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抑郁症的社会支持和防御方式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应激状态、应对行为、社会支持和防御方式的临床特征。方法 采用应对行为调查表、生活环境调查表、社会支持量表和防御方式问卷 ,对 4 1例抑郁症患者进行测试 ,并与 36例正常人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1)抑郁症组平均应激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且抑郁症组面对应激时所采取的应对行为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 ,主动娱乐、谋划对策、主动应付和工作投射因子分高 (P <0 .0 1) ,控制症状和消极发泄因子分低 (P <0 .0 1或P <0 .0 5 ) ;(2 )抑郁症组的社会支持满意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且抑郁症组对“亲属”的选用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3)抑郁症组中间型和不成熟型防御因子分高 (P <0 .0 1) ,投射、幻想、退缩因子 ,假性利他、隔离、交往倾向和消耗倾向因子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或P <0 .0 5 )。结论  (1)生活事件与抑郁症状的发生可能存在直接的关系 ,且抑郁症患者面对应激更多采取外射型应对方式 ;(2 )抑郁症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满意度差 ,且防御方式存在明显的不成熟倾向。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心理危机筛查及应激应对因素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多元筛查方法,并建立应激诱发心理危机和应对缓解心理危机的预测模型。方法采用“学生生活应激调查”(SLSI)、“抑郁发作诊断指标”(DEP)和“危机应对方式”(WCW)检测大学生13154例,对样本作多元层次筛查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经4层次筛查检出具有“高生活应激、严重障碍、抑郁发作和自杀倾向”核心因素的大学生心理危机38例(0.3%),并筛出无此4项核心因素的1835例(14.0%)为对照组;大学生生活应激源(挫折、压力、变化)和应激反应(生理反应、行为反应)是诱发心理危机的危险因素(P〈0.05);危机应对积极方式(处理问题、控制情绪)是缓解心理危机的保护因素(P〈0.01),应对消极方式(期望、逃避)则是处理心理危机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心理危机4项核心因素是多元筛查的主要鉴别依据;大学生生活应激或应对方式对心理危机具有诱发或缓解效应;本预测模型为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多元检测筛查和预测干预提供了研究参数。  相似文献   

3.
社会支持系统的组成及有关因素:776名正常人资料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研究应用岛悟等编制的“环境--应激--健康”系列调查表中“社会支持调查表”和“工作生活环境调查表”对776名正常人进行了测定,发现不同社会状况者社会支持系统的核心成员不尽相同。年轻未婚的学生组依次为朋友,父亲,母亲,兄弟,姐妹;成年已婚的工厂组依次为配偶,父亲,母亲,孩子,朋友,兄弟,姐妹。从总体而言。应激强度越高,寻找社会支持的成员种类数越多。学生组社会支持成员种类多于工厂组。总之,年龄,婚姻  相似文献   

4.
汶川大地震后外科医护人员急性应激水平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在地震灾害发生后的早期,影响外科医护人员的急性应激水平相关因素。方法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自编相关问题筛查表、灾害自评量表(SRQ-20)及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在震后第14天对37名汶川地震余震区的参加的外科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同期随机选取同地区未参加紧急救治的其他外科医护人员43人作为对照组,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描述、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职业因素与性别因素比较,职业为主效应;SRQ-20总分与消极应对因子分呈显著负相关;年龄、职业、消极应对因子分可预测急性应激水平的高低。结论震后参加救治的外科医护人员有较高水平的急性应激反应,尤以护士为甚,年龄越大,应激水平越高,消极的应对方式会带来更高水平的应激反应。建议加强心理知识的宣传,避免过多的使用消极的应对方式,尤应注意外科医护人员特别是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变化,合理调配医疗资源,以提高其自身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研究癫痼患儿家长特质应对方式之特点,以了解其心理健康状况,为针对性心理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共225例癫痼患儿家长接受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评价,从性别、工作压力等方面分析其特质应对方式特点。结果癫痼患儿家长消极应对和积极应对方式在性别、不同工作压力,以及新诊断与既往诊断之间存在差异(均P〈0.05),男性和既往诊断患儿之家长对疾病的应对方式更积极,而工作压力大和新诊断患儿之家长应对方式消极;不同发作类型癫痫患儿之家长积极应对方式存在差异,以部分性发作型患儿之家长应对方式更积极(P〈0.05)。结论癫痫患儿家长特质应对方式有其特点,存在较多心理健康问题,临床上应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行为干预,改善患儿家长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地震后基层医务人员应对方式、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对随机抽样的122例三台县基层医务人员分别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团体用心理社会应激调查表(PSSG)、焦虑自评量表(SAS)、自评抑郁量表(SDS)进行测量。结果(1)三台县基层医务人员积极情绪体验、消极情绪体验、积极应对和应激总分均大于常模(P〈0.05);而消极应对方式总分则小于常模(P〈0.05);(2)消极应对与应激总分(r=0.29,P〈0.05)、生活事件(r=0.29,P〈0.05)、文化程度成正相关(r=0.08,P〈0.05),与年龄成负相关(r=-0.21,P〈0.05);(3)三台县基层医务人员,抑郁与焦虑标准分远远大于常模组(P〈0.05);(4)SDS标准分与应激总分呈正相关(r=0.21,P〈0.05);SAS标准分与应激总分(r=0.38,P〈0.05)、积极应对成呈正相关(r=0.43,P〈0.05)。结论三台县基层医务人员心理状况与常模的健康人群比较,抑郁、焦虑情绪更加明显,多采用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受应激总分、生活事件、文化程度及年龄影响;SDS标准分与应激总分有关,SAS标准分与应激总分及积极应对有关。  相似文献   

