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消化性溃疡过去一直被认为是成人病,儿童中极少见。近年来,儿童溃疡病的发病率日益增多。据近期有关资料报道,在发展中国家,每100名幼儿中就有5名儿童患消化道溃疡病。 最近召开的全国小儿消化系统学术会议上,专家们普遍认为:消化性溃疡已经成为儿童的常见病,发病原因主要与饮食不节、饮食失控和精神心理障碍有关。 专家们认为:如今人们生活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给孩子们提供了优越的物质基础。于是不少孩子挑  相似文献   

2.
消化性溃疡是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总称。以前认为,消化性溃疡多发生于成年人。近年来,随着消化道内镜检查方法的推广,小儿消化性溃疡的检出率明显提高。小儿消化性溃疡如能及时诊断和正确治疗,防止复发,多预后良好。但如长期得不到诊断和正确治疗,就会影响孩子的营养和发育。因此,正确认识小儿消化性溃疡,了解小儿消化性溃疡的5个“三”,对预防和治疗本病、保障孩子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68例儿童消化性溃疡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方法对68例儿童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有腹痛表现,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占73.5%(50/68);有不良饮食习惯的占70.6%(48/68);有遗传倾向的占41.2%(28/68);有心理因素的占32.4%(22/68);消化性溃疡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结论儿童消化性溃疡致病因素呈多样性,临床表现不典型。  相似文献   

4.
难治性消化性溃疡诊断和治疗的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难治性消化性溃疡(intractable peptic ulcer)一词,已被众多临床工作所接受,意即消化性溃疡,经用标准剂量的H2受体拮抗剂治疗,症状未能消失,十二指肠溃疡在8周末和胃溃疡在12周末通过胃镜复查,见溃疡未能愈合,称之为难治性消化性溃疡,有人提出消化性溃疡病人经过正规、严格、充分的内科治疗,疼痛持续存在或短时间缓解,而很快再度出现,有的症状加重、持续时间延长;有的病人在住院期间,经治疗症状消失,但在出院后很快复发,胃肠钡餐检查及胃镜检查见溃疡并未愈合,便可确认为难治性消化性溃疡。  相似文献   

5.
彭哲 《健康》2011,(9):42-42
别让孩子失去"饥饿权"儿童应该按需喂养,而不是家长觉得孩子饿了就必须让他们吃。因为人体在饥饿时,胃液、消化液分泌旺盛,这时吃东西才能达到消化、吸收的最佳效果。孩子自己最清楚什么时候饿。所以什么时候吃、吃多少应该由孩子来决定。父母不要放弃"管理权"  相似文献   

6.
难治性消化性溃疡(intractable peptic ulcer)一词,已被众多临床工作者所接受,意即消化性溃疡,经用标准剂量的H2受体拮抗剂治疗,症状未能消失,十二指肠溃疡在8周末和胃溃疡在12周末通过胃镜复查,见溃疡未能愈合,称之为难治性消化性溃疡,有人提出消化性溃疡病人经过正规、严格、充分的内科治疗,疼痛持续存在或短时间缓解,而很快再度出现,有的症状加重、持续时间延长;有的病人在住院期间,经治疗症状消失,但在出院后很快复发,胃肠钡餐检查及胃镜检查见溃疡并未愈合,便可确认为难治性消化性溃疡.  相似文献   

7.
8岁的冬冬几个月来经常腹痛。妈妈以为是孩子肚子里有蛔虫.买来一些驱虫药给孩子服,可2个月连续驱虫3次仍不见效。冬冬妈妈不得不带孩子到医院就诊.经过一系列检查.发现孩子患的是消化性溃疡.并且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关,冬冬妈妈十分不解.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患消化性溃疡呢?  相似文献   

8.
有些家长叹息,现在的孩子抗病能力差,太容易生病。为啥有些孩子特别容易生病呢?可能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喂养方式不当 有资料显示,母乳喂养的儿童比人工喂养的儿童健康,并且抗病能力强。人工喂养的孩子在婴幼期较容易患各种疾病。 环境的适应性差 现在不少孩子缺乏对环境的锻炼,孩子一出世就倍加呵护,室内有空调,平时很少出门,即使出门也遮得严严实实,造成儿童对环境缺  相似文献   

9.
天真活泼的中小学生患消化性溃疡,这在以前几乎难以使人相信,但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小儿消化道内镜的开展,使得人们不得不正视这个问题。据浙江医科大学儿童医院五年来的观察表明:小儿消化性溃疡占同期胃镜检查儿童的10.5%,与成人消化性溃疡占同期胃镜检查患者的  相似文献   

