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腔镜辅助下保留乳头乳晕乳腺癌改良根治术Ⅰ期乳房重建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8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行腔镜下腋窝淋巴结清扫保留乳头乳晕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辅助腔镜下一期假体或扩张器植入乳房重建,Ⅱ期扩张器取出假体植入乳房重建。结果:28例中,7例一期植入硅凝胶假体,体积220~325ml。1例乳房体积小于对侧,化疗结束后3个月,更换较大假体。乳腺癌发病率逐年增高,且年轻化,严重威胁着女性生命,切除乳腺也给患者的形体和心理留下巨大创伤。腔镜技术在乳腺外科的应用使部分乳腺癌在治愈疾病的同时获得最佳的美容效果[1]。本科室自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行行腔镜辅助下保留乳头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一期乳房重建28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21例放置扩张器并注水380-500ml,其中3月后2例破裂,再次更换;1例放疗后皮肤破溃,假体外露,取出扩张器,未再更换。20例中放入扩张器6-15月后,化疗结束3月,放疗结束6月,全部更换为解剖型乳房假体;其中13例行健侧乳房上提缩小术,使两侧乳房对称。术后随访12-52个月,中位平均随访时间为32个月,全组无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无包膜挛缩,乳房形态良好,美容效果满意。结论:腔镜辅助下保留乳头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假体或扩张器一期植入乳房重建,Ⅱ期扩张器取出更换解剖型假体,健侧乳房上提,可作为早期乳腺癌美容效果较好的一种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腔镜辅助下保留乳头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4例患者行腔镜辅助下保留乳头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结果:24例患者无明显手术并发症,且美容效果良好。术后随访时间最长18.6个月,中位平均随访时间为9.2个月,全组无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腔镜辅助下保留乳头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可作为早期乳腺癌手术治疗的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5):37-44
目的探讨采用两切口在腔镜辅助下行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改良乳腺癌根治术后即刻应用背阔肌进行乳房重建的可行性与美容效果。方法 2011年9月~2014年9月,对18例患者在腔镜辅助下进行乳腺癌行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即刻应用背阔肌肌瓣进行缺损充填乳房重建,术后评价其重建效果。结果1S例患者手术成功,恢复良好,术后7例皮下积液,3例出现血清肿,2例出现部分乳头坏死、均经处理后愈合;形态良好,16例患者评价为优,非常满意,2例评价为良、较为满意。患者均获随访3~60个月、所有患者均生存、均无远处转移及局部复发。结论在腔镜辅助下采用两切口进行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同侧背阔肌肌瓣即刻乳房重建,手术安全,技术可行,术后切口隐蔽,可以获得非常好的的乳房形态与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全腔镜乳房皮下腺体切除术联合腔镜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治疗早中期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探讨手术技巧。方法:选取行2~4周期TEC方案新辅助化疗方案的早中期乳腺癌患者63例为研究对象,实施腔镜乳房皮下腺体切除术联合腔镜SLNB,并对前哨淋巴结转移病例进一步行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记录术中前哨淋巴结活检结果、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和复发、转移情况。结果:63例患者前哨淋巴结检出率100%(63/63),获取前哨淋巴结1~8枚,平均(3.5±0.7)枚,其中32例SLNB阳性者行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并发症主要为乳头部分坏死4例、3例皮下气肿。术后随访平均(7.6±2.1)个月,无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全腔镜乳房皮下腺体切除术联合SLNB治疗早中期乳腺癌安全可行,良好的操作空间、充分溶脂、保护乳头乳晕处皮肤和皮下血运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背阔肌肌皮瓣乳房再造安全性与美观性。方法 2005年1月-2011年4月30例早期乳腺癌,在保留乳头、乳晕改良根治术的同时进行背阔肌肌皮瓣乳房再造。结果 30例手术均成功,术后1例出现乳头部分坏死,术后1例出现再造乳房僵硬,术后腋窝形态美观,腋窝无1例积液,5d拔出引流管,20例患者术后半年左右乳头恢复感觉。术后患者均随访1-5年,术后无1例出现局部复发,1例4年后出现肺部转移。重建的乳房形态完美,增加了美感,减轻了患者的精神负担。结论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背阔肌肌皮瓣乳房再造,不但有改良根治术相同的安全性,而且有更好的美观性,可望作为早期乳腺癌手术治疗的常规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6.
