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水人生     
孔子最爱观赏奔流不息的江河。每到江河、湖泊,必留连忘返。有一次他的弟子好奇地问孔子:“老师,你为什么总爱在大江大河面前一站就是半天?”孔子回答说:“这大江大河是最受看的东西。这水,以自己的躯体滋养着两岸的植物、牲畜和人类,自己总在付出,却从不要求回报,所以最有德;这水,虽然不时遭遇险恶的高山和深谷,却从不畏惧,总是一路高歌,勇敢面对,所以最勇敢;这水,每当填满深谷和浅坑,就变得像一面平平的镜子,所以最公平;这水,纵然千回百折,却始终指向东方,从不三心二意,所以最忠实;这水,总是避高就低,遇到障碍便绕行,所以最智慧。”水是一…  相似文献   

2.
如水人生     
据说,孔子爱观赏奔流不息的江河。有一次他的弟子好奇地问孔子:“老师,你为什么总爱在大江大河面前一站就是半天。”孔子回答说:“这大江大河里的水是我最爱看的东西。这水,以自己的躯体滋养着两岸的植物、牲畜和人类,自己总在付出,却从不要求回报,所以最有德;这水,虽然不时遭遇险恶的高山和深谷,却从不畏惧,总是一路高歌,勇敢面对,所以最勇敢;这水,每当填满深谷和浅坑,就变得像一面平平的镜子,所以最公平;这水,纵然千回百折,却始终指向东方,从不三心二意,所以最忠实;这水,总是避高就低,遇到障碍便绕行,所以最智慧。”水是一种奉献。波光粼…  相似文献   

3.
人生如汤     
南琛 《养生大世界》2007,(12):33-33
印象中,北方人都不太喜欢喝汤,也不太会做汤。 有一年去西安,在一个叫钟鼓楼的地方吃羊肉泡馍,用硕大的碗端上了汤来,是极浓的一碗羊杂碎,喝得我满头冒汗,欲罢不能,有种极爽的感觉。喝完后一算账,才三元钱,顿觉这碗汤喝得价值不菲。  相似文献   

4.
人生如花     
  相似文献   

5.
对于一个自小就崇尚军人,对描写部队大院生活的影视剧情有独钟的人来说,当站在北京复兴路83号院门口时,尽管身处和平年代,可还是有一种神圣感涌上心头.门口警戒的军人一丝不苟地登记、确认身份后,我进入院中,按约定的时间敲响了黄宏将军家的大门.黄宏,少将,三次参加保卫边疆自卫还击作战,中央政策研究室政治组负责人、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全军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领导小组副组长……  相似文献   

6.
人一生的健康状况,某种方面看,很像一只苹果。少年,像一只青苹果。外观虽不醒目,但质地结实,浑身被健康的肤色包裹。尤其是那滋味,酸酸的、甜甜的;而人在这个年龄,喜欢尝试多种新事物,由于缺乏经验与资历,碰壁和挫折的日子居多,其间的滋味,何尝不像那只青苹果呢?  相似文献   

7.
人生当如水     
正水是万物生长之源,没有水也就没有整个生命的世界。唐诗中有这样的名句:"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古人以人拟物,一语道出了人心如水乃是非之源的真谛。平和心态静如止水。人的一生,有苦有乐,生活的艰辛,事业的落败,情场的失意,都会给人的身心造成伤害。当沮丧和失望困扰着你,情绪遭受外部的刺激,人的心理都是无法承受的,面对困惑能以平和之心静如之水,泰然而处之.此乃做人的最难之举。  相似文献   

8.
胡元骏  于承 《东方养生》2012,(7):88-101
砚台的历史内涵极其丰富,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承载者,自古就备受文人墨客宠爱,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是不同历史时代特征的承载物,也是华夏文明的见证者。  相似文献   

9.
品茶     
《中医药通报》2011,(2):66-66
相传饮茶是在一个极其偶然的机会里发明的。公元前二千多年的一天,国王携众狩猎,一阵奔跑驰骋后,国王嗓子发干,口渴难忍。随从急忙在一株茶树旁架锅设灶,烧水煮汤。岂料一阵风过,树上茶树叶子竟飘落到滚沸的汤中。眼看汤水逐渐变成褐色,随从慌得六神无主。他舀了一碗变色的水品尝,觉得它甘冽清香,没有一点怪味。他决定将错就错,把它奉献给国王。国王渴不可耐,一饮而尽,连声称奇。随从忙向国王请罪,国王不仅没有怪罪他,反命他携茶回宫。品茶的习俗便从此流传下来。  相似文献   

10.
阿虎 《气功》2011,(3):284-284
故乡古刹定慧禅寺有一名联:“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读来让人颇多回味。古往今来,山不转水转,世事更迭,水之随境就形,或为雪、或为冰、或为雾、或为雨。一句“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  相似文献   