7.
成年女性心理应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成年女性心理应激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建立量表对引起妇女心理紧张的应激源、应激反应、应对方式列出条目,对400名进行量表调查。结果:收集有效问卷365份,对应激源的情绪反应有焦虑、抑郁、易激惹,不能集中精力,行为反应有失眠,忙于做事等。应对方式有找家人倾诉,找朋友倾诉,看电视,写日记,做家务减轻紧张。结论:发展支持、自助团体及咨询业务,有助于妇女应激产生的生理、情绪、行为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暴力高危青少年的自尊、应对方式以及生活事件应激水平,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整群抽样选取2所中学的1312名学生,使用自尊量表(SES)、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在自尊水平、应对方式、应激水平三个方面进行对照研究,并对三者和暴力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回收问卷1312份,1305份有效。男生663人,女生642人,平均年龄(14.37±1.71)岁。暴力高风险学生筛出率为9.43%(123/1305);男性青少年的暴力风险高于女性(7.6%VS1.8%,P=0.000)。以是否存在暴力高风险为因变量,相关心理因素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4.427,95%CI:2.595~6.952)、消极应对分数偏高(OR=2.251,95% CI:1.452~3.488)、ASLEC“其他”因子分数偏高(OR=4.517,95%a:2.272~8.978)是暴力行为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男性、消极应对分数偏高以及ASLEC“其他”因子分数偏高是学校青少年暴力行为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作者通过202例精神分裂症与239名正常人应激行为及相应的健康状况对照比较,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有较多心理、社会问题,而且较多采用各种对抗应激方式。不同的对抗应激行为趋向对改善应激冲突的效果不同。进行了应激行为与健康状况的多元回归和两两相关分析,表明就“外射”和“控制、放松”的应激行为特点看,后者更能有效缓解应激冲突的压力。应对方式与健康状况之间有着相互制约、互为因果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研究癫患儿家长特质应对方式之特点,以了解其心理健康状况,为针对性心理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共225例癫患儿家长接受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评价,从性别、工作压力等方面分析其特质应对方式特点。结果癫患儿家长消极应对和积极应对方式在性别、不同工作压力,以及新诊断与既往诊断之间存在差异(均P0.05),男性和既往诊断患儿之家长对疾病的应对方式更积极,而工作压力大和新诊断患儿之家长应对方式消极;不同发作类型癫患儿之家长积极应对方式存在差异,以部分性发作型患儿之家长应对方式更积极(P0.05)。结论癫患儿家长特质应对方式有其特点,存在较多心理健康问题,临床上应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行为干预,改善患儿家长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大学生中A型行为者与血压增高的关系。方法采用《A型行为类型问卷》对401名大学生进行评估,并检测血压。结果 A、A^-型行为者149人(37.16%);除城区男生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值与全国样本组相比差异不显著外,其它各组均值与全国样本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血压偏高者占A型性格群体的19.46%。结论紧张、焦虑和消极被动心理防御机制的A型行为类型是引起血压增高的一种“增益效应”;对高血压致病因子的干预,应包括心理卫生和行为方式的指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心理咨询门诊中焦虑症患者应激事件中的应对方式及社会家庭支持,并探讨应对模式及心理支持对焦虑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对焦虑症组及正常对照组采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社会支持量表评估。运用非参数t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消极应对方式与焦虑症呈显著正相关(P〈0.01);积极应对与焦虑症呈显著负相关。正常人群与焦虑症的社会,家庭支持异同(P〈0.05)。男性与女性焦虑症患者应对方式有显著差异(P〈0.01)。社会支持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有显著差异(P〈0.01)。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及家庭亲密度适应性三者明显相关。结论应对模式,社会支持及家庭亲密度适应性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及心理应激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背景:认知情绪调节方式(CERQ)是个体处理应激性生活事件所采取的认知情绪管理方式。个体间采取的CERQ方式存在差异,本研究对我校大学生及留学生的CERQ、抑郁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以便对个体进行心理干预时提供指导依据。目的:研究留学生与中国学生使用认知情绪调节方式的情况及对照分析。方法:对255名大二、大三的留学生(男生171人,女生84人)及262名中国大二、大三的学生(男生124人,女生138人)进行CERQ、ASLEC、SDS问卷调查。结果使用SPSS16.0进行分析。结果:留学生较中国学生更经常地使用“积极重新关注”和“重新关注计划”及“灾难化”等认知调节方式。以抑郁为应变量的回归方程中,在留学生中,对抑郁有贡献的是“责难自己”和“灾难化”,与之负相关的则是“接受”;中国学生中,对抑郁有贡献的是生活事件评分和“灾难化”,与抑郁情绪呈负相关的则是“积极重新评价”。结论:在不同种族的学生中,均显示积极的应对方式与抑郁负相关,可以预防抑郁的发生,而消极的应对方式与抑郁正相关。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时鼓励其使用适应性应对方式,后者是预防抑郁的一种有效的认知行为调节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为早期预测创伤后应激障碍和心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 copingstyle questionnaire,SCSQ)和创伤后应激障碍17项筛查问卷(PTSD Checklist-Civilian version,PCL-C)对舟曲县的59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有效问卷592份.结果 PTSD症状阳性组共45人,占总人数的7.60%,其中男生15人,占男生人数的5.34%,女生30人,占女生人数的9.65%.男女生在PCL-C和SCSQ上的得分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PTSD筛查阳性组、阴性组在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上得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控制性别、年级因素,PTSD总分与积极应对方式(β =-0.473,标准化β =-0.524,P<0.001)和消极应对方式(β =0.556,标准化β =0.427,P<0.001)有关联.结论 应对方式可作为PTSD发生率的预测因素,积极应对是PTSD的保护性因素,尽早引导学生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对预防PTSD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军人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流行学调查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为了解我军平时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从而为制订防治对策提供依据,作者采用系统-各抽样对我这国的21198人进行了流行学调查,其中男20710人,女488人;陆军14252人,海军1379人,空军2037人,赏3530人。结果:PTSD总患病率为4.86‰,其中陆、海、空军和赏的  相似文献   

