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目的 观察氟比洛芬酯用于食管癌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ASA Ⅰ或Ⅱ级食管癌根治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三组,术后PCIA芬太尼1.0 mg、氟哌利多2.5mg组(A组);术后PCIA芬太尼0.5 mg、氟比洛芬酯100 mg、氟哌利多2.5 mg组(B组);麻醉前静注氟比洛芬酯50 mg,术后PCIA芬太尼0.5 mg、氟比洛芬酯50 mg、氟哌利多2.5 mg组(C组),镇痛药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记录术后1、2、4、8、12、24,36、48 h的镇痛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PCIA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结果 术后PCIA按压次数与各时点的VAS三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B、C组Ramsay镇静评分及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用于食管癌根治术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良好,且能减少芬太尼用量,同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氟比洛芬酯用于术后自控静脉镇痛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观察氟比洛芬酯用于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镇痛强度、镇静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48例ASA Ⅰ或Ⅱ级择期手术患者,术后使用一次性微量镇痛泵,随机均分为四组:Ⅰ组镇痛液100 ml中加芬太尼1 mg;Ⅱ组术前静注氟比洛酚酯50 mg,余同Ⅰ组;Ⅲ组术前静注氟比洛酚酯50 mg,镇痛液100 ml中含芬太尼0.5 mg和氟比洛酚酯100 mg;Ⅳ组同Ⅲ组,但镇痛液中加氟比洛酚酯150 mg.记录各组疼痛评分、痛阈以及生命体征的变化,比较镇痛满意度、镇痛泵按压次数和不良反应的出现情况.结果 各组患者镇痛期间不同时点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镇痛期间生命体征较术前均无明显变化.各组患者的镇痛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Ⅲ、Ⅳ组镇痛泵按压次数明显少于工、Ⅱ组(P<0.01).各组恶心呕吐以及嗜睡情况没有明显区别,Ⅰ、Ⅱ组出现头晕明显多于Ⅲ、Ⅳ组(P<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用于PCIA效果确切,且头晕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3.
切口内持续输注氟比洛芬酯对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切口内持续输注氟比洛芬酯对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的影响.方法 择期全麻下行椎体融合术的成人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三组:A组,切口内持续输注0.1%的氟比洛芬酯200 ml;B组,静脉持续输注0.1%的氟比洛芬酯200 ml;C组,切口内持续输注生理盐水200 ml.所有患者术后均用芬太尼10μg/ml行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记录各组患者术后1、4、12、24、48 h静息时和术后4、24、48 h活动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芬太尼累计用量,同时观察记录术后48 h内的镇静评分、恶心、呕吐发生率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A组术后各时点VAS明显低于B、C组,B组明显低于C组(P<0.05).术后48 h的PCIA芬太尼累计用量A组明显低于B组和C组(P<0.05).各组间的镇静评分及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切口内持续输注氟比洛芬酯用于椎体融合术与静脉输注相比可更显著改善术后芬太尼PCIA的效果,并减少芬太尼累计用量.  相似文献   

4.
