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Nrf2基因对小鼠颅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利用PCR方法确认Nrf2(+/+)型和Nrf2(-/-)型小鼠遗传背景,建立小鼠闭合性颅脑损伤模型。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SS)和病死率评估致伤程度和伤后神经功能状态,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致伤灶周围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情况。结果与Nrf2(+/+)型小鼠比较,Nrf2(-/-)型小鼠伤后神经功能障碍明显严重(P<0.01);伤后1 d,Nrf2(-/-)型小鼠挫伤灶周围小胶质细胞活化明显增强,3 d时差异更显著,直到7 d仍有统计学差别(P<0.05)。此外,伤后1、3、7 d,Nrf2(-/-)型小鼠挫伤灶周围星形胶质细胞活化亦增强,但仅3 d时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rf2基因敲除可加重小鼠颅脑损伤后神经功能障碍,且这种变化可能是通过影响胶质细胞活化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创伤性脑损伤(TBI)后损伤灶周围脑组织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探讨TLR4/NF-κB信号通路在TBI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36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2)、TBI后1d组(n=6)、TBI后3d组(n=12)和TBI后7d组(n=6),后3组采用Feeney自由落体撞击法制作TBI模型,对照组仅行右侧顶部开窗而无TBI.应用RT-PCR、凝胶电泳迁移率实验(EMSA)、ELISA分别检测4组大鼠挫伤脑组织TLR4 mRNA、NF-κB活性、TNF-α和IL-6浓度的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对照组和TBI后3d组大鼠挫伤脑组织TLR4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TBI后1d、3d、7d组TLR4 mRNA表达、NF-κB活性、TNF-α和IL-6浓度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脑组织TLR4表达较少,TBI后3d组创伤灶周围可见大量TLR4阳性细胞,主要表达在皮层胶质细胞、神经元中;NF-κB活性与TLR4 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786,P=-0.000).TNF-α、IL-6与TLR4的表达也呈正相关关系(r=0.517,P=0.010;r=0.503,P=0.012).结论 TBI可引起损伤区脑组织TLR4的表达和下游NF-κB、促炎症因子水平的增加,TLR4/NF-κB信号通路可能在脑组织的继发性损害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特异性抑制剂两维来司钠(ONO-5046)在小鼠创伤性颅脑损伤(TBI)后的抗凋亡作用.方法 64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TBI组、TBI+ONO-5046低剂量组(30 mg/kg)以及TBI+ ONO-5046高剂量组(50 mg/kg),所有小鼠均于致伤后24h处死,分别应用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PCR)、Westem blot检测挫伤灶周围皮层caspase3、bcl-2、bcl-xl的表达水平.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生物素脱氧尿嘧啶核苷酸缺口末端标记法( TUNEL)检测皮层神经元凋亡.结果 TBI后损伤灶周围皮层caspase3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bcl-2、bc1-xl的mRNA表达水平有轻度升高;TUNEL阳性细胞显著增多.施加ONO-5046治疗后,caspase3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bcl-2、bcl-xl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TUNEL阳性细胞显著减少,其中50 mg/kg剂量组阳性细胞数减少更为明显(P<0.05).结论 ONO-5046能够明显抑制TBI后脑组织中caspase3的表达,并且促进bcl-2、bcl-xl的表达,有效抑制神经细胞的凋亡,减轻TBI后的继发性脑损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英夫利昔单抗(IFX)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小鼠神经功能的影响及核因子κB/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NF-κB/iNOS)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2只健康成年雄性C57BL/6小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TBI组及TBI+IFX组, 每组24只;后2组小鼠采用控制性皮质撞击法建立TBI模型, TBI+IFX组在造模后30 min经腹腔注射IFX(溶于生理盐水中, 浓度为2.5 mg/mL, 剂量为10 μg/g), 1次/d, 共给药3 d。sham组和TBI组分别于相同时间点经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造模后第1、3、7天应用Garcia评分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估;在造模后第3天采用伊文思蓝染色及干湿重法检测血脑屏障通透性及脑组织含水量;采用尼氏染色、Tunel染色检测脑组织中损伤神经元及凋亡神经元比例;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检测神经元中caspase-3、神经元核抗原(NeuN)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小胶质细胞标志物离子钙接头分子-1(Iba-1)表达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脑组织中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凝血酶抑制剂nexin-1对脑出血大鼠脑神经损伤和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干预组,采用尾状核注射自体动脉血的方法复制脑出血模型,在造模的过程中往干预组尾状核部位注射凝血酶抑制剂nexin-1,其余组注射生理盐水。