影响后,hsC-RP≥3.1 mg/L组的DPN风险较hsC-RP 0.1~0.6 mg/L组升高380%;再进一步校正冠心病、肾病病史的影响后,hsC-RP≥3.1 mg/L组DPN风险较hsC-RP 0.1~0.6 mg/L组升高350%。结论 hsC-RP是DPN的独立危险因素;当其≥3.1 mg/L时,DPN风险较其≤0.6 mg/L时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在临床上,研究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PDCA循环法的方案进行管理后的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型糖尿病患者50例,选取时间范围是2017年1—10月,将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分2组,25例为一组。一组给予常规方式为主管理(称为:对照组),另一组再联合使用PDCA循环法(称为:观察组),对比2组空腹血糖水平、总胆固醇水平、三酰甘油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治疗前后变化。结果观察组2型糖尿病患者在管理后,其上述4项指标控制良好,各指标得到良好改善,和对照组相比,前者处于优势地位(P0.05)。结论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PDCA循环法的方案管理,其效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病毒性脑炎患者早期干预对其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病人就诊时根据长谷川量表将其分为轻型和非轻型两组,并将两组病人根据发病后开始治疗时间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析各组间治疗后认知功能的变化。结果病毒性脑炎患者早期得到治疗的观察组,特别是非轻型患者,其认知功能的恢复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病毒性脑炎患者越早期治疗,其认知功能恢复越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在临床上,研究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瑞格列奈+甘精胰岛素的方案进行治疗后的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型糖尿病患者,例数合计为68例,选取时间范围是2015年1月—2017年12月,将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分2组,34例为一组。一组给予甘精胰岛素为主治疗(称为:对照组),另一组再联合使用瑞格列奈(称为:观察组),对比2组的血糖指标、不良反应指标。结果观察组2型糖尿病患者在治疗后,其血糖控制理想,且不良反应数据仅有29.41%,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使用甘精胰岛素的基础上,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再联合实施瑞格列奈的方案治疗,其效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出院1年内对运动处方的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其解决方法。方法对连续出院的104例T2DM患者进行随访,按其是否按运动疗法处方分为依从性好组和依从性差组,分析其未按运动处方的原因及影响因素。结果依从性差组66例,依从性好组38例,两组在文化程度、对DM基本知识了解方面差异显著(P<0.05);在血糖控制水平和新发并发症方面差异显著(P<0.05)。结论患者对运动疗法处方依从性差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文化程度低,对DM基本知识认识不足,开展广泛健康教育是提高运动疗法处方依从性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