颅颌面神经纤维非常丰富,口腔颌面手术术后疼痛剧烈.阿片类药物(如芬太尼)用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是治疗术后疼痛的最有效的方法,但是大剂量应用时副作用较多,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正>隆胸手术是现代女性对生活品质更完美的追求,术后创伤大,疼痛剧烈,给患者造成巨大不适感。完善的术后镇痛治疗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有助于术后恢复。本研究通过观察两种药物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与不良反应,积极探索安全有效的术后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用于老年骨科患者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对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骨科患者60例,麻醉方法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术后使用一次性微量镇痛泵镇痛,随机分成3组,每组20例,分别为:氟比洛芬酯组(A组),芬太尼组(B组),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组(C组)。记录术后48小时镇痛泵按压次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3组患者镇痛效果;记录术后24小时切口负压引流量的多少;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GPⅡb/ma与GMP-140的表达。结果术后2小时B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高于A、C组,(P〈0.05)4小时之后3组之间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镇痛满意度C组较A、B组高,(P〈0.05)。C组的PCIA按压次数少于A、B组,(P〈0.05)。术后24小时切口负压引流量,3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与T0比较,A、C组在T1时的GⅡb/Ⅲa与GMP一140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T0比较,B组在T1,T2、T3时的GPIIb/ma与GMP-140表达明显增加(P〈0.05)。A、C组在T2、T3、T4时的GPUb/IHa与GMP-140表达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老年骨科患者术后应用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术后镇痛效果确切,并能有效抑制血小板GPⅡb/IIa复合物与GMP-140的过度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和比较开胸手术患者使用羟考酮联合氟比洛芬酯与芬太尼联合氟比洛芬酯镇痛的有效性。方法选择择期开胸手术患者80例,男53例,女24例,年龄40~65岁,ASAⅠ~Ⅲ级,随机分为两组。于手术结束前15min分别静注羟考酮0.1mg/kg(O组)或芬太尼1μg/kg(F组),术后均行PCIA,镇痛泵配方为羟考酮0.8mg/kg(O组)或芬太尼8μg/kg(F组)+氟比洛芬酯4mg/kg+昂丹司琼8mg+生理盐水至150ml。记录术后2、6、12、24、36、48h的静止和咳嗽状态VAS疼痛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记录术后48h内PCIA有效及无效按压次数、镇痛药追加例数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术后2~48h静息和咳嗽时O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F组(P0.01或P0.05)。两组不同时点Ramsay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组PCIA有效按压次数、无效按压次数和镇痛药追加例数明显少于F组(P0.05)。O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F组(P0.05)。结论羟考酮联合氟比洛芬酯可有效地缓解开胸术后疼痛,等药剂量药物镇痛效果似强于芬太尼联合氟比洛芬酯,且不良反应更少。  相似文献   

8.
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用于胸科手术后镇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及复合芬太尼用于胸科手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择期行食管癌或贲门癌手术患者75例,随机均分为A、B、C三组.A组于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给予氟比洛芬酯100 mg,B组于手术开始时及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分别给予氟比洛芬酯50 mg,两组PCIA配方均为氟比洛芬酯150 mg加芬太尼0.5~0.6 mg;C组于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给予氟比洛芬酯100 mg,PCIA配方为芬太尼0.8~1.0 mg.记录术后0、4、8、24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记录术后24 h PCIA按压次数及芬太尼使用量.结果 三组患者术后各时点SBP、DBP、HR、SpO2、安静和活动时的VAS评分、镇静评分、术后24 h PCIA按压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B组术后24 h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C组(P<0.01).A、B组术后24 h出现恶心、呕吐、嗜睡的患者例数少于C组(P<0.01).