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125I粒子植入前后血清癌胚抗原(CEA)和细胞角质素片段抗原(CYFRA21-1)的动态水平.方法 对28例不能手术切除的进展期NSCLC患者施行CT引导下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并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前后的患者血清CEA和CYFRA21-1水平.结果 治疗后随访1~37个月,全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7个月,1、2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72.0%、30.8%、6.2%.中位局部控制时间为15.5个月,1年、2年的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58.0%、20.3%.125I粒子植入后1、3个月,患者血清中CEA和CYFRA21-1水平与植入前比较有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CEA降低组死亡率53.9%,升高组死亡率86.7% (P=0.055);治疗后CYFRA21-1降低组死亡率36.4%,升高组死亡率94.1% (P=0.001).结论 CT引导下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进展期NSCLC,临床近期疗效确切,是一种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介入治疗方法;且能有效降低CEA和CYFRA21-1水平,肿瘤标志物水平的监测有助于预测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48例ⅢB~Ⅳ期不可手术切除的、EGFR突变阳性的晚期NSCLC患者,分成A、B两组,A组26例,行EGFR-TKIS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B组22例单纯行EGFR-TKIS治疗,直至进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生存率。结果A、B两组患者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2.3%和6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治疗有效率分别76.9%和5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1)。研究组与对照组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分别为14.1和9.7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80.8%和63.6%,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6.9和17.1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的主要并发症为气胸。结论 EGFR-TKIS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EGFR突变的晚期NSCLC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疗法,短期疗效优于单纯EGFR-TKIS药物治疗,是现阶段治疗EGFR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磁共振引导~(125)I粒子植入挽救性治疗恶性脑胶质瘤1年预后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磁共振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31例手术后放疗后复发、放疗后复发的恶性脑胶质瘤患者,其中Ⅲ级15例,IV级16例。选取性别、年龄、KPS评分、瘤体最长径、手术切除程度、病理分级、靶区剂量D90、肿瘤位置(小脑幕为界)8个因素,应用Kaplan-Meier进行生存分析,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预后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KPS评分、手术切除程度、病理分级及靶区剂量D90是预后相关因素,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瘤体最长径、肿瘤位置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表明年龄≤50、KPS评分≥80分、手术切除完全、靶区剂量D90(90~100Gy)的患者~(125)I粒子植入治疗预后效果较好。结论年龄、KPS评分、手术切除程度、靶区剂量D90是影响~(12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脑胶质瘤的预后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微创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辐射防护护理干预的措施及注意事项。方法对89例NSCLC患者实施有计划和验证的125I粒子植入治疗,进行围手术期的全程防护护理干预,观察分析植入治疗的成功率、疗效参数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科学合理的辐射防护护理干预能保障放射性粒子植入的剂量学分布符合有效和微创的原则,植入治疗成功率达到100%,局部控制有效率为96.7%,1年生存率为92.2%;早期和晚期放射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6%和1.1%。未出现放射性泄漏污染事件。结论包含全程放疗计划和验证的125I粒子植入疗法,结合科学的辐射防护护理干预措施,对提高NSCLC的疗效和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评估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选取在2013年7月至2018年12月肿瘤科接受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的76例ⅢB期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东部肿瘤协作组体力状态(ECOG-PS)评分、吸烟状态、肿瘤位置、病理类型、化疗方式、D100、原发肿瘤体积(GTV)。随访并行近期疗效评价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方法分析生存状况,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治疗后3~6个月行近期疗效评价显示获得CR、PR、SD、PD的患者分别占全部患者的5.3%、48.7%、39.5%、6.6%;疾病控制率(DCR)为93.4%。