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报告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例肾上腺肿瘤的超声诊断结果,描述了各类病变的声像图特征,分析检查注意点,剖析超声波诊断对肾上腺肿瘤的诊断价值。与CT比较并不逊色,应为肾上腺肿瘤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全杰荣  罗燕  文晓蓉  林玲  邱逦  李朝霞 《华西医学》2010,(11):1969-1971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样脂肪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和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2010年9月58例61个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肾上腺髓脂肪瘤病灶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对病变的大小、内部回声特点及血流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在2005年3月-2007年12月的28个病灶超声诊断出肾上腺病变23个,正确率82.1%;诊断为髓脂肪瘤2个,正确率7.1%;漏诊1个,误诊4个。2008年1月-2010年9月,33个病灶超声诊断出肾上腺病变30个,正确率90.9%;诊断为髓脂肪瘤19个,正确率57.6%;无漏诊,误诊3个。52个病灶超声表现为边界清晰,形态基本规则,内部呈均匀中等强回声(与肾集合系统回声相当),内部未测及血流信号,另8个病灶表现为中等强回声与低回声相间。结论肾上腺髓样脂肪瘤具有特征性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表现,可用于发现病变并对多数肾上腺髓样脂肪瘤做出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T诊断肾上腺占位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了33例共42个经临床或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及肾上腺源性占位病变的CT表现及诊断的准确性。结果:CT显示病灶39处,检出率和定位准确率为97.2%,定性准确率为92.9%。结论:CT对肾上腺占位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质脂肪瘤的超声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总结17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肾上腺髓质脂肪瘤患者的超声表现及临床资料,分析其声像图特点及超声诊断的准确性。结果17例(18个病灶)肾上腺髓质脂肪瘤中,超声表现为均质型强回声11个,强回声区内分布低回声5个,囊实混合性回声1个,1个漏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上述病灶内均未见明确血流信号。超声和增强CT诊断为肾上腺良性占位的敏感性均为94.1%(16/17),诊断为肾上腺髓质脂肪瘤的敏感性分别为23.5%(4/17)、82.4%(14/17),增强CT诊断肾上腺髓质脂肪瘤敏感性明显高于超声(P=0.0039)。结论超声可作为筛选肾上腺髓质脂肪瘤的首选检查和随访观察方法,而增强CT对肾上腺髓质脂肪瘤的定性诊断十分有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对肺癌肾上腺转移癌的诊断价值。方法:46例CT诊断为肺癌肾上腺转移癌的病人,超声诊断43例,将超声诊断率与CT诊断率进行比较。结果:经卡方检验得:x2=1.38,P>0.05,超声诊断率与CT诊断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超声对肺癌肾上腺转移癌的诊断与CT一样,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作为肺癌肾上腺转移癌的首选影像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对肺癌肾上腺转移癌的诊断价值。方法:46例CT诊断为肺癌肾上腺转移癌的病人,超声诊断43例,将超声诊断率与CT诊断度进行比较。结果:经卡方检验得χ^2=1.38P>0.05,超声诊断率与CT诊断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超声对肺癌肾上腺转移癌的诊断与CT一样,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作为肺癌肾上腺转移癌的首选影像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7.
