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杜召琳  田娜  吴伟  刘璐  宋伟 《山东医药》2011,51(38):46-47
目的观察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支持在胃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评价方法对90例胃癌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其中26例NRS〈3分(NRS阴性组),余64例NRS≥3分(NRS阳性组)患者中32例于化疗前进行静脉营养支持(实验组),32例未进行静脉营养支持(对照组)。测量所有患者入院及化疗第10天的体质量并计算体质量指数;检测化疗前及化疗第3、7、10天的血清白蛋白、IgA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结果化疗10 d后NRS阴性组体质量指数为(24.2±2.48)kg/m2,NRS阳性组为(20.7±2.43)kg/m2,其中实验组为(21.9±3.11)kg/m2,对照组为(19.8±2.56)kg/m2,NRS阳性组与阴性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P均〈0.05。化疗后第7、10天血清白蛋白、IgA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营养风险筛查在预测营养不良风险方面效果满意。合理的营养支持可增加机体营养物质储备,提高血清白蛋白水平,增强胃肠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
李凯  王文正 《山东医药》1999,39(22):32-33
1986~1998年,我院对685例胃癌患者术中放置硅胶鼻肠营养管,术后24~48小时即开始应用肠内营养,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522例,女163例;年龄21~93岁,平均62.5岁。术前均经胃镜证实为胃癌,发现糖尿病76例。行全胃切除P型空肠袢代胃术97例,胃大部切除术424例,胃肠吻合术164例。方法:术前将2mm的硅胶鼻饲管随同胃肠减压管下至胃内,术中将鼻饲管置于最远端吻合口以远20~30cm处,并推注生理盐水检查鼻饲管有无打结。术后24~48小时即开始经鼻饲管滴入营养液行肠内营养支持。营养液先后采用复方营养要素、爱伦多、安素等…  相似文献   

3.
梁秋实  赵滢  王强 《山东医药》2009,49(40):46-48
目的研究胃癌术后早期应用含谷氨酰胺的肠内营养对患者营养、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进展期胃癌根治性切除患者66例随机分为谷氨酰胺强化肠内营养组(GLN组)、常规肠内营养组(EN组)和肠外营养组(PN组),各22例。检测术前、术后第1、8天患者的营养指标、细胞免疫指标及体液免疫指标。结果术后第1天三组患者营养指标及细胞免疫指标和体液免疫指标均较术前明显下降,术后第8天三组的各项营养指标及免疫指标均有所恢复。术后第8天GLN组、EN组的体质量、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较PN组增高(P均〈0.05)。GLN组术后免疫指标较EN组升高(P=0.000)。结论早期应用谷氨酰胺强化的肠内营养能有效促进胃癌患者术后营养及免疫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营养不足、营养风险发生率及营养支持应用情况。方法:采用定点连续抽样,226例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于患者入院次日清晨实施,NRS2002≥3分判定为有营养风险,体重指数(BMI)<18.5kg/m2并结合患者的临床情况判定为营养不足。同时调查患者住院期间的营养支持状况。结果:226例入选患者中,154例可获得BMI,其余72例不能获得BMI,以血清白蛋白(ALB)<30g/L记3分进行NRS2002评分。营养不足和营养风险的发生率分别为20.8%和31.0%。老年患者与非老年患者、农村户籍患者与城市户籍患者、超重或肥胖患者与正常BMI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存在营养风险或营养不足的81例患者中,26.0%接受了营养支持;无营养风险且无营养不足的145例患者中,15.2%接受了营养支持;所有患者应用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的比例为1.8∶1。结论:NRS2002适用于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营养筛查。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部分存在营养风险或营养不足,营养支持应用存在一定不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EN)对机体恢复的影响。方法将40例胃癌且伴有营养不良患者行根治性手术后随机分为两组,肠内营养(EN)组术后1~2d开始EN治疗,肠外营养(PN)组术后24h经外周静脉输入由葡萄糖、脂肪乳剂、氨基酸等配置的全营养混合液。两组患者营养支持持续1周,逐渐恢复进食。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及所需费用。结果 EN组排气恢复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均少于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N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2%,低于PN组的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后EEN支持是安全、合理、有效的营养补给方式;与PN支持相比更有利于患者营养状态的恢复及肛门排气功能的恢复,且经济方便。  相似文献   

