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类基层医疗机构得到了程度不同的发展,乡村卫生室、个体诊所、专科门诊、社区服务诊所等成为政府医疗机构有益的补充,极大的方便了广大人民群众看病用药.基层医疗机构对采购使用药品普遍缺乏规范化的管理措施,致使其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假冒伪劣药品的集散地.为此,笔者认为,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对基层医疗机构加大日常监督管理力度,逐步构建起良性的长效监管体系,促使其加强规范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1医疗机构的信息化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医疗机构信息化的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很多医疗机构已经初步建成了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HIS系统),一个完整的HIS系统应该包括两方面的信息管理子系统:医院管理信息子系统和临床医疗信息子系统。 相似文献
5.
对于特殊药品的管理始终是各级药监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特别是随着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诊断技术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于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的需求呈逐年增长趋势,当然更由于违法犯罪技术的高超、手段的隐蔽、方法多样等造成了管理形势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等国家有特殊规定药品的新型管理方法进行归纳,探讨在医疗机构药房窗口进行实名认证、人证核验特殊管理药品领取、发放工作模式,分析提高患者对本项工作的认知和配合程度,进一步做好特殊药品领取工作。方法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实地考察部分医院特殊管理药品领取登记系统的使用情况,在收集信息的基础上提出建议。结果 患者对特殊管理药品有新的认识,配合程度有所提高。结论 特殊管理药品领取登记系统的应用促进特殊药品的管理更加规范、高效。 相似文献
7.
创新特殊管理药品监管机制全面提升监管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彻底解决医疗机构在麻醉药品使用管理中存在的观念陈旧、结构品种单一等问题,如何防止麻醉药品流弊事件的发生,一直是各级药监部门着力研究、探索的课题。近年来,我们充分利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把我市确定为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监管试点地区的契机,大力创新特殊管理药品监管机制,探索出了一条新时期加强特殊药品监管新路子。截止2004年底,我市麻醉药品的用药结构得到了改变。晚癌病人全部改用吗啡控(缓)释制剂及芬太尼透皮贴剂,度冷丁使用实行了零报告。其做法是: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国内外医疗机构高危药品的管理方法和措施,加强高危药品的规范化管理,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方法以高危药品为关键词搜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查阅相关文献,对高危药品的概念、管理现状、JCI标准对高危药品的要求、实际应用中的风险与防范措施进行分析。结果医疗机构应重视高危药物的管理以及风险的防范,完善管理制度,制定安全使用流程;强化医药护的高危药品专项培训,对患者实施安全用药健康教育,减少用药事故的发生,保证临床用药安全。结论高危药品使用不当将严重危害患者健康,通过加强高危药品的监督管理,提高医药护人员对于高危药品的认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避免药害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11.
药品是防病治病的特殊商品,药品依法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保证药品的安全有效,维护用药者的身体健康。药品是否符合法定的质量标准,需要通过药品检验的手段来实现。然而,在许多的医疗机构,人们对药品检验的认识还远远不足,医疗机构的药品检验还仅仅限于自制制剂的检验,而且检验的项目也不完全。 相似文献
12.
13.
14.
药品是用于防病治病的特殊商品 ,药品的质量关系到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医疗机构药品的使用是药品流通的终端 ,因此 ,药品质量管理更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医疗机构药品采购渠道不断拓宽 ,呈现出多渠道、少环节的局面。在这种新情况下 ,如何严把质量关 ,杜绝假劣药品 ,保证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 ,就成为医疗机构药品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就医疗机构药品质量管理的几个环节作一探讨。1 医疗机构药品的采购根据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第三十四条规定 ,医疗机构必须从依法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或《药品经… 相似文献
15.
特殊药品系指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及放射性药品。对上述4类药品的生产、营销、保管、应用国家已有法规加以规范与限制,临床应用方面也有严格要求。然而至今仍有一些医药人员称特殊药品为“毒剧药”或“毒麻限剧药”。本根据有关献及法规,就特殊药品谈一些管理与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张友干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04,10(5):295-296
1预防特殊药品临床滥用的原因 特殊药品,是指国家实行特殊管理办法的药品.包括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1].为预防上述药品临床滥用,国家颁布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如<麻醉药品管理办法>、<精神药品管理办法>等.国家之所以要对上述药品实行特殊的管理办法,是因为上述药品具有两重性:临床使用得当,可治疗疾病,减轻病人痛苦;如果临床滥用或误用,轻则起毒害作用,重则致死人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