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观察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心通脉饮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患者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益心通脉饮。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总疗效及对心绞痛相关情况、心电图、心功能的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心通脉饮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可显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王栋印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4,17(20):3048-3049
疏血通是牡丹江市友搏制药厂研制的一种新型抗血栓注射剂。为评价其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笔者采用随机、开放、对照试验。于2000年10月~2003年10月应用该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0例,取得较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川芎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病情危重 ,且进展迅速 ,应用内科常规药物治疗疗效欠佳。笔者应用川芎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选择 1996年 3月~ 2 0 0 0年 12月住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5 6例 ,年龄 4 2~ 76岁。随机分为治疗组 2 9例及对照组 2 7例 ,两组年龄、性别、心绞痛类型及高血压病、糖尿病等致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具可比性。1.2 病例选择标准 :14 8小时内出现心绞痛或原有的心绞痛加重恶化 ;2使用硝酸酯类药、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抗凝药、抗血小板药等治疗 2 …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 4月— 2 0 0 1年 5月 ,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 :将符合诊断标准 (内科学本科教材第五版 )、确诊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5 8例 ,随机分为 2组。中西医结合组 (简称中西组 ) 38例 ,男 2 2例 ,女 1 6例 ;年龄 4 3~ 6 5岁 ,平均 5 7 35岁 ;病程 1~4 5年 ,平均 3 5年 ;合并高血压 1 3例 ,高血脂 1 2例 ,糖尿病 9例 ,陈旧性心梗 4例。对照组 2 0例中合并高血压 7例 ,高血脂 5例 ,糖尿病 5例 ,中风后遗症3例。两组均有不同程度的颈椎… 相似文献
6.
鲁南欣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国先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1(9):811-812
鲁南欣康为 5 -单硝酸异山梨醇酯 ,是硝酸异山梨醇酯的主要代谢产物 ,可通过扩张外周血管、增加静脉血容量、减少回心血量、降低心脏前后负荷而减少心肌氧耗量 ;同时还可促进心肌血流重新分布而改善缺血区血液供应 ,从而发挥抗心肌缺血作用。笔者旨在观察鲁南欣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并与硝酸甘油作对照。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为原有劳力性心绞痛近日恶化或自发性发作 (诊断符合 WHO关于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断标准 ) ,而 1周内未规则应用硝酸酯类药物治疗的北大医院急诊科住院留观患者 ,将其随机分为鲁南欣康 (IMI)… 相似文献
7.
心绞痛的产生主要由于心肌缺氧。心肌能量来源主要是葡萄糖、自由脂肪酸、乳酸盐、丙酮酸盐、乙酸盐及乙酰乙酸盐等基质。在缺氧情况下,局部乳酸、磷酸等酸性代谢产物及组织胺蓄积,这些化学产物刺激局部传入神经,通过第1~4胸交感神经节传导到相应脊髓节段,经传入神经传至大脑皮质产生痛觉,因此内脏疼痛常反应在脊髓相应阶段的脊神经所分布的皮肤区域,所以心绞痛常反映为胸痛,主要是胸骨后和左心前区,亦可向左肩、左臂、左下颌、颈部等部放射。 相似文献
8.
武香玲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8(10):1623-1624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塞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可发展为心肌梗塞或猝死,也可逐渐恢复为稳定型,因此有效地逆转这种心绞痛是很重要的。笔者5年来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肝素治疗收到良好效果,现小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加用肝素的为治疗组,共32例,初发型心绞痛8例,恶化型心绞痛10例,自发型心绞痛5例,梗塞后心绞痛9例;男26例,女6例,年龄44~69岁。对照组32例,初发型心绞痛10例,恶化型心绞痛6例,自发型心绞痛4例,梗塞后心绞痛8例,男22例,女10例,年龄42~64岁。1.2治疗方法:对照… 相似文献
9.
10.
不稳定型心绞痛为一临床急症,其发病急,变化快,如不及时恰当治疗,部分病人可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益气化湿活血通脉法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益气化湿活血通脉法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采取前瞻性研究方法,将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50例,益气化湿活血通脉中药合西药治疗)及对照组(50例,常规抗心绞痛西药治疗),分别予益气化湿活血通脉中药、消心痛片、硝苯地平缓释片和阿斯匹林片,消心痛片、硝苯地平缓释片,疗程4周。观察心绞痛缓解情况,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间期和发作时间,心电图疗效,硝酸甘油消耗量,血脂水平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和60.0%,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均较治疗前减少,发作间期和持续时间两组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P〈0.01);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硝酸甘油耗量明显减少;治疗组能降低TC、TG、LDL,升高HDL-C,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状态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且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化湿活血通脉法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有较好的疗效;其收益为OR=0.38(95%CI=0.03~0.41),NNT=5(95%CI=3~40)。 相似文献
12.
刘恩亮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28):4180-4181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在临床上被认为是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之间的中间状态。目前治疗UAP的方法较多,但用溶栓剂治疗UAP的报道较少。笔者应用降纤酶治疗UAP患者27例,效果较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血塞通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异舒吉注射液静滴,治疗组予血塞通注射液静滴,两组其他对症处理相同。观察并比较两组心绞痛缓解时间、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性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疗效、心绞痛缓解和消失时间、心电图变化以及血液流变性的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血塞通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同期入院的165例U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82例,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瑞舒伐他汀钙片、β受体阻滞剂、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5000u(2/日,连用7天)、静滴硝酸甘油。治疗组83例,在对照组所用药的基础上。加服曲美他嗪60mg/d,分3次于餐前温水送服,疗程均为4周。结果:观察4周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16%,对照组为71.95%(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明显疗效。结论曲美他嗪治疗UAP能有效地控制心绞痛发作,有良好的抗心肌缺血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1临床资料58例病人均为本院1999—2002年心内科住院病人 ,诊断根据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30例 ,对照组28例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治疗方法对照组常规使用阿斯匹林、硝酸酯类、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必要时静脉滴注硝酸甘油及肝素。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用益气活血通络中药汤剂 ,其药物组成为 :人参10~20g(先煎) ,黄芪30g,当归10g ,赤芍8g,延胡索15g,水蛭粉6g(冲) ,地龙10g ,桃仁12g ,红花12g ,炙甘草15g。水煎2次 ,取汁300mL ,分两次温服 ,15d为1…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观察三参通脉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三参通脉汤,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电图、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4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两组间胸痛、胸闷、气短、心悸证候积分,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s-CRP均明显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三参通脉汤在改善症状、心电图和调脂、抗炎等方面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化痰祛瘀通脉汤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的效果进行评估.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于辽宁省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88例冠心病U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依据患者意愿分为基础组和研究组,每组44例.基础组采用常规西药疗法,研究组采用常规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