结论 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用于胸科手术后PCIA镇痛效果好,能减少术后芬太尼的用量,降低芬太尼所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用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术后镇痛作用。方法选择60例OSAS患者,年龄26~58岁,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术后患者均采用静脉自控镇痛(PCIA),FD组:氟比洛芬酯1 mg/kg+地佐辛0.4μg/kg+阿扎司琼共100ml;D组:地佐辛0.8μg/kg+阿扎司琼共100ml;S组:舒芬太尼2μg/kg+阿扎司琼共100ml;背景剂量2ml/h,锁定时间15min,单次剂量0.2ml,负荷剂量5ml。观察术后1、2、6、12、24、48h的VAS疼痛评分及恶心呕吐、嗜睡、瘙痒等不良反应。结果三组患者均获得良好的镇痛效果,各时点VAS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D组总的不良反应只有1例(5%),D组有2例(10%),S组有6例(30%),FD组明显低于S组(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用于UPPP术后镇痛,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氟比洛芬酯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机体血浆皮质醇(cortisol,Cor)、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的影响.方法 选择40例单侧髋关节置换术患者,ASA Ⅰ级~Ⅱ级,按抽签方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Ⅰ组为枸橼酸芬太尼1.2mg/24ml+0.9%生理盐水76ml,负荷量为枸橼酸芬太尼0.001 mg/kg;Ⅱ组为氟比洛芬酯300mg/30ml+0.9%生理盐水70 ml,负荷量为氟比洛芬酯1 mg/kg.分别于麻醉前(T1)、术后第4 h(T2)、24 h(T3)、36 h(T4)和48 h(T5)5个时点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浆Cor、IL-10和TNF-α浓度,于术后4、24、36、48 h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行静止和活动评分,均由同一麻醉医生在不知道到具体镇痛方式情况下进行.结果 术后各时点VAS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Ⅰ组尿潴留、恶心和呕吐发生率40%高于Ⅱ组(P<0.01).两组在T2时血浆Cor值(275±28.6)μg/I和(276±30.5)μg/L均升高,与T1(203.5±22.3)μg/L和(192.3±21.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组在T3时血浆Cor水平(256±28.3)μg/L仍明显高于T1值(203.5±22.3)μg/L(P<0.05),在T3(256±28.3)μg/L和T4(235±23.3)μg/L时均高于Ⅱ组水平(176±22.3)μg/L和(172±20.5)μg/L(P<0.05);两组T3(60.23±3.65)ng/L和(62.35±5.02)ng/L和T4(60.12±3.31)ng/L和(61.34±4.23)ng/L时血浆IL-10水平均高于T1值(55.32±2.61)ng/L和(55.65±2.53)ng/L(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在T3、T4和T5时血浆TNF-α浓度(52.56±4.31 ng/L,58.42±5.64 ng/L和59.53±6.02ng/L)均比T1(43.31±1.52)ng/L明显升高(P<0.01),同时明显高于Ⅰ组(45.12±2.32)ng/L,(42.23±2.21)ng/L和(42.52±2.35)ng/L(P<0.01).结论 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行PCIA,氟比洛芬酯与芬太尼的镇痛效果相似,副作用明显减少,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氟比洛芬酯术前给药对术后芬太尼镇痛的影响.方法 60例择期行消化道肿瘤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术后行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FUCIA).A组术前15 min静注氟比洛芬酯50 mg,镇痛药液中加芬太尼1 mg;B组镇痛药液中加芬太尼1 mg.记录患者术后3、6、12、24 h的VAS、PCA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术后各时点VAS和24 h内PCA按压次数均明显低于B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氟比洛芬酯术前给药能加强术后芬太尼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2.
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心脏手术后静脉镇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比较心脏手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中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与单纯舒芬太尼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开胸心脏手术术后行PCIA患者38例,随机均分为两组.舒芬太尼组(S组)术后镇痛给予舒芬太尼250 μg/125ml;氟舒芬组(F组)术后镇痛给予舒芬太尼125μg+氟比洛芬酯150 mg/125 ml.两组PCIA泵的设置,维持量0.2 ml/h,单次负荷剂量0.8ml.锁定时间10 min.