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过敏性紫癜(HSP)是以小血管为主要病变的系统性血管炎,多见于2~8岁的儿童,常伴有关节肿痛、腹痛、便血、血尿、蛋白尿。近年来研究表明,HSP发病机制可能为各种刺激因子激发B细胞克隆扩增,导致IgA介导的血管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3.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7,(10):940-942
目的观察川崎病急性期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探讨其可能的免疫机制。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8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46例川崎病急性期患儿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儿童10例为对照组。采集2组患儿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19+、CD4~+/CD8~+、CD56+CD16+)变化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儿CD3~+、CD4~+、CD8~+细胞分别为(56.36±4.78)%、(28.14±1.55)%、(21.03±2.3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5.25±5.63)%、(33.12±2.57)%、(28.52±3.12)%(P<0.05);研究组患儿CD4~+/CD8~+、CD19+细胞分别为2.51±0.36、(31.85±3.2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51±0.37、(18.61±2.57)%(P<0.05);研究组患儿CD56~+CD16~+细胞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崎病急性期患儿体内存在免疫紊乱,CD3~+、CD4~+、CD8~+细胞降低与CD4~+/CD8~+、CD19~+细胞上升可能与本病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4.
小儿过敏性紫癜T细胞亚群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51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免疫球蛋白、补体(ELISA法),发现患儿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有明显改变。表现为CD4^+和CD4^+/CD8^+比值明显增高。部分患儿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水平也增高,提示过敏性紫癜发病与机体高免疫反应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5.
6.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系统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为了探讨SLE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在SLE发病过程中的意义,我们对20例SLE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现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20例SLE患者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1987年制订的诊断标准,均为活动期病人,其中 相似文献
7.
过敏性紫癜患者急性期淋巴细胞亚群和体液免疫功能的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SP)患者急性期的外周淋巴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变化及其在HSP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对35例HSP急性期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细胞进行定量检测;应用免疫比浊法对其外周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进行定量检测。结果HSP急性期患者CD4^+,CD4^+/CD8^+,CD16+56^+细胞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P〈0.01,P〈0.01),而CD19^+细胞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免疫球蛋白IgA含量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SP患者急性期存在细胞免疫功能及体液免疫失调,且与病情相关。提示可加用免疫调节剂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过敏性哮喘患儿T、B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以探讨免疫致病机制。方法 以 43例急性发作过敏性哮喘患儿、2 0例缓解期过敏性哮喘患儿及 2 0例健康儿童为主要研究对象 ,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CD 4+、CD 4+/3 0 +、CD 8+,CD 8+/2 8+T淋巴细胞亚群和CD19+B淋巴细胞亚群。采用ELISA法测定其血清中白介素 (IL 4)与IgE浓度 ,同时行CD 4+/3 0 +与IL 4、IgE以及CD19与IgE相关性分析。结果 过敏性哮喘急性发作时 ,CD 8+/2 8+T淋巴细胞亚群为 ( 13 .7± 2 .8) % ,较哮喘缓解组的 ( 10 .6± 2 .8) %和正常组的 ( 11.9± 1.5 ) %显著上升 (P <0 .0 1) ;哮喘急性发作组CD 4+/3 0 +T淋巴细胞亚群与CD 19+B淋巴细胞亚群分别为 ( 2 .4± 0 .5 ) %和 ( 2 0 .6± 4.1) % ,缓解组分别为 ( 2 .0± 0 .3 ) %和 ( 17.8± 3 .3 ) % ,均较正常组的 ( 1.6± 0 .5 ) %和 ( 15 .8± 2 .9) %呈不同程度升高。CD 4+/3 0 +与IL 4、IgE以及CD 19与IgE均呈正相关 (P <0 .0 1)。结论 过敏性哮喘患儿T、B淋巴细胞功能状态出现紊乱 ,可能在过敏性哮喘致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免疫花环法对49例慢性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观察,发现与正常人相比,慢性肝炎患者和T3、T4、T4/T8比值明显低于正常人,T8明显高于正常人;CAH-B、CPH-B的T3、T4、T4/T8比值明显低于正常人,T8明显高于正常人;CAH-B、CPH-B的T3、T4、T4/T8比值亦明显低于正常人,T8明显高于正常人,而二组间无明显区别,慢性乙肝(CAH-H、CPH-B)患者的T淋巴细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儿童过敏性紫癜(HSP)患急性期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应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和流式细胞术对37例HSP患儿以及20例正常儿童的免疫球蛋白,补体,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测定。结果:在急性期,与对照组相比,HSP患儿血清IgA、C3水平显增高(P<0.01),而C4水平降低(P<0.05)。两组血清IgG、IgM水平差异无显性。