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袁磊 《中国医学创新》2023,(10):120-124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结局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2年1月新余市紧急救援中心收治的32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时检查并记录患者一般资料,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232例和预后不良组94例,对两组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记录预后情况。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项临床资料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良好组早期预警评分、院前急救时间、C反应蛋白(CRP)、胱抑素C(Cys C)均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早期预警评分、院前急救时间、CRP、Cys C均是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预后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患者早期预警评分、院前急救时间、CRP、Cys C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均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AUC=0.834、0.832、0.813、0.799)。结论:早期预警评分、院前急救时间、CRP、Cys C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治疗预后结局的预测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老年非瓣膜病房颤(NVAF)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近年来在我院住院的261例老年NVAF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脑卒中发生的高危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提示年龄(P=0.0203)、治疗方式(P=0.002)和高血压(P=0.0003)是老年NVAF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高危因素。结论对合并高血压的高龄NVAF患者应进行正规的抗栓治疗以降低脑卒中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CHA2DS2-VASc评分对非瓣膜性房颤(NVAF)缺血性脑卒中短期预后评估的应用。方法 收集2014年12月至2016年9月109例NVAF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CHA2DS2-VASc、NIHSS及mRS相关评分标准分别对患者进行评分,根据CHA2DS2-VASc评分不同将患者分为0~1分组,2~3分组,4~5分组和≥6分组,对各评分组的临床指标进行比较。采用mRS评定患者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0~2分)与预后不佳组(3~6分),分析患者3个月预后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工作特征曲线(ROC)以评价CHA2DS2-VASc对NVAF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CHA2DS2-VASc≥6分组在女性、合并高血压病、既往卒中/TIA史、预后不佳比例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NIHSS评分为患者3个月预后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CHA2DS2-VASc评分与发病后3个月mRS评分呈正相关(r=0.424,P<0.05)。入院时NIHSS评分≤15分时,CHA2DS2-VASc评分越高,其预后不佳的比例越高(P<0.05),NIHSS评分>15分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HA2DS2-VASc评分对NVAF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早期预后有一定的评估价值,特别是对于入院时NIHSS评分≤15分的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心房纤颤合并脑卒中的临床特征。方法:对37例合并心房纤颤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合并心房纤颤的脑卒中患者神经系统损害较严重,腔隙性脑梗塞发生率低,死亡率较高。结论:心房纤颤是引起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且是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心脏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所致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表现特点。方法 对110例NVAF所致的及400例无心房颤动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NVAF病人有以下临床特点:年龄偏大;病人瘫痪重,意识障碍程度深,偏盲发生率高而腔隙性脑梗死发生率低;病死率高。结论 NVAF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病情重,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6.
张超  李勇昂  刘宣  叶军强 《浙江医学》2022,44(21):2305-2308,2327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EVT)后发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接受EVT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4例。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53例)与预后不良组(41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EVT后90d时随访收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再灌注成功率、颅内出血和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发生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EVT后发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预后良好组年龄小于预后不良组,FPG、NIHSS评分、Tan评分和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高于预后不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VT后90d,预后良好组颅内出血和sICH发生率低于预后不良组,再灌注成功率高于预后不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FPG、NIHSS评分及Tan评分均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EVT后发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年龄、FPG、NIHSS评分及侧支循环能力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EVT后90d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可作为预后的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脑卒中患者并发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收治的2192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并发急性胆囊炎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未并发急性胆囊炎,2150例)和研究组(并发急性胆囊炎,42例),对研究组和对照组按照1∶1的比例进行倾向评分法配对,匹配成功后每组各42例。分析脑卒中患者并发急性胆囊炎的功能障碍情况、治疗方案及预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脑卒中患者并发急性胆囊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中,2192例脑卒中患者有42例(1.92%)并发急性胆囊炎,在并发急性胆囊炎的患者中,42例(100.00%)合并运动功能障碍;10例(23.81%)合并语言功能障碍;10例(23.81%)合并认知功能障碍;25例(59.52%)合并构音障碍;27例(64.29%)合并吞咽功能障碍;9例(21.43%)合并感觉功能障碍。研究组患者的发热、高胆红素血症、胆囊结石、便秘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热、高胆红素血症、胆囊结石、便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2月蚌埠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病历资料。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根据患者90 d时电话随访结果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佳组。采用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高危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MHR、NLR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 11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良好76例(69.09%),预后不佳34例(30.91%)。预后不佳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MHR、NLR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淋巴细胞计数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4.125(95%CI:1.409,12.068)]、NIHSS评分[■=4.860(95%CI:1.662,14.218)]、高密度脂...  相似文献   

9.