所有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23个月,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76.3%、30.3%、10.5%,中位生存期(mOS)为17.2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ECOG-PS(P<0.001)、化疗方式(P=0.048)、GTV(P=0.026)、D100(P=0.032)、近期疗效评价(P=0.017)与OS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ECOG-PS评分(PS 0分比PS 2分, HR = 0.14,95%CI:0.04-0.49,P=0.02;PS 1分比PS 2分,HR=0.43,95%CI:0.26-0.70,P=0.01)、GTV体积(HR =0.54,95%CI:0.33-0.88,P=0.014)、近期疗效评价(HR=0.50,95%CI:0.31-0.83,P=0.007)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是治疗ⅢB期NSCLC的有效方法,且ECOG-PS评分、GTV、近期疗效评价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探讨125I粒子植入治疗肝细胞癌(HCC)多发肺转移瘤的临床疗效及其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微创介入与放射性粒子诊疗中心45例行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HCC 多发肺转移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随访观察肿瘤近期局部疗效及并发症,用Kaplan-Meier法分析粒子植入后的总体生存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潜在危险因素进行多变量分析。结果 共对177个肺转移瘤进行粒子植入治疗,6个月后评估近期疗效显示46.3%的肺转移瘤为CR、32.8%的肺转移瘤为PR、11.3%的肺转移瘤为SD、9.6%的肺转移瘤为PD;DCR为90.4%。中位随访期为22个月,粒子植入后1年、2年和3年的OS率分别为71.1%、45.7%和25.7%。血管侵犯(HR=3.01,95%CI:1.26~7.21,P=0.01)、肺转移瘤的数量(HR=2.69,95% CI: 1.05~6.89,P=0.04)是粒子植入治疗HCC 多发肺转移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是HCC 多发肺转移瘤患者的治疗选择,且无血管侵犯及肺转移瘤数≤3的患者125I粒子植入治疗后的生存预后更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在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微创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辐射防护护理干预的措施及注意事项.方法 对89例NSCLC患者实施有计划和验证的125I粒子植入治疗,进行围手术期的全程防护护理干预,观察分析植入治疗的成功率、疗效参数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科学合理的辐射防护护理干预能保障放射性粒子植入的剂量学分布符合有效和微创的原则,植入治疗成功率达到100%,局部控制有效率为96.7%,1年生存率为92.2%;早期和晚期放射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6%和1.1%.未出现放射性泄漏污染事件.结论 包含全程放疗计划和验证的125I粒子植入疗法,结合科学的辐射防护护理干预措施,对提高NSCLC的疗效和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初步探讨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骨转移瘤所致骨痛的疗效.方法 诊治52例骨转移瘤患者,在CT引导下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结果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后,第2天患者疼痛感明显减轻;第5~7天患者胀痛感加重;术后10~ 30 d患者疼痛逐渐缓解.术后1个月疗效评估:Ⅰ级疼痛缓解率100%,Ⅱ级疼痛缓解率88.9%,Ⅲ级疼痛缓解率92.3%,总有效率93.7% (P<0.05).对不同疼痛程度患者局部疼痛缓解有效率高,但Ⅱ、Ⅲ级疼痛缓解率无明显差异(P=0.369).结论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骨转移瘤所致骨痛,治疗时间短、短期内缓解疼痛疗效明显且并发症少.特别对于溶骨型骨转移瘤,其治疗效果较好,在临床保守治疗疼痛控制不理想时,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125 I粒子植入联合吉西他滨和顺铂(简称GP)方案治疗不可手术切除Ⅲ期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1月至2008年6月的不可手术切除Ⅲ期NSCLC患者39例,给予^125 I粒子植入联合GP方案(按体表面积吉西他滨1000mg/m2,顺铂75mg/m2)化疗(联合组)。采用TPS制定”I粒子植入数量和布源方法,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组织间植人^125 I粒子,处方剂量为110—130Gy,术后应用TPS进行剂量验证。植入术后1周开始化疗。另设同时期39例不可手术切除Ⅲ期NSCLC患者为对照组,行3D—CRT序贯GP方案化疗。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化疗后每3个月复查胸部CT,随访24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近期(即治疗开始后3个月)有效率、生存率、生存时间差异,数据分析采用x2检验、Kaplan—Meier法、Log-rank法。结果联合组近期有效率为71.8%(28/39),与对照组(61.5%,24/39)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3,P〉0.05),但肿瘤CR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8,P〈0.05);联合组和对照组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79.5%(31/39)和66.7%(26/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57,P〉0.05),2年生存率分别为41.0%(16/39)和23.1%(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7,P〈0.05)。