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药用植物沉香内生真菌的分离及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药用植物沉香内生真菌的抗菌活性,旨在获得有良好抗菌活性的菌株,以寻找新型抗菌物质。方法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为实验菌株,用琼脂块法对分离的真菌进行了抑菌实验。结果 从沉香植物中共分离到26株内生真菌,其中有7株真菌对至少1种实验菌株有抗菌活性,占总分离菌株的26.92%。结论 药用植物沉香的内生真菌中存在着丰富的抗菌天然活性物质,这可为寻找新型抗菌物质提供资源。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我国广西产的野生南方红豆杉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并研究其抗菌活性,旨在筛选具有良好抗菌活性的真菌菌株,以寻找新型抗菌物质。 方法 以组织块分离法获得内生真菌,并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为实验菌株,用琼脂块法和纸片扩散法对分离的菌株进行抗菌活性筛选。 结果 从南方红豆杉根、茎、叶中共分离到34株内生真菌,其中有8株真菌对至少1种实验菌株有抗菌活性,占总分离菌株的23.53%。 结论 南方红豆杉内生真菌种类多样,而且存在着丰富的抗菌天然活性物质,这可为寻找新型抗菌物质提供可利用的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3.
滇牡丹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滇牡丹内生真菌的种群组成及其代谢产物的抑菌活性,获得抗菌活性较好的菌株,以寻找新型抗菌物质。方法 采用内生菌常规分离法对健康滇牡丹植株的根、茎、叶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以11 种指示菌,采用纸片扩散法对分离获得的内生真菌进行抑菌活性实验。结果 从滇牡丹植物中分离到81株内生真菌,经形态鉴定,分属于19个属。抑菌实验表明,有46株内生真菌对至少1种指示菌有抑制作用,占分离总菌株的56.8%。 结论 滇牡丹内生真菌中存在着丰富的抗菌天然活性物质,可为寻找新型抗菌物质提供资源。  相似文献   

4.
药用植物三尖杉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抗菌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药用植物三尖杉Cephalotaxus fortunei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抗菌活性。方法:用组织培养方法从野生三尖杉的根、茎、叶中分离内生真菌,采用滤纸片扩散法对分离得到的内生真菌的代谢产物做抑菌活性研究。结果:分别从三尖杉根、茎、叶中共分离得到30株内生真菌;抑菌活性研究显示,有20株内生真菌的代谢产物至少对1种靶标菌有抑制活性,占总分离菌株的66.7%,其中菌株CFEF013对所有靶标菌均有抑制作用;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对7株具有较强抑菌活性的菌株分属镰孢菌属Fusarium 4株,壳囊孢属Cytospora 1株,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 1株,毛霉菌属Mucor 1株。结论:药用植物三尖杉内生真菌种类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内生真菌代谢产物抑菌活性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4种药用半红树植物内生真菌的抗菌活性,旨在获得有良好抗菌活性的菌株,以寻找新型抗菌物质。方法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为试验菌株,用琼脂块法对分离的真菌进行了抑菌试验。结果从4种植物中共分离到52株内生真菌,其中有18株真菌对至少1种试验菌株有抗菌活性,占总分离菌株的34.6%。结论海洋植物的内生真菌中存在着丰富的抗菌天然活性物质,这可为寻找新型抗菌物质提供资源。  相似文献   

6.
药用植物刺五加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药用植物刺五加内生真菌及其次生代谢产物的抑菌活性,旨在获得有良好抑菌活性的菌株,以寻找新型抗菌物质。方法以枯草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单增李斯特菌、酿脓链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孢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白假丝酵母为实验菌株,用菌饼法及纸片法对分离的真菌及其次生代谢产物进行了抑菌实验。结果从药用植物刺五加中分离到42株内生真菌,其中有37株真菌对至少1种实验菌株有抑菌活性,占总分离菌株的88.10%;有12株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对至少1种指示菌有抑菌活性,占总分离菌株的28.57%。结论药用植物刺五加的内生真菌及其次生代谢产物中存在着丰富的抑菌天然活性物质,这可为寻找新型抗菌物质提供资源。  相似文献   

