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阴沟肠杆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云霞 《黑龙江医学》2006,30(8):585-586
目的调查社区和院内获得性阴沟肠杆菌的临床分布特点和耐药情况。方法收集5家医院分离63株阴沟肠杆菌,采用琼脂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用WHONET5软件分析。结果阴沟肠杆菌感染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占53.9%。其中,肺部感染占85.7%。该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高达44.4%~66.7%,其中,对头孢唑啉耐药性最高,对环丙沙星和阿米卡星耐药率分别为24.1%和28.6%,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性最好。结论阴沟肠杆菌感染的治疗可根据药敏适用喹诺酮类及氨基糖甙类药物,重症患者可用亚胺培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院内获得性阴沟肠杆菌的耐药状况。方法:收集我市三家医院住院患者分离41株阴沟肠杆菌进行药敏试验,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该菌对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高达87.8%,对亚胺培南最敏感。结论:本菌的耐药性严重,且有多重耐药性,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004-2008年我院分离的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及临床感染特点.[方法]采用K-B法进行了16种常用抗生素的药敏试验,用头孢西丁三维试验,头孢曲松三维试验及其酶抑制试验进行了AmpC酶及其ESBL的检测.[结果]阴沟杆菌在我院的感染以呼吸道为主,占63.1%;科室分布以脑外科(50.6%)为主,骨科(20.0%)次之.2004-2008年的药敏结果显示,以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其次是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新型喹诺酮类药物加替沙星、左氧沙星也有较好的抗菌活性,但耐药率在逐年上升.三代、四代头孢菌素对阴沟肠杆菌的耐药率也在逐年升高,2008年均超50%.ESBL从2004年的17.8%(7/41)上升至2006年的26.1%,AmpC酶由2004年的20.0%上升至2008年的32.3%,逐年上升.[结论]为控制耐药菌株的扩散和流行,应加强细菌的检测,重视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做好细菌的耐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4.
临床阴沟肠杆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本院2006-2009年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的感染分布和耐药趋势特点,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用MicroScanWalkAway40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对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并分析结果.结果 207株阴沟肠杆菌主要分布在呼吸科及ICU;标本的主要来源为痰及咽拭子(75.36%);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阴沟肠杆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敏感性最高,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唑啉及头孢西丁的耐药性最严重,耐药率均>80%.结论 阴沟肠杆菌对8-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形势不容乐观,临床抗感染治疗应以分离菌株的体外抗菌药物敏感性为参考,同时注意分离菌株的流行趋势,合理选用抗生素,避免诱导性耐药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陈春云  王勇 《广西医学》2002,24(9):1421-1422
阴沟肠杆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大量使用 ,阴沟肠杆菌成为医院感染的常见菌 ,同时 ,对β -内酰胺类抗生素呈严重的交叉耐药 ,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1〕。本文对 10 5例阴沟肠杆菌的感染情况及耐药监测结果进行分析 ,以便为临床选用抗生素提供依据。1 材料与方法1 1 菌株来源 :1998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间从广西区人民医院感染患者送检的除粪便外的各种标本中分离出 10 5株。1 2 菌株鉴定 :分离菌株均用法国Bio -M啨rieux的API系统鉴定。1 3 药敏试验 :抗生素敏感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 ,试验严格…  相似文献   

6.
阴沟肠杆菌感染及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喻华  兰红 《四川医学》2000,21(11):974-974
目的 研究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的感染情况及对26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分析。方法 利用Vitek-AMS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实验。对我院近两年来,从临床各种标本中分离出的86株阴沟肠杆菌进行耐用药监测。结果 阴沟肠杆 主要自干部科患者标本中分离出,该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抗生素高度耐药,而对亚胺培南、诺氟沙星、丁胺卡那霉素耐药较低。结论 免疫功能低下、长期应有抗生素的老年人为该菌的易感  相似文献   

7.
