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了解我院2012年铜绿假单胞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头孢菌素酶(AmpC酶)在感染中的流行情况及耐药特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细菌鉴定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2-compact的GN鉴定卡;药敏试验采用K-B扩散法;双纸片增效法检测ESBLs;头孢西丁三维实验法检测AmpC酶;应用Whonet5.4、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2113份阳性标本中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314株为14.9%,其中呼吸道标本的阳性率最高为78.0%,以呼吸内科、老年病科及ICU病房检出率为主,分别为22.6%、19.4%、18.5%。单产AmpC酶、单产ESBLs及同时产AmpC酶+ESBLs的铜绿假单胞菌分别为81株、56株、56株,其中ICU产酶率最高,其次为呼吸内科及老年病科,产酶率分别占79.3%、71.8%、70.5%。铜绿假单胞菌对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及亚胺培南耐药性最低,分别为15.3%、19.7%、25.8%。结论产酶的铜绿假单胞菌多药耐药严重,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减少耐药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PA)持续高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发生率及其对耐药性的影响。方法 用双纸片增效试验进行ESBLs检测,使用x^2检验比较PA产ESBLs菌株与未产ESBLs菌株在耐药性之间的差别。结果 对109株PA进行检测,其中22株产ESBLs.检出率为20.2%。产ESBLs PA组与未产ESBLs PA组均对泰能、多粘菌素E敏感,对复方新诺明高度耐药(P〉0.05);对替卡西林、替卡西林+棒酸、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等在内的8种抗生素,产ESBLs PA组耐药率明显高于未产ESBLs PA组(P〈0.05或P〈0.01)。结论 产ESBLs PA对常用抗生素呈现出更强的耐药性,并且部分产ESBLs PA菌株还常常联合其他酶造成混合耐药,使PA多重耐药状况更加严重。微生物工作者应加强PA产酶情况的监测。  相似文献   

3.
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卫  金嵘  石娜  方晔  韩珍  周铁丽 《检验医学》2009,24(1):9-12
目的研究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基因型分布。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68株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SHV、TEM、CTX-M、OXA-10、VEB和PER等基因进行扩增和序列测定。结果68株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中,检出26株产OXA-10群ESBLs,检出率为38.23%(26/68);其中1株既产OXA-10群ESBLs又产TEM型广谱β-内酰胺酶;其余基因型未检出。经序列测定为OXA-10-like基因和TEM-1基因。结论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所产的ESBLs主要为OXA-10群,且为多重耐药菌株。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基因型分布。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68株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SHV、TEM、CTX-M、OXA-10、VEB和PER等基因进行扩增和序列测定。结果68株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中,检出26株产OXA-10群ESBLs,检出率为38.23%(26/68);其中1株既产OXA-10群ESBLs又产TEM型广谱β-内酰胺酶;其余基因型未检出。经序列测定为OXA-10-like基因和TEM-1基因。结论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所产的ESBLs主要为OXA-10群,且为多重耐药菌株。  相似文献   

5.
绿脓假单胞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型分布   总被引:30,自引:4,他引:30  
目的:检测绿脓假单胞菌(PA)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基因型分布。方法:采集本院2001年3月--12月临床分离PA株,用三维试验法进行表型检测。对表型阳性菌株,用碱裂解法提取质粒,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质粒的酶基因型别,检测较常见的SHV、PER及OXA-2型,对阳性株进行测序。结果:126株中,43株产ESBLs(34.1%)表型阳性。耐药酶基因型分别为PER-1型有14株,占32.6%;未检出SHV和OXA-2型阳性株。结论:我院产ESBLs的PA临床分离株耐药质粒携带的酶基因主要检出了PER型。  相似文献   

