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术后早期腹腔内化疗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腹腔内区域性化疗优于其他给药方式其意义在于提高肿瘤部位药物浓度.提高杀伤力,并减轻全身毒副作用。我们于1999年5月至2003年12月对68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临床应用腹腔内化疗,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正> 1990年~2002年6月,我院普外科5000例使用腹腔引流管导致术后早期梗阻的患者有5例,其教训深刻,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例1,女性,4岁。因脐尿管囊肿继发感染行囊胆切除加右下腹壁置管腹腔引流术,术后2天出现肠梗阻表现,保守治疗4天无效后二次手术见引流管压迫回肠远端导致肠梗阻,部分小肠壁已坏死。  相似文献   

3.
腹腔内淋巴管瘤所致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淋巴管瘤 (lymphangioma ,LA)按Harkine分类方法分为单纯性LA、囊性LA、海绵状LA、淋巴血管瘤及淋巴管肉瘤五类 ,其中以囊性LA为多见。但腹腔内LA是一种少见的腹部良性肿瘤 ,文献对其引起肠梗阻的专题讨论较少。现将我院自 196 6年 1月至 1999年 6月诊治的 12例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 12例中男 9例 ,女 3例 ,平均年龄 14 1岁 (3~ 42岁 ) ,其中 <14岁者 (即儿童组 ) 7例 (5 8 3% )。2 .临床表现 :腹痛 呕吐 腹部包块 9例 (75 % ) ,腹痛 腹部包块 1例 (8 3% ) ,腹痛 腹胀 呕吐 1例 (8 3…  相似文献   

4.
5.
腹腔灌洗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灌洗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1998年1月-2007年8月收治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38例,按随机原则分为综合治疗组(加腹腔灌洗)19例,常规治疗组1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禁食、胃肠减压、生长抑素、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胃肠外营养以及应用广谱抗生素防治感染等综合治疗,综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腹腔灌洗治疗(应用生理盐水1000ml加庆大霉素16万U,0.5%甲哨唑200ml腹腔灌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常规治疗组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14~49d,平均25d;综合治疗组(加腹腔灌洗)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12~38d,平均19d;综合治疗组(加腹腔灌洗)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腹腔灌洗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能有效的消除腔内积血、积液或其它能够导致无菌性炎症的残留物,减少住院时间,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自 1995~ 1999年我院共收治 18例腹部术后早期肠梗阻 ,其中 17例为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 (earlypostoperativein flammatovyintestinalobstruction ,EPIIO)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 18例中男 10例 ,女 8例 ,年龄 8~ 70岁 ,平均 5 0 1岁。 18例中有 8例为急性阑尾炎穿孔术后、3例为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4例为小肠手术后、2例为结肠手术后、1例为直肠手术后。肠梗阻均发生在术后第 5~ 16天 ,其中 5例发生于术后第 5天 ,5例发生于术后第 7天 ,3例发生于术后第 8天…  相似文献   

7.
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治疗10例,术后症状完全缓解6例,术后再次出现肠梗阻3例,术后并发肠瘘死亡1例。保守治疗11例均部分或完全缓解,平均治疗时间10.5d。其中2例出现慢性肠梗阻,1例出现反复发作的肠梗阻,此3例分别在术后3,4,6个月后行手术治疗。结论: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治疗原则应先行保守治疗。手术适应症为:(1)合并腹腔脓肿;(2)出现肠绞窄表现;(3)出现固定扩张的肠袢;(4)保守治疗治愈或缓解后出现慢性肠梗阻或反复发作的肠梗阻。前3项可早期手术,而后者以保守治疗3个月手术为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腹腔内化疗的价值和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川例胃肠道癌术后腹腔内化疗。 结果3例出现肝转移,一年生存率89%。结论 腹腔内化疗能降低胃肠道癌术后的复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术后肠梗阻中西医治疗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结果患者症状消失,肠道功能均恢复到较为正常状态。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肠梗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1 病历简介例 1.患儿男 ,11岁。诊断急性阑尾炎 ,行阑尾切除术。术中仅见阑尾稍充血、水肿。术后 13h发现患儿腹腔出血 ,立即行二次手术。术中清除腹腔内积血约 12 0 0mL ,将有活动性出血的阑尾系膜做 8字缝合止血。例 2 .病人男 ,2 3岁。诊断急性阑尾炎 ,行阑尾切除术。术中见阑尾中段穿孔 ,被大网膜包裹。逆行切除阑尾 ,其残端结扎后以临近肠脂垂固定。术后 15h发现病人腹腔出血 ,立即行二次手术。发现是原包裹阑尾穿孔处的大网膜的炎性创面 (约 2cm× 3cm)活动性出血。例 3 .病人男 ,41岁。诊断急性阑尾炎 ,行阑尾切除术。术后见烟卷引…  相似文献   

11.
术后早期肠梗阻及其治疗策略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肠梗阻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10例术后早期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术后早期肠梗阻(9例确诊为粘连性)均发生于术后1周内,保守治疗7例,肠梗阻缓解时间3~30d,平均10.3d;手术治疗3例,1例梗阻后48h手术,术中见回盲部广泛粘连,肠壁重度炎症改变,行回-结肠部分切除术后再发肠梗阻,保守治疗18d痊愈;另2例分别于梗阻后5周及6周手术,腹腔内未见广泛  相似文献   