目的:监测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探讨其变化规律,为有效控制感染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01至2004年本院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使用VITEK2系统鉴定菌种,并用K-B纸片扩散法及微量肉汤稀释法(VITEK2系统测MIC)检测阴沟肠杆菌的体外耐药情况。结果:4年间阴沟肠杆菌的耐药率明显增高,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吡肟等耐药率均有不同程度增高。到2004年底,亚胺培南仍保持着对阴沟肠杆菌的100%敏感率。结论:阴沟肠杆菌耐药现象日趋严重,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354株阴沟肠杆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2007年1月~2009年6月间大庆地区354株阴沟肠杆菌耐药状况,分析其耐药机制,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2系统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用WHONET5.4软件进行分析。结果阴沟肠杆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仍然最高,为98.7%,其他抗菌药物的敏感率都小于90.0%;复方新诺明、头孢唑啉、氨苄西林、头孢呋辛钠、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依次为91.6%、90.9%、70.0%、57.7%、57.1%。结论阴沟肠杆菌既存在头孢菌素酶(Amp c酶)问题,又存在ESBLs的问题,且多重耐药情况日趋严重,应监测其耐药性的变化趋势,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近5年来阴沟肠杆菌在我院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的变迁情况。方法采用K-B纸片法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再用双纸片法检测超广普β-内酰胺酶(ESBLs)。结果 2010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共分离阴沟肠杆菌261株,其中2010年分离48株(18.4%)、2011年50株(19.2%)、2012年52株(19.9%)、2013年54株(20.7%)、2014年57株(21.2株%);主要分布于重症监护室(ICU)、呼吸内科、肝胆外科,分别占49.%(130株)、14.9%(39株)、11.9%(31株),标本来源主要为痰液、尿液及伤口分泌物,分别占52%、13.5%、12.8%,ESBLs菌株的检出率为29.9%(78株),产酶株的耐药性高于非产酶株,全部菌株对亚胺培南敏感。结论阴沟肠杆菌主要引起呼吸道、尿路和各种伤口感染,多发于ICU患者,并且呈逐年增多趋势,产ESBLs在阴沟肠杆菌中广为流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尤其是第三代头孢菌素)是减少产ESBLs株流行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阴沟肠杆菌致下呼吸道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189例阴沟肠杆菌致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对临床常用抗生素耐药性并测定其产β-内酰胺酶(ESBLs)情况。方法:分析189例阴沟肠杆菌致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资料,用美国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VITEK-IMS60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用双纸片法测定其产ESBLs情况。结果:189例中年龄>60岁者78%,67%有基础病,应用抗菌素者52%,机体免疫力低下者31%。临床症状及胸部X线无特异性。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较高。检出产ESBLs株1株。结论:阴沟肠杆菌致下呼吸道感染多发生于有基础病、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免疫力低下的老年人,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细菌耐药现象较严重,丁胺卡那或环丙沙星可作为治疗阴沟肠杆菌致下呼吸道感染首选药物,阴沟肠杆菌可产生诱导型β-内酰胺酶,故应慎用第三代头孢菌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我院2007年6月-2009年6月间临床分离阴沟肠杆菌的分布及其对常用药物的耐药性特点。方法:采用K-B纸片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统计数据采用WHONET5.4软件分析。结果:2年中共分离阴沟肠杆菌172株,主要分布于呼吸内科(69株)I、CU(47株)和神经内科(33株)。标本来源以痰为最多,占53.5%。分离菌株对β内酰胺类药物的耐药程度较高,其中头孢西丁和氨苄西林均达到了90%以上。美罗培南、头孢吡肟、阿米卡星等对阴沟肠杆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结论:阴沟肠杆菌临床分离率较高,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应引起临床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我院阴沟肠杆菌临床分布特点及药敏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在科室老师指导下,对临床所送的合格标本按照《全国检验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接种、分离、培养,采用Walkaway40型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鉴定及药物敏感检测,微量生化反应及K-B法辅助检测。