外周血CD3、CD4、CD16+56阳性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均显低于对照组。CD8阳性细胞百分率较对照组比差异无显性。B淋巴细胞(CD19)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HSP患儿存在免疫功能紊乱现象。淋巴细胞亚群失调及其功能低下可能是过敏性紫癜重要发病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患者外周血 T 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本文采用单克隆抗体技术测定了35例 IDDM 患者的外周血 T 细胞亚群,同时测定了胰岛素抗体和糖基化血红蛋白(GHb),发现早期 IDDM 患者CD_3,CD_8阳性细胞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CD_4/CD_8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随病程延长这种变化逐渐消失(P<0.05)。早期 IDDM 患者 CD_4/CD_8值与 GHb 呈中度正相关(r=0.5684)。可见,外周血 T 淋巴细胞亚群的失衡是IDDM 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失衡程度与早期病程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特征,以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使用间接免疫荧光和直接免疫荧光方法对19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和16例健康对照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研究。结果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与对照组比较CD3+T细胞和CD4+T细胞无明显变化,CD8+T细胞明显减少,CD4+/CD8+T比值增加。CD4+2H4+T细胞在CD4+T细胞中所占比例减少,而CD4+4B4+T细胞所占比例增加。进一步研究发现,类风性性关节炎患者活化的CD25+T淋巴细胞增加;IgG含量显著增加,IgM和IgA与正常组比较无明显差别。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功能紊乱,而大量自身免疫球蛋白的产生可能是辅助T淋巴细胞升高,抑制性T淋巴细胞减少以及活化T淋巴细胞增加的结果,因此,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失衡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中可能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早期自然流产病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①目的 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早期自然流产之间的关系,为临床预防及治疗重复性流产提供依据。②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对60例早期自然流产病人、30例正常早孕妇女及30例健康非孕妇女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③结果 早期自然流产病人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比率明显高于正常早孕妇女(F=17.69,q=8.08,P〈0.05);CD4T淋巴细胞比率明显高于正常早孕妇女(F=21.31,q=9.23,P〈0.05);CD4/CD8比值明显高于正常早孕妇女(F=4.18,q=2.79,P〈0.05)。④结论 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比率及CD4/CD8比值升高与早期自然流产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4.
应用OKT系列单克隆抗体对39例支气管哮喘病儿外周血T细胞亚群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各型哮喘病儿均有T细胞亚群异常,发作期病儿T抑制/杀伤亚群细胞降低和T辅助/诱导亚群细胞增高同时存在,而间歇期病儿仅有T抑制/杀伤亚群细胞降低;发作期和间歇期病儿T辅助细胞/T抑制细胞比值均显著增高,发作期和间歇期病儿外周血中双标记细胞也明显增高。提示T细胞亚群异常为哮喘病儿的原发改变,可能为其免疫失调的内在基础。 相似文献
15.
对35例病脑患儿外周血T细胞及其亚群,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等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病脑急性外周血CD^+3CD^+4,CD^+8细胞百分率以及淋巴细胞转化率均显著低正常对照组,血清IgA,IgM和IgG均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或偏低;重型病脑组血清IgG,IgA,IgM水平均显著低于轻型组,而T细胞及亚群等未见显著变化,提示病脑时T细胞及其亚群数量或功能降低,低免疫球蛋白状态,机体免疫功能的低下或紊乱是病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探讨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外周血 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了解该病患者机体免疫平衡状态。方法 :使用单克隆抗体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法 (APAAP)检测 4 0例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和 4 0例正常人外周血 T淋巴细胞亚群 ,并作对照分析。结果 :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组的 CD3+ 、CD4 + 细胞与细胞总数的比值较正常对照组低 (P <0 .0 5 ) ,CD8+细胞的比值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CD4 + / CD8+的比值比正常对照组低 (P <0 .0 1)。结论 :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存在细胞免疫调节功能紊乱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应用抗人T细胞单克隆抗体OKT间接免疫染色法检测20例乳腺癌患者麻醉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比例及白细胞分类的变化。结果显示,术后48小时,T3、T4明显减少,术后72小时开始恢复。T4/T8比值在麻醉后、术中1.5小时、术后24小时、术后48小时,均较麻醉前有显著性降低,术后72小时开始恢复。 相似文献
19.
采用O型血人新鲜胰腺冰冻切片作抗原,建立了血清胰岛细胞胞浆抗体(ICA)的间接免疫荧光测定法,对82例IDDM进行了血清胰岛细胞胞浆抗体检测,同时采用单克隆抗体技术,测定了35例IDDM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结果病程6个月以内的IDDMICA阳性率为41.7%,病程超过6个月为22.6%;病程6个月以内的IDDMCD3,CD8阳性细胞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随着病程延长,这种变化逐渐消失。结果提示IDDM发病早期存在自身免疫失调,对IDDM免疫干预治疗应在发病早期进行。 相似文献
20.
用单克隆抗体OKT_3,OKT_4及OKT_8对40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病患者T抑制/杀伤细胞亚群增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