在给药12h、24h和36h后分别进行脑组织形态学检查、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检查、脑组织含水量检查和脑组织血脑屏障通透性检查。结果干预组脑神经细胞排列有轻微紊乱,形态结构异常的程度较轻,细胞核仍然有胞核固缩和胞质凝集的现象,但程度与模型组相比显著降低;干预组脑组织凋亡神经细胞数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干预组脑组织含水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干预组大鼠脑组织皮层和基底节的血脑屏障通透性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凝血酶抑制剂nexin-1对脑出血后的脑神经损伤、血脑屏障通透性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LMWH)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和巨噬细胞及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并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LMWH治疗组,对照组及LMWH治疗组分别于脑缺血2h再灌注3、24、48、72h处死;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脑组织中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和巨噬细胞数量变化,应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TNF-α阳性细胞。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24、48、72h组梗死灶周围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和巨噬细胞及TNF-α阳性细胞明显减少(P<0.05)。结论LMWH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梗塞灶周围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和巨噬细胞及TNF-α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点糖皮质激素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预后的影响.方法 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HSV-1感染组(感染组)、阿昔洛韦治疗组(阿昔洛韦组)、地塞米松早期干预组(早期干预组)和地塞米松延迟干预组(延迟干预组)5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脑组织小胶质细胞表面抗原CD11b,并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表达,通过脑组织病理切片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病毒感染后第5天对小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2周后应用Kaplan-Meier法对各组小鼠进行生存率分析.结果 病毒感染后第7天,与对照组比较,感染组脑组织CD11b阳性细胞及促炎性细胞因子明显增多(P<0.01),小胶质细胞激活,早期干预组可见小胶质细胞明显激活伴大量促炎性细胞因子产生(P<0.05);与感染组比较,阿昔洛韦组和延迟干预组小胶质细胞激活减少(P<0.01),促炎性细胞因子降至正常水平.延迟干预组与阿昔洛韦组相比小胶质激活减少(P<0.01),促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及生存率无显著差异(P>0.05);与早期干预组比较,延迟干预组CD11b及促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均明显减少(P<0.01),小鼠脑组织病理改变减轻,神经功能评分与生存率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 在抗病毒治疗基础上,延迟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改善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小鼠颅脑创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对侧皮层的炎症反应、氧化损伤及神经元丢失的情况,并探讨盐酸小檗碱对这种继发性损害的影响。方法采用自由落体撞击法建立TBI小鼠模型,通过灌胃给予盐酸小檗碱[50mg/(kg·d)],共21 d。采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对侧顶叶皮层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活化情况,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对侧皮层COX-2(cyclooxygenase-2)、i NOS(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的表达情况以及DNA氧化损伤和神经元丢失的情况。结果 TBI导致对侧顶叶皮层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活化、COX-2和i NOS的表达以及DNA氧化损伤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分别为(19.82±1.88)和(16.96±1.69)、(13.79±4.32)和(8.67±0.96)、(27.86±5.38)和(16.00±7.59)、(31.92±6.57)和(24.79±2.78)(P0.01或P0.05),但神经元数量无显著丢失,分别为(49.05±4.38)和(48.56±3.56)(P0.05);小檗碱显著抑制对侧皮层小胶质细胞、COX-2和i NOS的表达,分别为(15.49±1.88)和(19.82±1.88)、(16.83±7.89)和(27.86±5.38)、(26.25±2.41)和(31.92±6.57)(P0.01或P0.05),而星形胶质细胞和DNA氧化损伤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1.91±1.42)和(13.79±4.32)、(32.82±2.78)和(34.40±2.41)(P0.05)。