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臧玉华 《中国实用医学研究杂志》2004,3(5):457-457
抗青光眼术后发生白内障在临床上比较多见,常需行白内障摘出术,但手术方法各异。我院自2000年1月~2002年8月采用颞侧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20例(21眼),术后随访半年,获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抗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1例(26眼)小粱切除术后白内障患者,采用透明角膜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此术式不影响原滤过通道且扩大了前房空间,可预防白内障膨胀期晶体膨胀引起的眼压升高.21例(26眼)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该术式对青光眼术后有白内障患者的手术治疗,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可提高视力,预防眼压升高,并保持滤过泡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5.
6.
7.
目的:探讨青光眼滤过术后自内障行上方透明角膜内切口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16眼)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患者,采用上方透明角膜内1mm做6~7mm弦长切口行白内障摘除,对有虹膜后粘连或机化膜者,用粘弹剂分离或用囊剪剪开机化膜后作开罐式截囊4~5mm,做充分的水分离,注入粘弹剂后,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术毕用毛果云香碱缩瞳,术后随访3个月~半年以上。结果:16眼术后眼压均在正常范围内,术后随访时矫正视力≥0.5者5眼(31%);0.3~0.4者6眼(38%);0.05~0.2者4眼(25%);≤0.05者1眼(6%)。手术并发症为后囊膜破裂2眼,虹膜损伤前房出血1眼,角膜水肿5眼,均在一周内消退。结论:上方透明角膜内切口是治疗青光眼滤过术后自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有效方法,可保护手术区的滤过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闭角型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是白内障的特殊类型之一,此类白内障手术难度较常规白内障大。我院自2004年6月~2008年1月对31例33眼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经透明角膜切口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格瓦拉眼表综合分析仪评估颞侧及上方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眼表的影响。方法将眼表健康的白内障患者150例(162眼)分为两组,颞侧组71例(78眼)行颞侧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折叠型人工晶体植入术,上方组79例(84眼)行上方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折叠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分别于术前1 d,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行主观干眼症状问卷评分,利用格瓦拉眼表综合分析仪测定泪膜破裂时间( BUT)、泪河高度( TMH)及角膜荧光素钠染色评分( SCSF)。结果术后1 d、1周及1个月两组患者自觉干眼症状较术前明显加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3个月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1周及1个月两组BUT与术前相比明显缩短(P<0.05),术后3个月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各时间点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TMH较术前稍有增宽,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个月两组TMH较术前变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术后各时间点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1 d、1周及1个月两组SCSF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3个月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颞侧及上方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眼表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13.
介绍经透明角膜切口的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8例18眼施行手术,上方透明角膜内1mm处做3.2mm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后扩大切口中至5.5-6mm,植入人工晶体。结果18眼术后视力全部提高,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1999年 7月~ 2 0 0 2年 12月我院共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 4 76例 (5 0 1眼 ) ,其中 5 0例 (5 0眼 )系青光眼滤过术后 ,均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5 0眼 ,男 17眼 ,女 33眼。年龄 4 6~ 79岁 ;右眼 2 9眼 ,左眼 2 1眼 ;青光眼滤过术后时间 3个月~ 14年 ;术前眼压 (使用Topcon非接触性眼压计 ) :9mmHg以下 2眼 ,10~ 15mmHg 13眼 ,16~2 0mmHg 31眼 ,2 1~ 2 5mmHg 4眼。术前视力 :光感 17眼 ,手动 11眼 ,数指 13眼 ,0 .0 2~ 0 .2 9眼。其中 4例为独眼。瞳孔部分粘连 34眼 ,环形粘连 …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3.2mm 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短期对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对87例(眼)白内障患者施行3.2mm 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3个月,测量术后角膜散光度。结果:术后角膜散光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且在术后1周达到最大,在术后1月时稳定。结论:3.2mm 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产生的术源性角膜散光小,在术后1月时达到稳定。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改良角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以及对泪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患者100例(108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行改良角膜隧道切口,对照组行透明角膜隧道切口。结果:术后两组患者裸眼视力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并呈进行性提高趋势;术后各时间点,观察组患者裸眼视力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角膜散光度与本组术前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观察组患者角膜散光度均轻于对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术后3月,两组患者Sit值和BUT值接近术前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1周和1月,观察组患者Sit值和BUT值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角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具有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短期内对泪膜功能影响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过程中选择不同透明角膜切口位置的效果进行对比。方法:将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120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为对照组患者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时选择颞侧透明角膜切口,在为观察组患者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时选择位于角膜最大屈光力径线上的透明角膜切口,对比分析其手术疗效。结果:在进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裸眼视力≥1.0的患者比例、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几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使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过程中选择位于角膜最大屈光力径线上的透明角膜切口可取得更理想的疗效,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乡村医生》2007,(17)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透明角膜切口对于术后泪膜功能影响程度和恢复时间。方法:38只白内障眼行透明角膜切口,均在术前、术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行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量,角膜荧光素染色,下睑泪河高度检查。结果:白内障患者术后的泪膜功能明显下降,BUT在术后1天、1周时明显下降,至术后1个月时恢复至术前水平;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和下睑中央泪河高度在术后1天、1周时明显增高,至术后1个月时恢复至术前水平;Schirmer'sI试验所测的泪液分泌量于术后1天明显增高,在术后1周以后恢复至术前的水平。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能损害眼表的泪膜功能,术后1天、1周泪膜功能明显下降,至术后1个月时泪膜功能恢复至术前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青光眼术后白内障应用超声乳化与人工晶体植入的效果。结论:青光眼手术后白内障手术效果满意,视力均有提高,并发症少,眼压稳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