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目的比较阿立哌唑与奋乃静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3例女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研究组)41例和奋乃静组(对照组)42例。以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评定疗效,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第2、4、8周末两组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P〈0.05,P〈0.01)。治疗后第8周末研究组PANSS量表阴性症状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不良反应发生率在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阿立哌唑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以阿立哌唑与奋乃静分别治疗老年期精神分裂症,并作对照研究.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为2005年8月至2006年8月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年龄60~80岁;无重大躯体疾病,无酒及药物依赖;共104例.阿立哌唑组52例,男24例,女28例;平均年龄为(64.0±8.2)岁;病程3个月~21年,平均(8.2±3.6)年.奋乃静组52例,男22例,女30例,平均年龄(62.4±7.8)岁;病程3个月~22年,平均(7.9±4.2)年.两组以上各项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 相似文献
4.
阿立哌唑与奋乃静治疗老年期精神分裂症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阿立哌唑与奋乃静治疗老年期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依从性。方法将40例老年期精神分裂症的的门诊或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阿立哌唑与奋乃静治疗,疗程24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药对老年期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以阿立哌唑表现较轻微,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结论阿立哌唑对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有肯定的疗效,且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治疗血管性痴呆精神障碍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76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血管性痴呆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阿立哌唑与奋乃静治疗6周。采用PANSS评定疗效,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6周后的疗效相当(P〉0.05);阿立哌唑与奋乃用静的显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药引起的不良反应一般为轻度或中度,患者耐受性较好。结论阿立哌唑和奋乃静治疗血管性痴呆精神障碍的疗效相当,前者的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治疗奋乃静所致高催乳素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奋乃静所致高催乳素血症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维持原奋乃静治疗的同时,分别加阿立哌唑(30例)及安慰剂(30例)治疗,疗程6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6周末检测血清催乳素(PRL)水平、评定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及副反应量表(TESS),同时观察高催乳素血症临床症状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6周末,阿立哌唑组PRL(26.1±6.9)μg/L较治疗前(79.5±19.8)μg/L下降(P=0.000),安慰剂组PRL(76.0±24.1)μg/L与治疗前(80.2±17.6)μg/L无显著性差异(P=0.227);(2)治疗6周末,阿立哌唑组PRL下降值(53.4±16.8)μg/L高于安慰剂组(4.2±18.5)μg/L,差异有显著性(P=0.000);(3)两组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均低,对原有奋乃静治疗的疗效均无不良影响。结论阿立哌唑可安全、有效治疗奋乃静所致的高催乳素血症。 相似文献
7.
陈恩民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17):12-14
目的探讨喹硫平与奋乃静治疗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口服喹硫平,对照组口服奋乃静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4、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末,研究组有效率86.7%,对照组为83.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周末起PANSS及ADL总分和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0.01),并随着治疗时间的延续呈持续性下降;同期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研究组主要表现为嗜睡、直立性低血压等,对照组主要表现为锥体外系反应、口干、便秘等。结论喹硫平治疗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疗效与奋乃静相当,安全性高,依从性好,可作为治疗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8.
9.
