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未定类麻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WHO推荐给予短程联合化疗。一些人观察到对少菌型麻风6个月的联合化疗是不够的,但对未定类麻风的资料不多。作者用12个月的联合化疗治疗未定类麻风42例,均为未治的新病人,男38例,女4例,年龄15-45岁。主要症状为斑疹、浅色斑、红斑及感觉障碍,皮肤涂片查菌均阴性;病理切片见毛细血管及皮肤附件周围有淋巴细胞及组织细胞构成的炎性浸润,70%可见表皮萎缩,所有病人的神经内及神经束膜均有淋巴细胞及组织细胞浸润,10%可见抗酸菌;Dharmendra抗原试验早期反应14例为弱或中度阳性,晚期反应2例为中度阳性。按WHO少菌型方案治疗6个月后,皮肤损害仍活动的9例(21.4%),明显进步15例(35.7%),不活动18例(42.8%)。单一皮损比多发皮损的疗效好,不活动的18例均为单一皮  相似文献   

2.
83例多菌型麻风MDT期间发生II型反应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实施世界卫生组织 (WHO)联合化疗 (MDT)方案中多菌型 (MB)麻风II型反应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对本院 1993年 1月~ 2 0 0 2年 4月入院治疗的多菌型麻风 83例 ,在采用MDT治疗过程中发生II型麻风反应情况进行如下分析。1 临床资料83例MB麻风患者均采用WHO -MDT(MB)治疗方案。即DDS 10 0mg 日 ,B6 6 35 0mg 日 ,RFP 6 0 0mg (次·月 ) ,B6 6 330 0mg (次·月 ) ,所有药物均为监服。男71例 ,女 12例 ;男女之比为 5 .8:1;年龄 16~ 77岁 ,平均 4 2岁。化疗时间 1~ 2 4个月 ,病期 1~ 4 6 8个月 ,平均 5 2个月。对…  相似文献   

3.
作者对联合化疗后麻风病人皮肤和周围神经内麻风菌的数量和活力进行了研究,其中18例多菌型(MB)和16例少菌型(PB)分别用 WHO 方案至少治疗了2年和6个月。所有病人在皮肤活检前多处作皮肤涂片查菌。皮肤活检取自外观最活跃的皮损,如无活动性皮损,瘤型病人取自一耳垂,皮损消退的 PB 病人则取自非活动性皮损。MB  相似文献   

4.
考虑到一次较大剂量利福平(RFP)可能杀死皮肤涂片阴转多菌型病人体内的持久菌,从而降低停止化疗后的复发率。作者对此进行了研究。 136例多菌型病人,男91例,女45例,平均年龄56岁(24~78岁),均以氨苯砜(DDS)单疗5~32年不等(平均14年)。在1982~1985年,所有病人在活动性皮损和神经损害消退,皮肤查菌阴转,停止DDS治疗前即予RFP1500mg一次量监服。在停止治疗后病人来门诊时,作详细的临床体检,尤其是麻风检查。如在最近12个月内未作过检查,还要作皮肤涂片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了麻风患者周围血和骨髓中麻风杆菌检查所见.50例研究病例,男38例,女12例,年龄为21~70岁;其中多菌型32例,少菌型18例,新发病例24例,经DDS单疗或联合化疗的病例26例;疗期为6个月到30年不等.所有病人进行了皮肤涂片和胸骨骨髓抽吸液涂片查BI和MI及取血液棕黄层涂片作菌血症检查.  相似文献   

6.
作者对少菌型麻风是否有菌血症和麻风菌抗原血症进行了研究。研究对象为54例未治少 菌型麻风(BT50,TT4),年龄12~65岁,病期6个月至5年,所有病人3处皮肤(右耳垂和两处皮损)查菌均为阴性,疗前和MDT6个月时分别取血标本,10例年龄和性别相配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用改良的溶血法作菌血症检查,每一病人取5ml肝素抗凝静脉血,分批将红细胞和白  相似文献   