12.
13.
A case of traumatic abdominal hernia is reported in a patient with a history of chronic cough. After a bout of coughing 3 months prior to her presentation, the patient developed a large herniation on the left lateral side of the abdomen. The patient presented with intestinal obstruction due to the herniation. A CT scanning confirmed the hernia and showed a peritoneal defect with herniation of most of the intestine on the left lateral side of the abdomen. An emergency midline laparotomy was performed, and the defect was corrected.  相似文献   

14.
�����������Գ����������   总被引:152,自引:0,他引:152  
目的 总结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经验 ,提出诊断标准、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 73例炎性肠梗阻病人的治疗方法 ,包括禁食、胃肠减压、全肠外营养、糖皮质激素和生长抑素的应用。结果  73例病人中治愈 72例 ,平均治愈时间为 (2 6 4± 11 6 )天 ,1例病人治愈后 18个月因机械性肠梗阻再次手术治愈 ,其余病人未再进行手术治疗 ,无复发者。结论 采用非手术疗法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效果满意 ,并发症少 ,安全。手术治疗并发症多 ,疗效差。  相似文献   

15.
经胃管注入泛影葡胺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 76 %泛影葡胺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对 2 3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经胃管分 3次间歇注入 76 %泛影葡胺 ,每次 6 0ml。结果  16例患者在首次注入泛影葡胺后 4 8h开始有肠梗阻缓解征象 ,4~ 7d内痊愈 ,占 6 9.5 %。 7例患者 3次注入泛影葡胺后无效 ,继续保守治疗 ,13~ 19d内痊愈 ,占 30 .5 %。结论 经胃管注入高渗透压的 76 %泛影葡胺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术后早期肠梗阻的临床特点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潘凯  夏利刚  陈小春 《腹部外科》2003,16(3):141-142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肠梗阻的临床治疗对策与再手术时机。方法 总结 2 0例术后早期肠梗阻病人的临床治疗过程及对典型病例的具体分析。结果 用保守方法治疗 14例 ,12例痊愈。再次手术 6例 ,4例痊愈。结论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和麻痹性肠梗阻应保守治疗 ,对机械性绞窄性肠梗阻应及时再次手术探查 ,才能解除梗阻 ,挽救生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腹部手术后早期发生的肠梗阻原因较复杂,处理亦较困难,尤其是炎性肠梗阻,既有麻痹性因素,亦有机械性因素,使外科医师的医疗决策难以取舍,如是否需要手术、手术的时机、以及手术可能造成的并发症等均值得探讨。我科自1987年至1996年12月共收治了重型术后炎性肠梗阻48例,40例(83.3%)经非手术治疗痊愈;7例(14.6%)于症状消退后择期手术治疗并存症后治愈,1例2.1%死亡,临床非手术治疗时间为9~58天,平均27.6±10天,取得较满意的结果,为这种类型的肠梗阻治疗提供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8.
肠梗阻的病因及诊治探讨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目的 探讨肠梗阻病因的演变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1991年11月至2000年8月收治的483例肠梗阻病例资料。结果 本组肠梗组的病因居前3位的是肿瘤性44.1%,粘连性33.7%,嵌顿疝10.1%。483例患中,手术治疗396例,术后出现并发症46例,死亡22,病死率4.5%。结论 近10年来上海地区肠梗阻的病因谱与发达国家相接近,恶性肿瘤与肠粘连是最主要的原因。加强术前诊断,选择积极的治疗方法是降低并发症和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城市老年人和成年人急性肠梗阻病因及治疗分析   总被引:44,自引:1,他引:43  
目的分析城市老年人和成年人急性肠梗阻的病因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1995年1月至1999年12月收治的急性肠梗阻165例。年龄大于或等于60岁的为老年组,年龄小于60岁的为成年组。结果165例中,老年组98例,成年组67例。全组共有结直肠肿瘤68例,肠粘连45例,其他肿瘤腹腔广泛转移13例,乙状结肠扭转10例,斜疝7例,原因不明9例以及其他原因13例。肿瘤患者在老年组中占44.9%(44/98),成年组中占55.2%(37/67),差异无显著性(P>0.05);肠粘连老年组中占30.6%(30/98),成年组中占22.4%(15/67),差异无显著性(P>0.05);乙状结肠扭转老年组中占3.1%,成年组中占10.4%,差异有显著性(P<0.05);肿瘤患者中,老年组有79.5%接受了手术,成年组有94.6%接受了手术,差异有显著性(P<0.05),老年组和成年组结直肠肿瘤的切除率分别为51.4%和54.5%,差异无显著性(P>0.05)。全组死亡9例,老年组病死率7.1%(7/98),成年组为2.9%(2/67),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1)肿瘤是城市居民肠梗阻的主要病因;(2)急性肠梗阻时结直肠癌的切除率超过50%;(3)老年组的病死率明显高于成年组。  相似文献   

20.
术后肠梗阻的诊断及治疗(附137例报告)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目的探讨术后肠梗阻的特点和诊断、治疗原则。方法对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2001年1月至2004年10月收治的137例术后肠梗阻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7例病人均治愈,未发生肠外瘘等严重并发症,无死亡。2例发生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2例术后3~8个月再次发生肠梗阻均经保守治疗而治愈。结论腹腔术后可出现肠梗阻,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体征及腹部X线、CT检查。治疗方法的选择及手术时机的掌握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应采用保守治疗,肠绞窄或有肠绞窄趋势应及时手术,反复发作的粘连性肠梗阻应积极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