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不同病因的ARDS酸碱失衡与电解质紊乱的类型与特点。方法对159例ARDS患者进行动脉血气及血清电解质的监测。并按病情轻重程度将病人分为轻度组和中、重度组。结果轻度的ARDS以呼碱,呼碱并代碱和代酸最常见,其中轻度组的99例ARDS中单纯呼碱的为85例(85.9﹪),其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重度ARDS均有复杂的酸碱失衡的类型存在,其中以呼碱型三重酸碱失衡、呼酸并代酸、呼碱并代酸最多见。并随病情加重,三重型酸碱失衡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并且死亡率也随之而增高。结论中、重度(ARDS)如出现呼碱型三重酸碱失衡、呼酸并代酸等。提示病情险恶,预后极差,应及时处理。因此,及时正确识别是实施正确治疗并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慢性呼吸衰竭时酸碱失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忠  刘晓娴 《上海医药》2010,31(9):420-42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时酸碱失衡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至2009年12月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时440例患者1530例次动脉血气电解质结果及相关临床资料,判断呼吸衰竭时酸碱失衡类型。结果:1530例次血气分析中,呼酸代碱620例次(40.52%),代碱247例次(16.14%),呼酸型三重酸碱失衡163例次(10.65%),呼碱型三重酸碱失衡104例次(6.80%),正常88例次(5.75%),高阴离子间隙代酸81例次(5.30%),呼酸62例次(4.05%),呼碱代酸39例次(2.55%),呼碱代碱32例次(2.09%),呼酸代酸31例次(2.03%),代酸呼碱27例次(1.76%),呼碱18例次(1.18%),代酸18例次(1.18%)。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肺心病者发生三重酸碱失衡111例(34.69%),未合并肺心病者发生三重酸碱失衡29例(24.17%),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有肺心病者心功能Ⅰ级发生三重酸碱失衡1例,Ⅱ级发生三重酸碱失衡15例,Ⅲ级发生三重酸碱失衡37例,Ⅳ级发生三重酸碱失衡58例,心功能级别间发生三重酸碱失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时酸碱失衡的特点,较既往报道有所不同,呼酸代碱及代碱发生率较前明显增高,三重酸碱失衡发生率明显增高,新近报告高阴离子间隙代酸的出现,均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酸碱平衡紊乱误诊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新生儿酸碱平衡紊乱特点及预后,漏诊、误诊原因,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新生儿酸碱失衡的诊断,与入院诊断比较。结果:新生儿混合型酸碱失衡45.1%,三重酸碱失衡11.9%。酸碱失衡漏诊率5796,误诊率16%,其中混合型漏诊率89%,三重型漏诊率96%。患儿死亡率25.9%,三重型和混合型酸碱失衡死亡率明显高于单纯型酸碱失衡。结论:新生儿以混合型酸碱失衡为主,其中以呼酸合并代酸最常见,易漏诊、误诊而治疗不适当,三重型和混合型酸碱失衡预后不好。  相似文献   

4.
应用阴离子间隙对慢性肺心病酸碱失衡进行分析。110例病人中,单纯酸碱失衡64例(占58%),二重酸碱失衡40例(占36%),三重酸碱失衡6例(占6%),代酸、代酸呼酸、代酸代碱及三重酸碱失衡的阴离子间隙值均大于15mmol/L,阴离子间隙对诊断酸碱失衡的类型用治疗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性分析危重病儿的水电解质和酸碱紊乱,探讨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对近4年本院儿科病房13例合并三重酸碱平衡紊乱(TABD)病儿的临床资料和治疗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例TABD中8例为呼碱型,5例为呼酸型,所有病人均表现AG增高。结论准确判断、及时治疗复杂酸碱紊乱,是儿科急症处理成败的关键之一,治疗中应强调原发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回顾性分析危重病儿的水电解质和酸碱紊乱,探讨诊断治疗方法。方法 对近4年本院儿科病房13例合并三重酸碱平衡紊乱(TABD)病儿的临床资料和治疗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3例TABD中8例为呼碱型,5例为呼酸型,所有病人均表现AG增高,结论 准确判断,及时治疗复杂酸碱紊乱,是儿科急症处理成败的关键之一。治疗中应强调原发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期酸碱失衡类型 ,为早期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同步测动脉血气分析和电解质分布 ,以酸碱失衡预计代偿公式、结合 AG值和潜在 HCO- 3 对 2 5 9例次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酸碱失衡类型判断。结果 :2 5 9例次患者酸碱失衡 2 5 0例次 (96 .5 3% ) ,其中单纯呼酸 115例次 (4 4.40 % )最常见 ,其次为呼酸代碱 82例次 (31.6 6 % )。经 AG值判断 ,代酸由 12例次增至 41例次 ,三重酸碱失衡由 0例次增至 19例次 ,结合潜在 HCO3 - 有 9例次提示代碱。结论 :慢性呼衰急性加重期酸碱失衡发病率高 ,类型复杂 ;AG值及潜在 HCO- 3 对代酸及三重酸碱失衡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程世平  吴玉坤 《贵州医药》1994,18(3):150-152
65例CRF病人71例次的动脉血气分析,7例次正常(占9.8%),64例次伴有酸碱失衡(占90.2%);其中代酸33%例次(占46.5%),代酸 呼碱25例次(占35.2%),代酸 呼碱 代碱6例次(占8.4%).随着肾功能损害的加重,复合性酸碱失衡出现率逐渐增高,这是CRF酸碱失衡的一大特点,也是造成CRF病人死亡的原因之一.分析提出:为了防止医源性加重酸碱失衡,减少CRF的死亡率,不能简单地依靠二氧化碳结合率来判断酸中毒的轻重,必须进行血气分析,以准确判断酸碱失衡的类型和轻重程度,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9.
