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 调查本科实习护生岗位胜任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后续创新带教方式、提高本科实习护生岗位胜任力提供参考。方法 对云南省某三甲医院实习的本科护生进行横断面调查,并对护生岗位胜任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类型(本科/专升本)、本次调查前是否听说过岗位胜任力、在校期间是否担任班委是本科实习护生岗位胜任力的独立影响因素,可解释岗位胜任力19.3%的变异度。结论 本科实习护生岗位胜任力处于中等水平,评判性思维能力不足,临床护理能力、职业发展能力急需提升。护理教育者需关注本科实习护生岗位胜任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一步探寻适合本科实习护生岗位胜任力培养的教学方法,以提升其岗位胜任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儿科就业意愿,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从而为儿科实习教学改革和就业指导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实习护生进行调查,并用统计软件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33.81%的实习护生愿意到儿科就业,其中专科及以下学历护生、农村户口护生更愿意到儿科就业(P〈0.05);实习护生愿意到儿科就业的主要原因是就业压力大,不愿意到儿科就业的主要原因是儿科工作环境嘈杂;实习护生对儿科工作风险的认识整体较高,风险认识的来源主要为新闻媒体对儿科纠纷的报道,占70.50%。结论实习护生儿科就业的整体意向较低,学历层次、户口性质及对儿科工作的风险认识是儿科就业的影响因素;正面客观的儿科风险报道、风险认识的正确引导及抗风险能力的培养将提高护生的儿科就业意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BL联合情景模拟法对提高实习护生在干扰情况下的应急护理能力的效果。方法:以本院实习护士为研究对象,将实习护士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对照组,常规组采取传统的护理实践教学策略,对照组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引入CBL联合情景模拟法,并在模拟培训中设置临床可能遇到的各种干扰因素,实习结束后分别对2组护生理论考试、应急处理能力考核及护士岗位胜任力测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在理论成绩、应急考核及岗位胜任力测评方面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情景模拟法加强了实习护士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增强了临床实践操作技能,拓宽了思维空间,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有效地提升了护生在干扰情况下的应急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4.
探讨以Nursing-Mini-CEX为基础的带教模式对护理实习生岗位胜任力培养的效果,以提高护理实习生岗位胜任力,为实习护生的带教培养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惠州市实习护生患者安全胜任力现状,提高实习护生对患者安全重要性的认识.方法 利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对190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采用Epidata与SPSS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不同特征实习护生患者安全胜任力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且处于较低水平,相关知识主要来自理论授课.结论 高校及医院应采用多种教学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三级监管教学模式在提高临床护生核心胜任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级来我院实习的护生36名作为对组照,采用传统一带一教学模式;另选2015级来我院实习的护生36名作为试验组,采用三级监管教学模式.实习结束后,对2组学生进行考核评价,比较2组学生毕业成绩、对带教方法评价以及护生核心胜任力评价结果 .结果试验组学生在毕业成绩、对考评带教模式的评价、护生核心胜任力能力评价结果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三级监管教学模式能够提高临床护生核心胜任力.  相似文献   

7.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型较强的学科,临床教学是理论与实践联系的纽带,帮助护理学生(简称护生)在真实临床情境中获得知识、技能、态度,是培养学生岗位胜任力的关键环节之一.岗位胜任力是一个组织中绩效优异员工所具备的能够胜任工作岗位要求并取得成效的一种特征,包括知识、技能、能力、特质、态度、动机和行为等多个方面.临床见习环节,护生通过看、听、感、问、想,感知护理职业、临床工作,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临床技能、沟通交流能力等岗位胜任力的有效途径[1],为临床实习、今后从事护理工作打下基础.传统教学模式中本科护生完成基础课程学习后,第3学年进入临床见习,接触临床迟,江苏大学2012年启用新的培养计划,以岗位胜任力为培养目标,实施早接触临床、反复临床的阶梯式临床见习,取得了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基于“基础医学与临床护理一体化融合课程体系”培养的高职护生的岗位胜任力的调研及分析,验证本课程体系是否能提高高职护生的岗位胜任力。方法:在2010级高职护生中,随机抽出110名学生进入改革班,基于“基础医学与临床护理一体化融合课程体系”进行三年培养;另外两个班级97名学生作为对照组,基于传统的基础-临床-实践三段式课程体系进行三年培养。对试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进行调查,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岗位胜任力情况。结果:问卷调查显示试验组学生在适应医院的工作环境所需时间、适应医院的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所需时间、能较好地进行护患沟通、熟悉某科室的专科护理操作、根据疾病知识为患者做健康宣教5个方面,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基础医学与临床护理一体化融合课程体系”培养有利于提高高职护生的岗位胜任力,使学生在更短时间内适应医院的工作环境、适应医院的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较好地进行护患沟通、熟悉科室的专科护理操作、更早根据疾病知识为患者做健康宣教等,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实习护生实施糖尿病健康教育的能力及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调查了2009年在本院内分泌科实习的40名护生.问卷设14个问题,包括护生对糖尿病健康教育的认识程度、影响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因素及实施糖尿病健康教育情况的调查.结果 实习护生能较好地在临床中实施糖尿病健康教育,但沟通能力、胜任工作能力等方面仍有不足.结论 强化护生的糖尿病健康教育意识,培养护生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技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本科护生健康管理核心胜任力和一般自我效能水平,探讨两者相关性。方法: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选取天津医科大学护理学专业2016级113名学生进行健康管理核心胜任力和自我效能水平调查,根据学生是否参与健康管理学课程及实习进行分组,分时期调查学生健康管理核心胜任力和自我效能水平。结果:试验组学生健康管理核心胜任力、一般自我效能水平在不同时期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学生胜任力水平与自我效能水平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生健康管理核心胜任力总分及各维度与自我效能得分间呈正相关关系。结论:护生健康管理核心胜任力受自我效能影响,在本科理论及实践教学中适当添加健康管理学内容可有效提升学生健康管理核心胜任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安徽省本科护生护理信息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护理信息能力的培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护理信息能力量表及护理信息能力培训需求问卷对安徽省1 488名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安徽省本科护生的护理信息能力得分为(113.90±22.48)分,不同生源地、年级、就读学校类型、实习时间、是否为独生子女、是否有直系亲属从医、是否学习过计算机相关知识和技能、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及不同护理信息能力需求的本科护生护理信息能力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结论安徽省本科护生的护理信息能力需求处于较高水平,护理信息能力仍有待提高,建议针对本科护生构建与临床需求结合的护理信息能力培养方案,逐步提高护生的护理信息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协同教学模式在助产专业课程的开设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到我科实习的31名学生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助产教学;选取2019年到我科实习的35名学生为实验组,在常规护理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协同教学,对两组学生进行操作及理论成绩,助产核心胜任能力进行教学评价.结论:将协同教学模式应用于助产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提高了助产...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2):1-3+7
目的 探讨高职院校职业安全教育现状,为护理职业安全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完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自2020 年5 月~2020 年6 月分别对某高职院校8 名护理教师、实习医院5 名临床带教老师及16 名高职实习护生进行护理职业安全教育现状的半结构式访谈,Colaizzi 七步分析法整理分析访谈资料。结果 经分析提炼为三个主题:(1)高职护生护理职业安全知识学习兴趣不高;(2)高职实习护生职业安全行为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教师教学能力、护生层面(学习能力、社交能力、临床护理技能熟练程度、性别等)及实习工作环境;(3)高职护理职业安全教育存在不足。结论 高职护理职业安全教育尚需深入研究。应基于高职护生学习需求,科学设置课程,以提高高职护生职业防护能力。  相似文献   

