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不同幽门螺杆菌的菌体蛋白构成及其免疫印迹条带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方法:将6株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临床分离株的菌体蛋白进行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以免疫印迹技术分析其免疫原性;以6株Hp菌体蛋白的等量混合物为抗原,检测了62例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血清抗HpIgG的免疫印迹条带。结果:凝胶上6株Hp的菌体蛋白条带非常相似,均含67.0u、65.0u、57.0u3条主要蛋白条带,但各主要蛋白条带的含量在6株Hp中各不相同(薄层扫描法);除共同含有67.0u、57.0u、55.0u、52.0u4条免疫反应条带外,6株Hp的其余免疫反应条带的检出率及颜色深浅有明显差异;24.8u免疫反应条带在胃癌组的检出比例(11/12)显著高于胃溃疡组(4/13)、十二指肠溃疡组(7/14)和慢性胃炎组(1/12)。结论:不同Hp临床分离株的菌体蛋白结构相似,但其蛋白含量和免疫原性有差异;24.8u蛋白可能与胃癌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及存在的问题临床学院内科余剑平综述王丕龙,刘新才审校中图分类号R573.1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在胃十二指肠疾病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已被肯定[1]。抗Hp治疗已成为Hp相关性胃十二指肠疾病治疗的重要措...  相似文献   

3.
目的幽门螺杆菌(Hp)与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关系密切。而CagA基因被认为是幽门螺杆菌的毒力标志。探讨CagA基因型幽门螺杆菌和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在上消化道疾病中的作用。方法(1)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118例胃十二指肠患者的胃粘膜进行CagA基因检测。(2)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胃粘膜培养上清中TNF-α、IL-6、IL-8的含量。结果67例Hp感染患者中50例检出CagA基因。其中15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全部检出CagA基因,10例胃溃疡患者中8例检出CagA基因,42例慢性胃炎中27例检出CagA基因。Hp阳性组的胃粘膜培养上清中TNF-α、IL-8、IL-6的含量显著高于Hp阴性组(P<0.01),CagA+Hp组胃粘膜培养上清中IL-8的浓度显著高于CagAHp组(P<0.01)。TNF-α与IL-8、IL-6呈正相关。TNF-α、IL-8、IL-6的浓度在有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组织学表明,CagA+Hp与胃粘膜的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有关,而与肠化生、腺体萎缩,不典型增生的程度无  相似文献   

4.
黄汉群  陈远能 《广西医学》1999,21(5):855-857
目的:初步探讨CagA^+Hp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方法:检测103例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的血清CagA-Hp-IgG抗体,了解含CagA基因Hp在胃十二指肠疾病中的感染率,结果:消化性溃疡患者的CagA-Hp-IgG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慢性胃炎组(P〈0.05)。活动性胃炎组的抗体阳性率又明显高于非活动性胃炎组,结论:CagA^+Hp与消化性溃疡,活动性胃炎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 ,近年来研究发现 ,Hp感染后可出现致病的多样性 ,这可能与Hp菌株毒力差异有关 ,细胞毒素相关蛋白 (CagA)和空泡细胞毒素 (VacA)被认为是Hp毒力的主要标志。随着社会的老龄化 ,老年人溃疡病和胃炎合并Hp感染占相当比例。本研究通过对患有胃十二指肠疾病伴Hp感染的老年人 ,检测血清CagA、VacA因子 ,以了解老年人Hp感染的菌株类型 ,探讨老年人Hp毒力因子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材料与方法一、研究对象1997年 3月…  相似文献   

6.
幽门弯曲菌S1型VacA基因的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幽门弯曲菌S1型VacA基因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用PCR技术检测60株Hp的S1型VacA基因。60株Hp分别分离自8例胃癌,19例消化性溃疡和33例生胃炎患者。结果7例胃癌,15例消化性溃疡和3例慢性胃炎患者的Hp检出S1型VacA基因,检出率分别为87.%和78.9%和9.1%。  相似文献   

7.
用ELISA法测定了177例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性胃十二指肠疾病和非HP感染性疾病鹗2血清抗HP-IgG。结果: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1.7%和89.8%,与快速尿素酶试验和组织学检查无显著性差异(P〉0.05)。动态监测抗HP-IgG阳性患者“三一3、6和10个月,发现HP治疗成功率分别为9.92%、68.70%和92.36%。提示血甭Hp-IgG检测敏  相似文献   

