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听神经瘤是桥小脑角区最常见的肿瘤,发病率占颅内肿瘤的8%~10%,约占该区肿瘤的80%~95%~([1]),手术切除可获痊愈。由于其位置深在,周围有脑干、后组颅神经、椎动脉系统等重要结构,手术既要切除肿瘤,又要尽可能的保护面、听神经及周围重要结构,并非易事。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15年4月采用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听神经瘤64例,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听神经瘤起源于听神经前庭支神经鞘细胞,是桥脑小脑角区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占颅内肿瘤的8%-10%,占后颅窝肿瘤的40%,占桥小脑角区肿瘤的85%。随着显微技术的发展和完善,采用显微手术切除听神经瘤,尤其是大型听神经瘤,是一种安全的、有效的方法,手术死亡率已经明显降低。但是若手术中损伤面神经和脑干,术后患者就会出现面瘫。  相似文献   

3.
颅内实体性血管母细胞瘤2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报告29例实体性血管母细胞瘤,肿瘤全切除22例。占75.9%。术后痊愈19例,好转7例。共占89.7%,死亡2例。作者认为:本病需与脑膜瘤、后颅窝胶质瘤、听神经瘤和动静脉血管畸形(AVM)等鉴别。主张力争肿瘤全切除。对手术方法和防止术后复发、降低术后死亡率的措施也作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4.
手术治疗后颅窝肿瘤4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后颅窝肿瘤特点及显微手术方法、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显微手术治疗45例后颅窝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病理结果包括:星形细胞瘤、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血管母细胞瘤、胆脂瘤、畸胎瘤、脑膜瘤、听神经瘤、血管畸形。肿瘤全切除25例,次全切除14例,大部分切除6例,术后死亡2例。结论后颅窝结构复杂手术难度较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掌握手术原则,采用合理的手术技巧和术式,注意术中肿瘤切除与功能的保护,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听神经瘤属中枢神经系统良性肿瘤 ,约占颅内肿瘤的8.5 %。主要起源于前庭神经的鞘膜 ,好发于中年人 ,儿童与老年人发病率相对较低。如能做到全切除 ,可获得永久性治愈。自从 1894年Ballance成功切除听神经瘤以来 ,随着神经解剖、影像学发展与显微外科技术的广泛应用 ,国内外许多神经外科医师对听神经瘤的手术入路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并取得较大的进展。因为手术入路的正确选择 ,是能否成功全切除肿瘤 ,减少并发症的关键。现介绍听神经瘤的手术入路。1 目前常用的手术入路1.1 经枕下入路 枕下入路由Panse于 190 4年首次提出[1 ] ,192 5年 …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听神经瘤微创显微手术切除听神经瘤的手术方法和技巧,以提高肿瘤的全切除率和面神经的功能保护率。 方法回顾性分析陆军总医院附属八一脑科医院自2000年1月至2017年12月应用多模态技术辅助经枕下乙状窦后-内听道入路微创手术治疗的887例听神经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3个月常规复查增强MRI明确肿瘤切除程度,评估面神经功能。 结果肿瘤全切841例,全切除率为94.8%。术中面神经解剖保留832例,面神经解剖保留率为93.7%;解剖未能保留的55例,其中16例术中行面神经端-端吻合,另有3例术后行面神经移植。肿瘤切除3个月后复查,面神经功能Ⅰ~Ⅱ级695例(78.4%),Ⅲ~Ⅳ级176例(19.8%),Ⅴ级16例(1.8%)。 结论听神经瘤微创显微手术有助于提高肿瘤切除的安全性和手术疗效,熟练掌握显微手术技巧是提高肿瘤全切除、面神经解剖和功能保护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锁孔手术切除听神经瘤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锁孔手术治疗的116例听神经瘤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增强MRI分为中小型听神经瘤组(最大径≤3 cm;83例)和大型听神经瘤组(最大径>3 cm;33例)。结果 中小型听神经瘤组肿瘤全切除率为97.6%(81/83),面神经解剖保留80例(96.4%)。术后1周面神经功能良好(H-B分级Ⅰ~Ⅱ级)59例(71.1%)。大型听神经瘤组肿瘤全切除率87.9%(29/33),面神经解剖保留28例(84.8%),术后1周面神经功能良好18例(54.5%)。结论 对于中小型听神经瘤,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锁孔手术可实现肿瘤完全切除和良好的面神经功能保护。对于大型听神经瘤,在良好体位、充分释放脑脊液、电生理监测等辅助下,采用乙状窦后入路锁孔手术也可实现肿瘤安全满意切除和面神经功能保护。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外科治疗听神经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35例听神经瘤患者均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行显微手术切除。结果本组患者肿瘤全切23例(62.9%),次全切除9例(25.7%),部分切除3例(8.6%);面听神经解剖结构保留29例(82.9%)。结论显微手术切除听神经瘤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熟练掌握桥小脑角区的局部解剖、手术入路及显微操作技巧可提高全切率和面听神经保留率。  相似文献   

9.