吕运梅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9):4720-4721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性质肾上腺占位的声像图特点及超声诊断的价值。方法分析45例肾上腺占位性病变的超声表现,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45例肾上腺占位超声可以准确定位,诊断准确率为96.5%,31例良性肿瘤病变超声提示良性25例,诊断准确率80.6%。14例恶性占位病变超声提示10例,诊断准确率为71.4%。结论超声是诊断肾上腺占位性病变的重要方法。对判断病变的来源和性质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双侧肾上腺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双侧肾上腺转移瘤患者的多层螺旋CT影像资料。结果多层螺旋CT诊断双侧肾上腺转移瘤40例,2例误诊为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1例误诊为双侧肾上腺结核;CT平扫发现双侧肾上腺病灶86个,双侧瘤体大小不等,与肾上腺长轴一致;4个病灶瘤侧可见残存肾上腺结构;平扫呈实性密度40个,CT值25~55 Hu,呈囊实性密度46个,CT值10~35Hu。增强扫描32个病灶呈轻中度均匀强化,36个病灶呈不均匀逐渐强化,18个病灶呈厚环状强化,囊变、坏死区强化不明显。结论多层螺旋CT平扫与增强扫描对双侧肾上腺转移瘤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在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确定左肾上腺肿块的性质,并评价该种方法对肾上腺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经CT或内镜超声检查发现的左肾上腺无功能肿块患者35例,其中18例患者同时伴有肺部肿块,8例患者同时伴有胃部肿块。对其进行内镜超声检查,以明确病变的大小、形态、位置。在内镜超声导引下对左肾上腺病变行细针穿刺活检。结果 全部35例患者均接受了细针穿刺活检,经组织细胞学检查24例为恶性肿瘤(其中鳞状细胞癌,n=9;小细胞癌,n=8;腺癌,n=7),5例为良性肿瘤(腺瘤,n=5),6例为阴性结果。全部患者经手术及临床随访验证,得出EUSFNA诊断肾上腺肿瘤的敏感性为87.9%,特异性为100%。无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是诊断左肾上腺病变微创、安全、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肾上腺偶发瘤是指无明显肾上腺皮、髓质功能亢进临床表现,在体检或因其它疾病作B超或CT等影像学检查发现的肾上腺占位性病变。我院自1985年至1999年共收治15例,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男4例,女11例,年龄26~73岁,平均45岁。CT首先发现肾上腺肿瘤3例,其余均是超声首诊,所有病例均行B超、CT检查。左侧6例,右侧9例。 本组病例均无高血压病史,超声及CT检查的原因是体检、腰腹痛、尿路结石、尿路感染、发热、腹泻。1例血NE:8.24pmol/m1(正常值0.51~3.26)明显增高(术后病理诊断嗜铬细胞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淋巴结外淋巴瘤病变的超声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抽取51例淋巴结外淋巴瘤病变患者作研究对象,对其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与CT扫描检查,统计其诊断准确率,并评估其超声表现。结果(1)超声对于本组淋巴结外淋巴瘤病变的诊断准确率是96.08%,远高于CT的78.43%(P0.01)。(2)肠道淋巴瘤的超声表现是腹腔内异常低回声区明显,原发性胃淋巴瘤超声表现是胃壁不规则、局限性增厚,甲状腺淋巴瘤超声表现是网格状的低回声区,肾上腺淋巴瘤、肝淋巴瘤、乳腺淋巴瘤的超声表现均为病变处低回声。结论超声对淋巴结外淋巴瘤病变的诊断准确率比较高,超声表现清晰,适宜用于淋巴结外淋巴瘤病变临床诊断中。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57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肿瘤的CT资料,包括肾上腺皮质腺瘤31例、嗜铬细胞瘤17例、原发性皮质腺癌8例、髓质脂肪瘤1例。分析肾上腺各类病变的CT表现,讨论对各类病变的定性诊断。认为CT扫描可以从综合病灶大小、形态、范围、密度等方面较明确地对肾上腺肿瘤作出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肾上腺占位性病变的超声检出率与定性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79例不同病理性质肾上腺占位病变的超声检查结果,并与手术和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79例肾上腺占位病变的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和病理诊断结果对比,超声检出率为94.9%,定性诊断符合率为91.1%.结论 肾上腺占位病变的超声检出与定性诊断准确率较高,临床应用价值较大,可作为诊断本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显像对肾上腺肿瘤的定位、定性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2003年1月-2009年1月125例疑为肾上腺肿瘤患者进行超声及CT检查,并经手术与病理证实。超声显像诊断后经手术与病理证实为嗜铬细胞瘤48例,肾上腺皮质腺瘤41例,皮质腺癌11例,肾上腺转移癌9例,髓样脂肪瘤8例,结节样增生2例,肾上腺结核4例,胰尾部肿瘤1例,肝脏肿瘤1例,肾上极肿瘤1例。结果肾上腺肿瘤的病理类型不同,声像图表现亦各不相同。超声显像定位诊断符合率为96.0%(120/125),定性诊断符合率为91.2%(114/125)。结论超声显像对肾上腺肿瘤的定位与定性诊断价值较大,可作为临床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超声对肺癌肾上腺转移癌的诊断作用。 方法 63例肺癌肾上腺转移患者肺部原发灶均经手术与病理证实,对肾上腺转移癌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CT诊断对照,将其结果做统计学处理。 结果 63例病例均经CT检查确诊,超声检查发现59例。双侧肾上腺转移者7例,右侧转移34例,左侧转移18例。超声图像大多为低回声,肿瘤直径≤3cm者包膜完整,内部回声均匀,直径>3cm者边界欠清,内部回声不均匀。 结论 超声在对肺癌肾上腺转移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超声可作为临床诊断肾上腺转移的首选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16.