7.
三尖杉内生真菌分离鉴定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离和鉴定药用植物三尖杉(Cephalotaxus fortunei)内生真菌,并对其进行抗菌活性研究,以期获得活性较好的菌株,为寻找新型抗菌物质提供资源。 方法 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出三尖杉内生真菌;利用形态学方法对其进行初步鉴定;以6种细菌为测试菌,选用菌饼法和纸片法进行抗菌活性研究。 结果 从三尖杉的茎、叶、种皮中共分离出61株内生真菌。经形态鉴定,其中产孢的52株初步鉴定属于3目,5科,9属。抗菌实验表明,有50株内生真菌对至少一种测试菌有抗菌活性,占总分离菌株的81.97%。40株内生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对至少一种测试菌有抗菌活性,占总分离菌株的65.57%。 结论 三尖杉内生真菌丰富多样,其中广泛分布着有抗菌活性的菌株。  相似文献   

8.
药用植物五味子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药用植物五味子内生真菌及其次生代谢产物的抑菌活性,旨在获得有良好抑菌活性的菌株,以寻找新型抗菌物质。方法以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短小芽孢杆菌、铜绿假单孢菌、单增李斯特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酿脓链球菌、屎肠球菌、粪肠球菌和白假丝酵母为试验菌株,用菌饼法及纸片法对分离的真菌及其次生代谢产物进行了抑菌实验。结果从药用植物五味子中分离到36株内生真菌,其中有33株内生真菌对指示菌均表现出不同的抑菌活性,占总分离菌株的91.67%;有30株内生真菌的发酵液对指示菌株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占总分离菌株的83.33%。结论药用植物五味子的内生真菌及其次生代谢产物中存在着丰富的抑菌天然活性物质,这可为寻找新型抗菌物质提供资源。  相似文献   

9.
张丽春  郭顺星 《中国药学杂志》2009,44(20):1540-1542
 目的 对我国云南产 5 种石斛的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并研究其抗菌活性 ,以获取 5 种石斛内生真菌的资源及分布情况,获得具有良好抗菌活性的菌株,同时为深入地了解石斛与内生真菌协同进化的共生关系提供参考。 方法 以平板分离法分离内生真菌;用琼脂块法对获取的菌株进行抗菌活性筛选。 结果 从 5 种石斛中共分离获得 155 株内生真菌;其中共有 48 株真菌对至少 1 种供试验菌株有抗菌活性,占总分离菌株的 30.97% 。 结论 5 种石斛中内生真菌种类丰富,分离和筛选具抗菌内生真菌是获取天然抗菌活性物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产生物碱和石杉碱甲蛇足石杉内生真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筛选产生物碱和石杉碱甲的内生真菌。方法 以分离自健康蛇足石杉植株组织中的14株内生真菌为材料,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筛选产生物碱的菌株;在此基础上,对内生真菌发酵液进行HPLC测定,分析是否产生石杉碱甲;并利用形态学和rDNA ITS序列分析进行菌种的初步鉴定。结果 筛选出8株产生物碱的菌株,并从中筛选出一株产生石杉碱甲的内生真菌SY-02,初步鉴定内生真菌SY-02为1株炭角菌。结论 在分离自蛇足石杉的内生真菌中,能产生生物碱的真菌比例较高,内生真菌菌株SY-02能在发酵条件下产生石杉碱甲。以产生物碱的菌株为出发菌株,结合活性及结构检测,可以使产石杉碱甲内生真菌的筛选更具有方向性。  相似文献   

