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激发头面部“气至病所”显性感传率,进一步提高针刺治疗效果,提出了针刺神经纤维“气至病所”感传针刺法,使针感充分传达其病所,充分显示“气至而有效”的针刺效果,在头面部疼痛、痉挛病症治疗中,取得可喜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激发头面部“气至病所”显性感传率、进一步提高针刺治疗效果,提出了针刺神经纤维“气至病所”感传针刺法,使针感充分传达其病所,充分显示“气至而有效”的针刺效果,在头面部疼痛,痉挛病症治疗中,取得可喜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气至病所”感传时针尖的具体部位,在针刺下关、医风、鱼腰穴激发出明显“气至病所”感传的病例中,选择40例次病人,留针定位,同时向针尖部位注入0.3ml盐酸利多卡因液,1min后,原“气至病所”感传所达部位出现麻木和面瘫。此时,原位提插针刺,“气至病所”感传消失,待麻醉药物作用消失后,再提插探刺,“气至病所”感传又迅速出现。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气至病至”感传时针尖的具体部位。在针刺下关、医风、鱼腰穴激发发出明显“气至病所”感传的病例中,选择40例病人,留针定位,同时向针尖部位注0.3ml利多卡因液。1min后,原“气至病所”感传所达部位出现麻木面瘫。此时,原位提插针刺,“气至病所”感传消失,待麻醉药物作用消失后,再提插探刺,“气至病所”感传又迅速出现。  相似文献   

5.
<正>“气至病所”的针刺方法可以明显地提高针灸临床疗效,已为古今医家所重视。《灵枢·九针十二原》载:“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明确地指出针刺时必须“得气”,认为针刺“得气”是针刺治疗取得效果的重要环节,也是针法的技术关键。“得气”就是针刺入体腧穴时,术者感到手下汽重、紧涩。同时患者也有酸、胀、麻、重等相应感觉。《金针赋》:“龙虎升腾之法,按之在前,使气在后,按之在后,使气在前,运气走至疼痛之所。”《针灸大成》:“其病道远者,必先使其气直到病所。”都提出针刺治病不仅要使气至,而且要施行一定技法,激发经气,促进感传,使针按一定的方向,沿一定的经脉循行线路传导,直至病所。即从局部气至向远端发生感传,“走至疼痛之所”。近来有关资料都证明感传直达病所后的针刺疗效确能取得颇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经络感传现象是古代创立经络学说的一个重要依据。历代医家都很重视经络感传,元、明时代的许多针灸著作都强调针灸时要循经取穴,要气至病所,把掌握经络感传作为提高针刺疗效的积极手段。祖国医学认为:“有病远道者,必先使气直到病所”;“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气速至而效速,气迟至而不活”。这些论述已经在临床实践中反复得到证实。一致认为经络感传与针刺镇痛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感传好者镇痛效果良好。然而,经络感传与针麻效果的关系也是否如此呢?通过近几年来的临床实践,多数单位认  相似文献   

7.
为了明确“气至病所”时 的具体部位,在针刺下关、医风、鱼腰穴出现明显“气至病所”感传的病例中,选择30例次病人,留针进行X射定位观察。结果证明尖均准确刺中出自圆孔、卵圆也或眶孔上神经干,为针刺神经纤维“气至病所”感传理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明确“气至病所”时针尖的具体部位,在针刺下关、医风、鱼腰穴出现明显“气至病所”感传的角例中,选择30例次病人,留针进行X线定位观察。结果证明,针尖均准确刺中出自圆孔、卵圆孔或眶上孔的上、下颌神经或眶上神经干,为针刺神经纤维“气至病所”感传理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激发经气,控制感传是提高针刺疗效,克服针麻“三关”的一个重要途径。实践证明“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是屡见不鲜的;不过感传好的、直达病所的,在一般情况下也是少见的。然而,一旦出现气至病所,往往收到显效,这就要求我们,掌握激发经气,控制感传的技巧,以利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循经感传与针灸临床疗效关系十分密切,历代医家在针灸治病过程中极为重视沿经的针感传导。应用传统的针刺手法和现代针具以激发和促进感传,即“气至病所”,对于提高针刺临床效果有重要意义。通过古代文献有关循经感传现象的载体,国内外对循经感传的报道和循经感传与临床研究,论述了循经感传与针刺效应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222名初中一、二年级学生为被试,采用初中生孤独感量表、父母教养子女方式调查表及应对方式调查表,对孤独感的相关因素及其应对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孤独感的强弱与性别、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方式相关,而与是否独生子女无关;不同孤独感水平的学生在应对方式的选择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公路施工监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公路施工监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自编相关因素调查表对82名公路施工监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1)82名监理人员中无焦虑情绪64人(78.05%),轻度焦虑11人(13.41%),中重度焦虑7人(8.54%);无抑郁情绪56人(68.29%),轻度抑郁11人(13.41%),中度抑郁12人(14.64%),重度抑郁3人(3.66%);焦虑、抑郁情绪并存者16人(19.51%)。(2)简单相关分析显示:SAS、SDS洋分与人际关系、工地距家距离、回家间隔、业余爱好、居住环境、饮食适口、气候适应、文体活动、休息时间、福利待遇10项因素显著相关。(3)经多元逐步同归分析,影响公路施工监理人员焦虑情绪的因素依次是:居住环境、业余爱好、工地距家距离、人际关系、工作年限、休息时间6个因素;影响监理人员抑郁情绪的因素依次是:饮食适口、工地距家距离、人际关系、休息时间、家庭负担5个因素。结论公路施工监埋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差,其职业特点是影响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非低血糖状态下糖尿病患者产生饥饿感的相关因素,方法:在非低糖状态下测定糖尿病患者体重指数(BMI)、餐前后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研究糖尿病患者产生饥饿感的相关因素。结果:在非低血糖状态下有饥饿感糖尿病患者的BMI,餐前后血糖变化水平显著高于无饥饿感的糖尿病患者;空腹胰岛素,血糖水平及餐前后胰岛素的变化情况与饥饿感无明显关系。结论:代谢率的增加可能是糖尿病患者产生铠饿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Chalder乏力评分量表研究乏力与肝硬化Child-Push分级的关系。