因乳房为实质性器官,腔镜用于乳腺手术起步 较晚.但经过10余年的探索,腔镜乳房手术已经涉及乳腺外科的各个方面.乳房腔镜手术首先应用于乳房美容整形,现在腔镜下乳腺肿瘤切除术已成为乳房良性疾病治疗的一种新手术方法;在乳腺癌保留乳房的治疗中,腔镜辅助下的皮下腺体切除及重建手术,腔镜辅助下的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也逐渐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7.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是目前我国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术式,术后发生切口皮瓣坏死等并发症的几率较高。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医学院从2005年2月至2010年10月,借鉴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时腋窝淋巴结清扫的方法行胸壁小切口切除乳房后另取腋窝隐蔽小切口行腋窝淋巴结清扫的双小切口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35例,获较满意疗效。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乳腔镜辅助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nipple-areola complex,NAC)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选取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行乳腔镜辅助改良根治术患者413例,其中乳腔镜辅助保留NAC改良根治术127例,作为实验组,乳腔镜辅助传统改良根治术286例,利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对比研究的方法,找出与保留NAC改良根治术最匹配的127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个数、引流量、引流时间、术后皮肤坏死、瘀斑、血肿、感染、复发率、转移率、术后满意度和总体生存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个数、引流量、引流时间、术后皮肤坏死、瘀斑、血肿、感染、复发率、转移率、总体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腔镜辅助保留NAC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9.
保留皮肤的乳腺癌根治术后即时乳房及乳头再造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介绍保留皮肤的乳腺癌根治术后即时乳房乳头再造经验。方法 对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皮肤,切除乳腺组织和腋窝淋巴结,应用下腹部横行腹直肌肌皮瓣即时再造乳房乳头。结果 应用该方法治疗12例,再造乳房形态良好。结论 保留皮肤乳腺癌根治术后即时乳房再造,切口隐蔽,再造乳房形态效果好,对早期乳腺癌患者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腋窝切口或腔镜辅助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方法对患者乳腺美容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性行腋窝切口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患者17例,术前均行双侧乳腺彩超检查,标记手术隧道。其中外侧象限11例,内侧象限1例(腔镜辅助下),中央区5例,均采用腋毛区延皮纹切口入路手术。结果:17例均完整切除乳腺良性肿瘤,切口隐蔽,未损伤乳房皮肤。所有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切口感染。术后随访3~6个月,患者乳房表面均无凹陷,乳房皮肤无瘢痕,美容效果满意。结论:经腋窝切口乳腺良性肿瘤切除避免了乳房外观的破坏,在有效治疗的同时兼顾外观保护,且不受肿瘤大小限制,不增加经济负担,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科学合理、便于推广应用的乳头溢液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27例乳头溢液的临床资料。结果127例乳头溢液中血性溢液39例(30.7%),浆液血性溢液42例(33%),浆液性溢液46例(36.3%)。经病理诊断为良性病变者103例(81.1%),乳腺癌21例(16.5%),乳腺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3例(2.4%)。血性溢液中乳腺癌发生率23.5%(19/81),非血性溢液中乳腺癌发生率4.3%(2/46)。127例患者中行单纯乳腺腺叶区段切除术106例,单纯乳房切除+前哨淋巴结清扫术14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7例,术后随访6个月未发现乳头溢液复发、良性病变癌变及癌转移。结论病理学检查是乳头溢液定性诊断的唯一方法。手术治疗乳头溢液原发病是防治早期乳腺癌及癌前病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顾蓓  纪福  石国建 《安徽医学》2010,31(12):1468-1470
目的探讨Ⅰ、Ⅱ期乳腺癌行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NAC)的改良根治、即刻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术的可行性。方法对Ⅰ、Ⅱ期乳腺癌,利用早期乳腺癌极少侵犯乳头、乳晕及皮肤的特点,切除病灶及其上方部分皮肤后行皮下腺体切除+腋淋巴结清扫术,并与硅凝胶假体植入术有机结合,达到Ⅰ期重建乳房的目的。结果对10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采用上述术式重建乳房后客观评价效果优良和尚可者达95%,主观评价效果优良和尚可者达100%,术后随访12~30个月,所有病例均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再造乳房形态良好,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行保留NAC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Ⅰ、Ⅱ期乳腺癌的手术方式,不仅能减少患者因为乳房缺失的心理压力,同时也不会影响肿瘤的治疗,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9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92例乳腺癌患者行改良根治术69例,保乳术23例,手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74例,切除肋间臂神经18例,术后对患者上臂内侧感觉功能进行随访观察。