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一种切除中颅凹颞下凹沟通肿瘤的颅面联合入路。方法:采用经额颞颧下颌联合手术入路切除肿瘤。结果:显微镜下全切肿瘤的患者经远期随访无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结论:该入路暴露充分,对脑组织牵拉小,能在颈部控制颈内、外动脉,尽早辨认并保护面神经,对切除中颅凹颞下凹沟通肿瘤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一种切除中颅凹-颞下凹沟通肿瘤的颅-面联合入路.方法:采用经额颞颧下颌联合手术入路切除肿瘤.结果:显微镜下全切肿瘤的患者经远期随访无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结论:该入路暴露充分,对脑组织牵拉小,能在颈部控制颈内、外动脉,尽早辨认并保护面神经,对切除中颅凹-颞下凹沟通肿瘤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更完全地切除中颅凹底内外沟通性肿瘤。方法:采用经过改良的Mickey额颞颞下窝入路。其改良主要是将额骨瓣连同其表面附着的颞肌以及游离后的眶颧骨块一并向下翻开,并将手术程序作了相应改变。结果:成功切除了13例肿瘤。术后3例恢复了轻工作,6例能自主生活,3例生活仍需别人照顾,1例复发未再次手术。结论:采用改良的额颞颞下窝入路对中颅凹底内外沟通性肿瘤暴露充分,切除广泛。Mickey入路改良的优点:颞肌血运的保留,有利于骨瓣与正常颅骨的早期融合。同时颞肌附着点的保留,有利于咀嚼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讨经眶颧颞下入路的临床特点。方法:经眶颧颞下入路切除中颅窝肿瘤4例。结果:次全切除3例,部分切除1例。结论:此入路适合于中颅窝肿瘤切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额颞-颞下入路对中颅凹型三叉神经鞘瘤的手术优点.[方法] 回顾分析5例经额颞-颞下入路手术切除中颅凹型三叉神经鞘瘤临床资料.4例全切,1例大部切,海绵窦内有残留.2例断颧弓.[结果] 术后病人临床症状不同程度改善,其中1例病人术后出现一过性动眼神经麻痹,术后1月恢复;1例出现脑脊液漏,经抗炎治疗和腰大池置管引流痊愈.本组无死亡病例.1例大部切病人术后行γ刀治疗,复查MRI,残存肿瘤无增大.[结论] 经额颞-颞下入路对切除中颅凹型三叉神经鞘瘤具有创伤小,距离近,显露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介绍采用颞-枕下-经岩骨入路切除岩骨斜坡区肿瘤的手术方法。方法分析116例岩斜区肿瘤患者的手术方法,所有病人均采用颞-枕下-经岩骨入路切除肿瘤,其中采用经迷路后-乙状窦前入路110例,经乙状窦入路2例,经迷路-乙状窦前入路2例,经颧弓-经岩骨入路2例。结果肿瘤全切除75例(64.7%),次全切除33例(28.4%),大部切除8例(6.9%)。手术死亡3例,占手术总数2.6%。结论颞-枕下-经岩骨入路适用于病变位于斜坡中线部位,或肿瘤横跨颞骨岩部内侧,侵及中、后颅凹和累及海绵窦、三叉神经切迹(Meckel凹陷)肿瘤的切除,该方法在术中对岩骨斜坡区能够获得良好的暴露。  相似文献   

7.