6.
炎症性肠病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NRS 2002方法对我院40例溃疡性结肠炎住院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结果显示营养风险发生率为42.5%(17/40),其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组营养风险发生率为68.4%(13/19),轻中度组营养风险发生率为19.0%(4/21),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有营养风险的患者营养支持率为58.8%。以上结果表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常存在营养风险,营养支持治疗为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对老年慢性肾脏病(CKD)住院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评价老年CKD患者的营养状况。方法对126例老年CKD住院患者应用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同时测定身高、体重、上臂肌围(AMC)、小腿围(CC)等人体测量学指标和血红蛋白(Hb)、肌酐(Cr)、尿素氮(BUN)、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等实验室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26例老年CKD患者中,NRS-2002评分≥3分存在营养不良风险者29例(23.0%),CKD V期患者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为53.3%(8/29),与CKDⅡ期(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RS-2002评分与肾小球滤过率(GFR)、Hb、BUN、Cr、TP、ALB、PA明显相关(P0.05),与体质指数(BMI)、AMC、CC相关性差(P0.05)。结论 NRS-2002评分可以作为老年CKD住院患者的营养不良风险筛查指标,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营养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8.
吴崇杰  余雄  万焱华 《山东医药》2011,51(30):72-73
目的观察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实施肠内营养的效果。方法将90例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术后第2天给予肠内营养,对照组行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3.24±1.35)d,术后排便时间为(4.40±1.22)d,进流质饮食时间为(5.22±1.23)d,进半流质时间为(8.05±1.55)d,住院时间为(13.56±1.25)d;对照组分别为(4.63±1.63)d、(5.63±1.37)d、(6.15±1.44)d、(9.54±1.33)d、(15.74±1.27)d,两组比较,P均〈0.05。治疗后7 d,观察组外周血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及WBC、Hb均较对照组高(P均〈0.05)。观察组术后并发脂肪液化4例,切口感染2例,肺部感染1例,吻合口瘘1例,肠梗阻1例,切口裂开1例,发热1例;对照组分别为4、4、3、3、4、3、3例,两组除术后并发脂肪液化外并发症发生情况相比,P均〈0.05。结论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能迅速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老年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不耐受的高危因素。[方法]选择行胃癌根治术的老年胃癌患者143例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方法治疗。用单因素分析影响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不耐受相关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不耐受高危因素。调查资料包括性别、年龄、TNM分期、体质指数(BMI)、合并基础疾病、营养途径、胃癌根治方法、手术方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麻醉时间、肠内营养开始时间、使用营养泵。[结果]143例中是否发生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不耐受患者各89例(不耐受组)、54例(耐受组)。经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组性别、年龄、TNM分期、BMI、合并基础疾病、营养途径、胃癌根治方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麻醉时间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方法、肠内营养开始时间和使用营养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上述单因素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方法、肠内营养开始时间和使用营养泵为影响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不耐受危险因素。[结论]老年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不耐受中,手术方法、肠内营养开始时间和使用...  相似文献   

10.
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胰腺癌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庆林  李宝平  贾仙 《山东医药》2007,47(30):97-98
对96例胃癌、胰腺癌术后患者,分为早期肠内营养(EEN)组52例、肠外营养(PN)组24例和常规补液(对照组)20例。术后24h给予EEN或PN,检测术前和术后第9天免疫指标,观察术后严重并发症及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EEN组和PN组术后CD3+、CD^+4、CD^+4/CD^+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EEN组术后CD^+4、CD^+4/CD^+8亦显著高于PN组(P〈0.05)。认为EEN可明显改善胃癌、胰腺癌患者术后的免疫状况,在术后细胞免疫和肠功能恢复方面明显优于PN。  相似文献   

