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现代名老中医治疗中风成功医案142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风发病率、病死率、病残率均较高,是中医四大难治性病证之一 ,历代中医学家都将本病作为重要疾病进行研究。中医对其病因病机、治法方药千余年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代名老中医 (以下简称名中医 )承前启后 ,治疗中风经验趋于成熟 ,积累了丰富的成功医案资料 ,并具有很高的学术和临床实用价值10年来笔者从 2 8部名中医医案著作中摘录了张锡纯、黄文东、岳美中、董建华等近 80余位现代及当代名中医治疗中风成功医案 14 2例 ,进行初步整理和研究 ,对临床资料、辨证治疗及独特经验进行总结归纳 ,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代中医治疗中风的学术水…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信息技术在中医领域,尤其是在名老中医诊疗经验挖掘研究工作中的应用逐渐成为热点.但在具体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如研究方法难以突出中医特色、成果实用性不强等.由于中医学知识的复杂性,对中医知识的挖掘必然有其特殊性,作为一种技术手段,数据挖掘理应遵循名老中医经验整理的一般规律和原则,据此,笔者抛砖引玉对名老中医诊疗经验挖掘的思路提出一些个人认识与看法,期待引起同道对此问题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朱建华  吴华强 《陕西中医》1989,10(11):481-483
<正> 天津市名老中医王季儒先生,临证数十年,擅治各科疑难病症,且于温病和中风之疾更有独特之建树,今就其辨治中风经验,略陈学习之一得。一、辨闭、脱,重视七绝、■象虽张仲景最早提出,中风当根据有无氏迷而分中脏腑和中经络两大类型,但对每型如何辨证,却言之欠详。唐宋时,探讨中经络的证治者较多,直至明清李中梓始强调风中脏腑这一危重证候:“最要分别闭与脱二证明白:如牙关紧闭,两手握固,即是闭证,用苏合香丸或三生饮之类开之,若口开心绝,手撒脾绝,眼合肝  相似文献   

4.
李仲愚老中医治疗中风的用药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仲愚教授是全国著名中医,从医60余载,在中医理论与临床经验方面造诣极深,对中风病的治疗亦有独到的见解。李老根据中风分为急性期和功能恢复期,各立一主方,疗效甚佳。是急性或中风急性期以临床表现之病情轻重,中医传统上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前者突发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语言在涩或偏身麻木;后者则兼见神昏与半身不遂。李老认为,无论中经络或中脏腑,按病因而论,则不gHkjllllFli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两类,均应以消瘀止血、利水降脑压为治疗大法,立基本方三七贝母汤:三七粉、川贝粉各10g冲服,白茅根、藕节各30g。三七化瘀止血,…  相似文献   

5.
刘茂才教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内知名中医脑病专家,广东省名中医。刘教授从事中医脑病学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理论功底扎实,临床经验丰富,尤擅治疗中风,证治思路独特,谴方用药精妙,兹将刘教授分期治疗中风病经验整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刘珺 《江苏中医药》2007,39(6):16-16
中风为中医四大证之一,患此证者或亡、或瘫、或口不能言,且大多数患者进行中医康复治疗后仍遗留肢体麻木的症状,经久不愈.我院中医科主任颜乾麟教授,师从名老中医颜德馨,学验俱丰,在心脑疾病的治疗方面取得了瞩目的成绩,现将其治疗中风手麻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是由多种不同病因、不同病理类型组成的一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临床特点为病程缠绵难愈,易反复发作,伴有不同程度的水肿、蛋白尿、血尿,可伴高血压和(或)氮质血症,及进行性加重的肾功能损害。文章从病因病机认识、经验归纳、验案分析等方面系统阐述杨霓芝教授辨治慢性肾炎的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杨霓芝教授认为慢性肾炎属于中医“水肿”“尿浊”等范畴,慢性肾炎多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脏腑虚损,标实是由于脏腑虚损,导致气化功能障碍,湿浊毒邪滞留为害,或者外邪侵袭人体发病,其中以水湿、湿热、瘀血为多。其临床治疗注重辨病辨证相结合、邪正相顾、中西结合,其基于“气虚血瘀”理论治疗慢性肾炎在临床上具有显著疗效,可有效延缓疾病进展,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作者根据其临床常见方药总结出治疗慢性肾炎的基本方及其加减运用,以期为临床工作者提供辨证施治经验和思路。  相似文献   

8.
吕烈洋  李云海  蔡蓉 《光明中医》2016,(18):2647-2649
名老中医田玉美临床治疗狐惑病,强调从调理肝脾肾三脏着手,主张将其分为三证:湿热壅盛,上蚀下注证,治宜疏肝理脾,除湿清热,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中焦土虚,阴火上冲证,治宜扶土健脾,引火归原,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肝肾阴虚,内挟湿邪证,治宜滋养肝肾,清热解毒除湿,方用六味地黄丸合百合地黄汤加减。  相似文献   