联合组和对照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8.9±2.7)个月和(14.2±0.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3,P〈0.05)。联合组Ⅲ~Ⅳ级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及骨髓抑制总发生率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94,P〈0.05)。^125I粒子植入术中发生轻度气胸2例,出现术后少量咳血痰2例,无粒子局部脱落者。结论^125I粒子植入联合GP方案化疗治疗不可手术切除Ⅲ期NSCLC有很好的肿瘤CR率及2年生存率;^125I粒子植入是有效的、安全的微创介入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3D打印共面模板辅助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盆腔转移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盆腔转移瘤患者23例,计26个病灶。患者功能状态评分(PS评分)0~2分。术前应用近距离治疗计划系统(TPS)进行术前计划设计,术后进行剂量验证。术中在CT引导下,经3D打印共面模板辅助行经皮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粒子活度0.6~0.8 mCi,D90为76.7~122.1 Gy,植入粒子12~144粒,共植入粒子1 653粒。评价患者的局部控制率,有效率,生存率,观察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 23例患者随访时间4~41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8个月。3,6,12,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100%,91.3%,73.9%,34.8%。2个月局部控制率91.3%,有效率73.9%。中位生存时间为20个月。11例患者诉穿刺部位局部疼痛,9例盆腔出血,6例有发热,4例粒子移位脱落至盆腔,2例轻度放射性皮肤损伤,1例放射性肠炎,未出现严重致死性并发症。 结论 CT引导下3D打印共面模板辅助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是治疗盆腔转移瘤安全、有效、可行的一种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晚期中央型肺癌的瘤体特征及邻近结构侵犯情况,为中央型肺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前影像学评估及靶区定位创造条件.方法:随机选择近5年来接受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手术治疗的中央型肺癌44例,行胸部MRI检查.基于中央型肺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手术方案选择、肿瘤靶区定位以及规避手术穿刺风险等临床需要,对中央型肺癌瘤体信号、瘤体并发症、支气管异常、纵隔淋巴结转移、纵隔瘤体蔓延、心脏大血管侵犯,以及胸膜胸壁受累等MRI异常表现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瘤体多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形,以T1WI等信号,T2WI等高信号为主,部分出现出血及或液化坏死改变;邻近纵隔和胸壁受累;阻塞性肺不张及血管内瘤栓形成.结论:MRI是评价中央型肺癌纵隔侵犯的最佳影像学方法,它能够准确显示瘤体特征及邻近结构侵犯情况,为125I粒子植入治疗晚期中央型肺癌的术前影像学评估及肿瘤靶区定位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CT导引下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联合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进展期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08例Ⅲ~Ⅳ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灌注化疗组,联合治疗组43例57个病灶接受CT导引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后,联合同步支气管动脉内GP方案化疗2~4个周期,灌注化疗组65例患者74个病灶仅接受支气管动脉内GP方案化疗2~4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毒性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1、3、6、12个月两组总缓解率分别为8.8%、56.1%、63.6%、84.0%和2.7%、21.0%、41.9%、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联合治疗组和灌注化疗组1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1%和65%,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533天和422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T导引下125I粒子植入的主要并发症为气胸、咯血、放射性粒子游走和胸腔积血,化疗主要的毒性反应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等,患者可以耐受,联合治疗组和灌注化疗组患者各化疗毒副反应的总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CT导引下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联合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肺癌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肿瘤保守性切除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永久植入治疗早期腮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4年11月至2012年6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就诊的腮腺癌患者共30例,所有患者行腮腺肿瘤保守性切除,术后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永久植入治疗。