后颅凹脑膜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高对后颅凹脑膜瘤诊断与治疗的认识。方法:对1987-1993年收治,显微手术切除的45例后颅凹脑膜瘤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全切29例,疗效;优27例,良8例,差5例,死亡5例。结论:术前精确的诊断对手术及预后非常重要手术入路主要取决于肿瘤的位置,延伸相大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并分析各型三叉神经鞘瘤的显微手术的治疗体会。方法对中国医大盛京医院1992~2005年收治的31例三叉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完全位于中颅窝的14例,10例采用颞下入路,3例采用侧裂入路,1例采用额眶颧入路;位于后颅窝的10例,全部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7例哑铃型肿瘤中,4例采用颞下经小脑幕入路,2例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1例幕上下联合入路。结论颞下入路、侧裂入路适合于中颅窝型肿瘤的切除,枕下入路适合于后颅窝型肿瘤的切除,哑铃型肿瘤采用颞下经小脑幕入路或经颞下-乙状窦前入路切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前中颅底沟通瘤的手术入路和显微切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前中颅底沟通瘤的手术入路和颅底重建的方法。方法:采用经额鼻筛眶入路、经额颞眶颧入和经额颞联合耳前颞下入路暴露肿瘤,予于显微手术切除。结果:17例该部位肿瘤施一微手术治疗,肿瘤全切除11例,次全切除3例,大部分切除3例。手术结果良好,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结论:前中颅底内外沟通瘤应根据肿瘤位置、侵犯范围选择适当手术入路,充分暴露病灶,有利于广泛切除肿瘤。颅底重建是避免脑脊液漏及颅内感染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介绍两种入路显露鞍区不同部位及不同类型肿瘤48例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经验。方法:经额颞联合耳前颞下入路露,经翼点入路晕露,显微外科手术切除颅中窝底鞍旁肿瘤,显微外科手术切除鞍内及鞍上肿瘤。手术入路根据肿瘤具体位置而定,颅中窝底鞍旁多采用经额颞联合耳前颞下入路^[1],鞍内及鞍上肿瘤则经翼点入路。结果:全切除47例,1例脊索瘤向海绵窦颅底生长行次全切除。结论:经额颞联合耳前颞下入路显露及翼点入路,鞍区肿瘤显露良好,采用显微手术治疗,是提高全切除率、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颧颞入路对中颅底肿瘤的疗效。方法 对中颅窝脑膜瘤 ,颅咽管癌、离膜肉瘤及神经鞘瘤各1例,采用颧颞入路手术,取下颧弓以扩大中颅窝底视野,对肿瘤长入后颅窝者,切开小脑天幕,切除天幕下肿瘤,对向前颅底及眶内生长者,以扩大的颧颞眶入路手术。结果 中颅底肿瘤全切6例,次全切3例,大部切除3例,肿瘤残留与肿瘤侵犯海绵窦、包绕颈内动脉、脑干受浸润有关。结论 颧颞入路可有效地适用于中颅底肿瘤切除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颧颞入路对中颅底肿瘤的疗效。方法 对中颅窝脑膜瘤 9例 ,颅咽管瘤、脑膜肉瘤及神经鞘瘤各 1例 ,采用颧颞入路手术 ,取下颧弓以扩大中颅窝底视野。对肿瘤长入后颅窝者 ,切开小脑天幕 ,切除天幕下肿瘤 ,对向前颅底及眶内生长者 ,以扩大的颧颞眶入路手术。结果 中颅底肿瘤全切 6例 ,次全切 3例 ,大部切除 3例。肿瘤残留与肿瘤侵犯海绵窦、包绕颈内动脉、脑干受浸润有关。结论 颧颞入路可有效地适用于中颅底肿瘤切除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临床上采用前外侧硬脑膜外入路手术的病例,验证该区域显微解剖临床应用的实际意义。资料与方法:资料1998—2003年收治的采用前外侧硬脑膜外入路的手术:前床突脑膜瘤8例,眶颅沟通瘤12例,海绵窦内肿瘤4例,巨大侵袭性垂体腺瘤2例。方法 对前床突脑膜瘤,采用眶上翼点联合入路,肿瘤累及海绵窦者采用额颞眶颧联合入路。对眶颅沟通瘤:采用眶上入路。对海绵窦内肿瘤,肿瘤主要位于海绵窦前部或前中部,无骑跨中后颅窝,采用额颞眶颧联合入路。对巨大侵袭性垂体腺瘤:采用眶额入路,切除眶板达眶上裂,打开视神经管,磨除前床突。结果 12例颅眶区肿瘤中,全切除10例,次全切除2例,全切除率为83.33%。前床突脑膜瘤全切除5例,次全切除2例,部分切除1例。全组无手术死亡。4例海绵窦内肿瘤,2例全切除,1例次全切除,1例大部分切除。2例侵袭性垂体瘤,1例为全切除,1例为次全切除。结论 前床突脑膜瘤采用硬脑膜外入路,磨除前床突,有利于肿瘤基底部的血供阻断,有利于前床突下肿瘤与颈内动脉的分离。眶颅沟通瘤采用前外侧硬脑膜外入路,肿瘤显露范围充分,可同时处理眶内肿瘤和颅内肿瘤,眶上裂的显微解剖有利于在处理切开总腱环时保护颅神经。前外侧硬脑膜外入路可充分显露海绵窦,Zinn腱环切开并向后切开海绵窦上壁可显露海绵窦内肿瘤。侵袭性巨大垂体腺瘤采用前外侧硬脑膜外入路,可充分显露海绵窦上外侧壁,为在硬脑膜外切除海绵窦内的垂体腺瘤创造了必要的条件;磨除前床突,打开视神经管对硬脑膜下切除肿瘤可增加视神经和颈内动脉的活动度,为切除鞍内肿瘤提供了较好的手术空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额颞眶入路切除眶内球后肿瘤、颅眶沟通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眶内球后肿瘤5例及颅眶沟通性肿瘤12例,均经额颞眶入路手术切除。结果肿瘤全切15例,次全切除2例,无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16例患者的术前突眼症明显减轻,眼球活动障碍改善9例;术前9例视力减退的患者,术后有所恢复6例,没有变化3例。恶性肿瘤手术后给予放疗和(或)化疗。1例转移瘤患者术后9个月死亡;11例经过术后1~2.5年随访,无肿瘤复发,无搏动性突眼。结论经额颞眶入路操作安全简便,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5.