14.
陈娜  陈永侠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9,44(10):1398-1400
目的调查实习护生临床沟通能力及自我效能现状,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问卷与护生临床沟通能力量表对233名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习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总均分为(3.28±0.29)分,自我效能总分为(2.45±0.53)分。实习护生自我效能与临床沟通能力总分、建立和谐关系、敏锐倾听、确认病人问题、传递有效信息、验证感受均呈正相关关系(P < 0.05~P < 0.01)。结论实习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总体较好,自我效能有待进一步提高,实习护生的临床沟通能力与自我效能呈正相关关系,临床带教过程中应注意提高实习护生的自我效能感,从而帮助其更好地提升临床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泌尿外科护生实习带教中应用基于核心胜任力的临床护理路径教学的价值。方法 选择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泌尿外科进行护理实习的10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观察组(50名)和对照组(50名)。对照组护生采用传统教学,观察组护生采用基于核心胜任力的临床护理路径带教。教学结束后,采用护生核心胜任力评价表评估护生核心胜任力,采用护理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测评工具评估护生自主学习能力。采用SPSS 22.0进行t检验。结果 观察组护生的核心胜任力(操作技能、理论知识、自我发展能力、临床护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评分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评分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泌尿外科护生带教中应用基于核心胜任力的临床护理路径,能显著提高实习护生的核心胜任力,且可提高带教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了解实习前护生的元认知能力和焦虑程度,并对其进行相关性研究.方法 对414名实习前护生,采用《大学生元认知能力量表》和《状态-特质焦虑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并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焦虑程度上,本科护生与专科护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元认知能力与焦虑程度呈负相关.结论 元认知能力是影响实习前护生焦虑程度的因素,提高元认知能力对减少焦虑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采用问卷调查法、便利抽样法调查本科实习护生护理信息能力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指出本科实习护生护理信息能力有待提高,护理院校和实习基地应重视本科实习护生护理信息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护生实习前心理健康状态与知识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研实习前护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知识和能力缺乏的相关性,分析影响实习前护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知识和能力等相关因素。方法通过焦虑状态-特质问卷量表(STAI)和BECK抑郁自评问卷量表(BID)检测实习前护生的焦虑和抑郁状况,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检测实习前护生知识和能力缺乏状况,对100名即将参加临床实习的护理本科生进行测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实习前护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知识能力缺乏的相关性。结果实习前护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相关分析表明,实习前护生的焦虑和抑郁状态主要与自测量表一级指标中的职业知识相关,进一步分析发现学生担心的法律知识不足与病人发生医疗纠纷,学校教学与临床实际发生差距的问题,角色转变的适应能力慢等是影响护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结论实习前护生焦虑、抑郁状态与知识和能力缺乏呈正相关,应加强实习前护生该方面知识教育。  相似文献   

19.
目的澄清实习对护生临床沟通能力养成的影响,探讨实习期护生沟通能力培养策略。方法采用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测评量表对60名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实习的本科护生进行实习前后差异比较。结果实习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3个维度为:总体临床沟通能力、确认患者问题、验证感受(P<0.05);实习前后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的维度为: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敏锐倾听、共同参与和传递有效信息(P>0.05)。结论护生临床沟通能力不会通过实习自然得到提升,应从护生职业人文素质的养成和针对性培养策略2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0.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阶段,是医学生成长为医师的必由之路,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学生毕业后的临床实践能力,影响到医学人才的培养。文章通过对我校八所教学医院2008级五年制本科临床实习生的问卷调查结果结合OSCE考试成绩,分析影响临床实习质量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