8.
幽门螺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感染的胃粘膜病理学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青  胡伏莲 《中国医刊》2001,36(5):20-21
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Hp)是在胃内生长的一种常见细菌 ,目前认为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粘膜相关淋巴瘤等疾病均有关系。1 Hp的生物学特性幽门螺杆菌呈“S”形或弧形 ,革兰染色阴性。新鲜培养物湿涂片在相差显微镜下可见到典型形态和活泼的动力。电镜下菌体呈螺旋形弯曲 ,长 1 5~ 5 0 μm ,宽 0 3~ 1 0 μm。表面光滑 ,末端钝圆 ,一端具有 2~ 6条带鞘鞭毛 ,长度稍长于菌体 ,每一鞭毛基部与菌体细胞膜上直径约 50nm的圆球状结构相连 ,内侧有一电子密度降低区域。Hp是一种专性微需…  相似文献   

9.
部分纯化抗原半定量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鉴定并提取幽门螺杆菌特异性抗原,建立测定抗HP抗体的半定量免疫酶技术。方法:10株HP可溶性蛋白用于十二烷在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蛋白印迹分析,凝胶层析提取特异性抗原,方阵滴定建立免疫酶方法。纯化抗原与全菌抗原同批检测136例患者,以蛋白印迹分析作为金标准。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球形幽门螺杆菌生物学性状和蛋白产物发生的改变。方法:通过延长培养时间和亚抑菌浓度抗生素--灭滴灵的作用,分别获得两类球形幽门螺杆菌(Hp)。结果:两种不利于Hp生长的环境在引起Hp发生球变的同时,每毫升菌落形成单位(CFU/ml)减少,尿素酶活性降低。结论:球形Hp尿素酶活性低下,且在常规培养基上不能生长。抗生素的作用比延期培养更快使Hp发生球形变异。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蛋白质条带分析发现抗生素诱变的球形Hp与正常形态Hp基本相似,与延期培养的Hp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1.
幽门螺杆菌在各系统相关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莉  张澍田 《中国医刊》2001,36(7):25-26
幽门螺杆菌感染作为胃、十二指肠疾病的最主要病因已得到医学界的首肯 ,并为人们所熟悉。但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人类其他各系统相关疾病的关系及可能的作用机制尚待进一步认识。1 消化系统大量研究表明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MALT)淋巴瘤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有关 ,本文不再做阐述 ,仅对反流性食管炎、唾液腺MALT瘤、肝性脑病和Hp的关系加以探讨。1 1 反流性食管炎  Labenz等[1] 将十二指肠溃疡愈合患者随机分为Hp( )和Hp( -)组 ,每年进行一次胃镜检查 ,以观察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行…  相似文献   

12.
凌江红  洪瑞香  韦宗平 《广西医学》2000,22(6):1180-1182
目的:为探讨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agA)与幽门螺杆菌(Hp)相关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方法:应用间接ILISA法定性检测170例胃镜受检者CagAHpIgG抗体。结果:170例受检查中,Hp感染者106例,其中CagA阳性69例,阳性率为65.09%,Hp感染的DU、GU、GCa患者CagA阳性率明显高于Hp感染的CG患者(P〈0.05),DU、GU、GCa组间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提示CagA与Hp相关的严重胃十二指肠疾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幽门螺杆菌对胃上皮细胞分泌IL-8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幽门螺杆菌对胃上皮细胞分泌IL-8的影响。方法:将Hp与胃上皮细胞共同孵育24h,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IL-8的浓度。结果:Hp可直接诱导胃上皮细胞分泌IL-8;热灭活,甲醛溶液固定后的菌株该作用明显减弱(P〈0.01),食有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cagA)株的诱导作用大于不含CagA株,差异明显(P〈0.05),结论:Hp能够刺激胃上皮细胞分泌IL-8;这可能与细菌是否含有cagA有  相似文献   

14.
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及社区预防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于胃、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 ,溃疡也可发生于食道下段、胃空肠吻合口附近以及Meckel憩室等部位。研究表明 ,引起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很多 ,其中以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胃粘液 -粘膜屏障受损以及胃、十二指肠运动失调较为重要。1 幽门螺杆菌目前认为Hp和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密切相关。流行病学资料显示 ,Hp感染者发生消化性溃疡的危险性是未感染者的 2 0倍。我国自然人群Hp感染率为 40 %~ 6 0 % ,胃溃疡患者为 70 %~ 80 % ,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为 90 %~ 10 0 %。根除Hp…  相似文献   

