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 要临床药师通过对1例结核合并肺腺癌患者实施药学监护,发现药物治疗矛盾,并协助医师解决药物治疗矛盾。在药物治疗过程中,临床药师依据吉非替尼、利福喷丁、异烟肼的药动学特征分析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疾病疗效的影响,协助调整治疗方案,并为患者提供药学监护和用药教育。临床药师开展药学监护,可保证临床用药疗效,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及不良反应的发生,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合理的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消化系统疾病用药。方法通过临床药师在药学查房,医嘱审查中收集的具有代表性的消化科不合理用药的医嘱,进行详细的用药分析。结果消化系统疾病用药医嘱存在不合理使用现象。包括无指征使用药、选药不当、用药方法不当、相互作用等。结论通过临床药师医嘱分析,参与药物治疗过程,从药物的适应证、药代动力学、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配伍禁忌等方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能够及时发现临床消化系统疾病不合理应用现象,提高医师药物治疗水平,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  相似文献   

3.
儿童用药的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药物治疗是临床医师用于防治各种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而药物的不良反应(简称ADR)又是临床用药中常见的现象.尤其是在儿科临床治疗中,采用合并用药的情况愈来愈多,ADR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高,其中严重的甚至危及及用药小儿的生命安全.据国家卫生部ADR监测中心报道的有关资料推算,我国每年至少有250万人因中、重度药物不良反应(简称ADRS)而住院.为了提高儿科医师对ADR的重视程度,使他们在临床上安全合理用药,防止或尽可能减少中、重度ADR的发生,现将北京儿童医院近两年临床确诊的住院病人所发生的83例药品不良反应做一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4.
临床药师通对1例疑似肺曲霉合并结核感染患者开展药学监护,发现药物治疗重复及治疗矛盾,并协助医师优化治疗方案。在对患者进行药物整合过程中避免了重复用药的发生;在疾病治疗的过程中依据药物的药动学特征协助医师调整治疗方案,避免了利福平、伏立康唑、卡泊芬净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疾病疗效的影响;通过对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分析协助临床合理应对药物产生的药品不良反应(ADR),为患者安全用药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5.
硝苯啶为最早应用于临床的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广泛用于心血管及其它疾病的治疗,该药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已引起临床上的重视,为保证用药安全和有效,本文综述了国外有关硝革促与其它药物相互作用的资料供同道参考。1.与西味替T、t尼替T的相互作用:西咪替丁与雷尼曾丁同属H二受体阻滞剂,但其生化特性有所不同。西咪替丁可降低经肝脏生物转化的药物清除,凉少药物肝脏首过作用,并可抑制肾小管的药物排泄;而雷尼管丁与细胞色素民。。余合力较弱,抑制肝脏混合氧化酶的活性低下。ffehwartz[‘J研究了硝本院与以上两种药物的相…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药物不良相互作用的临床调查,对产生药物不良相互作用的原因进行分析,指导临床医师合理、谨慎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选取2005-2007年7个临床科室住院病历4500份,对其中9份病历中有重要临床意义的药物不良相互作用的表现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老年、体弱、肝、肾功能减退或罹患多疾病者在数种药物联合治疗时,极易引起药物间不良作用。结论关注药物不良相互作用,特别是肝肾功能减退患者和老年患者用药时,临床医师应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循环系统常用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老年人使用循环系统常用药物时的注意事项,为临床医师及药师提供合理用药参考。方法:参考《新编药物学》第十五版、《常用药物不良反应》第三版、《医药新进展》、《临床常见非合理用药》第二版和Intemal等有关资料进行综合整理。结果:循环系统药物相互合并使用后其血药浓度发生改变。至使疗效下降或增加不良反应。结论:有部分循环系统药物在合并使用后会产生协同或拮抗作用,有些药物是老年禁忌使用,应引起医师及药师注意。  相似文献   

8.
曹国建 《中国药事》1995,9(5):316-317
酮康唑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曹国建(浙江省绍兴市人民医院312000)酮康唑是一种抗真菌药物,随着对其药理作用研究的深入,其临床应用也不断扩大,不良反应也日渐增多。因此,合理使用酮康唑,了解酮康唑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对临床用药参考十分重要。1与环孢菌...  相似文献   

9.
随着世界医学科学的发展 ,新药源源不断问世 ,同时药源性疾病也相继增加。药物在临床应用过程中 ,伴随预期治疗效果而出现的不良反应 ,引起了国内外临床学家和药物学家的高度重视。作为药剂人员应全面系统地掌握合理用药 ,配合临床医生制定合理用药方案 ,按临床用药规律制定协定处方 ,观察药物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 ,对防止药源性疾病无疑起到一种积极的作用。1氨基糖甙类的合理应用及不良反应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临床应用较为广泛 ,其中尤为丁胺卡那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奈替米星等较为常用。氨基糖甙类主要作用于细菌蛋白质合…  相似文献   

