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比较骨巨细胞瘤中的多核巨细胞与破骨细胞骨吸收的功能特点。方法:体外分离骨巨细胞瘤中的多核巨细胞与骨片共同培养,观察IL1α(50μg/L,100μg/L)对多核巨细胞体外骨吸收的影响。结果:IL1α可使多核巨细胞骨吸收陷窝的数目和面积增加;其作用随剂量增加而增强;IL1α对多核巨细胞的促进作用具有长效性。结论:IL1α具有促进多核巨细胞体外骨吸收作用,说明多核巨细胞与破骨细胞在骨吸收功能方面有相似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破骨细胞与骨巨细胞瘤中多核巨细胞的特点,明确后者的性质和来源。方法: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体外培养的多核巨细胞的一般形态及降钙素对它的影响;用骨片与多核巨细胞共同培养法观察多核巨细胞的体外骨吸收功能,用扫描电镜观察骨吸收陷窝,Gomori染色观察多核巨细胞的酸性磷酸酶活性。结果:倒置相差显微镜下可见多核巨细胞胞核较多(20个以上),胞浆周边不规则,有伪足样突起;胞浆内可见较多大小不等的空泡;降钙素(100μg·L-1)可抑制多核巨细胞的伪足样运动;多核巨细胞与灭活的骨片共同培养时可见骨吸收陷窝形成,扫描电镜下可见吸收陷窝底面有原纤维;Gomori染色时可见多核巨细胞的酸性磷酸酶呈阳性。结论:证实了多核巨细胞具有破骨细胞的形态特征与骨吸收功能,可能来源于骨髓的破骨细胞前体细胞  相似文献   

3.
骨巨细胞瘤中的多核巨细胞体外骨吸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破骨细胞与骨巨细胞中多核巨细胞的特点,明确后的性质和来源。方法: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休外培养的多核巨细胞的一般形态及降钙素对它的影响,用骨片与多核巨细胞共培养法观察多核巨细胞的体外骨吸收功能,用扫描电镜观察同吸收陷窝,Gomori染色观察多核巨细胞的酸性酸酸酶活性,结果:倒置相差显微镜下可见多核巨细胞核较多(20个以上)胞浆周边不规则,有伪足样突起,胞闪内可可见较多大小不等的空泡;降钙  相似文献   

4.
骨巨细胞瘤中成纤维样基质细胞体外钙化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骨巨细胞瘤的组织来源。方法:在体外培养。Gomori法碱性磷酸酶染色,生化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碱酸酶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骨钙素在成纤维样基质细胞中的表达。使用含B-甘油磷酸钠和CaCl2的培养液,观察成纤维样基质细胞体外钙化能力。结果:成纤维样基质细胞中碱性磷酸酶和骨钙素呈阳性表达,在体外具有钙化能力,在细胞培养上清液中有碱性磷酸酶。结论:骨巨细胞瘤中的成纤维样基质细胞具有某些成  相似文献   

5.
骨巨细胞瘤中多核巨细胞的纯化及其性质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利用酶消化方法对骨巨细胞瘤中多核巨细胞进行纯化 ,以弥补破骨细胞获取量少的问题 ,为骨质疏松的体外研究提供丰富的细胞来源。并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骨巨细胞瘤中多核巨细胞的性质和来源进行探讨。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 8例骨巨细胞瘤的多核巨细胞 ,在培养 2 0h后 ,用 0 .5 g·L-1胰蛋白酶 / 0 .2 g·L-1EDTA联合消化的方法去除贴壁能力较弱的单核基质细胞。将分离培养的骨巨细胞瘤多核巨细胞与牙磨片共培养 ,观察骨巨细胞中多核巨细胞的噬骨能力。并用破骨细胞特异表达的空泡型质子泵、Ⅱ型碳酸酐酶、组织蛋白酶K、基质金属蛋白酶 9对多核巨细胞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和TRAP染色。结果 :利用酶联合消化的方法可以获得较高纯度的多核巨细胞 ,纯化率达 85 %。骨巨细胞瘤中的多核巨细胞对破骨细胞所特异表达的空泡型质子泵、Ⅱ型碳酸酐酶、组织蛋白酶K、基质金属蛋白酶 9呈强阳性表达 ,TRAP染色阳性 ,体外培养具有噬骨能力。结论 :利用 0 .5 g·L-1胰蛋白酶 / 0 .2g·L-1EDTA消化的方法可获得较高纯度的多核巨细胞 ,可为破骨细胞体外研究提供丰富的细胞来源。骨巨细胞瘤中的多核巨细胞在功能表达上与破骨细胞相似 ,它可能来源于病变中圆形单核基质细胞的融合  相似文献   

