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亲属活体供肾移植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总结亲属活体供肾移植的临床经验及其安全性,以及供者选择、供肾摘取手术方式、术前干预措施、配型结果与移植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7月-2007年7月亲属活体肾移植30例,其中夫妻间供肾2例,血缘亲属供肾28例;首次肾移植29例,二次肾移植1例;ABO血型相同28例,相容2例;HLA无错配1例,4位点错配者3例,2位点错配者13例,1位点错配者13例;29例取供者左肾,1例取供者右肾;21例经开放手术取肾,9例手辅助腹腔镜取肾。术后采用环孢素A、硫唑嘌呤(或霉酚酸酯)及泼尼松预防排斥反应。结果28例受者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时间为6.3±8.0d;1例因术中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切除移植肾;1例术后移植肾功能未恢复正常,半年后行尸体肾移植。4例在术后发生巨细胞病毒感染,予更昔洛韦治疗后痊愈;1例发生移植肾输尿管膀胱吻合口漏,经充分引流、加强营养支持、预防感染后痊愈;2例术后1个月内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经激素冲击治疗后逆转。全部供者恢复顺利,在10d内出院,术后复查生化指标、肾功能均正常。结论严格把握供者的选择以及术前对供、受者双方进行全面评估是亲属活体肾移植成功的保证;亲属活体肾移植具有供肾来源广、等肾时间短、组织配型好、供肾缺血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分析78例活体肾移植的手术治疗经验和疗效,以期提高该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78例活体肾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术前准备、手术方式、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免疫抑制治疗方案,评价移植受者临床疗效及移植供者安全性.结果:78例移植肾供者均顺利渡过围手术期,术后7~15 d出院,随访全部病例肾功能均未见明确异常.69例受者术后3 d内血肌酐降至正常值范围;1例出现DGF经间断血液透析治疗12 d恢复;2例并发急性排斥反应经应用MP治疗后逆转.结论:活体肾移植组织配型好,供肾冷、热缺血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成功率和长期存活率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分析同期实施的活体供肾移植和尸体供肾移植的临床疗效,为进一步开展活体肾移植手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6年7月~2009年10月实施的活体肾移植132例及尸肾移植164例的临床资料,通过对两组术后肾功能恢复效果,术后免疫抑制剂用量,1、3、6个月肾功能及24 h尿蛋白定量,术后DGF及1年内AR发生率,术后半年、1年、3年内人/肾存活率等指标的分析,对活体肾移植及尸肾移植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同期进行的活体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用量明显低于尸体肾移植术后用量;同期活体肾移植术后6个月内血肌酐情况与尸体肾移植无显著差异,尿蛋白定量指标与尸肾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肾移植术后DGF、AR发生率降低,均与同期进行的尸体肾移植有显著性差异(P〈0.05);活体肾移植术后3年内人/肾存活率与尸体肾移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亲属活体肾移植术后DGF、AR、人/肾存活率均优于同期进行的尸体供肾移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夫妻间活体供肾移植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分析夫妻间活体供肾移植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我院2006年7月~2009年7月12例夫妻间活体肾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开展的106例血缘关系亲属活体肾移植术前组织配型情况及术后1个月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12例夫妻间活体肾移植供受者组织配型情况较血缘关系活体肾移植患者情况差.在手术方案及免疫抑制治疗方案相同的情况下,夫妻间活体肾移植术后1个月内手术成功率、术后移植肾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与血缘关系亲属活体肾移植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夫妻间活体肾移植治疗安全、有效,与血缘关系活体肾移植术后1个月治疗效果相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活体供肾结石离体取除的临床处理方法,从而预防移植术后尿路结石及梗阻的发生,有效扩大活体供肾范围,促进活体肾移植的开展。方法回顾分析经输尿管镜离体取除活体供肾结石3例的临床资料。