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我院嗜血杆菌临床分布特点与药敏情况,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4-2015年全院细菌培养患者为对象,分析嗜血杆菌属培养阳性的患者年龄、性别,标本类型、临床科室分布和季节性特点,且对菌株药敏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流感嗜血杆菌除2月、4月份未能检出,其他月份均有分布;副流感嗜血杆菌全年均可检出,以3~5月分布最多;在105株嗜血杆菌属中,以副流感嗜血杆菌最多,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b型流感嗜血杆菌,副溶血嗜血杆菌,未检测到其他嗜血杆菌;临床科室以内科为主,呼吸内科最多;年龄分布以老年患者最多,但也同时存在于儿童患者中(包括婴儿);除复方新诺明耐药率较高外,其他抗生素均保持较高敏感性。结论我院分离的嗜血杆菌属流行具有一定季节性,科室分布以内科为主,抗生素敏感性仍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流感嗜血杆菌成人呼吸道感染病例临床感染特点及耐药性。 方法收集新邵县人民医院2011年10月~2013年12月32例流感嗜血杆菌成人呼吸道临床感染病例。从痰标中分离菌株,采用V因子、X因子、V+X因子卫星试验及嗜血杆菌生化鉴定卡进行菌株鉴定;头孢硝基酚纸片法进行β-内酰胺酶试验;用嗜血杆菌药敏试验卡和K-B法同时进行药敏试验。 结果32例流感嗜血杆菌成人呼吸道感染病例以呼吸内科(11株,34.4%)患者所占比例最高、内分泌科患者次之(8例,25.0%); 60岁以上感染者26例(81.2%);男27例(84.4%),女5例(15.6%)。96.9%的患有1种或1种以上基础疾病。基础疾病以慢性阻塞性肺炎、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冠心病、高血压、脑梗塞、慢性肾炎和糖尿病等较多。32株流感嗜血杆菌β-内酰胺酶阳性17株(53.1%),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四环素耐药率较高(分别为62.5%,65.6%,40.6%);对氨曲南、亚胺培南尚未发现耐药株。 结论32例流感嗜血杆菌成人呼吸道感染以60岁以上老年人感染为主、男性高于女性,被感染者多患有一种或一种以上基础疾病,且在冬春季节感染所占病例最多;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呈现出严重耐药性,且提示一种低产酶的流感嗜血杆菌在抗生素的压力之下被选择出来;亚胺培南 氨曲南可做为产酶菌株临床治疗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本院儿童与老年患者痰标本中流感嗜血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了解临床痰标本中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药敏变化,分析儿童与老年患者痰标本流感嗜血杆菌的耐药性差异及原因,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本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临床儿童与老年人患者痰标本中分离出的流感嗜血杆菌68株进行比较分析,用嗜血杆菌专用平板(HAE)进行分离培养,同时用推荐的手工方法进行鉴定,药敏试验K-B纸片法,应用SPSS 19.0对临床分离细菌的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21种抗菌药物中,有5种儿童与老年患者流感嗜血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患者痰标本分离的流感嗜血杆菌抗菌药物耐药率明显高于儿童.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广州地区流感嗜血杆菌对6种抗生素的体外活性,以了解广州地区流感嗜血杆菌的耐药性并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方法采用Etest法测定从呼吸道感染标本中分离到的52株流感嗜血杆菌对6种抗生素药敏试验. 