6.
骨巨细胞瘤细胞成分和细胞因子在溶骨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骨巨细胞瘤(GCT)各细胞成分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IL-1)细胞因子在骨吸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细胞分离技术和体外细胞溶骨模型,检测GCT各细胞成分的骨吸收活性及TNF-α和IL-1对这种活性的影响。结果:在溶骨模型中,多核巨细胞(MGC)的数目越多,^45Ca^2+的释放也越多;纤维母细胞样基质细胞(FC)组的^45Ca^2+值明显高于无细胞对照组(P〈0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骨巨细胞瘤中多核巨细胞的来源,探讨骨巨细胞瘤是破骨细胞或者是肿瘤细胞。方法:本次试验标本30例为解放军222医院病理科经病例证实的手术标本。采用链菌素亲生物素一过氧化物酶连接法(sp)免疫组化技术。抗体 PCNA、P53、P21、CD68、AACT 以及 SP 染色试剂均为即用型,阳性判断以细胞浆、细胞膜或细胞核着棕色颗粒为阳性反应,以缓冲液 PBS 代替一抗作阴性对照,确定骨巨细胞瘤中多核巨细胞的来源。结果:30例骨骨细胞瘤中的多核巨细胞均不表达 PCNA、p53及 c -erBb2、有8例表达 p21,其包浆课件棕褐色的阳性颗粒,所有标本中的巨细胞均呈现 CD68强阳性,棕褐色的颗粒绝大多数位于细胞浆中,少数多核巨细胞呈 Vimentin 阳性反应,还有一部分多核巨细胞呈 Lysozyme 中性或阳性反应。结论:巨细胞瘤中的多核巨细胞与破骨细胞在形态学及酶组织化学与免疫组织化学与破骨细胞相似。多核巨细胞具有一定的破骨能力,由此可见,多核巨细胞是破骨细胞,属于终末细胞,而不是肿瘤细胞。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破骨细胞分化因子(ODF)及其受体(RANK)和反意受体-护骨因子(OPG)在骨巨细胞瘤(GCT)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GCT中多核巨细胞形成J、affe分级和临床复发的关系。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5例GCT组织中ODF、OPG、RANK 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4例GCT组织中ODF蛋白的表达,统计分析其表达与Jaffe分级和临床复发的关系。结果:GCT组织中ODF、OPG、RANK mRNA均有表达,且ODF表达丰富;GCT组织单核基质细胞和多核巨细胞中均有ODF蛋白的表达,但以单核基质细胞为主,Ⅰ级单核基质细胞中ODF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Ⅱ、Ⅲ级,ODF蛋白的表达与复发无关。结论:GCT组织中ODF的表达与多核巨细胞的形成及Jaffe分级有关。  相似文献   

9.
骨巨细胞瘤瘤组织中M—CSF,TNF—α的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与骨巨细胞瘤局部溶骨的关系。方法:通过ELISA法,Western blot法和免疫组化法对10例骨巨细胞瘤,5例骨肉瘤和5例正常人血清进行了TNF-α和M-CSF表达及定位检测。结果:骨巨细胞瘤组织TNF-α含量和M-CSF表达率明显高于骨肉瘤和正常人血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老鹳草素(geraniin,Ge)对体外培养破骨细胞(OC)的形成及其骨吸收功能的影响.方法 由1日龄SD大鼠四肢长骨分离OC,和象牙骨片共同培养,或直接接种于培养板中,分别采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和甲苯胺蓝染色技术观察不同浓度的Ge对体外培养OC形成及OC性骨吸收功能的影响.结果 Ge呈浓度依赖性减少体外培养的TRAP染色阳性多核细胞即成熟破骨细胞(mature osteoclast,mOC)数目;与空白对照组比较,Ge各浓度组均使OC性骨吸收陷窝个数和面积减少、灰度变浅.结论 Ge减少体外培养OC的形成并抑制体外培养OC的骨吸收功能.  相似文献   

