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慢性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单纯药物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grafting,CABG)三种治疗方法的远期预后。方法将我院2004年03月至2007年03月期间317例慢性稳定性冠心病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单纯药物治疗组、PCI组和CABG组,每组再按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分为单支病变和多支病变两个亚组。平均随访48.4±7.6个月,随访内容包括全因死亡、心肌梗死、血管重建、因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再入院以及心绞痛缓解情况。结果无论单支病变或是多支病变,单纯药物治疗与PCI相比,两种治疗方法全因死亡、心肌梗死、因ACS再入院均无显著差异(P>0.05);对于多支病变患者,CABG组全因死亡、血管重建率显著低于药物治疗组和PCI组(P<0.001或P<0.05),PCI组血管重建率低于药物治疗组(P<0.05)。结论强化药物治疗是慢性稳定性冠心病治疗的基础;早期PCI可能并不改善慢性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远期预后;对于多支病变稳定性冠心病患者,CABG预后可能优于PCI。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慢性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单纯药物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grafting,CABG)三种治疗方法的远期预后。方法将我院2004年03月至2007年03月期间317例慢性稳定性冠心病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单纯药物治疗组、PCI组和CABG组,每组再按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分为单支病变和多支病变两个亚组。平均随访48.4±7.6个月,随访内容包括全因死亡、心肌梗死、血管重建、因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再入院以及心绞痛缓解情况。结果无论单支病变或是多支病变,单纯药物治疗与PCI相比,两种治疗方法全因死亡、心肌梗死、因ACS再入院均无显著差异(P>0.05);对于多支病变患者,CABG组全因死亡、血管重建率显著低于药物治疗组和PCI组(P<0.001或P<0.05),PCI组血管重建率低于药物治疗组(P<0.05)。结论强化药物治疗是慢性稳定性冠心病治疗的基础;早期PCI可能并不改善慢性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远期预后;对于多支病变稳定性冠心病患者,CABG预后可能优于PCI。  相似文献   

3.
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CAD)在我国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CAD患者急性冠状动脉缺血发作严重时危及生命。长期以来,评估CAD血管病变严重程度主要依赖冠状动脉造影、血管内超声等影像学手段。然而,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不等同于其功能受损程度,相同程度病变的患者常有不同预后差异,同一患者同一病变在不同时期心肌缺血程度也不同,探讨CAD患者急性缺血发作的机制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自1973年Ross等[1]首次提出内皮损伤反  相似文献   