结果流感嗜血杆菌对6种抗生素的体外药敏结果依次为:头孢噻肟MIC900.023 mg/L、MIC500.016 mg/L;左氧氟沙星MIC900.064 mg/L、MIC500.032 mg/L;亚胺培南MIC901.5 mg/L、MIC500.5 mg/L;阿奇霉素MIC904 mg/L、MIC503 mg/L;氯霉素MIC900.75 mg/L、MIC500.38 mg/L;氨苄西林MIC90256 mg/L、MIC500.5 mg/L. 结论广州地区流感嗜血杆菌对头孢噻肟、左氧氟沙星、氯霉素、亚胺培南、阿奇霉素的耐药率低,其可作为临床治疗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首选药物,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较高,其作为临床治疗流感嗜血杆菌首选药物的传统地位受到了严重挑战.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检测流感嗜血杆菌的多重聚合酶链反应(M-PCR)方法 .方法 合成扩增流感嗜血杆菌编码P6外膜蛋白基因的引物(Hi),鉴定流感嗜血杆菌种特异性;合成扩增流感嗜血杆菌编码荚膜基因的引物(Hi-cap),鉴定菌株是否具有荚膜;设计并合成6对扩增流感嗜血杆菌不同血清型(荚膜型)编码摹因的引物(Hia-Hif),鉴定菌株的血清型,以其他呼吸道常见病原体菌株做对照,应用M-PCR方法 对200株临床分离的疑似流感嗜血杆菌菌株进行鉴定和血清分型.结果 M-PCR方法 检测流感嗜血杆菌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照菌株应用种(Hi)、荚膜(Hi-cap)和荚膜型(Hia-Hif)特异引物没有扩增出DNA片段.M-PCR方法 检测DNA的最低检测量为0.935 Pg.对临床分离的200株疑似流感嗜血杆菌鉴定,189株为流感嗜血杆菌,与API R NH鉴定结果 一致.其中1株具有荚膜,为f血清型,与玻片凝集法鉴定结果 一致.结论 M-PCR方法 检测流感嗜血杆菌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用于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病例标本的快速检测和病例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绍兴第二医院从呼吸道标本中分离的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医生治疗用药提供有效的依据。方法收集该院2016年1月-12月下呼吸道感染标本分离培养的流感嗜血杆菌,采用VITEK 2 Compact进行细菌鉴定,Kirby-Baue法进行药敏试验,头孢硝噻吩纸片法测定β-内酰胺酶。结果共分离到流感嗜血杆菌193株,阳性率最高的科室是肿瘤科,其次为呼吸内科、小儿科和监护室。流感嗜血杆菌对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和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均高达55.0%以上,美罗培南和头孢噻肟对流感嗜血杆菌保持较好的抗菌活性,耐药率在10.0%以下。结论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和氨苄西林-舒巴坦应慎重用于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儿童呼吸道感染流感嗜血杆菌(H.influenzae)的临床特征与耐药性,为临床预防感染和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2月东莞市常平医院儿科门诊和住院的2 177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4年间共分离出流感嗜血杆菌209株,检出率为9.6%,流感嗜血杆菌感染主要集中在0岁~1岁、冬季和城市患儿,检出率分别为16.0%、13.3%和12.2%;血清学分型以不可分型为主,占51.7%;流感嗜血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保持较高的耐药性,总耐药率分别为41.1%、75.6%,连续4年,流感嗜血杆菌产β-内酰胺酶率保持上升趋势,总产酶率为41.1%。结论本地区流感嗜血杆菌在冬季高发,易引起3岁以下患儿呼吸道感染,血清学分型以不可分型为主,流感嗜血杆菌产β-内酰胺酶率逐年升高,对不同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随着时间而变化,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8.