11.
阿虎 《养生月刊》2011,32(3):284
故乡古刹定慧禅寺有一名联: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读来让人颇多回味。古往今来,山不转水转,世事更迭,水之随境就形,或为雪、或为冰、或为雾、或为雨。一句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可谓把对水的比拟推向极致。感念世事人生,不觉生出感慨:以水为镜,可映鉴人生。人生如水,方潇洒一世。  相似文献   

12.
品茶     
吴树良 《养生月刊》2001,1(2):92-93
平生好茶,闲来喜爱用玻璃杯沏一杯清茶,然后坐在一旁,静神观赏杯中那沉浮翻滚的茶叶,放松一下劳累的身心.有时则伴以一曲悠扬悦耳的古乐,一边品评茶茗,一边体悟岁月人生,净化一下似乎未曾蒙尘的三寸“灵台”.   ……  相似文献   

13.
生活就像一首诗,温情而浪漫。“吟诗诵词”在许多人看来是一种浪漫的、陶冶情操的、抒发人内心情感的活动,只是现在的人已很少有这种心情来读诗写诗了。其实,读诗写诗除了能抒发情感之外,它还能改善记忆力甚至还可预防老年痴呆症。尤其对于老年人来说,写诗更是一件十分有利的好事。不仅有利于大脑的思维运行,还能促使老年人保持良好的心态。曾经读过南怀瑾的《论语别裁》,他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一位医学教授退休在家无所事事,对人生感到索然寡味,向南老求救。南老告诉他没事的时候写写诗,老教授按照南老所说的那样开始写诗,果然重新找回了人生的乐趣。  相似文献   

14.
曾经,你是一个喜欢听海的人。 你说,人生如海,聆听海的天籁,就是感悟生命的禅意。 健康,则是波涛中的岸。  相似文献   

15.
凡人品茶     
茶喝得久了,看得久了,也不免感受颇多。茶,惟有苦涩,才能醒脑提神;茶,毫无保留地留香在人间,却不在意别人的忽视。人生如茶,品茶如品人生……  相似文献   

16.
品茶哲学     
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说是在印度的阿禾姆达巴城有—个名为“幸运茶室”的地方,在那里,人们喝茶,聊天,说笑,与其他茶馆没有两样。而奇怪的是,那间茶室里摆放着一些棺材,客人就置身于棺材中间品茶。有些人民怕那些棺材,不敢前往,可是—旦他们去过一次之后,就忍不住常常想去那儿喝茶。这些奇陉的棺材使“幸运茶室”,得以闻名于阿禾姆达巴城乃至整个印度。为什么要在茶室里布置些棺材呢?就是一些慕名前往“幸运茶室”喝茶多次的人也很难说出其中的原因,他说他只是被那里的神秘气氛一次又一次地召唤而去。  相似文献   

17.
《东方养生》2011,(11):153-153
上等茶具瓷器,精巧的点心,优雅的环境,盘古七星酒店的下午茶,拥有着京城难得的视野,除中西合璧的用餐环境,窗外的水立方、七龙壁无疑会平添一份独特的视觉享受。  相似文献   

18.
品茶与养生     
古今中外,人们对茶叶都非常喜欢。如《红楼梦》中之人,饭后都有用茶漱口的习惯。历史上,大户人家都很讲究品茶的艺术,设有精美的茶具,重视泡茶的功夫;一般人家,客人一到,首先敬奉的也是一杯香茗。在日本曾有报道,盛誉茶叶是原子饮料,可以防止或减少核武器辐射波的冲杀力;我国台湾风行一时,认为福建的乌龙茶,有防癌抗癌的药效。气功活动兴起后,还应运而产生了各类信息茶,例如“一通茶”、“人体科技信息茶”等。显然,茶叶不仅是人们日常清香解渴的饮品,而且对人体的健康,也是大有裨益的。然而如何饮茶,才能达到更好的养生效果呢?笔者在修炼…  相似文献   

19.
茶源于中国,流行于世界,自古以来,多少英雄豪杰,文人墨客与茶“结缘”,清代的乾隆皇帝与茶更是有莫逆之交。 乾隆享年89岁,是历代帝皇中的长寿“冠军”。除了他注意“齿常叩,耳常弹,鼻常揉,眼常远,面常搓,足常摩,腹常旋,肢常动,肛常  相似文献   

20.
“问人类生活于什么?我便一点不迟疑答道‘:生活于趣味’。这句话虽然不敢说把生活全内容包举无遗,最少也算把生活根芽道出。人若活得无趣,恐怕不活着还好些,而且勉强活也活不下去……我虽不敢说趣味便是生活,然而敢说没趣便不成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