11.
向理科  罗子国 《重庆医学》1993,22(5):266-268
本文对7例脊柱原发性骨巨细胞瘤(GCT)进行了光镜(LM),组化和免疫组化研究,其中2例进行了电镜(EM)观察。LM和EM显示GCT由单个核细胞(MC)和多核巨细胞(MGC)组成。MC包括成纤维细胞(FB)、组织细胞(HC)、原始间叶细胞、中间型细胞、黄色瘤细胞和肌纤维母细胞(MFB),并见原始间叶细胞过渡为不同分化的FB和HC。MGC由MC融合而成,多数为HC型,少数为兼有FB和HC的混合型。我们认为GCT起源于原始间叶细胞;HC、FB和MFB属肿瘤性细胞,MGC属反应性细胞。  相似文献   

12.
通过电镜观察、细胞化学、间接免疫荧光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2例骨巨细胞瘤中多核巨细胞(MGC)进行观察,并与破骨细胞(OC)、炎性(异物)巨细胞对比。结果表明四种细胞极为相似,均具有酸性磷酸酶、过氧化物酶、α-1-抗胰蛋白酶、α-1-1抗糜蛋白酶等,这些物质被认为是巨噬细胞标志,提示MGC起源与巨噬细胞有关,并为MGC与OC来自同一祖先提供一定证据。  相似文献   

13.
张忠安 《四川医学》2001,22(6):581-581
患者 ,男 ,18岁。因右足踝部疼痛、肿胀加剧 3月入院。 2年前右足跟部间断性疼痛反复发作 ,随后出现肿胀。半年前在外地打工不慎跌伤右足 ,当时X线片诊断为右距骨骨折。用石膏固定治疗 2月后 ,右踝部疼痛肿胀反而加剧 ,来我院X线片检查 :右距骨骨折无骨痂形成 ,骨质破坏明显 ,距骨后方呈网络状改变并向后上方膨出。诊断 :右距骨骨肿瘤。在我院施行距骨摘除并植骨手术 ,将所切病骨标本送病理检查 ,报告为 :右距骨骨巨细胞瘤Ⅱ级。骨巨细胞瘤是一种常见的骨肿瘤。病灶起源于骨骼的非成骨性结缔组织 ,其主要成分类似破骨细胞 ,故又称之为破骨…  相似文献   

14.
白细胞介素1刺激破骨细胞性骨吸收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白细胞介素1β(IL-1β)在破骨细胞性骨吸收中的刺激作用及其相应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将新生大鼠破骨细胞单独以及和成骨细胞联合接种于预置象牙片的培养板中。24h后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IL-1β。继续培养48h,然后取出象牙片,超声处理后行甲苯胺蓝染色,光镜下观察骨吸收陷窝的数目并计算其部面积。结果:IL-1β能够明显增加坡骨细胞和成骨细胞联合培养组象牙片上吸收陷窝的数目和面前,且刺激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但对单独培养的破骨细胞无明显刺激作用。结论:IL-1β的刺激骨吸收作用由成骨细胞所介导,而非直接作用于破骨细胞。  相似文献   

15.
16.
郭卫  马克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5,27(6):403-405,I041,T001
应用免疫组化及分子杂交方法研究了10例骨巨细胞瘤及4例胎儿骨标本。大部分多核巨细胞及约20%-40%的单核基质细胞对抗巨噬细胞单抗标记呈阳性,胎儿骨中破骨细胞对抗巨噬细胞单抗标亦呈阳性。在抗P53蛋白单抗染色中,30%-60%的STC标记阳性。  相似文献   

17.
18.
《医学科技》2002,(3):10-12
  相似文献   

19.
应用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恶性骨巨细胞瘤1例报告沈声贤,王孝忠,王四京,吴昌林(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外科贵阳550002)骨巨细胞瘤目前治疗多选用病灶清除、腔内灭活、自体骨移植,术后复发恶变者,多采用广泛或根治切除或截肢。本文报告一例右股骨下端骨巨细胞瘤(...  相似文献   

20.
荣国  屈向红  王建祥 《河北医学》2002,8(9):F003-F003
骨巨细胞瘤常称为良性骨巨细胞瘤或破骨细胞瘤 ,是比较常见的原发骨组织肿瘤之一。骨巨细胞瘤好发于长管状骨的骨端 ,其好发部位顺次为股骨远端、桡骨远端、股骨近端及胫骨近端 ,该肿瘤常造成骨质破坏 ,极少浸及周围软组织。现将我院收治的 1例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突破骨膜浸及周围软组织的病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患者 ,女 ,53岁 ,农民。主因左腕部疼痛 3年 ,加重伴肿胀及活动受限 3月入院。患者缘于 3年前 ,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腕部轻度疼痛 ,活动无明显受限 ,当时就诊于本地卫生院 ,诊断为“左腕关节炎” ,给予消炎止痛药物治疗后症状有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