11.
金线莲与内生真菌共生培养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目的 :建立金线莲与内生真菌共生培养体系 ,为研究内生真菌促进金线莲生长机理及金线莲栽培新方法奠定基础。方法 :在金线莲组培苗基础上 ,将金线莲苗与真菌共培养 ,定期观察记录金线莲苗与真菌的生长状态 ,根据菌 苗共生特点筛选适合金线莲与内生真菌共生的培养条件。结果 :建立了金线莲与内生真菌的共生培养体系。最适共生培养基为 (mg·L-1) :NH4NO3825 ,KNO3950 ,MgSO4185 ,肌醇 10 0 ,其它有机成分为MS培养基有机成分量的 2 /3 ,蔗糖 15 g·L-1,其它成分同MS培养基 ,琼脂 9g·L-1,pH 5 .8。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 2 4~ 2 5℃ ,光照 15 0lx ,光照时间 11h。结论 :在此共生培养体系中金线莲苗与所筛选出的优良菌种可形成内生菌根 ,并可长期共生 ,且真菌有促进金线莲生长发育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三种内生真菌对铁皮石斛、金线莲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高微微  郭顺星 《中草药》2002,33(6):543-545
目的研究开唇兰小菇、石斛小菇、兰小菇等3种小菇属内生真菌对兰科濒危药用植物铁皮石斛、金线莲生长的促进作用.方法采用植物无菌原球茎及试管苗与真菌进行双重培养,观测原球茎增殖及苗的生长情况.结果接种3种内生真菌后,铁皮石斛苗的生长量高于对照3~5倍,石斛小菇、兰小菇对铁皮石斛原球茎增殖也有明显促进作用(P<0.05);接种3种真菌的金线莲苗,侧芽及侧根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结论3种小菇属内生真菌能够促进铁皮石斛幼苗生长,促进金线莲侧芽及侧根的萌发,对铁皮石斛、金线莲的成功栽培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甘肃乌拉尔甘草野生与栽培品内生菌的分离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甘肃乌拉尔甘草野生与栽培品内生菌的分离,对甘草同属不同品种内生菌的优势菌种进行初步鉴定,比较二者的生理活性差异。方法:采用NA、PDA培养基对甘草野生与栽培品内生菌进行分离和纯化,并以分离频率比较判断各自优势菌种。结果:野生甘草分离到内生细菌65株,内生真菌7株,优势菌种为青霉菌属和曲霉属;栽培甘草分离到内生细菌54株,内生真菌6株,优势菌种为青霉菌属;野生与栽培甘草的内生真菌分属于6个属,相同的有5个属,不同的2个属为丝核菌属和木霉属。结论:野生与栽培甘草具有相趋同数量和种类的内生细菌与内生真菌,但二者内生真菌的菌属及优势菌种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温莪术不同部位内生真菌进分离和分类鉴定.方法 采用内生菌常规分离法对健康温莪术根、茎和叶的内生真菌进行了分离和鉴定.结果 从温莪术中分离得到了99株内生真菌,经鉴定为21属,其中根部42株涉及11属,茎部12株涉及4属,叶部45株涉及12属.结论 温莪术的不同部位内生真菌的数量、分布和种群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毕江涛  何萍  吕雯  关晓庆  贺达汉 《中草药》2013,44(12):1667-1672
目的 探明桃儿七内生真菌资源多样性及其抑菌活性特征.方法 通过组织块法对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并选择5种植物病原真菌和4种细菌作为指示菌,采用对峙法和改进的菌块法测定抑菌活性.结果 从桃儿七根、茎、叶中分离出49株内生真菌,根部最多,22株,其次为茎部,18株,叶部最少,9株;经形态学分类鉴定归于2个目,3个科,9个属,梭孢霉属为优势菌属;有22株菌对1种或多种供试植物病原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占分离菌株数的44.8%,有8株菌对2种或多种供试植物病原真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占所分离菌株总数的16.3%,有3株菌对4种或多种供试植物病原真菌有明显抑制作用,2株内生真菌分别对2种供试指示细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桃儿七内生真菌具有多样性和明显的抗外源真菌活性,抑菌活性菌株主要分布在曲霉属、单孢枝霉属、梭孢霉属,其内生真菌的研究和开发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药用植物车前可培养内生真菌多样性及其抑菌活性特征。方法:通过组织块法对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并选择小麦全蚀病菌、枸杞黑果病菌、番茄灰霉病菌、黄瓜枯萎病菌和黄瓜立枯病菌5 种植物病原真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4 种细菌作为指示菌,采用对峙法和改进的菌块法测定抑菌活性。结果:从车前根茎叶组织器官中分离出13 株内生真菌,以茎部最多,叶部次之,根部最少;经形态学初步分类鉴定归于2 个目,2 个科,5 个属;其中有11 株菌对1 种或多种植物病原真菌指示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占菌株总数的84.6%,6 株内生真菌对1 种或多种供试细菌指示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占分离菌株总数的46.2%;3 株活性菌株PAEFS001、PAEFS007、PAEFS008 分别对5 种供试植物病原真菌指示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菌株PAEFS001 属于束丝菌属,菌株PAEFS007 和PAEFS008 同属于曲霉属;1 株活性菌株PAEFS003 分别对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2 种供试细菌指示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属于梭孢霉属;药用植物车前内生真菌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抑制植物病原真菌的范围较宽,对革兰氏阳性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明显,具有一定的选择性。结论:从药用植物车前内生真菌寻找新的抑菌活性物质是可行的,通过对其进行开发和利用,对提高药用植物车前的综合利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