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食管癌初诊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状况,分析护理干预在减轻癌因性疲乏中的作用。方法利用Piper疲乏量表对入住本院的100例初诊食管癌患者进行癌因性疲乏调查,并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支持等干预癌因性疲乏。出院时对患者的疲乏状况进行调查,并分析护理干预在减轻疲乏中的作用。结果食管癌初诊患者癌因性疲乏较为常见,发生率为85%;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癌因性疲乏在初诊食管癌患者的发病率较高,以心理支持和有氧锻炼为主要干预手段的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状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系统总结癌症患者癌因性疲乏的真实体验,为更好地开展癌症患者癌因性疲乏管理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CBM、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PsycINFO数据库检索所有关于癌症患者癌因性疲乏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时间至2020年5月。使用英国牛津大学循证医学中心文献质量评价项目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使用定性系统评价证据分级工具评价整合结果的可信度。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总结37个研究结果,归纳为10个类属,整合成4个结果:癌因性疲乏的多维度表现;癌因性疲乏对患者的消极影响;癌因性疲乏患者的健康需求;癌因性疲乏患者的应对策略。结论癌因性疲乏给癌症患者的生活造成了一系列的消极影响,医护人员应关注患者癌因性疲乏的真实体验和健康需求,给予足够的支持和帮助,鼓励患者积极应对,以缓解癌因性疲乏症状及程度,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癌症患者家属对癌因性疲乏的认知状况和应对方式,以期引起医护人员的关注,给予正确的引导,提高癌症患者家属对癌因性疲乏的科学认识,以给予患者更多的社会支持,帮助其树立信心,建立积极的应对方式,改善生活质量.方法:主观抽样癌症患者家属143名,采用自制问卷表调查其对癌因性疲乏的认知和应对方式.结果:在认知方面,本组143名癌症患者家属中,94.41%没听说过癌因性疲乏,认为癌症患者出现疲乏属于正常现象;只有9.09%的家属认为癌因性疲乏会对患者病情造成影响,有必要告知医师采取措施治疗.在应对方式方面,91.61%的家属认同癌因性疲乏与日常生活中的疲乏一样可通过休息、睡眠等方式缓解;93.71%的家属认为癌因性疲乏主要由放化疗引起,待放化疗结束癌因性疲乏会自然消失,无需干预.结论:癌症患者家属对癌因性疲乏存在认知错误、重视不够和应对不良的情况,应在健康宣教的基础上,给予正确引导,督促癌症患者家属与患者协同积极对抗癌因性疲乏,将癌因性疲乏对患者生活的影响降至最低,不断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癌因性疲乏是乳腺癌患者治疗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文章综述了抗阻训练在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中的作用机制、干预方案及效果,旨在为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症状的护理干预提供参考,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5.
梁曦何文艳  李春霞 《现代护理》2006,12(13):1190-119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鼻咽癌患者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应用简易疲乏量表(BFI)和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评估问卷(EORTCQLQ-C30)对80例鼻咽癌患者进行调查,以评估针对癌因性疲乏的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疲乏程度及生活质量分值的变化。结果护理干预后鼻咽癌患者患者疲乏程度减轻,生活质量分值提高。结论针对癌因性疲乏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减低鼻咽癌患者的癌因性疲乏,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肿瘤科护士对进展期胃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态度。方法:采用质性研究法,深度访谈10名肿瘤科护士对进展期胃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认知和应对。结果:总4个主题:护士对癌因性疲乏认知度不够,护士对患者疲乏不重视;护士缺乏获取缓解患者疲乏方法的知识路径,护士缺少缓解患者疲乏的规范化操作规程。结论:肿瘤科护士癌因性疲乏相关知识水平亟待提高,癌因性疲乏管理态度与护理实践需求之间存在差距,且知识技能更新困难,需进一步探寻针对癌因性疲乏的护理干预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宫颈癌放疗患者家庭功能和癌因性疲乏的现况,分析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因素。方法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疾病相关因素调查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和疲劳评定量表,采用配额抽样法对新疆乌鲁木齐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放疗科的124例宫颈癌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85例患者存在中、重度家庭功能障碍,72例患者存在中、重度癌因性疲乏,患者的家庭功能总分与癌因性疲乏总分呈正相关(r=0.759,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家庭功能、年龄、医疗付费方式、血清钾水平、工作情况、健康教育、放疗不良反应和白细胞水平是宫颈癌放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宫颈癌放疗患者家庭功能越低,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程度越重。提高家庭成员对患者的关爱,对于高龄、自费、文化程度偏低及治疗期间继续工作的患者和合并代谢紊乱并伴有放疗不良反应的患者,早期应考虑对其癌因性疲乏实施干预,帮助她们预防和减轻疲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鼻咽癌患者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应用简易疲乏量表(BFI)和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评估问卷(EORTC QLQ-C30)对80例鼻咽癌患者进行调查,以评估针对癌因性疲乏的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疲乏程度及生活质量分值的变化.结果护理干预后鼻咽癌患者患者疲乏程度减轻,生活质量分值提高.结论针对癌因性疲乏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减低鼻咽癌患者的癌因性疲乏,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癌症患者化疗期间癌因性疲乏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癌症患者化疗期间癌因性疲乏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自设问卷调查64例化疗期间的癌症患者.结果 本组患者癌因性疲乏平均得分为(52.88±28.52)分,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便秘、疼痛和失眠等因素与疲乏的发生有关,而疲乏程度影响患者的认知和情感状况.