观察两组镇痛开始时及开始后4、8、24、48 h的疼痛评分、生命体征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术后镇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S组(P<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心脏手术后PCIA的镇痛效果与单纯舒芬太尼组相似,但不良反应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估罗哌卡因复合不同浓度芬太尼用于胸科手术后硬膜外镇痛(PCEA)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择期胸科食管及贲门手术男性患昔72例,年龄18~65岁,随机分成三组,每组24例.术前T7~8行硬膜外穿刺留置导管,术后接硬膜外镇痛泵.分别用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1μg/ml(A组)、2μg/ml(B组)或3μg/ml(C组),观察术后2、4、8、12、24、36、48 h的安静/咳嗽疼痛VAS评分、不良反应和追加使用吗啡剂量和PCEA按压情况.结果 术后2、4、8 h,B、C组安静和咳嗽时VAS评分均明显低于A组(P<0.05);术后16 h,B、C组咳嗽时VAS评分仍低于A组(P<0.05).B、C组PCEA按压次数显著少于A组(P<0.01),追加吗啡量也明显低于A组(P<0.01).结论 0.15%罗哌卡因合用1、2、3μg/ml芬太尼用于PCEA均可获得满意镇痛效果;但推荐以0.15%罗哌卡因合用2μg/ml为首选,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复合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在胃肠手术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择期行胃肠外科手术患者100例,术后行PCIA,背景剂量2 ml/h,按压剂量2 ml/次,负荷量2 ml,锁定时间15 min,药液量100 ml分别含舒芬太尼150μg(A组)、舒芬太尼50μg+氟比洛芬酯200 mg(B组)、舒芬太尼100μg+氟比洛芬酯200 mg(C组)、舒芬太尼150μg+氟比洛芬酯200 mg(D组)。观察并记录术后即刻(T0)、2 h(T1)、4 h(T2)、12h(T3)、24 h(T4)患者镇痛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PCIA泵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结果 C、D组在T2~T4时VAS评分和PCIA泵按压次数明显低于A、B组(P<0.05),T1~T3时B、C组Ramsay评分显著低于A、D组(P<0.05)。术后24 h内A、D组恶心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C组(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200 mg复合舒芬太尼100μg/ml静脉自控镇痛可为胃肠外科患者术后提供良好的镇痛效果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地佐辛复合氟比洛芬酯或芬太尼用于开胸手术患者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效果.方法 择期行开胸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三组,术后均行PCIA,镇痛药配方分别为地佐辛30 mg+芬太尼0.5 mg(A组),地佐辛30 mg+氟比洛芬酯200 mg(B组),芬太尼0.5mg+氟比洛芬酯200 mg(C组),均加入托烷司琼6mg,且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初始负荷剂量2 ml,背景剂量2ml/h,单次PCA剂量0.5ml,锁定时间15 min.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2、4、8、24、48h的VAS疼痛评分、Prince-Henry疼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以及术后24 h内PCA按压次数和不良反应.结果 术后2、4h,A组VAS疼痛评分、Prince-Henry疼痛评分和术后24 h内PCA按压次数明显高于B、C组(P<0.05).术后2h,A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低于B、C组,术后4、8、24 h高于B、C组(P<0.05).结论 地佐辛复合氟比洛芬酯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开胸手术术后镇痛,而地佐辛复合芬太尼在术后最初数小时内镇痛效果欠佳,不良反应偏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以及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全身麻醉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ASA I~II级)120例,随机分为A组(麻醉诱导完成后立即给予50 mg氟比洛芬酯,切口缝合完成时再给予50 mg),B组(麻醉诱导完成后立即给予100 mg氟比洛芬酯),C组(切口缝合完成时给予100 mg氟比洛芬酯)D组(对照组,切口缝合完成时换等量的生理盐水),每组30例。比较各组患者术后1,3,6,12,24 h的VAS评分,手术结束时与拔管时的心血管反应,以及全麻苏醒躁动情况。