经岩骨四种联合入路临床运用的初步经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报告经岩骨四种联合入路手术治疗颅内大型肿瘤30例。经迷路经小脑幕入路切除听神经瘤18例,经乳突经小脑幕入路切除其它桥小脑角肿瘤7例,后者与颞下入路联合切除中、后颅窝亚铃型肿瘤2例,与乙状窦后入路联合切除桥小脑角脑膜瘤3例。肿瘤全切除率为90%,术后重残或死亡3例。本文着重对手术方法,手术适应证和手术后并发症的防治进行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38例听神经瘤显微手术切除的体会及并发症的防治,以提高患者的疗效和术后生存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听神经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全切32例(84.21%),次全切6例(15.79%),术后面神经保留33例(86.84%),听神经保留10例(26.32%),2例听力有所改善(5.26%),无死亡病例。结论听神经瘤大小与肿瘤全切除及面听神经保留等密切相关。熟练掌握显微解剖结构及娴熟细致的显微手术操作,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是提高听神经瘤手术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专家点评     
<正>听神经瘤是最常见的颅内良性肿瘤之一,直径大于3 cm的听神经瘤定义为大型听神经瘤;其治疗方式应积极选择显微手术治疗~([1-2])。大型听神经瘤推挤压迫脑干,瘤周的血管、神经解剖变异大;手术如何完美实现肿瘤切除和面神经功能保护对神经外科医师仍充满挑战。本文章作者报道了一组大型听神经瘤病例,肿瘤全切率87. 5%,术中面神经解剖保留率100%,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的入路和方法。方法 经枕下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226例,其中锁孔手术93例。结果 肿瘤全切除193例,次全切除33例。术后死亡1例。术后出现肿瘤部位血肿4例。术中面神经解剖保留205例。177例出院后随访2月~13年,面神经House-Brachmann分级Ⅰ~Ⅲ级143例,Ⅲ级以上34例。结论 枕下入路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的有效入路,并能较好地保留面神经功能;强调术中监测,仔细、耐心操作以便保留面神经的功能;当肿瘤与面神经或脑干粘连紧时勿强求肿瘤全切;锁孔手术完全可以达到切除大型听神经瘤要求,损伤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听神经鞘瘤手术切除的经验,为进一步提高肿瘤全切率和面、听神经保留率,预防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枕下-乙状窦后入路63例听神经鞘瘤显微手术,并对手术要点、肿瘤大小与肿瘤全切率和面、听神经保留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结果12例小于2cm的肿瘤均全切;29例2~4cm的肿瘤,全切23例;22例大于4cm的肿瘤,仅12例全切。肿瘤全切除率74.6%(47/63),面神经解剖保留率58.7%(37/63),功能恢复率50.8%(32/63),术前有听力者听神经保留率46.4%(13/28),本组死亡一例,死亡率1.6%。结论肿瘤大小与肿瘤全切率及面、听神经保留率密切相关,熟练的显微手术技巧和手术前后正确处理是保留面神经及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听神经瘤手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附119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听神经瘤手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以提高此类手术的疗效和病人术后生存质量。方法2001年至2005年收治听神经瘤119例,应用显微外科技术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行肿瘤切除,回顾分析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肿瘤全切除71例,次全切除33例,大部切除15例。手术并发症:吞咽困难、声嘶18例;术后硬膜外血肿2例;CT证实颅内积气2例;肢体活动障碍2例;中枢神经感染2例;伤口感染3例;肺部感染2例;脑脊液切口漏5例;死亡2例;术中面神经解剖保留95例(79.8%),其中术中面神经功能监测组(IFNM)较非监测组明显提高。结论肿瘤大小与肿瘤全切率及面听神经保留率密切相关,掌握CPA正常及异常状态下的解剖结构,正确的切除方法及较全面的神经功能监测,是提高听神经瘤手术治疗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听神经瘤治疗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听神经瘤多起自第八对颅神经前庭支Schwann细胞,又称前庭神经鞘瘤,约占颅内肿瘤的8%。从尸检发现听神经瘤(1777年Sandifort)到临床描述第1例听神经瘤(1830年Bell)经过了53年,再到第一次作听神经瘤切除术(1894年Ballance)又经过了64年。在1894年之后的20年里仅有10例听神经瘤手术,且有8例死亡。到1917年Cushing对听神经瘤采用双侧枕下入路和囊内切除肿瘤的方法,先后报道了30例,死亡率降到30%。到1925年Dandy提出全切除肿瘤,但死亡率高且损伤面神经,1930年后他提出了单侧枕下入路,切除小脑外1/3,先囊内切  相似文献   

16.