6.
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及AmpC酶分析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研究目前我国肺炎克雷伯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及质粒介导AmpC酶产生情况。方法:以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推荐纸片扩散法确证试验检测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情况。以三维试验检测其产质粒介导AmpC酶情况。等电聚焦电泳测定所产粗酶的等电点。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β内酰胺酶亚型。DNA序列测定判断质粒介导AmpC酶的种类。结果:检出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37株,检出率17.5%(37/212)。三维试验检测出产质粒介导AmpC酶肺炎克雷伯菌2株,检出率0.9%(2/212),此2株菌均同时产ESBLs。在所产ESBLs中,CTX—M型占83.8%(31/37),其中CTX-M-1组占54.1%(20/37),Toho-2组占29.7%(11/37),CTX-M-1组:Toho-2组为1.8:1;SHV型占24.3%(9/37)。DNA测序结果,1株肺炎克雷伯菌所产质粒介导AmpC酶为DHA-1。结论:①肺炎克雷伯菌中ESBLs以CTX-M型为主。②在肺炎克雷伯菌中发现1株质粒介导AmpC酶为DHA-1。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铜绿假单胞菌质粒介导的AmpC β-内酰胺酶的耐药性,检测产AmpC酶株的耐药表型,为临床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收集108株临床分离鉴定的铜绿假单胞菌,采用Kirby-Bauer药敏纸片法和头孢西丁三维试验(cefoxitin three dimensional test)方法检测出产AmpC酶阳性菌株,检测AmpC酶阳性菌株对12种抗生素的耐药表型。结果 在所收集临床分离的108株铜绿假单胞菌中,产AmpC酶铜绿假单胞菌28株,产AmpC酶菌株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产AmpC酶是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8.
王志芳  张旭刚 《临床荟萃》2007,22(24):1778-1780
铜绿假单胞菌是最严重的医院内感染的条件致病菌之一,在呼吸道感染的标本中分离率居首位。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有增多趋势[1],耐药菌的出现相当严重。对多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有两种β-内酰胺酶,一种是质粒介导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另一种是由染色体或质粒介导的AmpCβ-内酰胺酶。由于AmpCβ-内酰胺酶(AmpCs)对青霉素类,一、二、三代头孢菌素类,头霉素类,单环类等多种抗生素耐药,且不受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克拉维酸的抑制,给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质粒介导的AmpC酶呈持续高水平表达,其基因…  相似文献   

9.
铜绿假单胞菌产AmpC酶和ESBLs的检测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AmpC酶和ESBLs在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中的分布及其对耐药性的影响.方法 纸片扩散法测定19种抗生素的耐药性,三维试验检测高产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结果 92株铜绿假单胞菌中,单纯高产AmpC酶者,单纯产ESBLs者,高产AmpC酶并产ESBLs者分别为17.4%、8.7%、10.7%.产酶菌株仅对美洛培南亚胺培南敏感,对大多数抗生素耐药.非产酶菌株对头孢西丁、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噻肟、头孢唑林高度耐药,对大多数抗生素敏感.结论 产ESBLs和高产AmpC酶的铜绿假单胞菌在临床分离菌株中阳性率较高,产酶菌株对大多数抗生素的耐药性明显高于非产酶菌株.  相似文献   

