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ADV)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过程中,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LHBs)和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载量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评价LHBs在ADV抗病毒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17例CHB患者分为HBeAg阳性组49例,HBeAg阴性组68例,分别给予ADV 10 mg,口服,每日1次,治疗96周。采用ELISA法检测LHBs和HBV免疫标志物(HBV-M);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结果抗病毒治疗24、48、72、96周后HBV DNA和LHBs转阴率无明显差别(P>0.05),LHBs水平与HBV DNA拷贝数对数呈正相关(r=0.827);LHBs A值和HBV DNA拷贝数随抗病毒治疗时间的延长同步下降;在HBeAg阳性组46例中HBV DNA、LHBs转阳率分别为58.7%(27/46)、54.3%(25/46),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HBeAg阴性组68例中HBV DNA、LHBs转阳率分别为48.5%(32/66)、65.2%(43/6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LHBs是判断HBV体内复制的可靠指标,尤其对判断HBeAg阴性患者体内病毒复制及预后评价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Hepatitis B virus large surface protein,LHBs)、HBV DNA、乙肝五项(HBV M)等指标.探讨LHBs用于临床检测乙型肝炎的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乙肝五项(HBV M)以及乙型肝炎病毒大蛋向(LHBs),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标本HBV DNA进行检测.结果 ①LHBs吸光度(OD值)与HBVDNA呈正相关关系(γ=0.972);② 73例HBsAg、HBeAg均为阳性患者中HBV DNA与LHBs的检出没有显著性差异(X2=0.00,P>0.05).两者的检出一致率为97.26%[(71+0)/73].③80例HBsAg阳性、HBeAg阴性患者中HBV DNA与LHBs的检出没有显著性差异(X2=0.11,P>0.05).两者的检出一致率为82.19%[(42+18)/73].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LHBs)与HBV DNA呈正相关性,临床上可以用于反映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情况.特别是HBeAg阴性的患者病毒复制情况,用于填补由于病毒变异引起的HBeAg检测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黎莉  贺超奇  刘军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7):779-780,782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含量与HBeAg定量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的相关性及其对CHB患者诊断、预后的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化学发光法(CLIA)及酶法分别测定1 288例CHB患者血清HBV DNA、HBeAg含量及ALT水平.结果 1 288例HBV患者中HBeAg阳性组和阴性组HBV DNA检出率分别为75.3%和24.8%;不同载量HBV DNA组,HBeAg量相差显著,HBV DNA载量高,HBeAg量也高;ALT异常率在HBeAg阳性组的不同HBVDNA载量级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HBeAg阴性组中随HBV DNA载量级增大而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BV DNA载量与HBeAg量之间有显著相关性,HBeAg阳性组的HBV DNA阳性率及含量进一步证实了HBeAg确实是反映HBV复制活跃的一个可靠指标,HBeAg阴性时大多病毒复制减弱,但有少数HBV DNA载量为高拷贝时,其肝损伤程度与HBV DNA呈正相关.同时检测HBV DNA、HBeAg量及ALT水平对乙肝患者HBV感染、复制、传染性的判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疗效判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99例男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载量与肝功能指标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99例CHB患者空腹血清标本;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定各组HBV DNA载量;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进行临床相关性分析。结果男性CHB患者HBV DNA载量与ALT和AST水平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278、0.300;P0.05);男性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CHB患者HBV DNA载量与ALT水平呈正相关(r=0.286,P0.05);男性HBeAg阳性CHB患者HBV DNA载量与AST水平也呈正相关(r=0.341,P0.05);男性HBeAg阴性CHB患者HBV DNA载量与ALT和AST水平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HBeAg阳性男性CHB患者的HBV DNA载量与肝损伤程度密切相关,对于评估CHB病情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DNA与不同类型HBV免疫标志物之间的关系,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判断标准。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220例血清标本进行HBV免疫标志物检测,同时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HBV DNA含量。结果 96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标本中HBV DNA阳性检出率为91.7%(88/96);100例HBsAg(+)/抗-HBe(+)抗-HBc(+)标本中HBV DNA阳性检出率为20.0%(20/100)。HBsAg阳性组与HB-sAg阴性组、HBeAg阳性组与HBeAg阴性组的DNA载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FQ-PCR可以检测HBV感染的真实性和复制情况,其与ELISA法检测HBV血清标志物相结合,对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和评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对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阴性活动性乙型肝炎的诊断界值(Cut-off值)。方法将290例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以肝组织活检结果为标准分为活动性(213例)和非活动性(77例)慢性乙型肝炎,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ALT、AST和HBV DNA载量在诊断HBeAg阴性的活动性慢性乙型肝炎中的价值。