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经足踝髓内棒固定、自体髂骨表面植骨、Ilizarov环形外固定器联合手术技术治疗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患儿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07年3月~2013年12月我院骨科住院的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患儿51例,术前做好心理护理与营养支持、支具护理、术前准备;术后做好体位、疼痛、针道、切口、张力性水泡、下肢水肿的护理,外固定支架及延长过程的护理,功能锻炼、出院指导等。结果:假关节愈合42例,假关节延迟愈合5例,假关节不愈合4例。随访发现胫骨短缩畸形20例,胫骨过度生长3例,胫骨力线异常16例,踝关节外翻23例。本组胫骨假关节愈合患儿,在支具保护下行走或跑跳或负重下均无影响,无断棒退棒情况发生。本组病例中无1例发生胫骨远端骺板骨桥的并发症。结论:正确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手术治疗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成功率、减少并发症、促进假关节愈合及功能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患儿照顾者家庭抗逆力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在湖南省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进行治疗的364例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患儿主要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中文版家庭复原力评估量表、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Pearson相关分析家庭抗逆力与创伤后成长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家庭抗逆力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组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患儿照顾者家庭抗逆力得分为(130.35±12.53)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照顾者与患儿关系、照顾者年龄、创伤后成长水平是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患儿家庭抗逆力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本组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患儿照顾者家庭抗逆力处于偏低水平,照顾者为父亲、年龄更大、创伤后成长水平越好的照顾者家庭抗逆力水平可能更好。提示医务人员应重点关注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患儿照顾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以及情绪的变化,有针对性、分层次的进行健康宣教,从而改善家庭抗逆力水平,促进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多学科团队协作(MDT)延续护理在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患儿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7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4例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手术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由骨科医生、护士、营养师、康复治疗师、心理医生组成的MDT组利用微信、QQ、电话等方式进行延续护理。[结果]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家属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患儿实施MDT延续护理模式,有利于提高患儿家属对疾病的掌握程度,可以有效降低患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患儿就医相关的心理社会风险现状,分析影响这些风险因素的可能因素。通过深入了解患儿在就医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为改善他们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提供针对性的支持和干预措施。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对2022年5月—2023年10月湖南省儿童医院骨科收治的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术后患儿行问卷调查,问卷使用“儿科病人心理社会风险评估”。结果:回收问卷110份。研究结果显示,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患儿就医相关心理社会风险总分为(14.69±3.33)分,得分最高的条目为“侵入性操作经历”。数据分析显示,患儿术后时间、手术次数、患儿最主要照顾者以及患儿家庭年收入为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患儿就医相关心理社会风险的影响因素(F=23.824,P<0.001)。结论: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患儿就医相关心理社会风险较高,尤其是家庭收入较低、术后时间短、手术次数多以及父亲为主要照顾者的患儿,护理人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1型神经纤维瘤病相关的先天性假关节的X线、CT表现、临床资料及病理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先天性假关节8例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术前接受X线、CT三维检查。结果:其中6例发生在胫骨,1例发生在尺骨,1例发生在腓骨,同时合并胫骨骨折。7例骨干形态弯曲,1例骨干形态未发生改变。8例均发生在骨干中下1/3处。7例假关节断端成角畸形,7例X线表现为假关节近远端变细变尖呈锥状,局部骨质增生硬化,骨髓腔闭塞,无骨痂及骨膜反应。1例X线表现为假关节近端局部膨大,骨质密度减低,囊性变,其远端骨质硬化,骨髓腔闭塞。7例冠、矢、横状位三维CT重建表现为假关节近远端骨质增生硬化,骨髓腔闭塞,1例冠、矢、横状位三维CT重建表现为假关节近端见囊样低密度骨质破坏,呈囊样改变。结论:I型神经纤维瘤病相关的先天性假关节X线上具有典型的特点,三维CT重建对先天性假关节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提供空间优势。  相似文献   

6.
杨坚娥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2):1167-1168
1999年1月~2002年12月,我院为7例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患儿行吻合血管腓骨移植加改良DICK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儿童胫骨延长主要用于双下肢不等长患儿,胫骨延长术,一般针对于下肢短缩3.5 cm以上的患儿,主要目的是让不等长的双下肢变的等长。在延长的过程中,随着患肢每天的延长(每天0.5 mm或1 mm),要求对二脚的高度差做精确的调整。目前,我院为全国治疗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患儿规模最大的团队,也是收治最多的,且收治人数呈上升趋势。我院2018年开展儿童胫骨延长术55例,2019年开展49例。而其中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患儿占到80%。整个延长期间,需配戴伊式支架。胫骨延长容易出现患肢的膝关节屈曲挛缩,足下垂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熊万玲  胡汉字 《护理研究》2008,22(6):1658-1659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D—TGA)是一类复杂的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占先天性心脏病的5%~8%.一般认为,一经确诊,必须尽快手术,室间隔完整型的患儿最好在2周内进行,最迟不超过1个月。现将我科2006年5月--2007年3月4例行大动脉调转术的患儿术后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肌张力增高是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常见并发症,神经系统功能受损和电解质紊乱是其主要原因~([1-2])。如何及时发现病情、找出原因,从而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对患儿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我科2014年4月—2015年12月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发生肌张力增高的18例患儿进行分析,查找原因,总结护理经验。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14年4月—2015年12月我科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发生肌张力增高患儿  相似文献   