15.
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粘膜的PCNA和HSP70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幽门螺杆菌(Hp)在胃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机制,采用了免疫组织化学和Northern-blot方法,对35例慢性胃炎和20例胃腺癌患者进行了对比观察,其中24/35例慢性胃炎检出Hp,另11/20例胃腺癌为Hp阳性。Hp相关慢性胃炎者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标计指数(LI)为20.6±4.7,高于Hp阴性慢性胃炎LI(11.3±5.2)(P<0.05);Hp阳性胃腺癌组织HSP70表达水平低于Hp阴性胃腺癌者,并低于Hp阳性的慢性胃炎者。结果提示,Hp感染的存在,可能具有促使慢性胃炎者胃粘膜增生,降低胃腺癌HSP70表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cagA基因和血清CagA抗体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测定623汕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患者感染HpcagA基因;用酶免疫方法测定同一患者血清CagA抗体。结果:HpcagA基因阳性率为56.45%。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患者感染HpcagA基因阳性率分别为55.56%、54.17%和63.64%。三种疾病患者之间感染Hp的cagA基因阳性率无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与上消化道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法,对慢性胃炎174例(其中浅表性胃炎62例,弥漫性胃窦胃炎57例,多灶性萎缩性胃炎55例)和十二指肠溃疡54例患者血清Hp进行检测分析,对Hp阳性的132例慢性胃炎和5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进行VacA、CagA抗体检测。结果:慢性胃炎174例中检测出Hp阳性132例,阳性率为75.86%(其中浅表性胃炎Hp阳性率为75.81%,弥漫性胃窦胃炎为78.95%,多灶性萎缩性胃炎72.73%);十二指肠溃疡患者Hp阳性率为92.59%。在182例Hp阳性者中VacA、CagA抗体检测出阳性率为53.85%,而慢性胃炎与十二指肠溃疡有显著的差异。结论:提示Hp感染与上消化道疾病的发生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幽门螺杆菌诱导胃上皮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幽门螺杆菌(Hp)对胃上皮细胞凋亡与增殖的影响。方法用粗制Hp总蛋白与胃上皮细胞细胞株MKN-28共同孵育,测定细胞增殖(MTT染色)与细胞凋亡(DNA梯度、流式细胞仪和Hoechst33258染色法)。结果粗制Hp总蛋白能明显抑制胃上皮细胞的增殖,促进胃上皮细胞的凋亡,且此作用随着作用浓度的提高和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结论Hp可能通过促进胃上皮细胞凋亡导致胃癌和溃疡  相似文献   

19.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是人类最常见的慢性细菌感染 ,全世界约 5 0 %的人胃粘膜上有Hp存在并繁殖。Hp感染后可出现多种结局 ,如无症状带菌者、慢性活动性胃炎、胃溃疡和 (或 )十二指肠溃疡、胃MALT淋巴瘤和胃癌等。造成这种致病多样性的原因可能与Hp菌株毒力差异、宿主对Hp感染的反应性的不同和环境因素的协同作用有关。世界卫生组织 (WHO) 1994年已把Hp列为第Ⅰ类致癌因子和胃癌的首要危险因子[1] 。进行Hp检测 ,明确是否伴有Hp感染 ,为胃、十二指肠疾病的治疗 ,特别是根除Hp…  相似文献   

20.
幽门螺杆菌与消化性溃疡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Hp的出现使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病在发病学和治疗学上发生了一场革命。目前已经确认Hp与上胃肠道疾病中的四种疾病密切相关 :①慢性胃炎 ;②消化性溃疡病 ;③胃癌 ;④MALT恶性淋巴瘤。其中Hp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的研究一直是Hp领域里的热门课题。1 幽门螺杆菌与十二指肠溃疡幽门螺杆菌引起的胃炎是发生十二指肠溃疡的一个重要基础 ,Hp感染导致胃酸分泌的改变 ,打破了胃粘膜保护因子与攻击因子之间的平衡。 80 % -1 0 0 %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存在Hp感染 ,根除幽门螺杆菌可加速溃疡的愈合及减少溃疡复发。从十二指肠溃疡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