方法选择肝硬化患者58例,慢性肝病无肝硬化患者15例,健康体检者1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肝硬化患者进行Child-Push分级,对所有患者进行Chalder乏力评分量表自评,并分析乏力与肝功能Child分级的相关性。结果 Chalder乏力评分与肝病程度有明显相关性,疲倦和需要更多的时间休息与肝病程度呈正相关,感到精力充沛和感到手脚都很有力量和与肝病呈负相关。Chalder乏力评分与肝硬化Child分级有明显相关性,感到疲倦、需要更多时间休息、虚弱、感到着手做事情有困难的分值随着Child分级的升高而显示出升高的趋势,感到精力充沛和手脚很有力量的分值则呈现下降的趋势。结论乏力在肝硬化和慢性肝病患者中的临床表现可以不尽相同,这些症状的评分与健康人群存在明显差异,其中部分条目与肝硬化Child分级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情绪波动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预后的影响,以便为针对性护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86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12例有情绪波动者为实验组,无情绪波动者74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情绪波动与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的关系。结果实验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χ=9.09,P〈0.01;2χ=5.1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力衰竭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χ=0.03,P〉0.05)。结论情绪波动可促使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及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16.
作者运用SCL-90调查了在福利院及老年公寓居住的74例老人的心理状况,并将各因子分与国内常模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老人组9种因子分除强迫、敌对、焦虑、偏执外,其他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抑郁及躯体化为其均分最高的两组症状群,主要表现为孤独感及无用感.说明社会隔离,缺少必要的社交活动及疾病缠身对老人的心理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丙泊酚麻醉在肠镜检查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筛选我院肠镜检查的128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丙泊酚麻醉后进行肠镜检查,对照组进行常规肠镜检查,分析患者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以及检查时长和患者在检查中的反应和感觉等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感受、检查时间和检查成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血压、心率、呼吸和血氧饱和度出现降低,很快可自行恢复.结论 丙泊酚静脉全麻辅助肠镜检查舒适、安全,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探讨影响医务人员幸福感的有关因素,为提高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和工作效率提供参考。方法:便利选取汉川市9家一级医院和3家二级医院,应用问卷调查法对350名医务人员进行工作幸福感调查。结果:卫生院医务人员总体幸福感较高;负性情感、健康关注、利他行为、自我价值、友好关系各维度得分处于高水平,生活满意、正性情感、生命活力、人格成长处于中等水平。结论:影响汉川市医务人员幸福感的因素按作用大小依次是职称、兴趣爱好、性别。为提高医务人员幸福感,建议从薪酬待遇,排班设计,医患关系的处理等方面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19.
地震救援人员烦躁情绪及工作兴趣调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观察地震救援应激对救援人员紧张、烦躁和不安情绪及工作兴趣状况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因素。方法应用心理应激自评问卷,对地震救援组和对照组进行紧张、烦躁和不安情绪及工作兴趣状况调查,并与救援人员一般情况进行相关分析,寻找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救灾组与对照组比较,紧张、烦躁和不安情绪及工作兴趣状况均有明显差别(P≤0.001);汶川组与彭州龙门山组、青川乔庄镇组比较,紧张、烦躁和不安情绪有明显差别(P〈0.01)。救灾组紧张、烦躁和不安情绪与救灾地区、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正相关(P≤0.001),与参与救灾天数负相关(P〈0.001)。救灾组工作兴趣分别与救灾地区、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和作业类型正相关(P〈0.05),与参与救灾天数负相关(P〈0.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参与救灾天数、救灾地区、作业类型、婚姻状况和受教育程度是影响救援人员紧张、烦躁和不安情绪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参与救灾天数、救灾地区和受教育程度是工作兴趣状况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地震救援应激对救援人员紧张、烦躁和不安情绪及工作兴趣状况有一定影响,救援人员紧张、烦躁和不安情绪和参与救灾天数、救灾地区、作业类型、婚姻状况和受教育程度有关。救援人员工作兴趣与参与救灾天数、救灾地区和受教育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20.
基层医务人员幸福感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医务人员幸福感相关因素的分析,提高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和工作效率,为增加医疗服务质量和队伍稳定性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汉川市9所乡镇卫生院和市内3所二甲卫生院,应用问卷调查法对332名医务人员进行工作幸福感调查。结果卫生院医务人员总体幸福感较高;负性情感、健康关注、利他行为、自我价值、友好关系各维度得分处于高水平,生活满意、正性情感、生命活力、人格成长处于中等水平。结论为提高医务人员幸福感,建议从医务人员的薪酬制度、人文关怀和自身素质培养等方面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