结论 应重视癌症患者癌因性疲乏发生情况,并采取适当措施预防和缓解癌因性疲乏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癌症患者化疗期间癌因性疲乏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自设问卷调查64例化疗期间的癌症患者.结果 本组患者癌因性疲乏平均得分为(52.88±28.52)分,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便秘、疼痛和失眠等因素与疲乏的发生有关,而疲乏程度影响患者的认知和情感状况.结论 应重视癌症患者癌因性疲乏发生情况,并采取适当措施预防和缓解癌因性疲乏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100例乳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2组住院期间的治疗方法相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癌因性疲乏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后,乳腺癌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程度明显降低,而常规护理对患者癌性疲乏程度无显著影响,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或消除乳腺癌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消化系统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症状的感受,进一步从患者角度全面了解疲乏症状,为消化系统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症状的管理提供研究基础.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5例消化系统肿瘤癌因性疲乏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运用现象学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采用Colaizzi内容分析法分析出4个主题:癌因性疲乏症状普遍存在;患者疲乏时常伴有其他疲乏相关症状;疲乏对患者的情绪以及日常活动、工作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患者希望在治疗过程中注重疲乏症状的控制.结论癌因性疲乏症状是主观的、多维度的,疲乏发生时常伴有其他症状,医护人员要全面评估患者疲乏及疲乏相关症状,制定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综述运动缓解癌因性疲乏的作用机制、患者对运动辅助治疗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CRF)的态度、癌因性疲乏患者的运动方式及安全性。旨在为CRF患者的运动治疗与护理提供指导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癌因性疲乏与生活质量相关性。方法对84例胃癌患者进行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调查。结果 84例患者的疲乏均分为(5.89±2.03),属于中度疲乏;癌因性疲乏各因子与生活质量各因子2组变量典型相关分析中,第1组典型变量和第2组典型变量的相关系数(0.420,0.363)有统计学意义。教育程度及临床分期是胃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因素。结论胃癌患者癌因性疲乏与生活质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正> 红细胞酶缺陷患者因药物诱发溶血已较常见。我市某院一患者因注射复方氨基比林致急性溶血,因溶血时间与输血偶合,误为溶血性输血反应。经调查检验,排除了配血不合或血液质量等问题,证实患者系因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严重缺陷而为药物所诱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干预对卵巢癌患者化疗间歇期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将168例化疗间歇期癌因性疲乏的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根据患者身体状况给予有氧运动干预,干预前后对患者生活质量、癌因性疲乏程度、满意度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疲劳缓解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和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干预可以有效缓解卵巢癌患者化疗间歇期间癌因性疲乏,提高卵巢癌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和疾病不确定感的现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癌因性疲乏量表(cancer fatigue scale,CFS)和中文版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ishel′s uncertainty in illness scale-adult,MUIS-A)对9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调查。结果乳腺癌患者总体疲乏发生率为100.00%,MUIS-A得分为(107.51±21.26)分。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与疾病不明确性、复杂性和整体确定感均呈正相关(P0.001)。结论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普遍存在,疾病不确定感处于中等水平。护理人员可从降低乳腺癌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出发,加强疾病知识宣教,及时提供全面的信息支持,充分调动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等措施,从而减轻患者的癌因性疲乏,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与抑郁情绪的相关性,为临床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肺癌患者100例为调查对象,采用Piper疲乏评估量表和HAD情绪测定量表对患者癌因性疲乏和抑郁情绪进行评分,对其疲乏各维度和抑郁各维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总分为(5. 27±1. 62)分,抑郁总分为(16. 61±1. 51)分;患者癌因性疲乏与抑郁情绪呈正相关。结论癌因性疲乏会引起患者抑郁情绪,临床医护人员应加以重视,及时给予护理干预,以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作用。方法选取收治的乳腺癌患者84例,均为女性。均接受化疗和系统化护理干预,采用癌因性疲乏自评量表(PFS)评价患者系统化护理干预前后癌因性疲乏程度,采用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问卷(QOL)评价患者生活质量。结果与护理干预前比较,护理干预后患者PFS评分明显下降(P〈0.05),QOL评分明显上升(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化疗过程中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能够有助于缓解患者癌因性疲乏,提高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发性肌炎及皮肌炎患者的护理。方法对30例多发性肌炎及皮肌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结果本组30例患者,1例因呼吸衰竭死亡,1例因感染死亡,放弃治疗1例,27例因病情好转出院。结论根据患者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