仇芝香 《现代养生》2014,(14):164-165
目的:探讨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采用莫西沙星治疗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共选择慢性支气管炎100例患者,均为我院呼吸内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随机分组,就阿莫西林治疗(对照组,n=50)与莫西沙星治疗(观察组,n=50)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选取病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4%,明显高于对照组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统计示流感嗜血杆菌、铜绿假单孢菌、肺炎链球菌、副流感嗜血杆菌等清除率为88%,对照组为76%,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性发生。结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采用莫西沙星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保障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我院嗜血杆菌分离率和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调查我院2000-2001年流感嗜血杆菌和副流感嗜血杆菌的分离率并对其耐药进行分析。方法 标本接种于嗜血杆菌巧克力平板,对分离到的流感嗜血杆菌和副流感嗜血杆菌进行鉴定、β-酰胺酶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 2000年976份呼吸道标本检出流感嗜血杆菌8株,产β-内酰胺酶株0%,副流感嗜血杆菌13株,产β-内酰胺酶株7.69%;2001年845份呼吸道标本检出流感嗜血杆菌25株,产β-内酰胺酶24%,副流感嗜血杆菌120株,产β-内酰胺酶17.5%;检出1株β-内酰胺酶阴性氨苄西林耐药株。结论 嗜血杆菌是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培养基质量是提高嗜血杆菌分离率的一个重要条件,流感嗜血杆菌产β-内酰胺类抗生素仍然是目前治疗嗜血杆菌感染有效抗生素,但副流因杆菌耐药比流感嗜血杆菌复杂,且存在有β-内酰胺酶以外的耐药机制,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加强嗜血杆菌耐药谱监测,合理谨慎使用抗生素是延缓耐药菌株快速上升的最好办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监测2009年/2010年北京市和天津市2地在校学生流感嗜血杆菌携带情况。方法:选择北京市和天津市大中小学生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监测对象,利用PCR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急性上呼吸道患者临床标本进行流感嗜血杆菌核酸检测和血清型分型。结果:共调查了154例上感病例,其中北京84例,天津70例。北京病例标本中共检出流感嗜血杆菌80例,天津病例标本中共检出流感嗜血杆菌61例。141例阳性标本中,非荚膜型106例,荚膜型35例。35例荚膜型中,c型28例,d型1例,另外6例未能分型。结论:北京和天津2地学生主要携带非荚膜型流感嗜血杆菌,携带的荚膜型菌株主要为c型流感嗜血杆菌。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回顾性分析某医院5岁以上儿童流感嗜血杆菌相关社区获得性肺炎检出率及其耐药性。方法 研究选取三明市第二医院2017年12月—2022年12月临床收治5岁以上流感嗜血杆菌相关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10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对100例患儿流感嗜血杆菌相关社区获得性肺炎不同性别、不同季节等占比以及流感嗜血杆菌相关社区获得性肺炎耐药性情况进行探究分析。结果 100例患儿中,男性占比52.00%,女性占比48.0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季节占比中,春季占比最高,为31.00%,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67;P<0.05);不同年龄段中,6~8岁患儿占比最高,为41.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63;P<0.05);100株流感嗜血杆菌耐药性分析中,对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最高,为81.00%,耐药率排名第二为氨苄西林/舒巴坦,第三为氨苄西林,耐药率分别为79.00%、76.00%;流感嗜血杆菌对美罗培南耐药率最低,为2.00%。结论 流感嗜血杆菌相关社区获得性肺炎春季占比最高,且6~8岁患儿占比高,临床在对流感嗜血杆菌相关社区获...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2015年6月-2018年6月本地区综合医院流感嗜血杆菌在儿童呼吸道疾病中的感染情况及耐药性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5年6月-2018年6月本地区综合医院住院儿童呼吸道标本分离的120株流感嗜血杆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地区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多见于≤3岁的婴幼儿,25.00%的流感嗜血杆菌与其他细菌混合感染,在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头孢克洛、头孢呋辛的耐药性上,儿童感染株耐药率比成人感染株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感染β-内酰胺酶阳性流感嗜血杆菌41株,产酶率为34.17%。所有菌株对头孢噻肟、利福平、氧氟沙星100%敏感。