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食管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是重要治疗手段,但术后复发及淋巴结转移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且近几年复发转移呈增长趋势。我们收集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临床资料完整的45例胸段食管癌术后复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分析,了解其复发转移规律,以便对术后患者复查,为术后复发患者制定合理的诊疗计划,使患者治疗获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971例食管癌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Cox回归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影响食管癌切除术后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对1992-2000年接受手术治疗的971例食管癌术后患者预后进行研究。选择14个可能对食管癌切除术后预后产生影响的研究因素,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对术后患者预后进行多因素分析,并估计预后指数,以及用寿命表法计算累计生存率。结果全组3年生存率78.3%,5年生存率68.8%,中位生存期为97.5月。Cox多因素分析表明,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为临床分期、肿瘤部位、侵及深度、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个数。结论全组患者3年、5年生存率较高,食管癌的临床分期是食管癌切除术后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早期诊断病人,在临床分期的较早期实施手术,对患者预后及提高术后生存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脑转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0年7月至2007年6月收治的11例食管癌术后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平均生存时间为10个月,3例单纯脑转移不伴有其他脏器远处转移的患者手术治疗后生存时间为15个月以上,颅内多发转移瘤的患者放射治疗后生存期为4~11个月。结论 食管癌术后脑转移预后不良,治疗原则上应采用以手术切除联合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Karnofsky评分、颅外的转移状态及患者年龄为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脑转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11例食管癌术后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平均生存时间为10个月,3例单纯脑转移不伴有其他脏器远处转移的患者手术治疗后生存时间为15个月以上,颅内多发转移瘤的患者放射治疗后生存期为4~11个月。结论食管癌术后脑转移瘤预后不良,治疗原则上应采用以手术切除联合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Kamofsky评分、颅外的转移状态及患者年龄为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5.
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特点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探讨食管癌术后合理的放射治疗范围。方法 对97例单纯手术切除的胸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淋巴结转移率37.1%。转移度14.4%,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因素为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浸润的深度和长度则影响不大。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36%,(13/36)低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3年生存率54%(33/61)。结论 食管癌术后应该辅助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淋巴结数目和转移数目对食管癌患者术后生存的影响。方法选取48例食管癌患者进行随访,了解其手术切除淋巴结的数目、转移的数目和生存情况,随访5年,评价手术切除淋巴结数目和转移数目对食管癌患者术后生存的影响。结果淋巴结切除数目和转移的数目对患者的2年、3年和5年的平均生存率影响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切除的数量是食管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保护因素,淋巴结转移的数量是食管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危险因素。结论淋巴结转移是食管癌患者预后差的主要原因,而手术中切除淋巴结数量的增加可以增加患者的术后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患者颈部淋巴转移复发的早期诊断,再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胸外科15年间再次收治的食管癌术后颈部淋巴转移复发的76例患者,实施定期颈部超声检查的方法对食管癌术后的患者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复发病例。采用改良性颈部淋巴清扫再手术切除治疗,观察围手术期情况及术后生存状况。结果全部患者均能够耐受颈部改良淋巴清扫术,无围手术期死亡,不降低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术后病理统计表明:食管癌术后患者颈部淋巴转移复发以Ⅵ、Ⅴ和Ⅳ区为主,转移无明确的规律性。术后并发症统计:喉返神经损伤14.5%,颈部乳糜瘘3.9%,术后呼吸系统感染为17.1%。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6.3%(58/76)、35.5%(27/76)、27.6%(21/76)。结论食管癌术后应定期及时随访,颈部无创超声检查是及时发现食管癌术后患者颈部淋巴转移复发的重要手段,对只存在颈部淋巴转移复发的患者实施再手术治疗,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和长期生存率,优于常规的放射治疗。再手术治疗是食管癌术后患者颈部淋巴转移复发的主要选择之一,并获得良好的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食管癌手术患者远期疗效。