苗秀润  卢益群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4):2887-2888
目的:观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0sAHA)患者动态24h血压变化。方法:选择新近确诊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OSAHA41例(合并OSAHA组)和同期住院未合并OSAHA脑卒中55例(对照组),两组接受无创便携式动态血压监测评估。结果:合并OSAHA组上、下午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及夜问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期检测指标(P均〈0.05~0.01)。结论:缺血性卒中合并OSAHA患者血压增高明显。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 探讨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溶栓预后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9月—2022年9月在我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发病90d后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 0~2分)和预后不良组(mRS 3~6分)。比较患者的基线资料及血浆D-二聚体水平等实验室检查指标,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溶栓预后结局之间的关系。结果96例患者被归为预后良好组,54例患者被归为预后不良组,两组患者合并糖尿病比例、心房颤动比例、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预后不良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水平血浆D-二聚体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1.968,95%CI 1.277-3.281, P<0.001)。结论 血浆D-二聚体水平可以作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溶栓预后结局的重要参考指标,检测血浆D-二聚体水平有利于临床筛查预后不良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3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观察和评价24 h和3个月时的预后,运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病时的临床特征与早期预后的关系。结果与未早期好转者相比,早期好转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年龄较小[(62±13)岁vs(65±11)岁]、病情较轻(NIHSS,8±4 vs 15±6)、较少合并心房纤颤(18%vs 32%)和溶栓后出血(9%vs 33%),而且溶栓后3个月时较易得到良好预后(85%vs 24%)。早期恶化组的短暂性缺血性发作(18%vs 3%)、心房纤颤(45%vs 24%)、溶栓后出血(50%vs 19%)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早期恶化组,3个月时得到良好预后的比例明显低于非早期恶化组(14%vs 55%)。关联性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OR,95%CI:0.413,0.254~0.762)、NIHSS评分〉15分(OR,95%CI:0.156,0.081~0.469)、合并出血(OR,95%CI:0.246,0.117~0.846)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较难得到早期好转。合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OR,95%CI:8.432,1.377~48.064)和出血(OR,95%CI:4.384,1.174~11.592)的患者发生早期恶化的危险性明显增加。结论年龄〉70岁、NIHSS〉15分和合并短暂性缺血性发作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不宜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并在溶栓后要密切观察,防止和控制溶栓后出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缺血性脑卒中合并OSAHS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其疾病间的相互影响,为缺血性脑卒中合并OSAHS的预防和诊治提供依据。方法:收治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2例,其中缺血性脑卒中不合并OSAHS患者30例为对照组,缺血性脑卒中合并轻中度OSAHS患者56例为研究组1,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重度OSAHS患者36例为研究组2。对比分析组间最低氧饱和度、BMI、血压、血糖、血脂、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的异常发生率及预后情况。结果:缺血性脑卒中合并OSAHS的发生率约75.4%;合并OSAHS组患者的最低血氧饱和度(69.1±2.2、52.5±3.6)明显低于对照组(87.5±5.2);合并OSAHS组患者的BMI、血压、血糖、血脂指标异常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合并OSAHS组患者的红细胞压积升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合并OSAHS组患者的预后明显较对照组差;且各项比较指标随OSAHS病情程度的加重而加重。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常规进行PSG监测,对并发OSAHS的患者,给予相应的积极治疗,可减少OSAHS引起的病理生理变化,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重度脑白质病变(WML)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入选24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调查患者的一般资料,Fazekas量表对WML严重程度评定并根据评定结果分为重度组和非重度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以重度WML为应变量,将单因素筛选的可能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4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发生重度WML106例,发生率为42.74%;单因素分析发现,重度组年龄显著高于非重度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发生率显著高于非重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OR=4.116,95%CI:1.816~6.454,P=0.000)、高血压(OR=1.462,95%CI:0.842~1.946,P=0.026)和糖尿病(OR=1.157,95%CI:0.698~1.673,P=0.038)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重度WML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重度WML发生率较高,临床要对高龄及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高危人群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以降低重度WML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入院时血清尿酸水平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个月内出现抑郁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12月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98例为研究对象。卒中后6个月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被评定者进行检查,总分<7分为非卒中后抑郁(PSD)组(283例),总分≥7分为PSD组(168例)。收集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神经功能评价结果、实验室指标,比较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PSD的影响因素,分析血清尿酸水平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PSD的预测价值。结果 PSD组男性所占比例低于非PSD组,平均年龄、精神疾病家族史、合并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首次发病者所占比例高于非PS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D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高于非PS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D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高于非PSD组,血清尿酸水平低于非PSD组,两组血清尿酸水平分组构成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合并冠心病、脑卒中发生次数、mRS评分、血清尿酸水平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PSD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血清尿酸水平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PSD的独立影响因素,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6个月内抑郁的发生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5.