结论综合医院儿童感染流感嗜血杆菌对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头孢克洛呈现出严重耐药性,对头孢噻肟仍保持高度敏感性。开展儿童流感嗜血杆菌流行病学调查及耐药性监测可为儿童流感嗜血杆菌感染抗生素应用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儿童流感嗜血杆菌的耐药谱及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杭州市儿童医院2016年-2017年临床分离的流感嗜血杆菌。采用K-B纸片法测量菌株对临床常用抗生素药敏纸片的抑菌圈直径,同时进行β-内酰胺酶试验。结果分离得到流感嗜血杆菌共139株,菌株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呋辛、复方新诺明、四环素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以氨苄西林最为显著,由2016年的39.7%上升至2017年的54.3%,而对头孢噻肟、氨曲南、阿奇霉素的敏感率均降低,但均 70%。暂未发现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流感嗜血杆菌。本院产β-内酰胺酶的产酶率为42.1%。结论本院流感嗜血杆菌对多数抗生素耐药且耐药率呈上升趋势,且对氨苄西林和复方新诺明呈现高水平耐药,将会对儿童感染治疗造成不便,加强监测及医院感染控制势不容缓。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某医院流感嗜血杆菌的临床分布特征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合理用药依据。方法 收集该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的流感嗜血杆菌,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MALDI-TOF MS)进行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Kirby-Bauer disc diffusion assay, K-B)进行药敏试验。 结果 共收集临床分离的流感嗜血杆菌895株,其菌株来源标本中<3岁婴幼儿占比最高,为39.22%,共351株;科室分布以儿科最高,共495株,占55.31%,ICU 188株(21.01%),呼吸内科128株(14.30%),其他科室84株(9.39%);来源疾病主要以肺部感染为主,共709株(79.22%),其次为外阴阴道炎131株(14.64%)、脑膜炎55株(6.15%);感染季节主要分布在冬季(35.53%,318株)、春季(27.82%,249株);β内酰胺酶检出阳性的菌株为541株,检出率为60.45%。不同年龄段、不同科室、不同疾病、不同标本、不同季节流感嗜血杆菌β内酰胺酶阳性菌株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感嗜血杆菌具高耐药性和多重耐药性,其中对磺胺甲恶唑耐药率最高,为65.14%,其次依序为氨苄西林55.75%、头孢呋辛51.28%。 结论 流感嗜血杆菌为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儿童是易感人群,冬春季节易感。当前流感嗜血杆菌β内酰胺酶阳性的比例较高。流感嗜血杆菌对复方磺胺甲恶唑、氨苄西林和头孢呋辛有较强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呼吸道感染苛养菌的分离及其对头孢妥仑匹酯等10种抗菌药物的药敏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5年、2007年、2008年及2010年1-6月从呼吸道细菌感染患者送检的痰标本中分离的苛养菌,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推荐的K B法检测头孢妥仑匹酯等10种抗菌药物对其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438例患者共分离苛养菌462株,其产β 内酰胺酶率:流感嗜血杆菌23.62%(30/127),副流感嗜血杆菌2.51%(5/199),卡他莫拉菌41.58%(42/101),未发现对青霉素中介或耐药的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副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及肺炎链球菌对头孢妥仑匹酯的敏感率分别为96.30%、94.36%、100.00%、100.00%;流感嗜血杆菌和副流感嗜血杆菌对头孢噻肟、头孢呋辛、头孢克罗、头孢唑林的敏感率为83.59%~93.33%,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敏感率分别为91.67%、88.21%;卡他莫拉菌、肺炎链球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敏感率为100.00%;对克拉霉素的敏感率,流感嗜血杆菌为87.96%,其他3种菌为34.29%~59.00%;4种苛养菌对四环素的敏感率较低,为22.86%~63.00%;流感嗜血杆菌、副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对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的耐药率高,达54.63%~73.33%。结论头孢妥仑匹酯对呼吸道感染的苛养菌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临床医生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婴儿急性细菌性肺炎的临床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2年3月至1993年9月,对154例住院的小儿急性细菌性肺炎的鼻咽分泌物中致病菌的定量培养表明,细菌分离率最高者为流感嗜血杆菌(39.0%)和肺炎链球菌(20.8%)。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在不同年龄组中的培养阳性率表明,年龄越小,阳性率越高;不同季节中,这两种细菌的阳性率分别以12月份和11月份为最高。  相似文献   

17.