中位随访时间41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患者的5年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为100%,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手术后暂时性面神经损伤发生率为3.33%(1/30),无永久性面瘫发生,未见放射性骨髓炎、耳聋、重度张口受限等。结论 肿瘤保守性切除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永久植入治疗早期腮腺癌临床效果良好,可保存面形,保留面神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125I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同期放化疗后局部复发的Ⅲ期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同期放化疗后局部复发的Ⅲ期NSCLC患者3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17例)给予多西他赛60 mg/m2+顺铂75 mg/m2(DP方案),治疗组(17例)行125I粒子植入+ DP方案.用放射性粒子TPS制定125I粒子治疗计划.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125I粒子,处方剂量为90 ~ 110 Gy,术后即刻验证肿瘤匹配周边剂量(mPD),覆盖90%靶区的剂量(D90).随访至疾病进展.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局部病变控制时间、疾病无进展时间(PFS)分析采用log-rank法,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2组肿瘤CR率和近期有效率.结果 125I粒子植入术后mPD为93.9~130.4 Gy,中位剂量116.7 Gy;D9o为103.6 ~148.2 Gy,中位剂量130.6 Gy.治疗组局部控制时间为4,7 ~24.0(中位时间11.6;95% CI:8.7 ~ 14.6)个月,其中2例随访24个月局部病灶无进展;PFS为10.5 (4.7 ~ 24.0;95% CI:7.4 ~ 13.6)个月,近期有效率为64.7% (11/17),肿瘤CR率41.2% (7/17),PR率23.5% (4/17),SD率23.5% (4/17),PD率11.8%(2/17).对照组局部控制时间4.5 ~11.4(中位时间为7.5;95% CI:6.7 ~8.3)个月,PFS为6.5(4.5~10.5;95% CI:5.7 ~8.3)个月,近期有效率为41.2% (7/17),CR率5.9% (1/17),PR率35.3% (6/17),SD率35.3% (6/17),PD率23.5% (4/17).2组近期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局部控制时间(x2=8.40,P<0.01)、PFS(x2=6.27,P<0.05)、肿瘤CR率(P=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125I粒子植入联合化疗对治疗放化疗后局部复发的Ⅲ期NSCLC有效、安全,其疗效优于单纯化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125I粒子组织间植人治疗胃癌的有效性及该方法能否提高患者生存率.方法 选取同时期Ⅱ、Ⅲ期胃癌患者76例,按单纯随机分为根治性手术组(34例,仅行根治性手术,D2、D3术式)和根治性手术+125I粒子组(42例,行根治性手术+125I粒子治疗).治疗效果分CR(治疗后肿瘤完全消失达1个月以上)、PR(肿瘤较治疗前缩小50%以上至少1个月)、NC和PD,CR+PR为治疗有效,据此计算有效率.随访并计算患者生存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根治性手术组总有效率50.00% (17/34),根治性手术+125I粒子组总有效率为73.81%(31/42),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78,P<0.05).根治性手术+1251粒子组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61.90%(26/42)和42.86% (18/42),均高于根治性手术组[11.76(4/34)和0(0/34);x2=19.771和19.094,均P<0.001].2组毒性和不良反应均较少.结论 根治性手术+125I粒子植入治疗Ⅱ、Ⅲ期胃癌较单纯根治性手术更有效,能进一步提高远期生存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CT引导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胃癌术后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安全性与近期疗效.方法 对23例胃癌术后局限性区域淋巴结转移并接受CT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与生存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术前经放射性粒子植入计划系统模拟布源,计算放射性粒子总活度与粒子数量.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125I粒子.术后2个月参照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评价近期疗效,采用寿命表法计算植入术后患者1、2和3年生存率;以单变量Cox模型检验相关因素对生存的影响;采用log-rank法比较组间(肿瘤最大径>3 cm组和<3 cm组)生存差异并绘制生存曲线.20例患者粒子植入术后接受了以氟尿嘧啶类药物为基础的全身化疗.结果 23例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CR 14例(60.9%,14/23),PR 5例(21.7%,5/23),PD 4例(17.4%,4/23).患者粒子植入术后1、2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87±7)%、(47±11)%与(13±9)%,中位生存时间为(22.1±5.1)个月.单变量Cox分析,肿瘤最大径是影响生存时间的因素(x2=9.752,P=0.002),>3 cm组和<3 cm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7.0±5.0)和(30.0±5.1)个月,2组总生存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828,P=0.016).