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胃脘近心窝处常发生疼痛为主的疾患,是常见的临床病证.历代文献中所称的"心痛"、"心下痛",多指胃痛而言.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民病胃脘当心而痛."《医学正传》说:"古方九种心痛…….  相似文献   

2.
胃脘痛是以上腹部胃脘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一种常见病证,又称胃痛。胃脘痛之名最早记载于《内经》,如《灵枢经.邪气脏腑病形》记载:"胃病者,腹瞋胀,胃脘当心而痛。"《兰室秘藏》首立"胃脘痛"一门,将胃脘痛的证候、病因病机和治法明确区分于心痛,使胃痛成为独立的  相似文献   

3.
胃脘痛又称胃痛,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历代医书亦称"心痛"、"食心痛"、"心下满痛"、"心腹满痛"等,后至金元时代,才将胃脘痛与心痛明确分别开,而使"胃脘痛"沿用至今.此病多因内伤饮食、情志不和、脏腑功能失调、外感邪气等导致气机郁滞,胃失所养.以上腹胃脘部近心尖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其痛常因寒暖失宜、饮食失调,情志不舒等诱因而发作或加重,常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吞酸嘈杂等症状.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常以胸闷、胸痛为主要临床特点,归属中医"心痛"或"胸痹"范畴.早在<内经>即有胸痛的记载,如<灵枢·五邪>说:"邪在心,则病心痛."<素问·脏气法时论>篇说:"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闷痛,两臂内痛."此为该病最早的记载.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则有更多的论述,把胸痛称为"胸痹",并设专篇论述.大凡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皆习惯于从辨病的角度考虑,活血化瘀成为主题.然笔者认为,治疗法则应为化痰与通阳,而活血化瘀只是辅佐之法.试论如下.  相似文献   

5.
《黄帝内经》疼痛理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经>谈及疼痛的症状遍及全身,如"头痛、目痛、嗌痛、耳痛、肩痛、心痛、胃脘痛、手臂痛、腹痛、股痛、脚下痛、四肢烧痛、盘骨节痛、肌肉尽痛、髓道酸痛、脉痛"等50余种.<内经>对疼痛的性质、状态及牵扯部位形象的描述有头痛如破、头脑户痛、延及囟顶、真心痛、心痛否满、心与背相应而痛、胃脘当心而痛、胁肋与少腹相引而痛、脊痛不能正立等20余种.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心肌梗死是心肌缺血性坏死,为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所致.临床表现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血清心肌酶增高以及心电图进行改变,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中医无冠心病心肌梗死这一病名,但在古代医籍中却有很多类似病症的记载.<素问·藏气法时论篇>:"心痛者,胸中痛.胁下痛,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灵枢·厥病>"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素问·痹论篇>:"心痹者,脉不痛."这些描述与冠心病心肌梗死的症状无大出入.  相似文献   

7.
<正>1概述慢性胃炎属于中医学"胃脘痛","痞满"等范畴,多以上腹胃脘近心窝处疼痛,或但满而不痛、嗳气、餐后饱胀尤甚等为主要症状。如在《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曰:"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仲景《伤寒论》"心下痞按之濡"或"正在心下,按之则痛"等皆指胃脘部而云。再如《外台秘要·心痛方》说:"足阳明为胃之经,气虚逆乘心而痛,其状腹胀归于心病痛甚,谓之心痛也,"此指心痛即是胃脘痛。临床多伴有胃脘  相似文献   

8.
马明弦  鱼涛 《陕西中医》2007,28(6):768-768,f0003
慢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在古代文献中虽无此病名,但包括在"心下痛"、"心痛"、"胃痞"、"嘈杂"等范畴中.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说:"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证治准绳*心痛胃脘痛》曰:"或问丹溪言痛即胃脘痛然乎?曰心与胃各一脏,其病形不同,因胃痛处在心下,故有当心而痛之名.  相似文献   

9.
<丹溪心法·心脾痛七十>云:"心痛即胃脘痛……痛甚者脉必伏,用温药附子之类,不可用参、术.诸痛不可补气."[1]其中"诸痛不可补气"之说,后世有不少医家遵循之,如<医学正传·胃脘痛>、<杂病广要·胸痹心痛>等著作多有引用.  相似文献   

10.
慢性胃炎是以上腹胀满或疼痛为主要临床症状,属于中医学“胃痞”、“胃痛”的范畴。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胃脘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证。古方记载之心痛常指胃痛而言,如《医学正传》说:“古方九种心痛,详其所由,皆在胃脘,而不在于心”。就是很好的说明。  相似文献   

11.
王国庆 《中医研究》2009,22(6):52-54
胃脘痛又称胃痛,临床表现以胃脘部经常疼痛为主症,痛时连及胁背,或兼见恶心、呕吐、吞酸、嘈杂,大便溏薄或秘结,甚至吐血、便血等症。古代文献对本病的论述较多,但常把胃痛证误称为心痛证,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经过长期的医疗实践总结,  相似文献   