10.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及β-内酰胺酶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及β-内酰胺酶(ESBLs)耐药基因的存在类型。方法用API鉴定系统鉴定细菌,K-B法做药敏试验,从175株铜绿假单胞菌中筛选出20株多重耐药且产ESBLs的菌株,用PCR检测ESBLs基因。结果175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为18.9%,而对其余10种抗生素耐药率为30.3%~88.6%;20株多重耐药的菌株中,CARB基因阳性3株(15%),20株OprD2基因均缺失(100%),其余基因阴性。结论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11种常用抗生素耐药率高,可能与OprD2基因缺失有关。CARB基因国内罕见报道。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同源性及金属β内酰胺酶类型。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1—9月临床分离的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29株,用琼脂稀释法测定10种抗菌药物的MIC;通过改良Hodge试验、双纸片协同试验、PCR、序列分析等方法分析金属β内酰胺酶类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金属β内酰胺酶的活性;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菌株同源性。结果29株细菌均为多重耐药株,仅对哌拉西林一他唑巴坦和阿米卡星敏感率较高,分别为69.7%和60.6%。29株细菌PFGE图谱分为16个基因型,A型主要集中在呼吸内科病房,B、C型来自神经外科ICU,D、E型来自器官移植病房,F型来自创伤外科病房,G型来自神经内科病房,其余为散在分布。29株菌中有2株产VIM-2金属β内酰胺酶(6.9%)。结论本院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主要为医院感染流行株,且呈多重耐药,有2株菌产VIM-2型金属β内酰胺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本院短期内分离的广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药物耐药基因和外膜蛋白基因opr D2携带情况,并分析其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本院2012年10月分离的对临床常用7类抗菌药物耐药或中介的非重复铜绿假单胞菌,采用K-B法检测药物敏感性,选出广泛耐药株和泛耐药株。采用PCR法检测β-内酰胺酶基因(OXA、CTX-M、TEM、PER、GES、DHA、IMP、VIM、NDM、SPM、CARB和KPC)、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arm A、rmt A、rmt B)、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ac(6')-Ⅱ、aac(3)-Ⅱ、ant(3″)-Ⅰ)及opr D2基因,PCR扩增阳性产物进行DNA测序,用Blast进行序列比对分析。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共筛选出23株广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其中泛耐药菌10株。23株广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耐药基因检测阳性的有OXA-1群、OXA-10群、TEM、PER、CARB、VIM、arm A、rmt B、aac(6')-Ⅱ、aac(3)-Ⅱ、ant(3″)-Ⅰ,阳性率分别为21.7%、39.1%、47.8%、87.0%、26.1%、4.3%、8.7%、47.8%、60.9%、52.2%、47.8%。opr D2基因阳性8株,阴性15株,基因缺失率达65.2%(15/23)。阳性基因与Gen Bank中已知序列同源性均大于99%。10株泛耐药菌的PFGE图谱分为4个型,其中主流型A型有6株,B型2株,C型、D型各1株,且A型、B型均来自烧伤外科。结论我院2012年10月分离的广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携带多种耐药基因和外膜蛋白opr D2基因缺失是其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且存在多种耐药基因组合模式。同时我院发生了小规模的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克隆株的传播。  相似文献   

13.
下呼吸道标本铜绿假单胞菌产AmpC酶和ESBLs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临床下呼吸道标本分离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耐药表型、产AmpC酶和ESBLs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收集2003年7月至2004年7月520株下呼吸道标本分离铜绿假单胞菌,VITEK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MIC法)进行铜绿假单胞菌的鉴定及对12种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通过药敏试验筛选出20株多重耐药菌行三维试验,分析这些菌株产AmpC酶、ESBLs的情况;PCR扩增及序列分析检测AmpC酶的基因型。结果①铜绿假单胞菌对1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率结果显示:对妥布霉素、哌拉西林-三唑巴坦、亚胺培南显示较好的敏感性。②三维试验表明:20株实验菌中2株产AmpC酶,其余18株未产ESBLs及AmpC酶。③PCR及序列分析表明:1株产AmpC酶的DHA1型,1株本实验中所用ampC引物不能扩增出ampC片段。结论必须重视铜绿假单胞菌AmpC酶和ESBLs检测;对于该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采用碳青霉烯类、哌拉西林一三唑巴坦、头孢他啶、联合氨基苷类或环丙沙星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产AmpC酶的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分子机制。方法2003-2007年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到铜绿假单胞菌220株,采用三维试验筛选产8内酰胺酶(包括AmpC酶)的铜绿假单胞菌,应用多重PCR检测产AmpC酶的铜绿假单胞菌质粒携带的AmpC耐药基因,应用荧光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染色体AmpC酶基因和oprD2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共检出40株产口内酰胺酶的菌株,其中产AmpC酶、ESBLs、金属酶(MBL)和未知酶型铜绿假单胞菌的构成比分别是62.5%(25/40)、20%(8/40)、7.5%(3/40)和10%(4/40)。25株产AmpC酶菌株均有不同程度AmpC酶基因表达量升高,其中,仅1株细菌携带DHA质粒型AmpC酶基因,12株菌oprD2基因表达量减低,这些菌株均对亚胺培南耐药,13株菌oprD2基因表达量正常,其中仅5株菌对亚胺培南耐药;7株菌(占产AmpC酶菌株的28%,不产金属酶)的酶粗提物能微弱水解IPM,这7株菌AmpC酶基因的表达量均有明显升高,其中5株菌同时伴有oprD2基因表达量降低。结论铜绿假单胞菌产生的AmpC酶可做弱水解亚胺培南,且其水解亚胺培南可能与AmpC酶产生量有一定关系;产AmpC酶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原因可能是细菌AmpC酶表达量增加和oprD2表达量减低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离纯化Amp C酶并对酶的理化特性进行相关研究。方法 用超声破碎法裂解细菌,用离子层析等技术对酶进行分离纯化,用电泳等技术进行理化特性的研究。结果 获得了纯品酶,并通过其理化特性证实为Amp C酶。结论 本实验所采用的分离纯化技术能有效地获得纯品Amp C酶。  相似文献   

