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胶质瘤干细胞对BCNU耐药的体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胶质瘤十细胞(CSCs)对双氯乙基亚硝脲(BCNU)的耐药能力及导致耐药的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从来源于手术切除的恶性胶质瘤中分离培养GSCs,并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FACS鉴定;分别利用MTT法和Ki67染色观察和分析不同浓度BCNU对胶质瘤细胞和GSCs的活力和增殖能力的影响;应用RT-PCR法测定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transferase,MGMT)mRNA在胶质瘤细胞、GSCs和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本研究中获得的GSCs为Nestin和CD133阳性,具有自我更新、分裂增殖和多分化潜能,流式细胞术分析证实收获的细胞克隆中99.79%的细胞为CD133阳性细胞,符合我们的实验要求;与胶质瘤细胞相比,GSCs具有较强的抗BCNU化疗能力(P<0.01),在BCNU的浓度达到2 g/L后,胶质瘤细胞存活率近于0斤基本停止增殖,而GSCs仍有32.3%±4.5%的存活率并仍有43.6%±3.5%的增殖率,当BCNU浓度在2 g/L到8 g/L间尚可以进一步诱导GSCs耐药能力的增强;RT-PCR结果表明在GSCs中MGMT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胶质瘤细胞,而在正常脑组织中则无MGMT mRNA的表达.结论 GSCs比胶质瘤细胞更具耐药性,是胶质瘤产生耐药的关键,而MGMT是GSCs产生耐药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特异性的Racl活性抑制剂下调胶质瘤干细胞(GSCs)中Rac1的活性,探讨Rac1在GSCs迁移和侵袭中的作用. 方法 将U251细胞置于无血清DMEM/F12干细胞培养基中培养,免疫磁珠分选法分离GSCs,免疫荧光染色检测CD133鉴定GSCs; Rac1活性实验检测CD133+与CD133-细胞活性,Transwell细胞迁移和侵袭实验评价CD133+与CD133-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加入Rac1活性抑制剂NSC23766处理GSCs,活性实验检测细胞Racl活性,Western blotting检测hMena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的表达;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和侵袭实验评价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改变. 结果 成功培养出悬浮生长的细胞球,可以连续传代并持续表达神经干细胞标志物CD133;CD133+细胞Rac1-三磷酸鸟苷(GTP)表达水平、细胞迁移和侵袭的能力显著高于CD133-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NSC23766处理组GSCs的Rac 1-GTP、hMena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GSCs相对于肿瘤中的其他细胞具有更强的迁移和侵袭能力,Rac1对脑GSCs的迁移和侵袭具有调控作用,抑制Rac1活化可能成为治疗恶性胶质瘤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内皮抑素和血管生成抑素( Endo - Angio)融合基因修饰的单纯疱疹病毒(VAE)对胶质瘤干细胞(GSCs)的体外溶瘤作用。方法 新鲜高级别(WHOⅢ级、Ⅵ级)人脑胶质瘤标本经原代培养获得GSCs,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中CD133阳性细胞数,单克隆形成实验检测GSCs的自我更新能力,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未分化GSCs的Nestin及分化后GFAP、NF和MAG的表达;MTS法检测VAE对GSCs增殖活性的影响,RT -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Endo - Angio融合蛋白的表达并检测其对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BMEC)增殖的影响;最后观察病毒处理后仍存活细胞的自我更新和诱导贴壁情况。结果 (1)从20例高级别胶质瘤标本中培养出4例GSCs,能够表达CD133及Nestin,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能力。(2)VAE能够感染GSCs,4例GSCs增殖活性明显下降(P<0.05)。(3)VAE感染GSCs 48 h后,基因水平及蛋白水平都有Endo- Angio融合蛋白表达,该融合蛋白使HBMEC增殖活性明显下降(P<0.05)。(4)VAE感染后仍存活的细胞不再具有形成GSCs球的能力,加入血清诱导后也不再贴壁生长。结论 在体外,VAE能够显著抑制GSCs活性,能够表达具有生物活性的Endo-Angio融合蛋白,为脑胶质瘤溶瘤病毒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侧群细胞分析法在脑肿瘤干细胞研究中的应用及其局限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用来分选和培养肿瘤干细胞(TSCs)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利用特异性的细胞表而标记物,例如CD133分选胶质瘤干细胞(GSCs),但该方法不能用于那些缺乏已知标记物的肿瘤细胞,且正常干细胞标记物不一定是肿瘤干细胞标记物[1,2];另一种是利用肿瘤干细胞在特定培养基中悬浮生长形成干细胞球的特性,特异性富集肿瘤干细胞.