16.
高原军人应对方式特征及其与生活质量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高原军人的应对方式及其与生存质量的关系。方法 对驻西藏高原某部队485例官兵应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高原军人采取积极应对方式的比例占23.5%,高于采取消极应对方式的16.2%的比例。最常采取的应对方式是自我安慰占41.2%和克制负性情绪占36.9%;积极应对方式得分与生存质量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及环境领域得分呈显著正相关,而消极应对得分则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不同应对方式对生存质量的影响作用不同,积极应对方式有助于高原军人的身心健康,消极应对则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病耻抵抗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对北京市1家精神专科医院就诊的和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的406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采用病耻抵抗量表、贬低—歧视感知量表、病耻感应对量表、病耻感应激量表、自尊量表、心理韧性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调查。结果:病耻抵抗量表得分为(3.97±0.84)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病耻感应激(β=-0.165)、挑战(β=0.264)和心理弹性(β=0.430)进入回归方程,调整后R2为0.372。结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病耻抵抗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病耻感应激、挑战的应对方式及心理弹性是病耻抵抗的影响因素。提示干预措施应侧重改善患者对病耻感的认知评价和应对方式,并提高心理弹性。  相似文献   

18.
中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目的:探讨中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为心理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乐昌市3所中学的518中高中生,用症状自评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防御方式问卷、应对方式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有20.7%的中学生有不同程度的自杀意念;女性、独生子女、单亲家庭的自杀意念发生率显著高于男性、非独生子女、核心家庭及传统大家庭;有自杀意念组的心理健康水平低,采用不成熟防御方式及消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青少年内向性行为与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Achenbach青少年自评量表(youth self-report,YSR)对重庆市12~18岁74对双生子的内向行为进行评定。采用一般情况问卷、父母的养育方式和维度问卷(the parenting styles and dimensions questionaire,PSDQ)、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family adaptability and cohesion evaluationscale,2nd edition,Chinese version,FACESⅡ-CV)、家庭压力问卷(family stresses questionnaire,FSQ)、应激生活事件(stressful life event,SLE)等调查环境因素;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调查应对方式;采集双生子静脉血提取DNA进行卵型鉴定。通过OPEN-MX软件构建单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加性遗传因素、共享环境因素、个体特异性环境因素与双生子内向行为的相关程度。结果不同卵型双生子间父母养育方式、家庭压力、家庭亲密度及应对方式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生子内向行为与家庭亲密度(r=-0.223,P=0.011)呈负相关,与家庭压力(r=0.232,P=0.008)、专制型养育方式(r=0.206,P=0.018)、消极应对(r=0.409,P=0.001)呈正相关;与应激生活事件、父母的教育程度、职业等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构方程显示,在内向行为总变异方差中加性遗传效应占0.51(95%CI:0.27~0.69)、个体特异性环境因素占0.49(95%CI:0.31~0.73)。结论青少年内向性行为与遗传及环境因素相关程度基本接近;与父母专制型养育方式、家庭压力、家庭亲密度等家庭因素及消极应对有关。  相似文献   

20.
209名驻岛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驻岛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自行设计调查表调查驻岛人员209名。结果:驻岛人员中有轻度不良反应问题为19.1%~48.8%,存在较明显心理健康问题为3.3%~11.5%。轻度不良反应为强迫、偏执、躯体化、人际敏感、敌对、抑郁和焦虑等;较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为人际敏感、抑郁、敌对、强迫、偏执和躯体化等。影响消极应对方式较明显的因素为睡眠质量、个人支出、人际关系。影响积极应对方式的较明显因素为父母关心程度。结论:应根据不同的驻岛时间予以因人而异的心理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