7.
二甲胺四环素(MINO)治疗其它细菌感染的常用剂量是100mg,每日2次。而目前麻风临床试验的剂量只是每日100mg。因此作者研究了MINO单剂200mg治疗瘤型麻风的疗效。 10例未治BL和LL麻风病人,男女各为5例,平均年龄50岁(17~75岁)。疗前作病史询问、体检、血象和葡萄糖-6-磷酸酶水平检查。8例病人予MINO首次量200mg,停药1周后再予MINO 100mg,每日2次口服,连续3个月。另2例病人开始即以MINO 100mg每日2次口服,连续1个月。疗程结束后所有病人转为联合化疗。8例病人于疗前、治疗1周、2周、1月、2月和3月时作临床评价、血常规和血生化检查,取活动性皮损处作活检。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2例婴儿麻风。例1为4个月女婴,因1个月前左背部出现两块浅色皮损而就诊。患儿的父母及同胞无麻风病史,但生活在同一家庭内的叔叔患有活动性BT 麻风(皮肤查茵阴性,且已接受4个月的治疗)。体检可见左背靠近臀部处有两块约3cm 大小的浅色斑,皮损无浸润,皮肤查菌阴性,临床诊断为未定类麻风。Dharmendra 抗原的麻风菌素反应阴性,皮损活检为未定类麻风,真皮神经有轻度单个核细胞浸润,神经内有少量簇集的抗酸菌。给予氨苯砜(DDS)5mg/d,治疗6个月后皮损完全治愈。例2为2个月女婴,因1周前腹部左髂窝部出现一块小皮损而就诊。患儿母亲是1例老的BT 病人(皮肤查菌阴性),已接受少菌型麻风联合化疗9个月,且在4个月前判为  相似文献   

9.
文摘     
045用联合化疗治少菌型麻风的经验 Bhate RD et al, Indian J Lepr 58(2):244,1986(英文) WHO提倡少菌型麻风也用联合化疗,以避免一些病人被误诊为少菌型时发生耐药的危险;此外联合化疗也可望加速损害的消退和缩短治疗期。他们推荐用利福平600mg/月+氨苯砜100mg/日治疗少菌型6个月,而不管病人的损害是否活动。作者为证实其可行性,特选用80例未治过的少菌型病人,随  相似文献   

10.
作者对两组以往未治疗过的多菌型麻风(每组20例)用两种治疗方案治疗一年。A方案为利福平(RFP)600mg,每周2次,共6个月和氨苯砜100mg/d半年;B方案为RFP600mg每周2次,共6个月、PTH500mg/d共6个月和氨苯砜100mg/d共一年。以上治疗结束后给予安慰剂,治疗期间每3、6及12个月时作临床及细菌检查,以后每年至少检查一次。对可供分析的A组15例和B组14例病人分别随访了4.5年和5年。结果显示这些病人临床进步很快,皮肤涂片检查细菌指数(BI)在停止治疗后每年下降一个单位。A组1例在48个月皮肤涂  相似文献   

11.
作者用 WHO 推荐的少菌型麻风联合化疗方案(PBR)治疗了323例少菌型麻风病人并且随访了7.5年。PBR 的疗期为6个月,如果在6个月后红斑和浸润持续存在,临床疗效不明显,则治疗延长6个月。结果:完成6个月治疗的214例病人中,有131(61.2%)例在治疗6个月后皮损完全消退,71例(33.2%)皮损部分消退,9例(4.2%)未见皮损变化.3例(1.4%)麻风菌素试验阴性的病人经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耐砜类药菌株的发现以及瘤型病人长期砜类药物治疗后仍有活麻风菌持续存在的事实都表明:瘤型麻风单用氨苯砜治疗是不充分的。因此有必要参照结核病化疗的方法,比较单用与联合化疗的效果,故进行本研究。作者在马来西亚选择未经治疗的LL和LI病人进行研究,随机分组。氨苯砜组6例,每天日服氨苯砜100毫克,并加形似利福平的安慰剂。氨苯砜加利福平组(简称合用组)5例,每天口服氨苯砜100毫克和利福平600毫克。共治疗6个月。临床和细菌涂片检查按常规进行,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和6个月后均作病理组织学检查和鼠足垫接种。取材部位  相似文献   

13.
作者试用转移因子(TF)治疗5例活动性麻风病人,其中4例LL型(例1、2、3、5),例4是BL型。例1与5对DDS耐药。TF治疗期间例1不用任何化疗药物,其余4例用DDS50mg/日或乙硫异烟胺750mg/日治疗。TF是由该麻风病院麻风菌素(麻素)阳性的健康职工淋巴细胞按Lawrence方法制备。每例病人在12周中分36次皮下和皮内总共注射将近7.4×10~9淋巴细胞的TF。病人在治疗前选择有代表性的皮损作活检,治疗后每2周在邻近部位重复1次。免疫治疗期间或以后凡出现麻风反应者取反应损害作活检。TF治疗前及治疗3周后均作麻素试验并自试验部位取材活检。所有活检标本均作HE和抗酸染色。皮肤查菌  相似文献   