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方法是侧群细胞(SP)分析法,该方法不依赖细胞表面标记物,是分选肿瘤干细胞的有效方法之一[3].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体内外原代培养的人脑胶质瘤干细胞(GSCs)与胶质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的关系.方法 新鲜高级别(WHOⅢ级、Ⅳ级)的人脑胶质瘤标本经原代培养获取GSCs,免疫组化法检测其肿瘤干细胞及干细胞标记物Nestin的表达;鉴定后的GSCs经低氧诱导,免疫荧光法检测其诱导分化后内皮细胞标记物CD31、CD144和胶质瘤细胞标记物GFAP的表达,RT-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其CD31的表达;建立胶质瘤干细胞皮下荷瘤裸鼠模型,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模型中人来源的CD31的表达.结果 (1)悬浮生长的胶质瘤干细胞球样细胞经免疫组化鉴定Nestin表达阳性;(2)低氧诱导后的GSCs能够表达CD31、CD144,有些细胞能够同时表达CD144和GFAP;(3)RT-PCR检测发现GSCs在诱导前后都有CD31 mRNA的表达,而Western-blot检测到只有诱导后的GSCs有CD31蛋白的表达;(4)胶质瘤干细胞荷瘤裸鼠模型的肿瘤组织中部分微血管抗人CD31抗体染色阳性.结论 胶质瘤干细胞不仅在体外低氧条件下可分化为内皮细胞,在体内微环境条件下同样可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并参与胶质瘤新生组织的血液供应.  相似文献   

6.
<正>胶质瘤(glioma)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因其恶性程度高,复发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至今临床尚未寻求到有效治疗方法。近年来胶质瘤干细胞(glioma stem cells,GSCs)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胶质瘤和其他肿瘤一样,由多基因多步骤发展而来,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很多因素与胶质瘤的发生和进展有关。但对于GSCs起源的研究目前  相似文献   

7.
胶质瘤干细胞(glioma stem cells,GSCs)因其具有过度增殖、自我更新以及多向分化潜能、成瘤性以及放、化疗抗性等特点,被认为是胶质瘤容易复发和难以根治的原因,因此如何有效清除GSCs成为神经外科领域的研究热点。针对GSCs的免疫治疗因其具有靶向杀伤性和记忆性,比普通胶质瘤细胞的免疫治疗更能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本文对近年来关于GSCs靶向免疫治疗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胶质瘤干细胞(GSCs)是具有干性特征和功能的胶质瘤细胞,近些年来受到广泛关注。与普通胶质瘤细胞相比,GSCs具有很强的成瘤、侵袭、化疗放疗抵抗能力,可能是导致转移和肿瘤复发的主要因素。随着研究不断深入,人们逐渐发现肿瘤微环境(TME)在GSCs的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TME能够促进GSCs表型的维持。该文将围绕TME对GSCs的影响和机制的前沿进展进行讨论;并详细介绍TME中缺氧、酸性、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P)如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以及外泌体对GSCs的具体作用及机制。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肿瘤干细胞学说的提出.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多种类型的胶质瘤组织中存在少数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较强增殖潜能的细胞,即胶质瘤于细胞(glioma stem cells,GSCs),该学说认为GSCs是胶质瘤的种子和源泉,并把临床上恶性脑胶质瘤综合治疗失败的现象解释为综合治疗并没有将GSCs全部杀死.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肿瘤干细胞学说的提出.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多种类型的胶质瘤组织中存在少数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较强增殖潜能的细胞,即胶质瘤于细胞(glioma stem cells,GSCs),该学说认为GSCs是胶质瘤的种子和源泉,并把临床上恶性脑胶质瘤综合治疗失败的现象解释为综合治疗并没有将GSCs全部杀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胶质瘤干细胞(glioma stem cells,GSCs)来源的外泌体对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BMECs)的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培养和分离人胶质瘤U87细胞系来源的胶质瘤干细胞(GSCs),对培养的肿瘤球细胞及其诱导分化的细胞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鉴定。