结果从327株革兰阴性菌株中分离出阴沟肠杆菌42株(12.84%);神经外科12株(28.57%),骨外科10株(23.81%);痰液22株(52.38%),分泌物14株(33.33%)。药敏结果显示,42株阴沟肠杆菌对亚胺培南全部敏感,加替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左氧氟沙星、丁胺卡那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21.43%、26.19%、26.19%、28.57%,复方新诺明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在40%左右,其余抗生素耐药率都在50%以上。以头孢他啶/克拉维酸为ESBLs检测纸片,阳性率为76.19%。结论阴沟肠杆菌主要分布于神经外科和骨外科,容易引起患者呼吸道和伤口感染;产酶率高,具有高耐药和多重耐药特点,应引起临床注意,合理选择抗生素。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在某医院收集到的45株阴沟肠杆菌对12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院内外菌株都耐氨苄青霉素,院内菌株有60%以上对羟苄青霉素、复方新诺明、氯霉素、头孢哌酮、头孢噻肟、头孢他啶等6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而院外菌株对这些抗生素有较高的敏感性,院内菌株具有高耐药率和多重耐药的特点。目前,对阴沟肠杆菌比较敏感的药物有:丁胺卡那霉素、氟哌酸、吡哌酸。院内菌株对丁胺卡那霉素、氟哌酸和吡哌酸的耐药率分别只有7.7%、17.9%和25.6%。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慢性皮肤溃疡创面阴沟肠杆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对从慢性皮肤溃疡创面分离出的36株阴沟肠杆菌采用美国DADE公司生产的Microscan半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采用Microscan Autoscan-4PC20快速革兰阴性鉴定板,鉴定出细菌。采用Microscan Autoscan-4PC20革兰阴性细菌药敏卡片,得出药敏的敏感程度。结果36例慢性皮肤溃疡患者对阿莫西林/棒酸、氨苄西林、头孢西丁、头孢噻吩耐药率为100%,对亚胺培南敏感率为100%,对阿米卡星敏感率72.4%,对头孢他定敏感率63.8%,对复方新明敏感率为41.7%,对其他多种抗生素呈现高度耐受。结论阴沟肠杆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药物具有高耐药率和高耐药水平,多重耐药现象较普遍,临床可把喹诺酮类抗生素和阿米卡星作为临床首选;也可以选用头孢他啶和复方新明。亚胺培南是对其最稳定、最可靠的敏感药物,可用于严重病例的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阴沟肠杆菌的耐药谱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基因分型采用优化反应体系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法,耐药分析选用K—B法。结果RAPD分型将28株阴沟肠杆菌分为11种株型,耐药谱则将其分为12种不同的耐药型。结论基因分型和耐药分析显示ICU有多重耐药的阴沟肠杆菌株爆发流行现象,它为控制阴沟肠杆菌的医院内感染、追踪传染原、切断传播途径提供遗传学信息.指导临床医生选用敏感有效的抗生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AECOPD)阴沟肠杆菌感染的致病特点和抗生素对其敏感性。方法对106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特点、痰细菌学培养及药敏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阴沟肠杆菌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患者的致病特点以及阴沟肠杆菌的耐药特性。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阴沟肠杆菌感染,在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中占有一定的比例,老年伴严重基础性疾病,使用多种抗生素、激素、免疫功能低下是引起阴沟肠杆菌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其临床症状重,院内感染多见,阴沟肠杆菌对青霉素类及头孢菌素广泛耐药。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阴沟肠杆菌感染预后不良,常多重耐药,应引起临床上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初步探究一株耐碳青霉烯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机制。方法采用K-B法检测该菌株对碳青霉烯类及其他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采用改良Hodge实验和EDTA双纸片协同试验对碳青霉烯酶进行初筛,并用4对金属酶基因引物进行PCR扩增,同时进行AmpC酶的检测。结果药敏试验显示,该菌株对碳青霉烯和三代头孢耐药,并不被传统β-内酰胺酶抑制剂所抑制(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但对单环类的氨曲南敏感。改良Hodge试验和组合纸片法金属酶的初筛试验均为阳性,PCR检测结果显示该菌株携带Vim-2及Vim-5型金属酶基因。AmpC酶检测结果表明受试菌产诱导型AmpC酶。结论产Vim-2和Vim-5型金属酶是此株阴沟肠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重要原因,产诱导型AmpC酶可能参与其多重耐药机制,同时提示碳青霉烯类耐药性有向肠杆菌科扩散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