听神经瘤为起源于听神经前庭支的神经鞘膜瘤,约占颅内肿瘤的8%-10%,占桥小脑角肿瘤的65%~72%。自1894年Balance首次行外科手术切除听神经瘤以来,外科手术切除仍是治愈听神经瘤的主要手段。目前常用的手术人路有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经乙状窦前人路、经颞下颅中窝入路、经乳突迷路入路等。由于听神经瘤的手术目标已经从早期的追求降低死亡率到现代的追求肿瘤的全切及面神经功能的保存,  相似文献   

17.
大型听神经瘤显微切除术中应用IFNM技术可视化面神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术中面神经监测(IFNM)技术在显微切除大型听神经瘤过程中保留面神经的效果。方法对86例单侧大型听神经瘤(直径≥3cm)病人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切除肿瘤。切开肿瘤背侧包膜前,根据电刺激肿瘤表面及边缘产生的激发性肌电图来探查并确认面神经的行走路径;术中采用自发性肌电图监测面神经,使其免受牵拉、挤压或损伤,交替采用激发性肌电图实时探查、确认面神经,从而在虚拟状态下达到面神经"可视化"。结果本组肿瘤全切除79例,占91.9%;次全切除5例,占5.8%;大部分切除2例,占2.3%。面神经解剖保留74例,保留率达86.0%;实用听力保留28例,占32.6%。术后面神经功能House-Brackman分级:Ⅰ~Ⅱ级64例,占74.4%;Ⅲ~Ⅳ级15例,占17.4%;Ⅴ~Ⅵ级7例,占8.2%。结论采用IFNM技术术中"可视化"面神经是大型听神经瘤切除术后面神经得以保留的关键,而娴熟的显微手术技巧、扎实的桥小脑角局部解剖知识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18.
桥小脑角肿瘤术中面、听神经监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术中监护下桥小脑角肿瘤显微镜下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在41例桥小脑角肿瘤切除手术中,均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面神经肌电图监护。结果肿瘤全切除者33例,次全切除者7例,大部切除者1例。41例患者均达到了面神经解剖保留,27例(65.9%,27/41)患者保留听力,其中14例为听神经瘤,占听神经瘤的56.0%(14/25)。结论术中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面神经肌电图监护对于桥小脑角肿瘤切除术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神经纤维瘤病-Ⅱ型(NF-2)显微手术切除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16例NF2经显微手术切除的临床资料。其中双侧听神经瘤11例,另5例为Segmental型(不完全型) NF-2。均采用乙状窦后入路切除听神经瘤,术中采用面神经、三叉神经和听性脑干反应(ABR)监测。根据肿瘤大小、听力损伤程度选择手术切除时机和侧别。结果分期分侧切除双侧听神经瘤9例,单侧听神经瘤切除7例,共切除听神经瘤25侧。肿瘤全切除22侧(22/25,88%),近全切除3侧(为唯一存在听力耳)。椎管内神经鞘瘤切除3例,颅内脑膜瘤切除1例,均获得肿瘤全切除。大部分切除的3侧肿瘤和尚未行肿瘤切除的2侧听神经瘤(尚存有效听力),以及颅内1例多发性神经鞘瘤和多发性脑膜瘤1例,术后3个月内行伽玛刀治疗。术前有残余听力的11侧耳,术后5侧耳保留不同程度听力,听力保留率为45. 5%(5/11)。23侧肿瘤术中均解剖保留面神经(23/25,92%),术后半年复查面神经功能采用House-Brackmann(H-B)评分I~Ⅲ23侧,H-BⅣ级2侧。随访11~78个月,平均随访38. 4个月,肿瘤均得到有效控制,未见肿瘤复发或增大。结论 NF-2应根据肿瘤的大小、听力水平、解除脑干压迫的必要性、肿瘤的生长速度,制定恰当的手术方案。对于伴发的脑膜瘤或脊膜瘤、椎管内和颅内其它神经鞘瘤,根据是否引起临床症状来决定是否需要切除肿瘤。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听神经瘤合并脑积水的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听神经瘤合并脑积水病人的临床资料,均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切除听神经瘤;脑积水行脑室外引流术、脑室-腹腔分流术或保守治疗。结果 听神经瘤均达全切除;肿瘤切除后脑室缩小10例,肿瘤切除加脑积水手术后脑室缩小5例,随访期间脑室缩小3例,脑室无明显缩小3例。听神经瘤切除后出现颅内血肿2例,均行急诊脑血肿清除术。结论 听神经瘤合并脑积水应优先治疗听神经瘤,当影响肿瘤切除时先行处理脑积水;根据病人术后症状谨慎选择脑积水手术治疗;脑积水分流手术前需要排除术后脑水肿的影响;涉及脑脊液操作时注意缓慢及梯度降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