刘杰 《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9):65-67
目的 评价阿立哌唑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伴精神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4例阿尔茨海默病伴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2组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研究组口服阿立哌唑,对照组口服奋乃静,均观察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4、6周末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及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6周末,研究组有效率90.6%,对照组为84.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4,P>0.05);治疗第2周末起BPRS总分及各因子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随着治疗的延续,下降更明显(P<0.05);2组间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均较轻.结论 阿立哌唑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伴精神障碍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奥氮平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42例患者按住院号奇数和偶数分为两组,分别服用奥氮平或奋乃静4周,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和副反应量表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奥氮平组显效率83.3%,显著高于奋乃静组66.7%;治疗前后两组BPRS评分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治疗后奥氮平组BPRS评分明显低于奋乃静组(t=2.16,P〈0.05)。结论奥氮平是一种疗效好、副反应少、服用方便的抗精神病药物,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优于奋乃静,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奎硫平与利培酮治疗高龄老年人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比较奎硫平与利培酮治疗高龄老年人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8例年龄≥75岁的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服用奎硫平[(150±45)mg/d;32例]或利培酮[(1.8±0.8)mg/d;31例],疗程均为6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及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量表(TESS)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4,6周末分别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 (1)奎硫平组的有效率为72%,利培酮组为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6,P>0.05);(2)2组治疗前后PANSS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配对t检验,P<0.05或<0.01);(3)奎硫平组PANSS总分减分率在治疗第1周末高于利培酮组(t:2.46,P<0.05),治疗第2,4,6周末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2w=0.43,t4w=-0.73,t6w=-0.24,P均>0.05);(4)2组间EGI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w=0.57,Z2w=0.74,Z4w=0.68,Z6w=-0.61,P>0.05);(5)TESS评定,2组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四格表精确检验法,P>0.05).治疗期间利培酮组合用苯二氮革类药者多于奎硫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24,P<0.05).结论 奎硫平和利培酮均对高龄老年人的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有效,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奎硫平与氟哌啶治疗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 方法: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各30例,分别以奎硫平与氟哌啶醇治疗4周.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定疗效,简明智能状况检查表(MMSE)评定认知状况,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结束时两组BPRS评分较入组时显著减低(P<0.01);奎硫平组有效率86.7%,氟哌啶醇有效率80.0%,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奎硫平组MMSE减分率显著低于氟哌啶醇组,奎硫平组无明显锥外系反应. 结论:奎硫平治疗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疗效与氟哌啶醇相似,但奎硫平不良反应较氟哌啶醇轻而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气功所致精神障碍和分裂样精神病的异同进行探讨。方法:收集连续住院患者中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2版修订本气功所致精神障碍诊断标准的病例22例,分裂样精神病66例,进行对照分析,并作3年随访。结果:气功所致精神障碍组19例、分裂样精神病组38例维持原诊断。两组在性别、发病年龄、婚姻、职业、人格特征、智能及精神症状方面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气功所致精神障碍与分裂样精神病有明显差异,是两种性质不同的精神疾病。 相似文献
14.
奥氮平治疗酒精所致精神障碍对照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奥氮平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 方法:66例患者随机分入两组,分别服用奥氮平或氟哌啶醇6周,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 结果:奥氮平组有效率69.7%,显著较氟哌啶醇组42.4%为高. 结论:奥氮平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优于氟哌啶醇,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5.
刘杰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12):10-12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与氟哌啶醇治疗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8例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分为研究组和治疗组,每组34例,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研究组口服齐拉西酮,对照组口服氟哌啶醇,观察6周。在治疗前和治疗第2、4、6周末,分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周末,研究组有效率91.2%,对照组为85.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的延续,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0.01);同期比较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均较轻,研究组主要表现为体位性低血压、嗜睡等,对照组主要表现为肌强直、便秘等。结论齐拉西酮治疗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疗效显著,与氟哌啶醇相当,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6.
Joran Lokkerbol Dirk Adema Ron de Graaf Margreet ten Have Pim Cuijpers Aartjan Beekman Filip Smit 《Social psychiatry and psychiatric epidemiology》2013,48(10):1591-1599
Purpose
To estimate the disease burden due to 15 mental disorders at both individual and population level.Methods
Using a population-based survey (Nemesis, N = 7,056) the number of 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 per one million population were assessed. This was done with and without adjustment for comorbidity.Results
At individual level, major depression, dysthymia, bipolar disorder, panic disorder, social phobia, eating disorder and schizophrenia are the disorders most markedly associated with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decrement. However, at population level, the number of affected people and the amount of time spent in an adverse health state become strong drivers of population ill-health. Simple phobia, social phobia, depression, dysthymia and alcohol dependence emerged as public health priorities.Conclusions
From a clinical perspective, we tend to give priority to the disorders that exact a heavy toll on individuals. This puts the spotlight on disorders such as bipolar disorder and schizophrenia. However, from a public health perspective, disorders such as simple phobia, social phobia and dysthymia—which are highly prevalent and tend to run a chronic course—are identified as leading causes of population ill-health, and thus, emerge as public health priorities. 相似文献17.
利培酮治疗酒精所致精神障碍对照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利培酮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14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服用利培酮或氯丙嗪,治疗6周。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利培酮组有效率为71.4%,氯丙嗪组为42.9%,以利培酮显著较高。结论:利培酮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疗效优于氯丙嗪,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