10.
少年儿童胃镜检查特征及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平丽  贾林 《现代医院》2004,4(2):34-36
目的探讨有上消化道症状学龄期儿童及青春期少年儿童胃镜检查特征及与幽门螺杆菌(Hp)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近2年在本院行胃镜检查的学龄儿童(6~12岁)及青春期少年儿童(12~18岁)胃镜检查结果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本组儿童疾病检出率为(919%),其中以慢性浅表性胃炎、胃窦炎为主(512%)和消化性溃疡最多见(317%)。学龄儿童组疾病检出率(696%)显著低于青春期少年儿童组(97%),其中学龄儿童组消化性溃疡发病率(87%)显著低于青春期少年儿童组(350%);男性消化性溃疡发病率(412%)显著高于女性患儿(20%);本组儿童HP感染率为240%,学龄儿童组感染率(136%)显著低于青春期少年儿童组(263%);不同病因的HP感染率中以消化性溃疡最高(462%)。结论儿童胃镜检查以慢性浅表性胃炎、胃窦炎为主和消化性溃疡最多见,与HP感染相关,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加。  相似文献   

11.
婴幼儿脾胃相对比较弱,饮食方面需要格外注意: 一忌硬、粗、生 婴幼儿咀嚼和消化机能尚未发育完善,消化能力较弱,不能充分消化吸收营养,因此供给的辅食或饮食应软、细、熟. 二忌咀嚼喂养 有些家长喂养时习惯于先将食物放在自己嘴里咀嚼,再吐在小勺里或口对口喂养,这样做的目的是怕孩子嚼不烂.这样做其实反而不利于婴幼儿消化机能的成熟,而且咀嚼喂养是一种不卫生的习惯,加上孩子抵抗能力差,很容易因此而引起疾病.  相似文献   

12.
了解家庭喂养方式与儿童饮食习惯对儿童肥胖的影响,为开展儿童肥胖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按经济水平好、中、差抽取重庆市渝中区、荣昌县和开县的2970名一~六年级在校学生进行身高、体重、腰围等体格检查,并对其家长或监护人进行家庭喂养方式与儿童饮食习惯问卷调查.结果 受访家长或监护人中,38.0%会强迫孩子吃某种食物,56.6%会觉得孩子吃得不够而想尽办法要求孩子“多吃一点”.41.4%的儿童喜食咸的食物,87.0%的儿童喜欢吃水果,11.9%的儿童吃饭速度快,28.8%的儿童吃饭速度慢.强迫孩子吃某种食物、想尽办法要求孩子“多吃一点”、孩子是否爱吃水果及孩子吃饭速度等为儿童肥胖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结论 不恰当的家庭喂养方式及儿童不良饮食习惯均可引起儿童肥胖.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母亲喂养行为对学前儿童饮食行为的影响,进而从家庭喂养的角度为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行为习惯提供依据及建议。方法采用《儿童喂养量表》和《儿童饮食行为量表》对128例母亲的喂养态度、行为及其孩子的饮食行为状况进行评估,并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考察母亲喂养行为对儿童饮食行为的影响。结果限制饮食是大多数母亲在生活中经常表现出的喂养行为;过饱响应、进食缓慢以及挑食是当前儿童存在的不良饮食行为;限制饮食对食物响应、食物喜好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逼迫进食对儿童过饱响应、进食缓慢、挑食、渴望饮料、情绪性饮食减少及情绪性过度饮食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对儿童的食物喜好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监督对儿童的挑食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结论母亲喂养行为与儿童饮食行为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消化性溃疡是—种很常见的疾病。据统计,全球有10%的人曾经或正在遭受这种病所带来的痛苦,有的甚至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了解—些消化性溃疡的常识,对患者或者其亲朋好友都是很有用处的。  相似文献   

15.
孩子个子矮,家长心里愁。因为孩子的身高太重要了,无论是升学、就业,还是恋爱、婚姻,个子高都占一定的优势。但是瞎着急没用,要想让孩子长高,先得了解是什么原因影响了孩子的身高。人的身高受遗传、疾病、营养、心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有的小孩较同龄儿童矮小,是受父母身高的影响,这是遗传。有的小孩患有某种先天性或全身性疾病,从而阻碍了身高的增长。小儿喂养不当,可使营养素缺乏,其结果是抑制小儿生长发育。精神紧张、心理压抑均不利于孩子的生长。  相似文献   