方法 对1988年1月至1997年11月手术治疗的170例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该组患者术后3、5、10、15年总生存率为35.3 %、30.6 %、18.8 %、20.8 %;不同术式、病变部位、病变长度、术后放化疗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临床分期晚、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复发转移是主要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探讨食管癌术后合理的放射治疗范围。方法 对97例单纯手术切除的胸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淋巴结转移率37.1%,转移度14.4%,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因素为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浸润的深度和长度则影响不大。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36%,(13/36)低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3年生存率54%(33/61)。结论 食管癌术后应该辅助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食管癌和贲门癌腹腔动脉干区淋巴结的转移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探讨合理的腹腔区域淋巴结清扫范围。方法:对836 例手术切除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腹腔淋巴结转移率60.3% ,淋巴结转移度16.8% 。肝总动脉旁、腹腔动脉旁、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淋巴结转移度分别为10.4% 、10.1% 和9.8% 。患者术后3 年腹腔淋巴结复发转移率为6.1% 。患者术后3 年生存率为55.7% ,其中有腹腔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术后3 年生存率为44.6% ,低于无腹腔淋巴结转移的患者(72.4%),P<0.05。结论:腹腔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食管癌和贲门癌切除患者预后的一个主要因素,对腹腔动脉干区淋巴结的广泛清扫可以降低术后的局部复发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癌根治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治疗方法,观察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食管癌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疗效。方法对16例食管癌根治术后发生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应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照射剂量45~55Gy。结果16例1、2年生存率分别为81.3%(13/16)、43.7%(7/16)。结论食管癌根治术后发生纵隔淋巴结转移进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安全有效,可以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结合炎症指标的临床评分模型对食管癌患者术后生存情况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并且病理确诊的食管癌患者161例,分别以食管癌患者术后5年内出现肿瘤复发转移和死亡作为因变量,各临床病理指标作为自变量,采用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获得影响食管癌患者术后肿瘤复发转移和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绘制各独立因素预测食管癌患者术后生存情况的ROC曲线,根据独立预测因素建立联合预测系统和临床评分模型,并绘制相应R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61例接受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平均年龄(54.2±11.5)岁,其中男性112例(69.5%),女性49例(30.5%),术后1年、3年、5年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62.5%、41.5%、28.7%和78.2%、58.4%、40.1%。Cox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史、饮酒史、肿瘤直径、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NLR)以及血小板和淋巴细胞比值(PLR)在单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和控制混杂变量后,肿瘤直径、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3.
食管癌术后淋巴结转移规律及放疗靶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成林  王雅棣 《肿瘤防治研究》2011,38(11):1332-1334
0 引言胸段食管癌的手术切除率已提高到90%以上,但术后5年生存率仍徘徊在30%~40%,其中术后淋巴结转移是影响生存率的主要因素[1-2].如何通过术后辅助治疗等手段来减少食管癌术后局部复发,从而提高食管癌的生存率,成为关注的焦点.本文旨在对近年来胸段食管癌手术病理和临床收治的复发转移患者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并分析,以期指导食管癌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影响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57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患者的生存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患者术后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0.89%、43.31%和28.66%。单因素分析表明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与肿瘤病变部位、肿瘤长度、分化程度、外侵程度、术后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以及术后感染等有关(P<0.05)。且随着淋巴结的转移数目、转移度以及转移区域数的增加,患者的死亡率显著上升(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长度、分化程度、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及术后感染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食管癌根治术后通过淋巴结转移数目、转移度、转移区域可以更好地评价患者的预后。