结果:保留肋间臂神经74例中术后患侧上臂内侧及腋部皮肤感觉正常66例(87.5%),感觉异常8例(12.5%);而切除肋间臂神经的18例患者均有感觉异常(100%)。结论: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可明显减少术后患侧上臂内侧感觉障碍的发生率,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经过,总结其诊断和治疗的经验与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隐匿性乳腺癌诊断治疗方法。结果27例隐匿性乳腺癌患者经腋窝淋巴结针吸或切除病理检查,明确诊断。其中5例完整保留乳房,6例行乳房象限切除术,16例行根治或改良根治术,所有患者术后均行化疗、放疗等治疗。结论腋窝淋巴结针吸或切除活检和免疫组化检查对隐匿性乳腺癌诊断有重要意义,治疗宜选择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并辅以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nipple-areolar complex,NAC)对乳腺癌患者乳房重建的美容效果和术后生活质量的意义,比较保留NAC的改良根治术与传统改良根治性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0月在我院接受早期乳腺癌行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改良根治术的患者60例,根据发病年龄、腋窝淋巴结状态、激素受体情况、肿块大小和Her-2/neu的表达状态5个变量对60例接受保留NAC改良根治术患者(观察组)和60例接受传统改良根治术患者(对照组)的按1∶1比例进行配对的回顾性队列研究.比较两组的局部区域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观察组术后并腋窝积液3例,经重新置管引流1周治愈;无乳房皮瓣坏死.对照组并腋窝积液3例,乳头表皮部分坏死3例,1个月左右痂下愈合,皮瓣其他部位均无明显坏死.观察组优60.00%(36/60),良40.00%(24/60);对照组乳头乳晕外观正常,优40.00%(24/60),良41.67%(25/60),乳头轻度萎缩11例,占18.33%,两种术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均随访26~4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34个月,所有患者均无瘤生存.结论 在严格把握适应证基础上行保留NAC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可以和传统的改良根治术取得相似的治疗效果,且可以增强患者乳房的美容效果和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腔镜辅助下乳晕区小切口皮下全乳腺体切除一期假体植入乳房重建的方法和效果。方法15例患者中,浸润性乳腺癌7例,导管内癌2例,良性乳腺病6例。乳腺癌患者均先行肿瘤扩大切除,病理确诊后行腔镜辅助下皮下腺体切除一期假体植入,浸润性乳腺癌患者行腋窝淋巴结清扫。导管内癌患者及良性疾病在腔镜辅助下行乳晕区小切口皮下全乳腺体切除一期假体植入。结果15例患者3例出现切口皮瓣轻度坏死,延迟愈合;1例出现乳头感觉异常,色素沉着。2例外形不对称,效果欠佳,13例患者对外形满意。乳腺癌患者术后在随访期内均未出现局部复发或(和)远处转移。结论腔镜辅助下乳晕区小切口乳房皮下切除一期假体植入对需行全乳切除的患者是安全可行且美容效果较好的一种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和改良根治术保留肋间臂神经(ICBN)的解剖入路、成功率和术后患侧腋窝及上臂内侧皮肤的感觉状态。方法:121例保留ICBN的乳腺癌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保留乳房手术组(简称保乳组,48例)和改良根治术组(简称改良组,73例),前者行1/4乳房切除或肿瘤广泛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者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两组术中均保留ICBN;评价两组ICBN的解剖入路和保留成功率以及术后患侧腋窝及上臂皮肤感觉状态的差异。结果:保乳组经顺行法、中间法或逆行法解剖ICBN各有5、35和8例,改良组分别有33、38和2例(P<0.01);两组ICBN保留成功率分别为64.6%(31/48)和87.7%(64/73)(P<0.01),保乳组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暴露不佳引起的误伤和逆行解剖的不足,改良组是淋巴结固定并与ICBN粘连或侵犯该神经;两组术后患侧腋窝及上臂内侧皮肤感觉异常发生率分别为37.5%(18/48)和15.1%(11/73)(P<0.01)。结论: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和改良根治术解剖ICBN入路存在差异,保乳组以中间法为主,改良组以中间法和顺行法为主;改良组ICBN保留成功率高于保乳组;两组失败的主要原因分别是误伤和淋巴结粘连或侵犯ICBN。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nipple—areolarcomplex,NAC)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I期背阔肌脂肪瓣重建乳房的方法及临床应用。方法自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对16例早期乳腺癌行保留NAC的改良根治术,同时取部分或全部背阔肌脂肪瓣行I期乳房重建。结果16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无背阔肌脂肪瓣坏死,无乳房皮瓣及背部皮肤坏死。重建乳房美观,效果为优、良15例(93.8%),一般1例(6.2%);中位随访时间为44个月(36—60个月),均无瘤生存。结论保留NAC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Ⅰ期背阔肌脂肪瓣乳房重建术,可满足肿瘤根治和形体美容两方面要求,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