16.
大肠埃希菌中质粒AmpC型β内酰胺酶基因型的检测   总被引:34,自引:2,他引:34  
目的 :研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AmpC型 β内酰胺酶的基因型。 方法 :收集对头孢西丁不敏感的 4 2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 ,用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 ;用等电聚焦电泳、接合试验、聚合酶链反应 (PCR)确定AmpC型酶的表型和基因型。结果 :16株菌高产AmpC酶 ,其中 11株同时产超广谱 β内酰胺酶 (ESBLs) ;这 16株菌对亚胺培南敏感 ,5株只产AmpC酶的菌对头孢吡肟敏感 ;等电聚焦电泳发现这 16株菌产生 2~ 5种酶 ,且都有一个能为氯唑西林抑制的、等电点>7.8的酶带 ;1株大肠埃希菌通过接合试验可将头孢西丁耐药性传递给受体菌 ;PCR扩增和测序证实其为质粒介导的ACT 1型AmpC酶。 结论 :2 0 0 0年我院分离的对头孢西丁不敏感的 4 2株革兰阴性杆菌中证实有 15株大肠埃希菌和 1株肺炎克雷伯菌产AmpC酶 ,并在国内首次发现 1株大肠埃希菌产ACT 1型质粒AmpC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北京市昌平区农村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耐药谱分布、致病性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该菌污染生活饮用水而引起介水传染病暴发及流行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GB/T 8538-2008进行菌株分离和鉴定,并对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毒力基因检测及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PFGE)。结果 36株铜绿假单胞菌多分离于出厂水(27株),对哌拉西林(PIP)、哌拉西林/他唑巴坦(TZP)、头孢他啶(CAZ)、头孢吡肟(FEP)、氨曲南(ATM)、亚胺培南(IPM)、美罗培南(MEM)、阿米卡星(AN)、庆大霉素(GM)、妥布霉素(TM)、环丙沙星(CIP)、左氧氟沙星(LEV)12种抗生素完全敏感。36株铜绿假单胞菌共有4种毒力基因谱(T1~T4),T1型(lasI、lasR、rhlI、rhlR、toxA、plcH、rhlAB、lasB)为主要毒力基因谱(25株,69.44%)。36株菌有11个PFGE型别,其中0003、0010为本地区优势PFGE型别。结论 昌平区农村生活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分离于出厂水,无耐药性,主要PFGE型别为0003和0010,主要毒力基因谱为T1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明确阴沟肠杆菌产头孢菌素酶(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情况,分析细菌产酶与药物耐药间的关系,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非重复阴沟肠杆菌共174株采用Microscan walkaway-40SI全自动细菌鉴定与药敏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多底物协同-拮抗法(MSSAT)检测ESBLs和AmpC酶。结果 174株阴沟肠杆菌中,单产AmpC酶92株(52.87%),其中高诱导型25株,部分去阻遏型33株,完全去阻遏型22株;同时产AmpC酶和ESBLs 54株(31.03%);单产ESBLs 1株(0.57%);AmpC酶和ESBLs均不产有27株(15.52%);阴沟肠杆菌产酶株的耐药率明显高于不产酶株的耐药率(P0.05),同时产AmpC酶和ESBLs菌株的耐药率高于单产AmpC酶株的耐药率(P0.05);产AmpC酶和ESBLs菌株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均高于92.0%,对氨曲南耐药率高达88.9%,对阿米卡星耐药率较低(14.8%),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0%。结论阴沟肠杆菌以产AmpC酶为主,单产ESBLs菌株少,同时产AmpC酶和ESBLs的菌株对三代头孢菌素、单环类、青霉素类具有高度耐药性,对碳青霉烯类药物敏感;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依然是治疗多重耐药阴沟肠杆菌感染的首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