颞下入路切除颅颈交界处异位室管膜瘤一例报告孙业忠,吴若秋,杨华(贵阳医学院附院脑外科贵阳550004)颅颈交界处肿瘤常见的为脊索瘤、脑膜瘤、胆脂瘤,而罕见室管膜瘤。该处位置深在,手术显露困难。笔者于1994年4月经颞部入路,切除颅颈交界处前部异位室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半导体激光显微外科技术,治疗颅底沟通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术中采用激光显微外科技术,通过颅面联合入路,耳前颞下入路、鼻侧切开入路、后枕项部正中入路、双侧颞下入路切除不同的颅底沟通瘤11例,并行颅底重建。结果:全切7例,近全切2例,大部切除2例,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结论:半导体浙江显微外科治疗颅底沟通瘤提高了手术全切除率和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鞘瘤病人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以取得较好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15例三叉神经鞘瘤病人的病史、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情况。结果:6例肿瘤位于中颅凹,5例位于后颅凹,4例位于中、后颅凹,呈哑铃形生长。手术全切除9例,大部切除6例,无手术死亡,13例获随访2-11年,2例失访,其中3例复发再次手术切除。结论:三叉神经鞘瘤手术入路应根据肿瘤生长的部位采用不同的入路,显微外科技术能提高肿瘤的全切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8.
颅眶沟通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Jia G  Zhang J  Wu Z 《中华医学杂志》2000,80(11):852-853
目的 探讨颅眶沟通性肿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16例颅眶沟通性肿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神经影像学诊断及手术治疗等进行分析。结果 经额颞眶顶入路手术11例,经翼点入路手术5例,均病理证实。肿瘤全切除5例,近全切除8例,大部切除3例。脑膜瘤10例,转移癌4例,神经鞘瘤和淋巴瘤各1例。脑脊液漏和颅神经损伤为主要并发症。本组随访最长2年,肿瘤全切除者均为脑膜瘤病例,未见复发;近全切除脑膜瘤病例经γ-刀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总结垂体腺瘤显微外科治疗的经验和效果。方法:56例采用显微外科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垂体腺瘤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经蝶入路15例,经额下或额下-经蝶入路28例,经额颞或翼点入路10例。经额-眶-蝶联合入路3例。微腺瘤4例,大腺瘤52例,并对其手术入路的选择、手术技巧进行讨论。结果:全切除及近全切除肿瘤46例,大部分切除8例,部分切除2例。1例病人手术后死于颅内感染。2例肿瘤复发需再次手术治  相似文献   

20.
魏栋辉 《当代医学》2013,(19):53-54
目的探讨额颞断颧弓扩大中颅窝底入路在鞍旁肿瘤手术切除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渭南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采用额颞断颧弓入路显微外科方法切除25例鞍旁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全切除21例,3例次全切除,1例部分切除。术后短期出现外展神经功能障碍3例,动眼神经麻痹2例,三叉神经感觉障碍2例,肢体轻瘫1例,3个月后均完全恢复,无死亡病例。结论经额颞断颧弓入路能够充分暴露中颅窝底及鞍旁结构,有助于该部位肿瘤的切除及神经功能保护,临床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