9.
数据挖掘技术在古代名中医中风医案之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勘古代中医古籍有关中风的医案,并采用数据挖掘(Data Mining)的信息技术,找出古籍背后的隐藏讯息,从而分析出治疗中风的特有数据规则与规律.研究结果显示,提出了一个萃取古代各家名医治疗各种病症的经验的方法与模式,并经由中风病症的验证,证明本模式的可行性.研究结果找出了古代名医治疗中风最常使用的7种中药,并找出了最常用来治疗中风的9个药对,以及最常用的3个三药对.故经由古代中医医案的数据挖掘,的确可以将古代名医的治疗经验萃取出,其探勘后的知识不但可行而且具有临床应用性.  相似文献   

10.
阐述名老中医潘国海用药经验的七个方面,并以病案分析作补充。这七个方面是:1.用药轻灵,畅发气机;2.味少量轻,切中病机;3.注重药理,中西同施;4.升降同用,调理阴阳;5.芪桂同用,益气摄血;6.活用牡蛎,佐金平木;7.善用大黄,扶正祛邪。  相似文献   

11.
经行衄血为妇科常见病,是指每逢经行前后,或正值经期,出现周期性的吐血或衄血者,常伴经量减少或经停不来。原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贵阳中医学院教授,著名中医妇科学、中药学专家丁启后,临床擅长妇科疾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就丁老治疗经行衄血验案报道如下,以飱同道。  相似文献   

12.
颈椎病根据其临床症状归属于中医学"颈项痛""头痛""项强""眩晕""肩臂痛"等病症范围,名老中医推拿治疗本病众家纷纭,本文以国医大师、各省市名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班导师为研究对象,从手法指导原则和手法特色等方面进行文献梳理研究,旨在传承名中医学术思想、特色手法,提高手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名老中医治疗才年性痴呆经验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的发展以及医学的进步使人类的寿命进一步延长 ,人口的老龄化问题也在世界各国都显现出来 ,老年性疾病研究与治疗也就成为各国医学界重视的课题。其中老年痴呆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因此 ,对于该病的防治也就尤显重要。  老年性痴呆是一组慢性进行性精神衰退性疾病 ,表现为记忆力、思维、判断、语言及认知等多方面能力的减退 ,甚至出现情感、性格和人格的改变。中医学早在先秦时期对该病就有记载 ,其后典籍则有“愚痴”、“呆痴”、“神呆”之名。该病病变复杂 ,治疗棘手 ,国外报道亦无良药新法 ,而中医…  相似文献   

14.
巩膜炎是眼科的疑难病,尤其是合并全身疾病的巩膜炎,临床病情复杂,但适宜的中医辨证论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本文介绍了当代三位名老中医及导师韦企平对本病的辨证思路、临证经验以及相关典型病例.以供临床中医眼科医师参考。  相似文献   

15.
名老中医康素真治疗齿衄案(牙周炎),燥痹(干燥综合症),面瘫案(面神经炎),头痛案(脑血管痉挛)等杂病验案精选.  相似文献   

16.
近代医学家、考据学家、天文数学家顾观光博学宏才、著述等身,备受后世推崇。他沿袭清代乾嘉考据之风,将古代质朴之学推及至近代医药研究之中,并以医学家的身份、考据家的眼光校勘《素问》《灵枢》、补注《伤寒杂病论》、重辑《神农本草经》,对于中医药文献的传承功不可没,其中顾辑《本经》更成为迄今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神农本草经》辑佚本之一。尤其所主张“中西之法可相证不可互废”的医药会通思想,对于当今社会仍有启迪。  相似文献   

17.
调整三因意在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因”学说是中医病因学的基本理论。本文阐释了在干祖望教授学术思想中有关对病因学的独特见解,即在保留“三因”学说的基本框架的前提下,吸收现代病因学内容,调整和完善中医病因学理论  相似文献   

18.
中医疫病学之研究(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中国是个多疫病的国家,我国劳动人民与疫病进行了顽强的抗争.本文从疫病病名沿革、疫病病因、疫病学派、疫病防治经验等4个方面对中医疫病学进行研究,概述疫病学的发展过程,研究疫病学的学术特点和疫病病因,并通过概括历史上有代表性的大疫的治疗特点,领悟古代医家治疫思想和方法对现代防治传染病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谦斋辨证论治学的内容包括 :①辨证论治的涵义 ;②辨证论治的定义 ;③辨证论治的原理 ;④辨证论治的两大基石 ;⑤辨证的基本法则 ;⑥辨证的复杂法则 ;⑦辨证四大误区的认识统一 ;⑧辨证论治的步骤 ;⑨辨证证候结构公式 ;⑩辨证处方规律。辨证论治学的特点 :客观、统一、简明、细致。辨证论治定义 ,解决了基本概念问题 ;辨证法则 ,解决了中医治病的公理问题 ;辨证步骤 ,解决了中医治病过程中的思维问题 ;辨证处方步骤、公式 ,解决了处方的核心问题。谦斋辨证论治学 ,是比较成熟的辨证论治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