结论 TBI导致远隔对侧顶叶皮层继发性损害较轻,仅导致炎症反应、氧化损伤增加,但并不会导致远隔对侧皮层神经元丢失;盐酸小檗碱能够显著抑制TBI后对侧皮层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小鼠脑组织后MMP-9的变化及对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小鼠颅内注射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制造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模型,于感染后第3天、第7天,应用明胶酶谱分析检测脑组织中MMP-9活性,免疫荧光共聚焦检测MMP-9的细胞来源,通过检测渗出到脑血管外的伊文斯蓝(Evans Blue,EB)的含量以及脑组织水含量观察血脑屏障的通透性。结果 HSV-1感染后第3天、第7天病毒组中MMP-9活性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MMP-9活性增高与血脑屏障通透性增高相一致,给予MMP-9抑制剂BB-94后血脑屏障通透性降低,激活的小胶质细胞是MMP-9的主要来源。结论激活的小胶质细胞表达MMP-9破坏血脑屏障,在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低分子肝素(LMWH)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和巨噬细胞及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并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LMWH治疗组,对照组及LMWH治疗组分别于脑缺血2 h再灌注3、24、48、72 h处死;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脑组织中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和巨噬细胞数量变化,应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TNF-α阳性细胞。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24、48、72 h组梗死灶周围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和巨噬细胞及TNF-α 阳性细胞明显减少(P<0.05)。结论 LMWH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梗塞灶周围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和巨噬细胞及TNF-α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创伤性脑损伤(TBI)是一种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疾病, 而TBI后癫痫(PTE)是其严重的后遗症之一。由于PTE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尚未阐明, 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TBI触发了强烈且持久的炎症级联反应, 提示神经炎症可能与PTE的发病机制有关。而小胶质细胞, 作为大脑中最常见的免疫细胞, 在神经炎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小胶质细胞在TBI后被激活, 可表达促炎或抗炎等表型。不同的极化状态与各种促炎或抗炎型介质的释放有关, 且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大脑的修复和PTE的发生与发展。鉴于不同表型的小胶质细胞在神经炎症中发挥的作用不同, 调节小胶质细胞的极化方向可能对TBI和PTE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TBI后不同时间点小胶质细胞的表型和功能, 深入探究小胶质细胞极化的信号通路和导致癫痫发生的潜在机制, 以及总结了防治TBI和PTE的药物研究进展, 以期为PTE动物实验的临床转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一氧化碳及一氧化氮对局灶性缺血脑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研究一氧化碳与一氧化氮对局灶性缺血脑组织脑含水量及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4组:为生理盐水组、Hemin组、ZnPP组及Hemin ZnPP组,分别用等量生理盐水、Hemin、ZnPP、Hemin ZnPP腹腔注射,1h后制成MCAO模型。栓塞后24h检测血浆CO及NO浓度、脑组织含水量、血脑屏障通透性。结果 与生理盐水组相比,Hemin组血浆CO浓度明显升高,NO浓度无变化,脑组织含水量下降,血脑屏障通透性减低;ZnPP组血浆CO浓度明显减低,NO浓度上升,脑组织含水量上升,血脑屏障通透性增高;同时注射Hemin ZnPP时CO浓度无变化,NO浓度升高,脑组织含水量上升,血脑屏障通透性增高。结论 NO及CO在缺血早期对脑组织均具有保护作用,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CO通过HO影响NOS及NO。  相似文献   

13.
    
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CIS)发生后,小胶质细胞(microglia,MG)激活后的2种极化表型-经典激活型小胶质细胞(M1型)与替代激活型小胶质细胞(M2型)分别起着促炎与抑炎的作用,如何将小胶质细胞从促炎的M1表型转化为抗炎的M2表型,逐渐成为CIS治疗的新途径。本文对小胶质细胞的特性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在CIS的双重作用进行综述。一.小胶质细胞的概述小胶质细胞胞体较小,呈分枝状,有伸向各个方向的突起,而在中枢神经系统受创伤、感染、发生免疫反应或其它疾病时会转变为圆形活化的小胶质细胞,迅速发生增值与活化,被激活的小胶质细胞可呈现出多种形态,如纺锤形、阿米巴形等,进而移动到病变区域,小胶质细胞的激活主要涉及Toll样受体、核转录因子等多条通路,其过程包括增殖、趋化、吞噬、分泌细胞因子等多个环节,并分泌大量的促炎因子、氧化应激相关因子及免疫分子等,既可以诱导炎性反应提高血-脑脊液屏障的通透性,又可以促进神经细胞的再生,在CIS后发挥神经修复作用[1]。  相似文献   

14.