肿瘤长度、分化、分期、病变部位、浸润程度以及术后感染等是影响患者预后生存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食管癌根治术后行三维放疗患者生存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食管癌根治术后行三维放疗的1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 Kaplan Meier 生存分析法和log rank统计检验各临床病理特征与食管癌根治术后辅助放疗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114例患者术后放疗后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57%和42%;Kaplan Meier生存分析法和log rank统计检验方法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阳性、淋巴结转移区域数目较多、TNM分期越高、脉管癌栓阳性和Ki 67高表达的食管癌根治术后放疗患者的预后较差,反之则患者预后较好。结论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区域数目、TNM分期、脉管癌栓和Ki 67表达是食管癌术后放疗患者生存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食管癌患者出现淋巴结转移是否对预后构成较大的威胁?回答是肯定的。但是对食管癌淋巴结转移规律的研究国内尚较少。在日本,目前对胸段食管癌多采用三领域淋巴结廓清。但是由于解剖学的困难和术后并发症较多等原因,国内较少开展。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规律,提出适合我国并能达到根治的淋巴结廓清范围。对象和方法 1987年1月到1992年1月5年间我院对可根治的食管癌患者进行了标准根治术。按日本食道癌临床和病理处理规约对术中清扫的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术后放疗对食管癌术后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 从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EER)临床数据库中选取食管癌术后患者。对倾向性匹配前后食管癌术后放疗与未放疗患者的总生存率进行比较评价。结果 从SEER数据库中共筛选出2 561例食管癌患者,匹配后术后放疗组总生存率优于术后未放疗组(P<0.001)。对于淋巴结转移患者,匹配前后术后放疗组总生存率均优于术后未放疗组(P=0.014;P<0.001)。对于淋巴结未转移患者,匹配后2组患者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0)。食管鳞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匹配后术后放疗患者总生存率优于术后未放疗组(P=0.020)。对于淋巴结转移食管鳞癌患者,匹配后术后放疗组总生存率优于术后未放疗组(P=0.005)。对于淋巴结未转移食管鳞癌患者,匹配后2组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0)。结论 对于食管癌术后患者,尤其是对于淋巴结转移患者,术后放疗是可行的治疗方式,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胸段食管癌腹腔动脉干区淋巴结的转移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探讨合理的腹腔动脉干区淋巴结清扫范围。方法:对241例手术切除胸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腔淋巴结转移率32.4%,转移度9.8%。肝总动脉旁、腹腔动脉旁、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淋巴结转移度分别为6.6%、6.9%和6.3%。影响腹腔淋巴结转移的因素为肿瘤部位、侵润深度及组织分化程度,肿瘤长度则影响不大。患者术后3年腹腔局部复发率为5.4%。有腹腔淋巴结转移患者的术后3年生存率为42.3%,低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70.6%(P<0.01)。结论:腹腔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食管癌切除患者预后的一个主要因素,对腹腔动脉干区淋巴结的广泛清扫可以降低术后的局部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血清中组织多肽特异抗原(TPS)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方法测定30例健康体检者,32例初治食管癌患者以及29例术后发现复发转移食管癌的血清中TPS水平,并观察其治疗前后变化。结果初治食管癌患者和术后复发转移食管癌的血清中TPS检测阳性率分别为31.2%和51.7%,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0.0%。初治食管癌不同临床分期间TPS水平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前后TPS水平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复发转移食管癌的TPS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有效者TPS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动态监测血清TPS水平对食管癌术后复发转移和疗效评估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张鹏  单国平  封巍 《肿瘤学杂志》2023,29(12):1040-1048
摘 要:[目的] 分析食管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浙江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23例食管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与生存的关系,并采用Cox回归法进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123例食管癌脑转移患者中,65例(52.8%)患者临床分期为Ⅳ期,N2、N3期患者15例,M1期60例。食管癌首诊时发现:侵及全层93例,隆突下淋巴结阳性30例,锁骨上淋巴结肿大48例,同时肝转移15例。脑转移单发灶(脑转移首诊时)68例,无颅外转移史42例。食管癌原发灶手术+化疗治疗患者5年生存率最高(33.3%),各种治疗方式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原发灶靶向和免疫治疗对生存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3例患者中,共死亡113例。食管癌确诊后总中位生存时间1.87年,食管癌脑转移患者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9.7%、31.4%、11.8 %。食管癌临床分期、N分期、M分期、隆突下淋巴结阳性、锁骨上淋巴结阳性、食管癌首诊同时肝转移等临床特征组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食管癌发病年龄、M分期、隆突下淋巴结、食管癌首诊同时肝转移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 发病年龄越小,低M分期,隆突下淋巴结阴性和食管癌首诊同时无肝转移的食管癌脑转移患者预后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