结论 CT引导1251粒子植入术治疗胃癌术后局限性区域淋巴结转移创伤小且并发症少,并能取得较高的局部控制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估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全身化疗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limited-stage small cell lung cancer LS-SCLC)的临床疗效及影响预后因素。方法 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接受125I粒子植入联合全身化疗治疗的LS-SCLC患者128例。采用χ2检验对患者近期疗效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全组128例患者治疗后,6个月总有效率86.7%(111/128)。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7.9%、39.8%、28.0%;中位生存期21.0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一般状态(performance status,PS)、术前血红蛋白、吸烟指数、肿瘤直径、术前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是否接受预防性全脑照射(prophylactic cranial irradiation,PCI)、化疗周期数、化疗疗效、处方剂量、术后D100、治疗模式均可影响LS-SCLC患者的生存。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PS评分、术前血红蛋白、肿瘤直径、处理方剂量、化疗周期数、化疗疗效及治疗模式是LS-SCLC的独立预后因素。全组术中气胸29例占22.7%,咯血16例,占12.5%。结论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LS-SCLC显示了较好的疗效,年龄、PS评分、术前血红蛋白、肿瘤直径、PD、化疗周期数、化疗疗效及治疗模式为LS-SCLC患者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超声引导125I粒子治疗前列腺癌引起的直肠并发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经会阴超声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近距离治疗前列腺癌的直肠并发症。方法80例前列腺癌患者实施经会阴超声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其中68例单纯粒子植入治疗,12例行粒子治疗联合外放疗。单纯^125I粒子治疗肿瘤匹配周边剂量(matched peripheral dose,MPD)为140~160Gy,联合组^125I粒子植入MPD为90~110Gy。联合组外照射剂量为40~50Gy/4~5周,20Gy/次,5次/周,4野照射,粒子植入后4周进行。根据术中计划,利用Mick枪后退式植入粒子,活度为0.35~0.50mCi,中位植入粒子65颗(平均19~100颗)。术后1个月行盆腔CT扫描,进行质量验证。结果68例单纯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前列腺癌后直肠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3%、4.4%、2.9%和1.5%,而12例^125I粒子植入治疗和联合外放疗直肠副反应Ⅰ级和Ⅱ级发生率分别为10%和10%,没有Ⅲ级以上直肠副反应。直肠反应出现中位时间12月(1~16个月)。结论超声引导经会阴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前列腺癌直肠并发症发生率可以接受,需要进一步明确直肠剂量与发生副反应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复发性宫颈癌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16例根据CT显示的病灶范围,应用放射性粒子治疗计划系统或Memorial Sloan-Ketterin列解图法制定粒子植入计划.植入粒子数10~70颗,中位数25颗,匹配周边剂量为110~160cGy.CT复查判断治疗效果.结果 1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4~32月,中位随访时5个月,13例病人患者在随访期内死亡,3例患者随访期内仍存活.7例患者肿瘤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6例局部进展(PD),临床有效率62%(10/16).局部控制率6月、1年、2年为64.1%,29.4%、14.7%,中位局部控制时间6月;6月、1年、2年生存率为70.1%,47.1%,29.4%,中位生存时间12月.所有患者未见放射性损伤并发症.结论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对于复发性宫颈癌的补救或姑息治疗,是一种可行、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宫颈癌放疗后复发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初步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1月至2015年10月宫颈癌放疗后复发腹膜后淋巴结转移10例患者,12个病灶,垂直径1.7 cm×1.0 cm~6.5 cm×5.0 cm,其中直径<5.0 cm、≥5.0 cm的淋巴结分别为6个(50%)、6个(50%).应用近距离治疗计划系统(TPS)制定治疗计划,CT引导下植入125I粒子,活度0.3~0.7 mCi,术后验证D90(90%靶体积所接受的最小剂量):36~110 Gy(中位59 Gy).术后观察病灶大小变化、疼痛缓解情况及并发症.结果 10例患者随访时间4.3~16.1个月,中位随访时间9.7个月,2个月局部控制率100%、有效率58.3%,2、6、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100%、66.7%、58.3%,中位生存时间12.1个月.1例患者术后5个月死于消化道出血,6例死于肿瘤转移,3例患者生存并未见粒子植入部位复发,未见其他部位大出血、肠道感染、骨髓抑制等粒子相关严重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宫颈癌放疗后复发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取得了较满意的近期疗效,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