葛美  柴雪梅 《贵州医药》2001,25(11):1025-1025
病脑临床上最常见为碱血症 ,其中以呼碱、呼碱合并代碱、呼碱合并代酸最多见 ,酸血症较少 ,三重酸碱紊乱占第三位[1] ,故临床上必须根据血气分析、电解质检查结果 ,并结合临床判定其酸碱失衡类型。本文总结了 2 5例病毒性脑炎 (以下简称病脑 )的酸碱紊乱血气和临床资料 ,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病脑组系 1990年 4月至 1998年 7月间收治住院的 2 5例危重病脑患儿 ,均符合诸福棠主编《实用儿科学》诊断标准。其中男 13例 ,女 12例 ,年龄 1~ 6岁 9例 ,~ 13岁 16例 ,其中惊厥 2 5例 ,昏迷 2 0例 ,脑疝 1例 ,去脑强直 2例…  相似文献   

10.
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血气变化及酸碱失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气变化及酸碱失衡类型的特点、判断和治疗。方法 69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216例次动脉血气及同步静脉血清电解质,经计算代偿预计值、AG值、潜在HCO3-,结合临床综合分析,做出酸碱失衡类型的判断。结果 216例次中,单纯酸碱紊乱107例次(49.5%),双重酸碱紊乱85例次(39.4%),三重酸碱紊乱24例次(11.1%)。结论单纯呼吸性酸中毒由原发病引起,呼吸性碱中毒由机械过度通气引起,代谢性酸中毒由严重缺氧、肝肾功能障碍、重度感染、休克引起。代谢性碱中毒由医源性因素引起。治疗中要纠正最主要的病理生理改变,对pH过高或过低者酌情补充酸性或碱性药。对于TABD,因病死率高,治疗更要慎重,仅pH>7.50或<7.10时才考虑适当补充酸或碱性药。对于慢性呼吸性酸中毒,只要pH>7.10,不需补碱,即使pH<7.10,也只能少量补碱。  相似文献   

11.
成批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总结分析成批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病人的临床特点,为成批烧伤救治提供经验。方法 对1958~2000年救治的成批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26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成批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发生率高(31.51%),火焰、火药烧伤为主,病人伤情重,早期并发症及代谢紊乱发生率高,死亡率高,败血症占死亡原因第1位。结论 加强对成批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病人的救治,降低死亡,仍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2.
随着烧伤救治水平的提高,因烧伤休克和感染而死亡的患者逐渐减少,脏器功能衰竭成为当前烧伤的主要死因,而吸入性损伤所导致的呼吸功能衰竭是脏器功能衰竭发病与死亡的首要原因。吸入性损伤的治疗作为烧伤治疗学基础和临床研究的重点,对烧伤患者整体救治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研究吸入性损伤的救治,一直是烧伤危重患者救治的重要突破点。近年来,提出了许多新的治疗方法,传统的治疗理念也有所改变。该文综合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的最新研究,对吸入性损伤的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两阶段烧伤总面积≥80%且Ⅲ度烧伤面积≥50%特重度烧伤患者基本情况的对比分析,探讨进一步提高烧伤救治率的有效措施。方法:入选1987~2006年20年间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收治的烧伤总面积≥80%且Ⅲ度烧伤面积≥50%的特重度烧伤患者共54例,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A组为1987~1996年入院的患者,B组为1997~2006年入院的患者。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致伤原因、烧伤面积和深度、烧伤指数、液体复苏、吸入性损伤、手术情况、死亡原因和死亡率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和B组患者的烧伤严重程度无差别,吸入性损伤的发生率相似,致伤原因和死亡原阒也类似,B组患者休克期液体复苏总量和尿量较大,预防性气管切开应用广泛,早期手术更积极,患者死亡率为63.3%,明显低于A组的95.8%,且B组死亡的患者存活时间较A组显著延长[(17.32±13.18)d vs(9.35±11.59)d]。结论:重视纠正低氧和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有效充分的液体复苏,早期切削痂,自异体皮移植覆盖创面等是此类特重大面积烧伤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9例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气道损伤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方法调查9例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的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的病原菌细菌谱及耐药情况。结果共检出下呼吸道病原菌2种,共38株,其中鲍曼不动杆菌37株,占97.36%(37/38);嗜麦芽假单胞菌1株,占2.64%(1/38)。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达到75.59%,对替加环素、米诺环素敏感性90%以上。经过严格实施感染预防与控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综合措施后取得了良好的疗效,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明显下降。结论本文患者的下呼吸道病原菌以鲍曼不动杆菌最常见,虽然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率及耐药率高,但可以通过有效的消毒隔离、严格的下呼吸道医院感染预防措施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等方法,使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5.