11.
赵滢  王强  冯勇 《山东医药》2010,50(40):47-48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中三腔胃肠管(FT)与螺旋鼻肠管在应用中的效果。方法对60例胃癌术后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分别放置FT与螺旋鼻肠管,观察相应生理指标。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第8天复查肝肾功,均未见明显异常。两组患者在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FT进行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黎艺 《山东医药》2010,50(4):91-92
目的探讨免疫增加型肠内营养支持在老年胃癌患者术后的价值。方法将46例行手术治疗的老年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采用免疫增加型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营养指标及免疫指标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免疫增加型肠内营养支持对老年胃癌术后患者效果良好,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营养风险对COPD患者预后的影响效果。方法对2011年上半年来我院诊疗的77名COPD患者进行分组临床试验,按意愿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37例,采用NRS 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但并不给予临床营养支持;实验组40例,采用NRS 2002进行营养筛查,对有营养风险患者给予临床营养支持,对比分析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分析显示已有营养风险的患者住院时间较无风险患者更长,并发症发生率更高,且接受营养支持可改善临床结局,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大幅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情况对患者预后有明显影响,有必要对每一位入院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并根据筛查结果,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4.
张晓芹  王红  王薇  周莉莉  方玉 《山东医药》2013,53(35):53-55
目的 调查住院恶性肿瘤患者营养风险、营养支持情况,分析其与肿瘤类型及肿瘤分期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276例恶性肿瘤患者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并记录患者住院期间的营养支持情况,对暂无营养风险者,每周重复筛查.出院后,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患者营养风险、营养不足发生率及与不同肿瘤类型及肿瘤分期间的关系.结果 276例患者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足的发生率分别为60.9%(168/276)和12.3% (34/276).不同类型肿瘤患者营养风险的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上消化道肿瘤(94.6%)、肝胆肿瘤(85.7%)、胰腺癌(80.0%)、头颈部肿瘤(75.0%)、下消化道肿瘤(57.7%);营养不足的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头颈部肿瘤(58.3%)、上消化道肿瘤(21.6%)、肝胆肿瘤(14.3%)、下消化道肿瘤(11.5%)、胰腺癌(10.0%).Ⅰ、Ⅱ、Ⅲ、Ⅳ期患者营养风险的发生率分别为0、0、18.2%、69.5%,营养不足的发生率分别为0、0、4.5%、14.0%.有营养风险患者的营养支持率为55.4%(93/168);无营养风险患者的营养支持率为1.9% (2/108).有营养风险并接受营养支持的患者肠外与肠内营养应用例数比为85∶8(10∶1).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足的发生率较高,且与肿瘤类型及肿瘤分期相关.肿瘤住院患者的营养支持存在不合理之处,应继续推广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营养指南及规范.  相似文献   

15.
老年进展期胃癌患者,多数存在消化道功能障碍及免疫功能低下,较一般年龄组具有更高的手术风险及术后并发症,合理、恰当的围术期肠内营养(EN)支持,对老年患者的术后恢复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16.
<正>胃癌是临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常合并严重的营养不良〔1〕。肿瘤细胞的无限增殖使患者自身的营养被大量的消耗,加之机体分解代谢增加、合并疼痛和厌食等原因导致患者免疫功能障碍;且由于术后的禁食和手术创伤又进一步的加重了营养不良及免疫功能障碍。因此,充分的营养支持对胃癌根治术患者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2,3〕。本研究对在我院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并通过比较其对术后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影响,以探讨更  相似文献   

17.
<正>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是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推荐的适用于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方法〔1,2〕,该方法是建立在128项随机对照试验(RCT)的循证医学基础上,共分为三部分,包括营养状况受损评分、疾病严重程度评分和年龄评分3个部分组成,评分之和为总评分,如达到3分,可确定患者存在营养风险,简单易行,操作性强。住院患者的营养状态会影响其疾病的恢复和住院时间,但目前临床医护人员和患者很少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儿童糖尿病患儿进行营养评估和营养风险筛查。方法选取2010—2013年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儿童糖尿病患儿40例,对这些患儿采用微型营养评估法(MNA)和生化检测来对儿童糖尿病患儿进行一个综合的营养评估。结果微型营养评估法(MNA)显示在儿童糖尿病患儿中营养不良患儿所占的比例为18.75%,具有营养不良危险的患儿所占的比例为63.75%,营养正常的患儿所占的比例为17.50%;而在生化检测中,营养正常的儿童糖尿病患儿与营养不良的儿童糖尿病患儿相比,其总淋巴细胞计数(TLC)都要明显高于营养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微型营养评估法(MNA)测定儿童糖尿病患儿的营养状况,有助于及早发现这类患儿的营养风险并能较早提出改进方案,有利于患儿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筛查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营养风险的发生情况。方法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对在我院就诊的130例UC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体质量指数(BMI)采用中国标准,以<18.5 kg/m2结合临床判定为营养不良,直接记录为3分。采用True-Love标准将溃疡性结肠炎(UC)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结果 130例UC患者中,营养风险发生率为44.6%。营养风险发生率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重型UC患者营养不良(不足)发生率显著低于营养风险发生率(P=0.004)。结论活动期UC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NRS2002有助于发现UC患者的营养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老年T2DM患者营养风险、营养不良(不足)、超重/肥胖发生率,比较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和简易营养评价(MNA)用于住院老年T2DM患者营养筛查的结果。方法采用连续定点抽样,对于符合人选标准且获知情同意的268例老年T2DM患者在入院次日晨分别采用NRS2002和MNA进行营养筛查。结果268例患者全部完成NRS2002和MNA。用BMI中国标准判定营养不足、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分别为7.8%、34.7o,4和12.0%;NRS2002筛查显示营养风险发生率为30.2%,MNA筛查显示营养不足发生率为33.2%,两种方法筛查的结果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458)。结论NRS2002和MNA均适用于老年T2DM患者的营养筛查。NRS2002更简便易行,可操作性更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