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目的 观察有限接触动力加压接骨板(Limited contact dynamic compression plate,LC-DCP)治疗长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我院2005年8月~2007年9月收治的LC-DCP内固定的长骨干骨折30例(32处骨折),其中新鲜骨折25例,陈旧性骨折5例;开放性骨折2例.采用瑞士AO组织的有限接触动力加压接骨板治疗.结果 30例均获得随访(5~26个月),全部病例均在随访期达到正常的骨性愈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1.5周,无感染、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病例发生.结论 有限接触动力加压接骨板治疗长骨干骨折,其操作简单,固定可靠,稳定性强,有利于骨折愈合,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式接骨板治疗尺桡骨骨不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性分析19例尺桡骨骨不连患者的临床资料,认为记忆合金环抱式接骨板治疗尺桡骨骨不连能最大限度地保留骨膜和髓内血运,其接骨板应力分布更为均匀,固定更加牢固。  相似文献   

3.
应力松弛接骨板固定对骨折愈合骨痂及板下骨改建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应力松弛接骨板固定对骨折愈合骨痂及板下骨改建的影响。方法 将24只新西兰免胫骨干横形截骨后,右侧用应力松弛接骨板(stress-relaxation plate,SRP)固定,左侧用坚硬接骨板(rigid plate,RP)固定并作为对照。所有动物分为4组,每组6只。术后4~24周,偏光及透射电镜检查。结果 早期两组间骨痂及板下骨结构改变相似,表现为骨痂胶原排列紊乱,折光性弱,板下骨吸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有限接触动力加压接骨板固定股骨干横行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为将来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CT扫描获取股骨的空间结构信息,利用软件建立其三维实体模型,采用三维反求技术获得有限接触动力加压接骨板的三维模型。模型装配后,采用ANSYS软件模拟在“四点”前后弯曲、轴向压缩和扭转3种不同受力情况下,股骨和有限接触动力加压接骨板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1)系统在“四点”前后弯曲条件下,股骨螺孔处的最大应力集中于最远端螺孔处;而接骨板应力集中于边缘。(2)系统受到15Nm的扭转载荷时,股骨干骨折线两端螺孔应力分布较均匀,无明显应力集中现象;而接骨板应力集中于靠近骨折线的中间两个螺孔处。结论在“四点”前后弯曲、轴向压缩和扭转3种载荷下,接骨板上应力集中的区域位于板边缘或者中间,而股骨的应力都集中在骨折位点中问的螺孔或最远的两个螺孔处。  相似文献   

5.
应用加压螺钉结合抗滑接骨板治疗内踝骨不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2011年3月~2013年12月手术治疗内踝骨不连4例,采用内踝弧形切口,清理骨折断端纤维及硬化骨,解剖复位,1块抗滑接骨板抗滑,2枚拉力螺钉加压固定,不植骨,不需辅助外固定。4例均获随访,时间为6~18个月,骨折均愈合。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标准,优3例,良1例,优良率100%。应用加压螺钉结合抗滑接骨板治疗内踝骨不连固定可靠,愈合率高,无需取髂骨植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Bastiani式单侧外固定架对长骨干骨折不连接愈合的影响赵刚蔡锦方孙宝国孙占胜潘冀清梁进刘立峰张亚彬自1992年12月~1996年6月,共采用Bastinai式单侧外固定架治疗长骨干骨不连患者37例。笔者就该器械对长骨干骨不连愈合的影响进行讨论临床...  相似文献   