结果血清中ALT、AST、HBV DNA载量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9、0.807、0.867;诊断界值为男性ALT 30 IU/L、女性ALT 19 IU/L,HBV DNA载量1×105拷贝/mL时的敏感性为90.6%、特异性为98.7%、阳性预测值为99.5%、阴性预测值为79.2%;AST以40 IU/L作为Cut-off值时的敏感性为77.0%、特异性为63.3%、阳性预测值为85.4%、阴性预测值为50.0%。结论可以以男性ALT 30 IU/L、女性ALT 19 IU/L且HBV DNA载量1×105拷贝/mL作为中国四川自贡地区HBeAg阴性的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的诊断Cut-off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乙肝表面抗原大蛋白(LHBs)在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以乙肝恢复期血清标本20例为对照,检测119例HBeAg阴性血清标本LHBs,PreS1和HBV DNA表达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该研究中HBeAg阴性乙肝血清标本,LHBs,PreS1和HBV DNA均有较高的阳性率,三者差异无显著性:64.4%的乙肝“小三阳”患者血清LHBs与HBV阴阳性一致,高于PreS1的56.4%。LHBs可检出84.3%的HBeAg阴性慢性乙肝患者,高于PreS1的56.9%,但约40%的LHBs阳性血清标本HBV DNA为阴性。结论尽管LHBs在乙肝急性期可能存在较大的临床意义,但并非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诊断的理想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血清DNA(HBV DNA)载量水平与e 抗原(HBeAg)及ALT 的关系,探讨HBV DNA 载量水平与HBeAg 及ALT 联合检测的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对70 例入院乙型肝炎患者(病例组)和50 例健康体检者分别检测ALT、HBeAg 和HBV DNA.采用速率法检测ALT,HBeAg 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同时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HBV DNA.结果:病例组血清HBV DNA含量高于103 copy/mL 者50 例,HBeAg 阳性47 例,且两者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 = 0.710,P < 0.001).70 例病例组中有50 例ALT 异常,且其异常率随HBV DNA 含量升高而增加.ALT 水平和HBV DNA 含量相关性差(r = 0.253,P < 0.05);而ALT 异常率与HBV DNA 载量呈正相关(r = 0.877,P < 0.05).结论:HBV DNA 载量与HBeAg 同时检测可提高临床对乙型肝炎感染的诊断.HBV DNA 是反映病毒复制的可靠指标,结合ALT 的结果可帮助临床了解病毒在体内的复制情况和肝脏的炎症活动性.  相似文献   

9.
乙型肝炎病毒PreS1抗原与HBV感染和复制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血清前S1抗原(PreS1)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和复制的相关性。方法同时测定458例乙型肝炎患者和35例健康对照者血清HBV—DNA载量、PreS1和HBeAg。以HBV-DNA载量为标准,进行PreS1和HBeAg比较。结果HBV-DNA载量小于10^3拷贝/ml的223例中PreS1阳性102例(45.74%),HBeAg阳性16例(7.17%);PreS1和HBeAg与HBV-DNA载量等级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329和0.9718;PreS1和HBeAg诊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敏感性分别为72.77%、52.34%,特异性分别为54.26%、92.82%,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2.64%、88.49%,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5.41%、64.89%,准确率分别为63.76%、72.05%。结论随HBV—DNA载量的升高,HBeAg的检出率显著提高,PreS1的检出率次之;PreS1与HBV-DNA有一定相关性,但其相关程度不及HBeAg。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外膜大蛋白(LHBs)与 HBV 复制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收集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2013年8~11月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17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 LHBs ,电化学发光法检测 HBV 表面抗原(HBsAg)及 HBV e 抗原(HBeAg),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 HBV‐DNA 。按 HBeAg 结果分为 HBeAg 阳性组(58例)和 HBeAg 阴性组(112例)。比较 LHBs 和 HBV‐DNA 的阳性率,同时分析 LHBs 水平与 HBsAg 浓度及 HBV‐DNA 拷贝数的相关性。结果 HBeAg 阳性患者血清中,LHBs 阳性率与 HBV‐DNA 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2,P >0.05);HBeAg 阴性患者血清中,LHBs 阳性率与 HBV‐DNA 阳性率有统计学意义(χ2=5.349,P<0.05)。 LHBs 水平与 HBV‐DNA 拷贝数(r=0.979,P<0.05)、HBsAg 浓度(r=0.923,P<0.05)呈正相关。结论 LHBs 是从蛋白水平反映乙型肝炎患者体内病毒复制情况的可靠指标,尤其是对 HBeAg 阴性患者抗病毒治疗和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乙肝病毒外膜大蛋白检测在病毒复制判定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乙型肝炎病毒外膜大蛋白(LHBs)检测在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判定中的意义。方法225例HBV感染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中HBVDNA拷贝数,ELISA法检测HBsAg、HBeAg、HBVPreS1Ag、HB—VPreS2Ag、LHBs,全自动速率法测定A坍、AST,制作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LHBs、HBeAg、PreS1-Ag、PreS2-Ag与HBVDNA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92.49%、58.96%、78.03%与79.19%,LHBs结果与HBVDNA无统计学差异(P=0.099),HBeAg、PreS1-Ag、PreS2-Ag结果与HBVDNA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LHBs水平与HBVDNA拷贝数对数值呈正相关(r=0.852,P=0.022)。用LHBs水平判断HBV是否存在复制的ROC曲线,其曲线下面积为0.911。LHBs阳性患者的ALT、AST水平明显高于LHBs阴性患者。结论乙型肝炎病毒外膜大蛋白与HBVDNA有较高的符合率,可反映乙肝患者体内病毒复制和活动情况。  相似文献   

12.