然后提取胶质瘤干细胞分泌的外泌体(GSCs-exo),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GSCsexo (20μg/ml、40μg/ml、60μg/ml)处理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BMECs)。在处理结束后,采用CCK-8法检测GSCs-exo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小室检测GSCs-exo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肿瘤球细胞培养状态下呈悬浮生长,免疫组织化学荧光染色法证明培养的肿瘤球细胞中特异性表达CD133和Nestin,其诱导分化的细胞染色可见GFAP和Neun表达阳性。随着GSCs-exo浓度的升高,促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能力逐渐增强,迁移能力也大大提高(P 0. 05)。结论在胶质瘤微环境中,胶质瘤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可以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GSCs-exo可能是胶质瘤血管形成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抑制Hedgehog信号通路对人脑胶质瘤肿瘤干细胞(GSCs)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手术切除的胶质母细胞瘤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和鉴定GSCs,应用环靶明抑制Hedgehog信号通路,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GSCs Hedgehog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使用CCK-8试剂盒测定GSCs的增殖活性。结果 胶质母细胞瘤标本分离出来的细胞球表达CD133及Nestin;而且表达Hedgehog信号通路关键蛋白Sonic Hedgehog和Smo。环靶明对GSCs增殖的抑制率随浓度的升高显著增高(P<0.05),而且随作用时间延长显著增高(P<0.01)。结论 Hedeghog信号通路的特异性抑制剂环靶明能够显著抑制体外培养GSCs的增殖。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miR-155在人胶质瘤干细胞样细胞(glioblastoma stem-like cells,GSCs)与正常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及不同病理级别脑胶质瘤组织的表达差异,其表达水平与胶质瘤恶性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神经球(neurosphere)培养法体外分离扩增人GSCs与NSCs,并进行免疫荧光及移植瘤实验鉴定。用q RT-PCR的方法检测miR-155在GSCs、NSCs及不同级别胶质瘤和正常脑组织的表达水平。结合患者的预后,进行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GSCs的miR-155表达水平明显高于NSCs(P 0. 05);随着胶质瘤级别的增高,miR-155的表达水平也明显增高,WHOⅢ级、Ⅳ级恶性胶质瘤的miR-155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均P 0. 05)。miR-155高表达与恶性胶质瘤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结论 miR-155在GSCs及高级别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增高,其表达水平可作为判定胶质瘤预后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PEX基因对C6胶质瘤干细胞(GSCs)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血清培养基培养C6胶质瘤细胞系,再取其单细胞悬液悬浮培养于无血清培养基中传代培养.采用单细胞克隆和免疫荧光染色分离鉴定GSCs,运用本实验室成功构建的重组子pDsRed2-C1-PEX,以脂质体为介导转染体外培养的GSCs,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验真核表达载体在GSCs中的表达及PEX基因对GSCs表达MMP-2mRNA、VEGFmNA的影响.结果 成功培养出GSCs并成功转染,PEX在GSCs中高表达并且体外对MMP-2、VEGF的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X基因可以在GSCs中表达,并且体外可以抑制MMP-2和VEGFmRNA在GSCs中的表达,为胶质瘤的治疗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正>大脑胶质瘤病(Gliomatosis cerebri,GC)是一种少见的弥漫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1938年Nevin[1]首次报道此病并命名为大脑胶质瘤病。按世界卫生组织最新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组织分类,大脑胶质瘤病是来源不明的神经上皮肿瘤,属于胶质瘤的一种特殊类型,2007年WHO工作组[2]将GC归类于神经上皮组织肿瘤中的星形细胞肿瘤。确定GC的诊断标准为:一种弥漫性的胶质瘤,生长方式为广泛浸润  相似文献   

16.