7.
加压接骨板固定后骨折愈合的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评估新研制的点接触锁定加压接骨板(PC-LCP)与有限接触加压接骨板(LC-DCP)固定不同类型骨时的表面特征。方法应用PC-LCP及LC-DCP固定人尸体标本肱骨、尺骨、桡骨及新鲜山羊胫骨,通过压力敏感膜与图像分析系统分析两种接骨板固定以上不同骨时的表面接触面积、压力及应力变化。结果PC-LCP与骨面接触面积较LC-DCP明显减少,两者有显著差异(P〈0.01),LC-DCP较PC-LCP易受骨表面形态影响。结论新研制的点接触锁定加压接骨板(PC-LCP)能有效减少与骨表面的接触面积,最大限度地保护骨皮质下骨血运。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锁定接骨板应用于四肢长管状骨部位骨折损伤症状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83例(94肢)四肢长管状骨发生骨折损伤的病患,随机分组,Ⅰ组43例(49肢),以锁定接骨板施治,Ⅱ组40例(45肢),以传统固定法施治,对比两组病患骨折愈合状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Ⅰ组中患者总愈合率为93.88%(46/49),Ⅱ组为64.44%(29/45),相对应比较,Ⅰ组高于Ⅱ组,P〈0.05,肱骨、尺桡骨、股骨以及胫腓骨四类骨折愈合率分别对应比较,也为Ⅰ组高于Ⅱ组,P〈0.05。Ⅰ组中并发症发生率6.12%,Ⅱ组35.56%,Ⅰ组明显小于Ⅱ组,P〈0.05。结论临床医师在为四肢长管状骨发生骨折损伤的患者实施治疗时,采用锁定接骨板进行固定,可以有效提高愈合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0.
11.
有限接触动力性加压钢板或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二种术式的内固定对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对42例肱骨干骨折患者,22例采用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20例采用髓内钉内固定,术后所有病人均恢复良好.关楗词:肱骨干骨折;骨折固定术;内固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应用新型点式接触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四肢长骨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2年5月~2013年5月应用新型点式接触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四肢长骨骨折46例49处,其中男性26例,女性20例;年龄17~88岁,平均51.5岁;股骨骨折16处,胫腓骨骨折14处,肱骨骨折11处,尺桡骨骨折8处。全部采用切开复位直视下置入接骨板,术后给予相应康复训练。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7~19个月,平均13.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术后2~5个月,平均3个月。伤口Ⅰ期愈合。无钢板松动、感染、骨不连、成角畸形等病例。结论新型点式接触锁定加压接骨板满足骨折愈合所需要两大条件:满意的血供和良好的固定,是治疗长骨骨干骨折的理想内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13.
运用富血小板血浆(PRP)结合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29例(35处),术后8个月按照骨折的骨性愈合标准进行评定,29例(35处)全部愈合。此方法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术后骨不连可以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4.
Given the global nature of modern travel and the possibility of deployment to the African continent, it is conceivable that medical officers in the course of their general duties may be exposed to patients managed with traditional bone setting techniques. Whilst these techniques may prove effective for many, complications may still arise and their management may be challenging.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双重钢板固定加植骨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术后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总结15例肱骨中下段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的临床资料,骨不连的治疗均采用更换内固定+双钢板固定+植骨的方法。结果 14例获得随访,时间12~20个月,平均(16±2.7)个月,14例Ⅰ期愈合,平均愈合时间(5.0±1.2)个月,Ⅰ期愈合率为93.3%。按Jupiter肘关节功能评分:优8例,良5例,中1例,差0例,优良率92.9%。结论采用双重钢板固定加植骨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术后骨不连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探讨锁定加压钢板结合植骨治疗7例股骨髁上无菌性骨不连的疗效。经随访,骨不连全部愈合,关节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介绍关节镜辅助下清创、自体髂骨移植治疗萎缩型长骨骨折不愈合,特别是伴有严重皮肤软组织损伤的萎缩型不愈合的初步经验. 方法选择13例萎缩型长骨骨折不愈合,其中男8例,女5例.伴严重皮肤软组织损伤7例.X线监视下建立两个关节镜入口,关节镜直视下骨折端清创、自体松质骨移植治疗.结果 骨折端手术平均出血量为15 ml,平均手术时间为65 min.除取髂骨区出现并发症外,植骨区都无严重的术中和术后并发症,所有骨折均获得无痛和稳定的骨性愈合,关节活动范围无进一步丢失.骨折愈合时间3~7个月,平均为5.2个月.结论 关节镜辅助下植骨治疗萎缩型长骨不愈合,创伤小,愈合率高,特别适用于伴有严重皮肤软组织损伤的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