段园霞  潘志刚  顾杰  苏瑾 《中国全科医学》2022,25(25):3114-3121
背景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常见心律失常之一,其发病率高、易诱发脑卒中,而抗凝治疗是预防房颤相关性卒中的核心策略。目前,社区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相关研究较为缺乏。 目的 探索上海市社区老年非瓣膜性房颤(NVAF)患者抗凝治疗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于2019年7—12月,采用分层抽样法,选取至上海市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2018年度健康体检的老年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CHA2DS2-VASc和ORBIT评分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集其房颤患病与用药情况、疾病认知情况、共病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与风险等信息。依据问卷调查结果排除既往无房颤相关就诊经历及瓣膜性房颤患者,分析NVAF患者抗凝治疗现状。根据CHA2DS2-VASc评分量表的推荐意见:脑卒中高风险人群应进行抗凝治疗。本研究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VAF合并脑卒中高风险患者抗凝治疗的影响因素。 结果 共纳入302例NVAF患者,其中89例(29.5%)正在服用抗凝药物,120例(39.7%)例正在服用抗血小板药物,93例(30.8%)患者未服用上述两类药物中的任一类药物。CHA2DS2-VASc评分结果显示,302例NVAF患者中,合并脑卒中高风险者占92.4%(279/302)。其中正在服用抗凝药者占30.5%(85/279),正在服用抗血小板药者占40.1%(112/279),未服用上述两类药物中的任一类药物者占29.4%(82/279)。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婚姻状况、房颤类型、房颤症状发生情况、房颤病程、首次因房颤就诊时抗凝药开具情况、房颤危害知晓情况、高脂血症患病情况和出血风险为NVAF合并脑卒中高风险患者抗凝治疗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房颤类型、首次因房颤就诊时抗凝药开具情况、房颤危害知晓情况为NVAF合并脑卒中高风险患者抗凝治疗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 社区NVAF合并脑卒中高风险患者抗凝治疗率仍不理想,需进一步规范该类人群的抗凝治疗,尤其是高龄和对房颤危害认知不足的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Willis环的形态特征与脑白质病变(WML)关系,分析两指 标对静脉溶栓预后 1年的影响。方法 收集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发病时 Willis环形态特征 与 WML关联性,并观察其溶栓 1年后的预后情况,同时纳入溶栓预后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本研究患者 232例,男 172例,女 60例,不同部位 Willis环变异的 WML评分高于 Willis环完整组(F= 5.594,P=0.003)。影响患者 1年预后不良(复发/死亡)的危险因素包括:WML评分(rs=0.155,P=0.018)、 Willis变异(rs=0.162,P=0.014)、溶栓前血糖(rs=0.147,P=0.030)。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 WML评分 (95%CI1003~1432)、Willis变异(95%CI1032~3497)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患者1年预后不良的相 关危险因素。结论 Willis环变异和 WML是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后 1年预后的不良(复发/死亡)危险 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急性脑卒中患者应激性血糖升高的程度及预后关系。方法对16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血糖的检测,并按年龄分为非老年组19例(其中缺血性卒中11例,出血性卒中8例),老年组141例(其中缺血性卒中59例,出血性卒中82例)。结果老年出血性卒中组空腹血糖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0.01),从病情程度比较:老年出血性卒中组病情重,死亡率高(P〈0.01)。结论脑卒中后应激性血糖越高,预后越差。因此,笔者认为,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及时检测血糖,有利于病情的诊治及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8.
段风梅  李玉琴  朱沂 《甘肃医药》2013,(10):723-726
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和影像学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我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连续住院的13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检测血压、血脂、空腹血糖等指标,完善头颅CT或核磁;根据有无糖尿病分为2组,糖尿病组54例,非糖尿病组82例,观察糖尿病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特征.结果:糖尿病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甘油三酯水平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出院时NIHSS评分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在卒中部位分布上,糖尿病组脑干梗塞比例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脑干梗塞更多见,且神经功能缺损明显加重.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 探讨脂蛋白磷脂酶A2(Lp PLA2)、肿瘤坏死因子(TNF α)及C反应蛋白(CRP)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收集2016年10月~2017年6月在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653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1〖DK〗∶1〖DK〗∶1比例选择144例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老年组(轻型组,n=78;重型组,n=66),144例中青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中青年组,144例健康体检查为对照组。检测3组血清Lp PLA2、TNF α及CRP水平。使用Pearson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Lp PLA2、TNF α及CRP诊断老年重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价值,并对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3组患者血清Lp PLA2、TNF α及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组患者血清Lp PLA2、TNF α及CRP水平高于轻型组(P<005)。患者血清Lp PLA2与TNF α及CRP均呈正相关,TNF α与CRP呈正相关。ROC曲线分析显示,Lp PLA2、TNF α及CRP诊断重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2、0790、0790;三者联合诊断重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曲线下面积为0878,联合检测AUC高于单独指标预测。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80岁、高血压、高LDL C、Lp PLA2及CRP均为急性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重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Lp PLA2、TNF α及CRP水平均显著升高,且三者与患者预后存在联系,其联合检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严重程度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无症状性脑梗死(silent cerebral infarction,SCI)患者首发症状性急性脑卒中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18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其中50例合并SCI,纳入SCI组,其余136例未合SCI,纳入非SCI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合并SCI的首发症状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重,梗死面积大,预后较差;高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缺血性心脏病是SCI发病的相关因素(P<0.05),其中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缺血性心脏病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合并SCI的首发症状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重,梗死面积大,预后较差,疾病进展受多重因素的影响,临床医师应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