吴爱民  刘建梅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6):5162-5163
目的:探讨婴幼儿迁延性肺炎的病因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地总结分析符合迁延性肺炎诊断标准的患儿40例。结果:婴幼儿迁延性肺炎病因复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支原体为主要病原体;机体因素包括先天性肺发育异常、先天性气道异常、气道内阻塞、消化道异常等。结论:治疗应考虑病原体因素和(或)机体因素,通过综合治疗,可以临床治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基于流感嗜血杆菌外膜蛋白omp P6基因的PCR检测方法,并确定其检测限、灵敏度和特异性。方法根据Gen Bank公布的omp P6基因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用流感嗜血杆菌标准菌株验证其检测限,通过检测1 225例呼吸道感染标本并与细菌培养法比较确定所建立的PCR检测方法的灵敏度与特异性。结果 1 225例呼吸道感染标本,细菌培养流感嗜血杆菌的阳性率为10.94%(134/1 225),PCR检测流感嗜血杆菌的阳性率为19.18%(235/1 225),培养法检测阳性标本PCR法检测均阳性。建立的PCR方法检测临床标本流感嗜血杆菌检出率明显高于细菌培养(χ2=32.5,P0.01)。检测时模板的下限为3 pg,方法的灵敏度为100%,特异性为90.7%。结论建立的PCR方法具有快速和灵敏度高的特点,对于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某院成人呼吸道感染副流感嗜血杆菌的生物型,以及其与产β 内酰胺酶及耐药性的关系。方法收集该院2011年10月-2012年7月临床确诊为呼吸道感染患者(成人)的痰标本1 994份,进行嗜血杆菌分离培养;对分离的副流感嗜血杆菌进行鉴定、生物学分型、β 内酰胺酶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1 994份痰标本共分离嗜血杆菌102株(5.12%),其中副流感嗜血杆菌68株(66.67%),流感嗜血杆菌20株(19.61%),其他嗜血杆菌14株(13.72%)。副流感嗜血杆菌共检出Ⅰ~Ⅵ 6种生物型,分别为:Ⅰ型42株,Ⅴ型14株,Ⅱ、Ⅵ型各4株,Ⅲ、Ⅳ型各2株;其中54株(79.41%)产β 内酰胺酶。副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左氧氟沙星、四环素和复方磺胺甲口恶唑呈现较高的耐药率,分别为83.82%、60.29%、57.35%和70.59%;对头孢噻肟、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克洛、克拉霉素、利福平的耐药率分别为8.82%、13.24%、5.89%、20.58%和25.00%;尚未检出对亚胺培南、氯霉素耐药的菌株。各生物型副流感嗜血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存在一定差异。结论副流感嗜血杆菌是该院成人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菌之一,Ⅰ型和Ⅴ型为主要流行生物型;多数菌株为产β 内酰胺酶株,临床应重视副流感嗜血杆菌生物学及耐药性分型监测,防止耐药菌株流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流感嗜血杆菌所致的儿童呼吸道感染流行病学特点及耐药性。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门诊和住院部治疗的呼吸道感染患儿1 664例。留取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标本,进行卫星试验和X因子、V因子需求试验鉴定流感嗜血杆菌,同时进行生物型和血清学分型;琼脂扩散法进行8种常用抗生素药敏实验。结果呼吸道感染患儿中流感嗜血杆菌阳性216例(12.98%)。不同年龄段、年度、季节的呼吸道感染患儿中流感嗜血杆菌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16株流感嗜血杆菌中检出生物分型1~8型,其中以4型检出率最高,其次为3型。按血清学分型共检出可分型菌株145株(67.13%),其中以A型最多。流感嗜血杆菌对磺胺甲恶唑的耐药率最高,其次为氨苄西林,对派拉西林他唑巴坦、阿奇霉素的耐药率最低。结论本地区呼吸道感染患儿中流感嗜血杆菌检出率较高且呈逐年上升趋势,2~3岁年龄段为高危群体,冬季发病率较高,临床治疗应首选派拉西林他唑巴坦或阿奇霉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