4.
侧支循环能够在冠状动脉(冠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时保护心肌,保留相对更好的心肌收缩力,同时可以减轻缺血症状。当前冠心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然而,弥漫的慢性冠脉闭塞性病变或远端细小血管病变的患者通常不适合进行PCI或CABG。该组人群可表现为劳力性心绞痛和行动受限,但仍能保持较好的左心室功能,并维持一定的生活质量,其关键原因是大都存在侧支循环。治疗性侧支化(therapeutic collateralization)将可能会成为辅助治疗冠心病的切实可行的方法。本文主要阐述现阶段冠状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介入治疗与药物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临界病变的长期疗效。方法将入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二医院的257例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介入治疗组(127例)和药物治疗组(130例),比较两组血管狭窄程度、血脂、病变血管数量、药物使用情况和随访期间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血管狭窄程度、血脂、病变血管数量和药物使用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心肌梗死和死亡的发生;两组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治疗组的再发心绞痛、心力衰竭、靶血管需再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率高于药物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介入治疗或药物治疗,但介入治疗增加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效果并没有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易损斑块与中西医结合干预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血管的慢性炎症病变,其累及心脏引起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如何防治AS,减少冠心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始终是心血管病研究领域的重点和热点之一。随着对冠心病病理生理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提出了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新概念。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和心脏缺血性猝死,是冠心病致死的主要原因。既往多强调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所造成管腔的狭窄程度,把治疗重点放在及早发现血管的严重狭窄并给予介入治疗,以狭窄发展及改善与否作为病情和疗效观察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比较血流储备分数(FFR)与冠状动脉造影(CAG)在指导冠状动脉左主干临界病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经CAG证实病变程度为冠状动脉左主干临界病变的冠心病患者187例,分为CAG药物治疗组、CAG介入治疗组、FFR药物治疗组、FFR介入治疗组。CAG药物治疗组未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仅进行规范的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治疗;CAG介入治疗组根据术者经验及患者临床症状、相关辅助检查决定行PCI治疗;FFR药物治疗组是对FFR0.80的病变不进行PCI治疗,而给予规范的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治疗;FFR介入治疗组是对FFR≤0.80的病例行PCI治疗。所有患者均给予最优化的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随访期间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包括心血管病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和加拿大心血管病学会(CCS)心绞痛分级情况。结果随访结果发现,4组患者均未发生心血管病死亡和CCSⅣ级的心绞痛发作;与CAG指导下的药物治疗组和介入治疗组比较,FFR指导下的药物治疗组和介入治疗组的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和CCSⅠ~Ⅲ级心绞痛发作情况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FR在冠状动脉左主干临界病变治疗中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冠心病多支血管病变(multivessel coronary artery disease,MVD)部分血运重建后优化药物治疗(optimizing drug therapy,OMT)对非干预血管病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对于256例冠心病多支血管病变患者进行部分血运重建(incomplete coronary revascularization,IR)+标准优化药物治疗1年后通过定量冠状动脉造影分析(quantitative coronary angiography,QCA),对未干预血管病变最小血管直径(the minimal luminal diameter,MLD)及血管直径狭窄率进行对比。结果 256例部分血运重建患者非干预血管病变QCA结果显示,临床指标达标患者190例,其中182例(95.8%)患者未干预血管病变MLD及直径狭窄率较前减轻或无变化,8例(4.2%)患者未干预血管病变MLD及直径狭窄率较前加重。临床指标未达标患者66例,其中56例(84.8%)患者未干预血管病变MLD及直径狭窄率较前减轻或无变化,10例(15.2%)患者未干预血管病变MLD及直径狭窄率较前加重。临床指标达标患者总有效性明显高于未达标患者(95.8%对84.8%,χ2=7.375,P<0.05),总无效性明显低于未达标患者(4.2%比15.2%,χ2=7.375,P<0.05)。结论冠心病多支血管病变部分血运重建患者优化药物治疗对于未干预血管病变具有明显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多支病变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手术开通梗死相关动脉(IRA)狭窄后,剩余非IRA严重狭窄再次PCI或药物治疗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2-2006年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及普陀区中心医院诊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多支病变患者190例,一组(129例)仅对罪犯血管实行了再血管化;另一组(61例)实行分期介入手术达到完全再血管化,随访2组患者预后.结果 仅处理罪犯血管组平均年龄高(P<0.05).随访期间死亡事件发生率高(P<0.05).在高危患者亚组,完全再血管化组预后好.在低危亚组,两组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多支病变高危患者,应尽可能对大于70%的狭窄实行完全再血管化.对于非高危且不伴有明显缺血症状的患者对其非IRA病变采用保守治疗可达到与完全再血管化治疗类似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缺血性疾病包括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和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一大类疾病。近年来 ,治疗组织缺血的外科手术及内科介入治疗等技术手段取得了许多突破性进展 ,但是仍有一部分病人由于血管病变过重、病变范围长且弥漫等原因不适宜接受血管旁路移植术和经皮血管内介入治疗 (PTI) ,且血管成形术后高达 2 5 %~ 5 0 %的再狭窄率目前尚无解决办法 ,而单纯的药物治疗又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迫切需要寻求新的治疗手段。研究发现一些生长因子能够促进缺血组织血管新生 ,加速侧枝循环的建立 ,因此通过给予外源的促血管生成因子通过…  相似文献   

11.
近二十年来冠心病介入治疗 (PCI)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器械的不断更新和完善大大提高了介入治疗的成功率 ,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迄今此项技术已成为冠心病治疗中非常重要和有效的治疗手段。我国冠心病介入治疗起步已有 15年 ,近些年来发展迅速 ,冠心病介入治疗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然而也暴露出一些值得讨论的学术问题。1 完全血运重建问题  在介入治疗的早期阶段 ,对于多支血管病变的患者 ,可采取分次PCI治疗 ,即先行缺血或梗死相关血管PCI ,数周或数月后再行非缺血相关血管的PCI。近些年来由于器械的不断改进和完善 ,…  相似文献   