切除供肾后,常规进行灌注、修整。然后将供肾置冰盐水中,采用输尿管镜在4℃盐水低压灌注下,由输尿管残端逆行至肾盂,调整供肾与输尿管镜的角度,于肾盏寻找结石,应用取石钳取除结石。操作过程顺利,用时(22±5)min。取除结石之供肾常规行肾移植。结果患者术后移植肾功能均恢复良好,分别于术后3、3、4 d肉眼血尿消除,供、受者均正常康复出院。术后移植肾彩超检查均无肾脏结石及移植肾集合系统扩张。结论体外经输尿管镜取除活体供肾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亲属活体供肾移植与尸体供肾移植的临床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亲属活体供肾移植与尸体供肾移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1例亲属活体供。肾移植者及22例尸体供肾移植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术后1年内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3%和22.7%;人/肾1年、3年和5年存活率,前者分别为100%/100%、95.2%/100%和90.5%/95.2%,后者分别为100%/100%、90.9%/95.5%和81.8%/86.4%。结论:在HLA配型和免疫抑制方案相同的情况下,亲属活体供肾移植的临床效果优于尸体供肾移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分析活体肾移植供者术后1年人肾存活状况。方法回顾2006年7月~2009年4月活体肾移植供者107例临床及随访资料,对供者在捐肾手术前、术后3d、术后15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的血肌酐(Cr)、血压、24h尿蛋白定量情况进行监测。结果活体供肾术后3d和术前相比,供体血肌酐指标上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5d血肌酐指标下降明确,与术后3d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5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的血肌酐(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收缩压及24h尿蛋白定量指标均较术前有增高,但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活体肾移植供者术后1年肾功能基本保持正常,存活状况良好,无相关蛋白尿及高血压情况的发生,活体供肾手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8.
多排螺旋CT在活体肾移植术前评价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移植是解决终末期肾病的最有效的方法,目前肾移植手术有三种方式,即传统开放式供肾切取术、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及手助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传统开放式供肾切取术由于手术创伤大,常使许多供肾者望而却步。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以及手助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手术创伤小、出血少及术后恢复快,已经成为活体。  相似文献   

9.
材料与方法 本组36例中,男21例,女l5例,年龄24~65岁,平均年龄50.2岁.肾移植术前检查21例,原发病变为慢性肾炎尿毒症14例,高血压肾病3例,肾病综合征2例,多囊肾1例,肾结核1例,均为首次肾移植.肾移植术后检查15例,移植术后时间1个月~10年,均为首次肾移植术后,9例为尸体供肾,6例为亲属活体供肾.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1999年10月~2001年3月共行4例亲属活体肾移植术,均获成功?亲属活体供肾手术及肾移植术需同时展开,手术室为同时进行的两台手术做到周全准备及巡回护士熟练配合也是手术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现将我们的经验报告如下?1 手术间准备选择相邻两手术间?手术间相邻方便两台手术术中联系,便于取肾手术术者了解肾移植术进度,以便规划取肾时间,使之尽量缩短供肾冷缺血时间?手术间严格消毒?术前1 d晚间将手术室地面?手术床?器械台等用品进行清洗,然后封闭房间用福尔马林空气消毒?术前1 h将手术包?电凝器?麻醉器械等在手术间布置完毕后,用紫外线灯…  相似文献   

11.
亲属活体供肾称植由于效果好 ,手术时机易掌握等在国外已成为重要的肾源。在我国随着人们文化知识、教育水平和卫生生理知识的提高 ,近年呈渐增趋势 ,但对于众多尿毒症待移植病人来讲远远不足。我院于 1 999年 9月~ 1 999年 1 1月实施亲属活体肾移植 3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对象  3例供者年龄分别为 5 6岁、47岁和 6 0岁。女2例 ,男 1例。受者年龄分别为 2 6岁、2 2岁和 37岁。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 2例 ,原因不明 1例。术前接受血液透析时间为 1 2月、7月和 1 8月。一般资料详见表 1。1 2 供受者的选择 供者一般状况…  相似文献   

12.