14.
作者开展了一项包含利福平(RMP)治疗一年的多菌型麻风联合化疗方案的研究。为了缩短治疗期,又在扎伊尔和卢旺达开展了一项只在头半年服用RMP,治疗一年的研究。病人分两组,未治疗过或用DDS治疗不足5年的男病人用RED/D(每日监服RMP600mg、ETH300mg和DDS100mg,共6个月,再自服DDS100mg/天6个月)或RED/ED(头6个月与RED/D相同,后6个月增加ETH500mg/天)方案;所有女病人和用DDS治疗5年以上的男病人用REC/C(与  相似文献   

15.
麻风菌对网状内皮系统有特殊的亲和力。联合化疗可缩短疗程,但内脏细菌的消除需较长时间,停药或宿主与细菌间的平衡失调可引起病情再活动。本文报告50例中24例新病人:26例经6个月~30年治疗的患者,1984年前为氨苯砜单疗,以后为联合化疗;5例住麻风村者均为氨苯砜单疗。作如下特殊检查:(1)淋巴细胞层麻风菌检查:肘静脉抽血3ml,置Wintrobe's管离心涂片,ZN染色检查,计数白细胞感染率和细菌形态指数以及每ml白细胞感染的绝对数。(2)骨髓麻风菌检查:胸骨穿刺涂片ZN染色,计算细  相似文献   

16.
2例均系男性,年龄分别为50岁和44岁,因患多菌型麻风病而进行联合化疗(MDT),分别在完成疗程10个月、4个月后出现Ⅱ型麻风反应,用抗麻风反应药物治疗效果不好,而且皮肤查菌细菌指数升高,但(加)用联合化疗药物后,麻风反应被控制,皮肤查菌也渐转阴,达到或接近临床治愈标准。  相似文献   

17.
作者观察了解除联合化疗(MDT)的多菌型麻风(MB)患者皮肤和神经内活菌的出现率和程度。 研究对象为26例多菌型麻风(BL-LL)患者,年龄15~55岁,所有患者均完成了MDT,疗程至少24个月。活检取自解除MDT后的2~6个月,以保证患者体内无循环的有效药物成分,以避免与复发或再感染混淆。皮肤查菌取  相似文献   

18.
Fite—Faraco(FF)染色是检查麻风菌的常规染色法,但麻风菌在化疗等因素影响下抗酸性可减低甚至消失。Grocott用氨银法(GMS)可将无论抗酸性是否消失的麻风菌着色。作者对195例(化疗时间最长至66个月)的皮肤活检结果进行了研究,病人包括LLp、LLs和BL型,都治疗过三年,用的是DDS、DDS+RFP或Isoprodian+RFP。共取1504个皮肤活检标本(查菌间隔6~12个月,全期66个月),全部做FF染色,其中782个还做了GMS染色。染色及细菌半定量计数在同一  相似文献   

19.
对200例麻风现症和MDT监测期病人进行3—30个月的系统观察,发现无痛性神经炎12例(6.0%),14条神经,其中尺神经2条,腓总神经2条,胫神经8条,面神经2样。12例中MB5例,PB7例。MDT6个月以内6例;6—12个月2例。12—24个月4例。所有病例应用强的松标准方案治疗6个月。结果按神经数计:优7条(50%)。良2条(14.3%),尚可4条(28.6%),无效1条(7.1%)。在13条评价有效的神经中,开始见效时间2个月以内6条,超过2个月不足3个月的2条,超过3个月不足4个月的2条,4个月以上3条。感觉和运动功能的恢复率分别为60%(6/10)和66.7%(4/6) (P>0.025)。1例疗程中 症状加重,延长治疗至10个月。2例结束疗程后2个月内出现病情反复,重复第二疗程后一个月缓解。所有经6—12个月强的松治疗的病例,均未见明显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20.
对200例麻风现症和监测期病人进行3至30个月的系统观察,发现无痛性神经炎12例(6.0%),涉及14条神经,其中尺神经2条,腓总神经2条,面神经2条,胫神经8条。对所有病例用强的松标准方案治疗6个月,疗效按神经计为优7条(50%),良2条(14.3%),尚可4条(28.6%),无效1条(7.1%)。感觉和运动功能的恢复率分别为60%(6/10)和66.7%(4/6)(P>0.05)。本组所有接受强的松治疗者,均未见明显的副作用。对无痛性神经炎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