12.
胃痛又称胃脘痛,以胃脘部疼痛为主要症状。古代文献多将胃痛与心痛混为一谈,这固然与当时认识的局限有关,但也反映两者在临床上确有易于混淆之处。其中颇为中老年人易发的心系疾患的如“心痛”、“真心痛”等,常可表现为“胃痛”而易误诊误治,为害匪浅。两者无论病因病机,还是发展预后皆大相径庭。兹结合临床误诊病例,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13.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属于中医"胸痹""真心痛""厥心痛"等范畴.<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本病的发病一般认为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症、体力活动少、家族遗传及吸烟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4.
从痰瘀论治冠心病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 源流概说 冠心病应归属于中医学"胸痹"、"真心痛"、"厥心痛"等范畴.早在<内经>时代就有类似记载,如<素问·脏气法时论>谓:"心病者,胸中痛,胁支痛,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灵枢·厥病>篇谓:"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其描述的疾病的临床表现和预后与冠心病颇为相似.对其病机,<灵枢·经脉>篇曰:"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说明古人已认识到本病与心气不足、血瘀有关.<金匮要略>则列"胸痹心痛"专篇,并提出"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指出应用具有通阳宣痹、活血化瘀、化痰作用的瓜蒌、薤白、半夏、白酒等治疗.之后从元代罗天益至近代冉雪峰等医家,分别提出用失笑散、小陷胸汤合活血通利之剂以治疗胸痹.现代张问渠、李从义、周约伯也从痰、瘀方面对冠心病加以研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上说明古人早已认识到痰瘀与冠心病的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15.
1历代对癌痛的论述 癌痛,是指恶性肿瘤所引起的疼痛.我国最早医书<黄帝内经>对肿瘤所作的阐述,为中医研究肿瘤疼痛奠定了理论基础.该书所记载的石瘕、积聚、反胃等病的症状与现代某些肿瘤疼痛的临床表现极为相似.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谓:"胃病者腹胀,胃脘当心而痛,……膈咽不通,饮食不下".即与当今临床所见的食道、胃肿瘤疼痛症状相似.<诸病源候论>不仅分门别类地论述多种肿瘤包括癌痛的临床表现,还讨论了病因病机,认为"积者阴气,五脏所生,其痛不离蹊跷部,故上下有所穷己.聚者阳气,六腑所成,故无根本,上下无所留止,其痛有常处.此皆由寒气搏于脏腑,与阴阳气相击上下,故心腹痛也".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分类更为详细,如<外科证治>谓:"忧郁伤肝,思虑伤脾,……致经络痞惫,聚结成核,……日后肿如堆栗,或如复碗,色紫气秽,渐渐溃烂,深者如岩穴,高者若泛莲,疼痛连心,出血作臭,……名曰乳岩",详尽地论述了乳癌疼痛的成因、机理及临床表现;<千金方>谓:"食噎者,食无多少,惟胸中苦塞,常痛不得喘息",这是对食道癌疼痛的描述,<证治要方>谓:"脾积在胃脘,大如覆杯,痞塞不通,背痛心痛",这是状如肝癌疼痛的描述.由此可见,古代医家早已认识到,疼痛是癌症常见症状及主要特征.癌症疼痛的成因不一,病位不同,临床表现也极不一致,但均有以下特征:疼痛时间持久并持续加重.疼痛剧烈,难以忍受.疼痛一般固定于肿物周围,与癌肿并存.药物难以控制.  相似文献   

16.
概说所谓“心胃同病”,是指心病或胃病反映在胃脘部位的同一症状———“疼痛”而言。命题的同一性,在于部位的同一:胃脘;症状的同一:疼痛。而痛之有异,异于是心病之心痛、抑或是胃病之胃痛?然,心病之痛、胃病之痛,均可在胃脘部反映出来,统述“胃脘痛”。这便构...  相似文献   

17.
岳滢滢  吕文亮 《光明中医》2010,25(4):577-578
<正>胃脘痛简称胃痛,是以胃脘近心窝处常发生疼痛为主的疾患。历代文献中的"心痛"、"心下痛",多指胃痛而言。其疼痛具有长期性、规律性、反复性、周期性的特点。疼痛的性质有隐痛、胀痛、刺痛、冷痛之分。  相似文献   

18.
丁喜艳  刘顺益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11):1793-1793
1病名沿革胃痛,又名"胃脘痛",是指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此病名最早记载于《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云"胃病者,腹胀,胃脘当心而痛"。唐宋以前文献多把胃脘痛和属于心经本身病变的心痛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19.
丹参饮出自<时方歌括·卷下>,方由丹参一两(30g),檀香、砂仁各一钱(3g)组成,主治"心痛、胃脘诸痛".是方重用丹参为君药,<本草纲目>云:"盖丹参能破宿血、补新血,安生胎,落死胎,止崩中带下,调经脉",又云:"活血,通心包络,治疝痛";<本草求真>载"丹参,能入心包络破瘀一语已尽丹参功效矣";<本草正义>言"丹参,专入血分,其功在于活血行血,内之达脏腑而化瘀滞,故积聚消而癥瘕破,外之利关节而通脉络,则腰膝健而痺着行".  相似文献   

20.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胃脘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疾患,历代文献中所称为“心痛”、“心下痛”,多指胃痛而言。笔者用火针治疗寒性胃痛26例,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