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经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经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09年8月呼吸内科及ICU的144例住院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NIPPV)72例和对照组(非NIPPV)72例。对照组72例采用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解痉平喘、祛痰、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支气管扩张剂、通畅气道,持续低流量吸氧、用呼吸兴奋剂及营养支持等治疗,观察组72例除采用常规治疗外加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变化(呼吸频率RR、心率HR、pH值、PaO2、PaCO2),住院病程,气管插管率和病死率的指标。结果观察组72例治疗后血气分析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住院病程缩短,气管插管率为15.28%、病死率8.33%,对照组气管插管率为47.22%、病死率34.7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NIPPV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能缓解病人的呼吸肌疲劳,改善氧合,能有效地降低PaCO2、呼吸频率和死亡率,从而避免气管插管,疗效显著,提高PaCO2是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特重度烧伤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防治方法。方法总结分析我科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99例特重度烧伤患者中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19例资料的发病。结果 19例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患者中有7例行动静脉血液滤过治疗,2例患者存活,5例死亡,病死率为71.43%。结论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多发生于特重度烧伤早期(14d内),烧伤面积越大,深度越深,补液时间越晚,发生率越高。烧伤合并休克、感染(脓毒症)、吸入性损伤是诱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102例肺心病患者同步做血气和电解质并根据公式:AG=[Na~+]-([Cl~-]+[HCO_3~-]进行阴离子隙测定。分析了本组病人酸碱失衡的发生率、类型,并重点讨论了复合性酸碱失衡和三重酸碱失衡情况以及阴离子隙对肺心病病人复合性酸碱失衡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8.
Insulin resistance, hyperglycemia, inflammatory disorders and immune dysfunction cause high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trauma, burn injuries, or sepsis. Many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intensive insulin therapy can combat insulin resistance, decrease blood glucose levels, and induce anabolic processes, thus, decreasing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Moreover, in recent years, it has been proven that insulin can attenuate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s and modulate the proliferation, apoptosis, differentiation and immune functions of certain immune cells, especially monocytes/macrophages, neutrophils, and T cells associated with severe trauma, burn injury, or sepsis. This effect of insulin may expand our understanding of intensive insulin therapy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This review attempts to summarize studies on the modulatory effects and mechanisms of insulin therapy on systemic inflammation and immune cells in severe trauma, burn injury and sepsis, and further propose some questions for future studies.  相似文献   

19.
邹家全 《中国当代医药》2013,(10):185-186,188
目的分析探究大面积烧伤患者气管切开原因与时机。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302例大面积烧伤且行气管切开术患者,111例患者有头部颈部烧伤,行气管切开术,76例有大面积烧伤并吸人性损伤,行气管切开术,87例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大于30/min,经皮血氧饱和度小于90%,行气管切开术,28例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行气管切开术。结果59例大面积烧伤伴有头部颈部烧伤者行气管切开术后有4例因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死亡,占1.32%;128例面积烧伤并吸人性损伤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5例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死亡,5例因脓毒血症死亡,占3.31%;87例客观呼吸梗阻者行气管切开术后有3例因窒息死亡,3例因多器官功能障碍死亡,占1.99%;28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行气管切开术后1例因窒息死亡,占0.33%。302例大面积烧伤患者有21例死亡,占6.95%。结论大面积烧伤者多数因呼吸梗阻行气管切开术,吸人性损伤程度是决定大面积烧伤患者行气管切开术时间的关键因素,大面积烧伤者,尤其是头部颈部烧伤者未行气管切开术的,在受伤24h应严密观察,如有客观呼吸梗阻现象,应立即行气管切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