10.
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最主要疾病之一,在全世界范围内,大约30%的死亡由心血管疾病引起。心血管系统药物在临床上有较高的使用率,并且许多患者需要几种药物同时治疗,当合并用药时医师往往只注意其有益的方面,而常忽视因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使疗效降低,甚至出现的严重不良反应,为了做到合理地联合用药,本文就抗心律失常药物、抗高血压药物和强心苷类药物的相互作用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提高合理用药性。方法从医师开具处方及临床用药数据分析。结果以当下药物、疾病知识理论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合理使用药物。结论医药工作者以服务患者为宗旨、临床用药为基础,最重要的是保障临床用药安全,结合文献,浅谈药物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问题。  相似文献   

12.
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主要是指合格药品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过程中,在正常用法用量的情况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这些不良反应不同程度地损伤了人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是加强药品管理,保证合理用药,确保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措施。济宁医学院附属金乡医院是一所二级甲等医院,于2004年成立了由临床医师、药师、护理人员共同组成的ADR监测小组。作对本院81份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了解ADR发生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对医院抗菌药物应用进行有效监督,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方法通过临床药师在药学查房,医嘱审查中收集的具有代表性的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进行用药分析。结果医嘱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使用包括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选药不当、用药方法不当等。结论临床药师参与抗菌药物治疗过程,能从抗菌谱、药代动力学、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配伍禁忌等方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能够及时发现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提高医师使用抗菌药物水平,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  相似文献   

14.
目的帮助临床医师和患者了解药物不良反应,促进临床合理使用药物,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方法复习文献资料,综述药物不良反应及临床危害。结果药物不良反应可以预防和控制,应重视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临床监护。结论药物不良反应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叶文威 《北方药学》2016,(1):173-174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参与产科临床药物治疗指导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的具体案例。结果:在产科疾病治疗进程中,临床药师充分考虑孕期妇女生理特点,对疾病作出合理判断,在协助医师合理用药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提出的会诊意见和建议得到了临床认可。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会诊,可有效提高临床诊疗水平、保障孕妇用药安全、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减少孕妇费用支出,促进孕妇对医院的信任。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从病毒性脑炎癫痫发作后肺部感染患儿1例的药学监护谈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探讨临床药师在临床疾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病毒性脑炎癫痫发作后肺部感染患儿的药物治疗过程,提供药物相互作用相关知识及抗菌药物选择建议.结果:医师部分采纳临床药师建议,修正用药方案,避免滥用抗菌药物.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治疗取得较好效果.减轻患者经济负担,避免药物相互作用以及抗菌药物滥用,提升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华法林治疗的药物相互作用,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方法对4例华法林治疗过程中发生出血病例的治疗方案进行讨论,分析参与华法林药物相互作用的药物,并分析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胺碘酮、喹诺酮类和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的联用可能是引起华法林代谢抑制,导致其抗凝作用增强并引起出血的主要原因。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有助于医师对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的识别,提高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从病毒性脑炎癫痫发作后肺部感染患儿1例的药学监护谈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探讨临床药师在临床疾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病毒性脑炎癫痫发作后肺部感染患儿的药物治疗过程,提供药物相互作用相关知识及抗菌药物选择建议.结果:医师部分采纳临床药师建议,修正用药方案,避免滥用抗菌药物.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治疗取得较好效果.减轻患者经济负担,避免药物相互作用以及抗菌药物滥用,提升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9.
蔡艳  张抗怀  仵文英  王娜  王海涛 《中国药房》2014,(38):3627-3629
目的:探讨药学问诊在药物重整服务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通过药学问诊,对患者进行药物重整服务,并分析评价临床药学实践中的问诊案例及取得的效果。结果与结论:药学问诊可侧重于患者既往用药史、不良反应史、过敏史、伴发疾病的药物治疗、自备药品的使用情况等方面。通过药学问诊,可详细了解患者病情、药物治疗情况、用药依从性、不良反应发生史,结合现有的药物治疗方案,分析其治疗效果不佳的原因,判断发生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的风险,为协助医师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最大程度地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在药物重整工作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0.
陈行敏 《海峡药学》2010,22(12):236-237
儿童用药安全与合理,当前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与重视,由于儿童对药物的反应性与成年人有很大的差别,确定儿童药物治疗方案需根据患儿不同发育时期的解剖生理特点及药物的理化性质,严格掌握用药指征,正确选用品种,选择适当的剂量,用药途径和合适的剂型,以及患儿用药依从性等,并且需关注用药过程中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及其安全性问题.临床医师、药师相互配合坚持合理用药,才能达到药物疗效和疾病治愈率,又不致于由于用药不当而产生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