16.
<正>喂养是婴幼儿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父母与孩子的互动主要发生在喂养时间。国外报道:约25%~40%的婴幼儿存在不同程度的喂养问题[1]。国内有报道:喂养困难占儿童保健门诊就诊总数的15.9%[2]。喂养问题主要包括急腹痛、呕吐、进食太慢和拒绝进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家庭喂养方式和饮食习惯对于儿童肥胖发病的影响,为减少儿童肥胖发病率提供参考。方法按照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2013年3月-2016年1月该院所在的区域内的4所小学中一年级~六年级儿童3 000名进行身高、体重和腰围等检查,并且对儿童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内容为儿童的家庭喂养方式和日常的饮食习惯。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日常的饮食习惯、喂养方式和儿童肥胖之间的关系。结果该研究一共发放3 000份调查问卷,成功收回有效的调查问卷2 965份,回收率98.83%。受访的儿童中有6.27%(186/2 965)的儿童为肥胖。单因素分析显示,家庭喂养方式中,每月吃西式快餐超过1次、强迫孩子吃某种食物和家长要求孩子多吃一点为儿童肥胖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044、9.319和5.761,均P0.05),饮食习惯中,孩子爱吃咸的食物、不爱吃蔬菜、不爱吃水果、吃饭速度快是儿童肥胖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857、8.428、24.818和5.558,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强迫孩子吃某种食物、家长要求孩子多吃一点、孩子不爱吃水果、吃饭速度快是儿童肥胖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值分别为1.521、1.652、0.632和1.431,均P0.05)。结论不恰当的喂养方式和饮食习惯会引起儿童肥胖,家长强迫孩子吃某种食物、家长要求孩子多吃一点、孩子不爱吃蔬菜水果、孩子吃饭速度快可能是儿童肥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肝炎合并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对慢性肝炎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慢性肝炎合并消化性溃疡者的发病率为14.81%;十二指肠溃疡多于胃溃疡;(2)随着病程的延长,消化性溃疡者的发病率逐渐增高;(3)慢性肝炎合并消化性溃疡者的发生率与发病年龄、慢性肝炎临床分型及有无消化性溃疡症状无关;而于性别、病程长短等有关。结论慢性肝炎与消化性溃疡有一定的关系,对临床治疗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0~2岁儿童重症婴幼儿龋(S-ECC)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146对病例组母子及146对对照组母子进行口腔检查、龋齿活动性检测(Cariostat test)及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与0~2岁儿童S-ECC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孩子Cariostat值、母乳喂养持续时间、孩子的第一颗乳牙萌出时间、不良的喂养习惯、进行常规口腔检查、孩子开始刷牙的时间及家长为孩子刷牙等因素是儿童龋齿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孩子Cariostat值越高、婴幼儿喂养方式不当、孩子的牙齿萌出越早是0~2岁儿童重症婴幼儿龋重要危险因素;而早期进行常规口腔检查、越早为孩子开始正确的口腔卫生护理是预防0~2岁儿童重症婴幼儿龋发生的重要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20.
儿童厌食是许多家长比较头疼的事情,有的家长遇到这种情况显得束手无策,不知从哪方面引导。其实厌食一般由药物因素、疾病因素、精神因素及不良饮食习惯等引起,其中精神因素对儿童的厌食有着重要的作用。环境因素有的孩子初到一个新的环境不能适应,有的孩子离开父母及所熟悉的地方,情绪低落而常常会引起拒食或食欲大减。孤独因素有的家长对孩子要求过高,限制过严,不让孩子与别的小朋友玩,孩子失去自由的空间,从而影响孩子情绪,使食欲下降。强迫行为有的家长怕孩子吃少了而反复诱劝,甚至强迫其进食,引起孩子反感,到吃饭时却不想去吃东西。不当教育有些家长爱在饭桌上训孩子,致使孩子每次吃饭时都感到紧张,从而影响食欲。气候因素气温过高影响了消化道的神经调节和消化液的分泌,造成没有食欲或食欲低下;气温过低孩子缺少运动,消化功能减退,相应的受到影响。过度劳累休息不好,生活没有规律,睡眠不足均可影响消化功能,使孩长此以往,孩子的厌食容易诱发许多疾病,如小儿常见的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等,家长切莫轻视。用料:黄鳝250克,鸡内金6克,盐、胡椒粉、料酒、白糖各适量。用法:黄鳝去内脏,洗净切段,鸡内金烧黄研末,与盐涂于鳝鱼背上,加水少许,蒸熟,取出后加胡椒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