结果:3个观察组术后12 h内各时间点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其中A组各时间点均明显低于C组(均P<0.05),在1,3 h明显低于B组,而B组在1,3 h明显低于C组(均P<0.05),术后24 h的VAS评分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结束时4组间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3个观察组患者拔管时的MAP,HR的变化均小于对照组(均P<0.05),其中A组变化最小,其次为B组和C组(均P<0.05),B组明显低于C组(均P<0.05);各组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分别为:A组13.3%,B组23.3%,C组33.3%,D组43.3%,各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能有效减轻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早期疼痛程度、心血管反应,以及降低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与吗啡术后镇痛对消化道肿瘤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消化道肿瘤手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三组。术前氟比洛芬酯组(Ⅰ组)、术后氟比洛芬酯组(Ⅱ组)、单纯吗啡组(Ⅲ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即刻(T1)、术后24h(T2)、术后48h(T3)抽取外周静脉血2ml,测定T细胞分化抗原(CD3 )、辅助性T细胞(CD4 )、抑制性T细胞(CD8 )、CD4 /CD8 表达及淋巴细胞(Lcell)总数。结果Lcell总数三组T2时均低于T1时(P<0·01),Ⅲ组T3时与T1时比较仍明显减少(P<0·05),CD4 Ⅲ组T2时明显低于T1时(P<0·05)。CD3 在T2时Ⅲ组与Ⅰ组比明显减少(P<0·05),CD4 在T1时Ⅲ、Ⅱ组与Ⅰ组比明显减少(P<0·05)。结论三组免疫系统在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但使用氟比洛芬酯对免疫系统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帕瑞昔布钠复合吗啡与氟比洛芬酯复合地佐辛用于结肠癌手术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效果,探讨合适的镇痛方案。 方法选择ASAⅠ-Ⅱ择期行结肠癌手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帕瑞昔布钠组(P组)、地佐辛组(D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各30例。3组患者均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术后行PCIA。PCIA设置背景剂量2ml/h,按压剂量2ml/次,锁定时间15min。P组于气管插管前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并于术后12、24、36、48 h静注帕瑞昔布钠40mg,PCIA使用吗啡20 mg+0.9%氯化钠溶液至100ml;D组于气管插管前静脉注射地佐辛5mg,PCIA使用地佐辛30 mg+氟比洛芬酯200mg+0.9%氯化钠溶液至100 ml;F组PCIA使用芬太尼1.0mg+0.9%氯化钠溶液至100 ml。观察3组患者术后30min(T30min)、2h(T2h)、4h(T4h)、12h(T12h)、24h(T24h)、48h(T48h)VAS镇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的情况;术后48h记录PCIA泵按压次数及患者总体满意度。 结果P组及D组在T30min-T12h时点VAS评分显著低于F组(P﹤0.05);T30min-T4h时点,P组Ramsay评分显著低于D组和F组(P﹤0.05);术后48h内P组、D组患者头晕发生率显著低于F组(P﹤0.05)。 结论帕瑞昔布钠复合吗啡、地佐辛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结肠癌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氟比洛芬酯对食管癌根治术后芬太尼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时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的病人45例,ASA Ⅰ或Ⅱ级,年龄40~64岁,体重50~80 kg,随机分为3组(n=15),Ⅰ组:PCLA药物为芬太尼20μg/kg;Ⅱ组:PCIA药物为芬太尼10μg/kg+氟比洛芬酯2 mg/kg;Ⅲ组:氟比洛芬酯1 mg/kg静脉超前镇痛联合PCIA芬太尼10 μg/kg+氟比洛芬酯1 mg/kg.手术结束前10 min时静脉注射芬太尼0.05 mg并连接PCIA泵,3组PCLA泵中均加入氟哌利多2.5 mg,用生理盐水稀释为100 ml,输注速率2 ml/h,PCA剂量0.5 ml,锁定时间5 min.分别于术前30 min(T_0)、术后1、24、72 h(T1~3)时测定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醇(Cor)的浓度,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淋巴细胞CD3~+,CD4~+、CD8~+水平,计算CD4~+/ED8~+.记录术后48 h内有效按压次数.结果 Ⅲ组有效按压次数少于Ⅰ组和Ⅱ组(P<0.05).与T0时比较,各组术后血浆NE、ACTH和Cor的浓度均升高,Ⅰ组和Ⅱ组,T1时、Ⅲ组T1,3时淋巴细胞CD3~+水平降低,Ⅰ组和Ⅱ组淋巴细胞CD4~+水平和CD4+/CD8~+均降低(P<0.05),淋巴细胞CD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Ⅲ组淋巴细胞CD4~+、CD8~+水平和CD4~+/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组比较,Ⅱ组术后血浆ACTH浓度降低,淋巴细胞CD3~+水平升高,Ⅲ组术后血浆NE、ACTH和Cor浓度降低,T1,3时淋巴细胞CD3~+水平升高,T1,2时淋巴细胞CD4~+水平和CD4~+/CD8~+升高(P<0.05);与Ⅱ组比较,Ⅲ组术后血浆NE浓度降低,淋巴细胞CD4~+水平和CD4+/CD8~+升高(P<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既可降低芬太尼PCIA用量,又可抑制术后应激反应,从而改善食管癌根治术后病人细胞免疫功能,且术前和术后联合应用氟比洛芬酯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