正胶质瘤干细胞(glioma stem cells,GSCs)的存在使得胶质瘤,尤其是恶性胶质瘤,临床治疗变得困难,手术、放疗及化疗等一系列传统治疗正在面临挑战。因此,寻求优于现有疗法的有效安全的分子靶向治疗是必要的。GSCs表面标志物相对于其它类型标志物更有优势是由于前者暴露在细胞表面而更容易与抗胶质瘤分子结合,从而获得特异疗效,因此表面标志物最适于作为治疗靶点,为GSCs的鉴定、治疗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抑制人胶质瘤干细胞(GSCs)信号转导活化转录因子3(STAT3)表达、活化,了解STAT3在细胞凋亡、分化调节中的作用。方法 RNAi抑制人GSCs中STAT3表达、活化,流式细胞分析检测细胞凋亡和干细胞比例变化;实时定量多聚酶链反应(PCR)和Weastern-blot检测Bcl-2、BAX、Caspase-3表达;干扰组和对照组GSCs接种裸鼠,观察成瘤情况。结果干扰组人GSCs凋亡比例(16.03%)显著高于空白组(2.03%)和阴性对照组(3.19%)(P<0.05),CD133+细胞比例(5.7%)显著低于空白组(92.2%)和阴性对照组(87.7%);干扰组Bcl-2表达显著低于空白组和阴性对照组(P<0.05);裸鼠移植瘤实验中,阴性对照组3只成瘤,而干扰组均未成瘤。结论抑制人GSCs中STAT3表达、活化,可诱导凋亡,促进分化,抑制其成瘤能力。细胞凋亡增加可能与Bcl-2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18.
胶质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其生长迅速、浸润性强且易复发。虽然目前肿瘤综合治疗技术已取得长足进步,但胶质瘤治疗效果仍不理想,预后差,是困扰临床医生的难题。近年来肿瘤干细胞(tumor stem cells,TSCs)假说的提出及胶质瘤干细胞(glioma stem cells,GSCs)的发现为胶质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切入点。本文对GSCs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总结,并对其存在依据、可能的起源、意义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胶质瘤干细胞(GSCs)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 方法 从人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U87中分离培养GSCs,免疫荧光染色检测CD133、巢蛋白(nestin)的表达进行鉴定.将取GSCs分成3组分别培养:(1)ATRA组:培养基中含10 nmol/L ATRA;(2)空载体组:培养基中含与ATRA组等量的二甲基亚砜(DMSO);(3)对照组:单纯培养基,培养10 d后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β-微管蛋白Ⅲ(β-tubulinⅢ)、半乳糖脑苷脂(GalC)的表达;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ELISA和RT-PCR分别检测各组GSCs VEGF、bFGF的分泌水平和mRNA的表达. 结果 二代细胞球表达神经干细胞(NSCs)的标记抗体CD133和nestin.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显示分化后GSCs能够分化为多种同源子代细胞(分别表达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元、少突胶质细胞标志物GFAP、β-tubulinⅢ、Galc);培养10d后ATRA组细胞GFAP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及空载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7天ATRA组细胞增殖速度较对照组和空载体组明显变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化24 h后ATRA组GSCs VEGF、bFGF的分泌水平和mRNA的表达均少于对照组和空载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ATRA能诱导GSCs分化并抑制其增殖,其可能通过抑制VEGF和bFGF的表达发挥抗胶质母细胞瘤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脑胶质瘤是最常见的颅内肿瘤,其预后差,死亡率高,极大地威胁着患者的生命。研究表明恶性胶质瘤患者在接受常规综合治疗(手术、放疗、化疗)后,中位生存期也仅一年左右[1,2]。2003年Singh等[3]基于肿瘤细胞和干细胞自我更新能力、无限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相似性,以CD133为标志物,采用免疫磁珠法从胶质瘤标本中分离出与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相似的脑肿瘤干细胞(brain tumo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