帕金森病(PD)是第二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临床症状为运动障碍,给患者带来极大困扰。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PD与外周和中枢炎症密切相关。PD患者首先出现便秘等运动前症状,肠道屏障功能障碍和肠道微生物失调加速肠神经胶质细胞激活、α-突触核蛋白聚集以及外周免疫细胞增殖,产生各种促炎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大脑内,各种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s)和组织相关分子模式(DAMPs)激活小胶质细胞,主要通过TLRSNF-κB-NLRP3信号通路促进NLRP3炎性小体组装,促炎因子释放,最终导致多巴胺能神经元死亡。外周促炎因子使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等外周免疫细胞进一步加剧中枢神经炎症。文中总结了外周炎症和中枢炎症在PD发病中的作用,为今后治疗PD提供可能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研究显示炎性反应与癫痫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炎性反应使血脑屏障完整性被破坏,通透性增加,白细胞浸润;胶质细胞活化、增生,分泌大量的促炎性细胞因子并上调其相关受体,这些反应进一步使神经元兴奋性增高,诱导癫痫发作。炎性反应产生的细胞兴奋性毒性,诱发神经元死亡,破坏脑组织,形成海马硬化等病理改变。炎性反应还使病程迁延反复,产生对常规抗癫痫药物的抵抗等。本文主要对炎性反应与癫痫发生、发展的关系及相关治疗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大鼠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TBI)后血脑屏障(BBB)通透性的变化和机制.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96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和TBI组,TBI模型参照Feeney自由落体致伤法制作,假手术组仅行开颅术不行打击致伤.每组按伤后处死时间的不同分为3h、6h、12h 、24 h、48 h、72h6个亚组,每亚组4只.采用干湿重比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脑皮质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5的表达,伊文思蓝(EB)法检测脑组织BBB通透性变化. 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TBI组大鼠创伤后不同时间点脑组织含水量、EB含量均增多.组内比较显示二者创伤后3h开始增多,24 h达高峰,随后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与假手术组比较,TBI组大鼠创伤后6h、12h、24 h、48 h、72 h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5表达降低.组内比较显示其创伤后6h表达降低,24 h达最低值,随后回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脑Claudin-5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和脑组织水含量、脑组织EB含量呈负相关关系(r=-0.994,P=0.000;r=-0.846,P=0.036).脑组织含水量和EB含量呈正相关关系(=0.863,P=0.027). 结论 TBI后大鼠BBB通透性变化和脑损伤程度具时间依赖性,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5与BBB变化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H-7在脑出血后脑损伤中作用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异喹啉磺酰类(H-7)在脑出血后脑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脑出血组、H-7治疗组,采用自体血注入法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治疗组应用H-7每12 h腹腔注射一次。分别用伊文思蓝(EB)测血脑屏障(BBB)通透性,干-湿重法测脑组织含水量,同时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H-7治疗组可以明显改善大鼠脑出血后BBB通透性(P<0.05),血肿周围脑水肿明显减轻(P<0.05),并且减少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炎症细胞浸润。结论H-7通过抑制PKC,减轻脑出血后脑水肿?血脑屏障的开放和炎症细胞浸润,揭示PKC参与了脑出血后脑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CyclinD1表达与小胶质细胞活化、神经元凋亡之间的内在关系。方法:建立光化学诱导的老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利用原位分子杂交、IsolectinB4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末端标记等方法,检测缺血4、24 h和3、5 d组大鼠脑组织中的CyclinD1 mRNA阳性细胞、小胶质细胞和凋亡细胞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CyclinD1 mRNA阳性细胞、小胶质细胞和凋亡细胞皆分布于缺血灶周围,发布空间相互重叠。CyclinD1 mRNA在多种形态细胞中表达,以胶质细胞最为多见,其表达高峰与小胶质细胞活化高峰一致。在各时间点的病灶周围皆发现TUNEL阳性细胞,其高峰时点提前于CyclinD1 mRNA阳性细胞及小胶质细胞活化高峰。结论:CyclinD1可能参与了缺血后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及神经元的凋亡过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亚低温治疗对脑缺血大鼠AQP4表达和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变化的影响,探讨亚低温减轻缺血性脑水肿的可能机制.方法 线栓法制作脑缺血大鼠模型,实验分常温组、亚低温组和假手术组,分别在缺血后6h、24h、48h、72h用干湿重法测脑组织含水量,荧光法检测血脑屏障通透性的改变,原位杂交检测AQP4的表达变化.结果 假手术组脑组织含水量、血脑屏障通透性、AQP4表达无变化.缺血组脑组织含水量和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AQP4表达上调,缺血48~72h变化最显著.相同时间点常温组脑组织含水量和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AQP4的表达上调比亚低温组明显,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亚低温条件下AQP4表达下调、血脑屏障通透性和脑水肿程度减轻.亚低温可能通过下调AQP4表达、减轻血脑屏障通透性,减轻缺血性脑水肿.  相似文献   

20.
炎性反应与癫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炎性反应与癫痫的发病密切相关。在炎性反应过程中,血脑屏障完整性被破坏,通透性增加,白细胞浸润;胶质细胞活化、增生,分泌大量的促炎性细胞因子并上调其相关受体。这些反应进一步使神经元兴奋性增高,诱导癫痫发作;产生细胞兴奋性毒性,诱发神经元死亡,破坏脑组织,形成海马硬化等病理改变;使病程迁延反复,产生对常规抗癫痫药物的抵抗等。本文主要对炎性反应与癫痫发生、发展的关系及相关治疗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