肾移植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终末期的最佳治疗方法,但目前全世界均面临移植器官缺乏这一共同难题.我国尿毒症患者较多,在每年不断增加的尿毒症患者中,只有1%的患者获得移植机会.亲属活体供肾移植具有缺血时间短、排斥反应少、移植肾存活率高等优点,已成为解决供肾器官缺乏的有效途径.我科于2006年7月~2012年7月共行亲属活体供肾移植145例,现将其围手术期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全身淋巴结X线照射预处理在活体肾脏移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非清髓性全身淋巴结照射(TLI)预处理在活体供肾肾移植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共5例受体接受了TLI,平均年龄27岁。供受体的HLA-A、B、DR6个抗原中4个抗原错配1例,3个抗原错配2例,1个抗原错配2例。供肾切取均采用手辅助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手术。TLI治疗从移植手术前5天开始,90cGy/d,共5天。术中和术后的免疫抑制药物方案与同时期的活体或尸体肾移植相同,但剂量略减少。术后定期检测受体外周静脉血白细胞绝对值;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和Th1、Th2亚群的变化;观察免疫抑制药物的使用情况、移植肾状态、急性排斥反应频率和相关副作用。结果受体外周血白细胞在术后的1~2周达最低值,12周观察期内均未恢复到移植术前水平。T细胞总数和CD4^+T细胞、CD8^+T细胞在术后的1~2周内达最低值,300天的观察期内未恢复到移植前水平;在TLI治疗后Th1细胞百分比减少,Th2细胞百分比略有增加,因此Th2细胞相对增多。观察期内未发生移植肾排斥反应,移植肾功能正常。免疫抑制剂使用量低于同时期的其他活体肾脏移植和尸体肾脏移植受体。没有任何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非清髓性TLI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免疫抑制治疗手段,可以获得较长时间的免疫抑制状态,在减少肾脏移植排斥反应的基础上,减少了其他非特异性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是一个理想的活体肾脏移植的预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14.
64层CT对活体肾移植供体术前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活体肾移植供体术前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0例活体亲属供肾者术前1周内行64层CT检查,所有供者均采用平扫及动脉期、静脉期、排泄期四步扫描法进行扫描。图像处理采用CPR,MIP及3DVR重建。将CT表现与经手术证实的56名供者术中所见进行对照,评价64层CT在术前评估供肾血管、尿路及肾实质情况的价值。结果:56名手术证实除1例副肾动脉CTA漏诊以外其余动静脉主干、副肾动脉、动脉提前分支,肾静脉主干变异及其属支,尿路及肾实质情况显示与术中一致。结论:64层CT可直观显示活体供肾者肾血管、尿路及肾实质生理及病理改变,对活体供肾者术前综合评估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在海拔 2 2 60m地区 ,共完成异体肾移植9例 ,1 982年— 1 983年 5月完成 4例 ;2 0 0 0年7月— 2 0 0 1年 5月完成HLA配型下尸体肾移植 4例 ,亲属供肾、活体肾移植 1例 ,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本组 9例 ,男 4例 ,女 5例 ,年龄 2 0岁~ 42岁 ,平均 3 0 .5岁。肾脏原发病 :慢性肾小球肾炎 8例 ,红斑狼疮性肾病 1例。移植前均行血液透析 ,透析次数 ( 1 2~ 62 )次。8例尸体肾移植供 -受体血型相符 1 0 0 % ,亲属供肾活体肾移植供 -受体O、A血型相配。2 0 0 0年 7月— 2 0 0 1年 5月所行肾移植患者淋巴细胞毒试验 2 %~ 1 2 %…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马兜铃酸肾病(AAN)患者肾移植术后泌尿系统并发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3月-2009年10月,28例AAN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泌尿系统并发恶性肿瘤发病特点、治疗及预后情况。28例AAN患者肾移植术后并发尿路上皮癌8例(28.6%),肿瘤均发生于受者自体泌尿系统,男4例,女4例,年龄35~68岁,平均52岁,患者移植术前均有明确AAN病史,均行血液透析治疗。发现肿瘤距移植时间为11~72个月,平均31个月。以反复发作全程肉眼血尿为首发症状者7例,体检偶然发现1例。病理结果均为尿路上皮癌,其中膀胱癌4例,左肾盂及双侧输尿管癌1例,双侧输尿管及膀胱癌1例,右肾盂输尿管癌1例,右肾盂及膀胱癌1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肿瘤切除术后更换免疫抑制方案。对于膀胱癌患者术后予重组人α-2b干扰素+表阿霉素膀胱灌注化疗。结果本组8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肿瘤复发率为62.5%(5/8),术后随访8~72个月,平均32个月。除1例因发生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移植肾切除后恢复血液透析,1例因移植肾功能减退恢复血液透析,后死于脑栓塞,其余6例肾功能正常,随访至今。结论ANN患者肾移植术后...  相似文献   

17.