12.
冠心病的治疗方法包括饮食行为调整、药物治疗、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 )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硝酸酯类药物、CABG和PTCA对大多数患者可最有效和最快地解除冠脉狭窄症状 ,但仍有一部分患者由于冠脉病变弥漫、多支病变或小血管病变、支架内再狭窄及慢性完全闭塞等  相似文献   

13.
李德才 《山东医药》2002,42(15):53-54
药物、介入和外科技术是当今治疗冠心病的三项主要措施.近年来冠心病治疗药物不断涌现,PTCA和支架技术逐步兴起,外科治疗技术也有迅猛发展.目前对不稳定性心绞痛、多支血管病变、左心室功能不全等严重冠心病患者,外科手术为首选治疗方法.现将冠心病最新外科治疗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冠心病介入治疗 (PCI)已经历了二十多年惊人的发展和日新月异的变化 ,至今仍处在上升势头 ,不断展示它强大的生命力和多彩多姿。一种技术能在如此宽阔领域和漫长岁月经受考验而始终显露它引人瞩目的威力 ,其科学性和先进性已不容置疑。冠心病介入治疗、外科搭桥手术 (CABG)及药物治疗合理有机的联合 ,有效地缓解了冠心病患者的心肌缺血症状 ,提高了生活质量。尽管如此 ,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因血管 /病变的解剖形态不适宜接受CABG或PCI治疗 (如多支、多处病变 ,弥漫病变或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 ,反复再狭窄病变 ,退行性变的大隐静…  相似文献   

15.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急性冠脉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发病率的增加,ACS的治疗越来越显得重要.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饮食行为调整、药物治疗、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尤其内科介入治疗手段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有些患者因血管病变过重、病变范围长且弥漫等原因不适宜介入治疗及外科搭桥手术,故寻求新的治疗手段已成为必然.当冠状动脉逐渐闭塞时,行冠状动脉造影可见缺血区侧支循环形成,使静息状态或负荷状态下的心肌缺血减轻,因此通过给予血管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启动或强化侧支血管形成已成为新的治疗ACS的策略.本文通过复习文献来阐述ACS时VEGF的表达及其在ACS治疗中的前景,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肌缺血是冠心病患者不良临床结果的重要因素[1],临床上多支血管病变的冠心病患者存在心肌缺血常见,死亡率高,对于这类患者判断缺血相关血管及对其进行血管重建术,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策略的选择非常重要[2].  相似文献   

17.
从 1991年来 ,有关比较冠心病治疗中药物与冠状动脉旁路手术 (CABG)疗效的文章相对较少 ,然而对早期研究资料的回顾及患者的长期随访则发现早期的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 ,这些研究仅将冠状动脉的病变分为单支、双支和三支血管病变 ,而近年的报道认为 ,除病变血管数目外 ,病变程度同样可影响患者的预后。其次 ,这些研究所涉及的病例主要在 1972~ 1984年间 ,主要的治疗药物是 β受体阻滞剂和硝酸酯类。但近年来 ,钙通道拮抗剂、阿司匹林、降脂药等的应用也逐渐增多。这些药物不仅可减少单纯药物治疗患者的缺血事件的发生 ,对CABG…  相似文献   

18.
正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 heart disease,IHD)是目前我国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对缺血相关的心外膜冠状动脉病变进行血运重建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2]),然而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非罪犯血管及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进行的血运重建治疗却并无明显获益~([3])。在目前的大多数血运重建治疗中,仍主要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的形态学评估来指导治疗决策。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造影所显示的狭窄程度并不能够对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状态做出准确、可靠的判断。一项研究发现,有近20%符合传统介入治疗指征的冠状动脉病变实际并未造成血流动力异常~([4])。  相似文献   

19.
冠状动脉(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仍是复杂冠脉病变主要的治疗方法,但术后桥血管往往有再狭窄或闭塞等病变,桥血管病变也是造成术后缺血症状复发的主要原因,因此综述分析移植血管的病变特征、转归和影响因素,对桥血管病变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是可防止的过早死亡的最重要原因,降压药物预防心血管发病率和死亡率已被证实,但是早年单用β受体阻滞剂或利尿剂以及2药联合应用的标准治疗试验不能证明显著降低冠心病(CHD)事件,因此提出新的药物,如钙拮抗剂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可能更有效,但目前这些新的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