10.
徐芬 《中国临床护理》2012,4(5):415-416
<正>心脏术后延迟关胸,是指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暂不关胸,待心肌水肿消退,血流动力学稳定后再关闭胸骨~([1])。2006年5月—2011年4月,我科共收治新生儿完全性大动脉转位(TGA)患儿43例,所有患儿均术后延迟关胸(DSC),2例术后12h内突发室颤死亡,1例因急性呼吸衰竭术后8h死亡,其余40例顺利治愈出院。术后随访患儿心功能恢复良好,无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手术患儿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一种较常见的先天性畸形,治疗方法因年龄而异,常有使用外展架、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手术等。我科自2002年2月~2004年7月对20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行矫形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0例,男5例,女15例。年龄16个月~12岁。左侧7例,右侧8例,双侧5例。术前均因双下肢不等长,行走跛行,经确诊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收住入院。入院后给予牵引2~3周后行手术治疗,7例行Salter术,6例行Pemberton术,7例行粗隆下旋转截骨加髋臼造盖术。术后给予髋人字石膏固定6~8周,术后3个月锻炼行走。20例患儿均治愈。2护理…  相似文献   

12.
先天性胫骨假关节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胫骨假关节(CPT)是临床上罕见的疾病,据统计,其发生率占新生儿的1/25万,多发生于一侧。CPT是骨科领域中一种认识较少易误诊且治疗极为困难、预后差的疾病,对我院1999年以来收治CPT5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介绍用自体腓骨瓣移植+外固定支架治疗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的临床经验和疗效。方法对23例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患耆采用自体腓骨瓣移植加用外固定支架治疗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结果其中20例假关节经1次手术愈合,愈合时间4~7个月,平均愈合时间5.1个月;3例经2次手术,假关节14个月愈合。结论所转移的自体腓骨瓣具有丰富的血供,能有效防止骨吸收,有提高骨愈合及延长肢体的效果,是目前治疗先天性胫骨假关节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胫骨延长术     
我科自1980年以来做胫骨延长术30例,随访时间1年4个月至4年9个月,平均2年7个月,取得满意效果。 临床资料 本组30例,其中脊髓灰质炎后遗症27例,先天性胫骨假关节2例,化脓性髋关节炎后遗下肢短缩1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10~25岁;“Z”形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在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术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6例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患儿行联合手术治疗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例,对照组给予出院后常规出院指导以及电话随访,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互联网+"的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出院后治疗效果以及家长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互联网+"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患儿行联合手术后的治疗效果和家长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动脉导管未闭的发生率在先天性心脏病中居第2位,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5%~21%,以女性多见[1]。患者多为幼儿,该手术创伤大,易产生多种并发症。我科于2004-2006年采用非体外循环的手术方法治疗43例动脉导管未闭患儿,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汇报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2004-2006年我科行非体外循环手术患儿43例,其中男11例,女23例;年龄1~10岁,平均(4·6±0·78)岁;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内径0.3~1.6 cm;术后住院10~16 d,平均(7·2±0·30)d。所有病例均经临床心电图、心脏X线平片、B超及手术确诊为PDA。1.2治疗结…  相似文献   

17.
儿童先天性胫骨假关节(CPT)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骨不愈合畸形,多见于胫骨中下1/3,是儿童骨科最难治愈的一种疾病,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手段。本院于2004年7月开始应用经足踝髓内棒固定、Ilizarov外固定、自体髂骨移植技术治疗儿童先天性胫骨假关节3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其中手术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了该疾病的最终疗效,术中手术护士的正确配合也是影响手术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现将手术配合要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随着左心导管术的广泛开展及近年来介入性心脏治疗技术在儿科的推广应用,其并发症股动脉血栓的发生率也有增多趋势[1 ] 。现将我科1998年1月~2 0 0 3年1月行心导管术后患儿发生股动脉血栓7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我科1998年1月~2 0 0 3年1月共收入4 2 8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心导管诊断治疗术。其中进行左右心导管造影术的患儿195例,有132例为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性治疗患儿2 33例,包括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动脉导管未闭堵塞术,房间隔缺损堵塞术。4 2 8例患儿中,男14 8例,女2 80例,男∶女=1∶2。年龄0~1岁6 9例,~3岁1…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路径式健康教育在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手术患儿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手术患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围术期行常规性护理干预,观察组围术期行路径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治疗依从率、治疗满意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周采用Barthel指数评价日常生活能力,应用WHO生活质量汉化版(WHOQOL-100)评估病人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依从率、治疗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干预后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路径式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手术患儿治疗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儿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自粘绷带用于固定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红燕  时富枝  郝颖芳 《护理研究》2005,19(20):1873-1873
近期我科对338例四肢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新生儿在常规敷贴固定的基础上加用自粘绷带固定,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2004年8月—2004年10月在我科住院并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儿338例,其中男186例,女152例;留置时间最短8h,最长6d。均采用四肢静脉穿刺。2方法穿刺成功后先用3M敷贴固定针眼及周围皮肤后再将自粘绷带剪成约6cm×10cm长方形,沿肢体四周轻松缠绕,为保持关节部位功能位,于绷带1/3处剪一小孔,将大拇指伸出,也可将2个~3个大棉球握于患儿掌中,两端粘合在一起即可。3优点固定牢靠。新生儿四肢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多在手足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