20 0 0年 7月~ 2 0 0 1年 6月 ,我院施行活体亲属供肾移植 8例 ,均取得良好效果。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受者 8例 ,男 7例 ,女 1例 ;年龄18~ 31岁 ,平均 2 6 4岁。原发病均为慢性肾小球肾炎 ,首次接受肾移植术。术前血液透析时间 5~ 8个月。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阴性 ,丙肝抗体阴性。供者 8例 ,均为受者母亲 ,年龄 5 2~ 5 9岁 ,平均5 4 6岁。均无高血压病、心脏病、肾脏病及糖尿病史 ,无肝炎、肺结核病史。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阴性 ,丙肝抗体阴性。肝肾功能、肝肾B超、双肾CT及动脉造影检查正常 ,核素肾图、静脉尿路造影正常…  相似文献   

18.
我院已完成9例亲属供肾活体肾移植手术,移植肾均存活良好,供肾者无1例死亡或发生严重并发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螺旋CT血管成像与后处理技术对活体供肾血管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辉  叶芹  刘潇  邱荣华  钟林 《武警医学》2006,17(6):418-421
 目的评价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亲属活体供肾血管术前评估的价值.方法2004年10月~2005年11月亲属活体供肾移植术6例,术前行螺旋CT血管造影.采集的轴位图像数据传入影像工作站,分别使用VR、MIP和MPR技术进行图像后处理,评估供肾血管状况,并与肾移植取肾手术相对照.结果VR技术后处理显示肾动静脉主干及2~3级分支(6/6),副肾动脉(0/3),肾静脉走行变异(1/1),双侧下腔静脉(1/1);MIP、MPR技术后处理均显示肾动、静脉主干及2~4级分支(6/6),副肾动脉(3/3),肾静脉走行变异(1/1),左肾静脉2支属支(1/1),双下腔静脉(1/1).图像后处理综合结果与取肾术中所见完全一致,敏感性和准确性均为100%.结论MIP及MPR技术观察细小血管分支优于VR.SCTA及图像后处理技术,术前可替代DSA对亲属活体供肾血管作准确评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少数民族肾移植受者术后情况并与汉族受者进行比较,探讨不同民族人群接受肾移植后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2012年解放军309医院全军器官移植中心接受汉族尸体供肾的89例少数民族受者和100例汉族受者的术前一般资料以及术后移植肾存活情况,并对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DGF)发生率、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肺部感染发生率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不同民族患者术前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少数民族与汉族受者1年移植肾存活率分别为89.9%、92.0%,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2.5%、19.0%,DGF发生率分别为28.1%、27.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少数民族受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30.3%)高于汉族受者(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l).藏族、回族、满族、蒙古族受者移植术后1年移植肾存活率及DGF、急性排斥反应、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我国不同民族肾移植受者短期疗效接近,但少数民族受者术后更易发生肺部感染,故应加强术后早期监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