肾上腺囊肿的超声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超声定位和定性诊断肾上腺囊肿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33个)肾上腺囊肿术前超声表现,并将其超声与CT的定位和定性诊断做比较.结果 超声与CT定位和定性诊断正确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超声定位诊断正确、错误的囊肿的平均直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肾上腺囊肿超声表现为无回声区伴后方回声增强,壁薄而光滑,边界清,部分伴分隔及钙化.囊内有出血或较多蛋白渗出者,可表现为囊实性回声或低回声.所有肾上腺囊肿内均无血流信号.结论 超声诊断肾上腺囊肿有较高的价值,其与CT在诊断上有交叉互补作用.掌握肾上腺囊肿的定位技巧,声像图特征及鉴别方法 有助于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7.
经软腭超声引导细针穿刺诊断咽旁间隙肿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软腭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诊断咽旁间隙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7.0 MHz腔内彩色多普勒超声探头对CT或MRI发现的40例(43个)咽旁间隙内可疑病变行软腭CDFI扫查.观察病变形态、大小、内部回声及血流情况,并行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FNA)病理细胞学诊断.结果40例经CDFI扫查显示病变43个,FNA细胞学诊断良性病变6个,恶性病变32个,5个病变内未见癌细胞,其中2个病变CDFI检查高度怀疑为恶性病变,经鼻咽活检病理确诊为鼻咽癌.结论经软腭超声引导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是一种诊断鼻咽部肿瘤的新方法.当病变局限于咽旁间隙内时,FNA是对常规鼻咽活检一种有益的补充,可以提高鼻咽癌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2):4238-4239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和CT检查对肾上腺肿瘤的诊断价值。选择收治的肾上腺肿瘤患者90例,均实施CT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术后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定性和定位准确性。CT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定性符合率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上腺肿瘤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和CT检查均有较高的定位符合率,但与彩色多普勒超声相比,CT定性符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肾上腺髓性脂肪瘤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肾上腺髓性脂肪瘤10例,全部病例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CT扫描7例,分析其超声及CT表现。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肿块呈高回声8例;混合回声2例,内部伴不规则低回声;5例CT表现为境界清晰、圆形或卵圆形低密度肿块,CT值小于-20Hu,内见条索状或团片状小阴影。2例呈混杂密度,以脂肪密度为主,其中1例肿瘤破裂并腹腔出血。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及CT检查对肾上腺髓性脂肪瘤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为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必要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声显像对肺癌肾上腺转移癌的诊断价值及限度。方法:对65例肺癌肾上腺转移癌患者的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CT结果相对照,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超声对肾上腺转移癌的检出率为89.2%(58/65),与CT结果比较,两者无显著性差异(χ^2=3.33,P〉0.05)。结论:超声在对肺癌肾上腺转移癌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作为临床诊断肾上腺转移的首选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