乙肝病毒外膜大蛋白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检测乙肝患者血清中乙肝病毒外膜大蛋白(LHBs),并与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和乙肝病毒前S1抗原(PreS1Ag)相比较,探讨LHB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140例乙肝患者血清中LHBs,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HBV PreS1Ag,同时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对血清HBV DNA进行检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所研究的各种模式中,LHBs与HBV DNA的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并且LHBs的总阳性率(76.43%)高于PreSiAg阳性率(44.29%)和乙肝e抗原(HBeAg)的阳性率(29.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乙肝病毒外膜大蛋白在一定程度可以反映HBV感染者体内病毒复制情况。其作为HBV复制指标,灵敏度高于PreS1Ag和HBeAg,可作为判断HBV感染者体内乙肝病毒复制情况新的血清学指标,尤其是针对HBeAg阴性患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乙型肝炎(下称乙肝)患者血清中乙肝表面抗原大蛋白(LHBs)、乙肝前S1、HBV-DNA,探讨LHBs用于乙肝患者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LHBs以及乙肝前S1,采用化学发光方法检测乙肝两对半,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患者HBV-DNA进行检测。结果 (1)相同乙肝模式患者血清LHBs与HBV-DNA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HBeAg阳性患者血清中LHBs与HBV-DNA阳性率均明显高于HBeAg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相同乙肝模式患者血清乙肝前S1的检出低于HBV-DNA的检出,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HBs可以弥补由于乙肝病毒变异引起的HBeAg检测的不足,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乙肝患者肝功能状况。  相似文献   

14.
金霆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8,5(24):1479-1480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下称乙肝)患者乙肝病毒表面大蛋白(LHBs)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807例HBeAg阴性血清标本进行LHBs检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结果(1)在807例HBeAg阴性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中乙肝病毒DNA阳性率为54.40%(439/807),LHBs的阳性率为56.75%(458/807),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13,P〉0.05),二者总体符合率为91.70%(740/807);(2)LHBs含量与乙肝病毒DNA拷贝数呈正相关(r=0.995,P〈0.001);(3)LHBs含量与ALT呈正相关(P〈0.05)。结论LHBs与乙肝病毒DNA具有良好的相关关系,能够反映出HBeAg阴性乙肝患者体内乙肝病毒复制的程度和疾病的活动状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定量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HBV DNA、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并分析其相互关系,探讨定量检测血清中HBV cccDN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HBV感染者83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血清中HBVcccDNA及HBV DNA,同时采用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血清中HBsAg和HBeAg。结果 83例患者中HBV DNA阳性62例,其中HBV DNA载量≥105拷贝/mL者40例,血清HBV cccDNA阳性28例(70.00%);HBV DNA载量〈105拷贝/mL者22例,血清HBV cccDNA阳性2例(9.09%),不同DNA载量组HBV cccDN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eAg阳性组和阴性组HBV cccDNA阳性率分别为70.00%(28/40)和4.65%(2/4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V cccDNA定量值与HBV DNA、HBsAg呈正相关(P〈0.01)。结论血清中HBV cccDNA水平可同时反应血清HBV DNA和HBsAg水平,血清HBV cccDNA含量可作为观察HBV复制情况和评价抗病毒疗效的相关血清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不同模式乙型肝炎患者中乙肝病毒大蛋白(HBV-LP)与乙肝病毒标志物(HBV M)、乙肝病毒前S1抗原(HBV perS1)及HBV-DNA表达的相关性,评价其在乙肝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286例HBV感染者和45名健康对照者血清分别检测HBV-LP、HBV前S1抗原、乙型肝炎病毒五项标志物的表达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拷贝数;分析HBV-LP与其它方法的相关性.结果 在286例HBV感染者血清HBV-LP阳性237例,阳性率82.9%.其中乙肝大三阳HBV-DNA阳性92例,阳性率82.8%,HBV-LP阳性94例,阳性率84.7%,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阳性符合率为79.6%;HBVperS1阳性185例,阳性率64.7%,两者有差异性显著(P〈0.05);HBV DNA拷贝数与HBV-LP阳性间呈正相关.结论 血清HBV-LP作为HBV患者临床诊断的一项新指标,较准确地反映了乙肝病毒的复制情况,是HBV-M有益的补充,在HBV病毒复制、疗效及预后监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庄国华  李宏  张丽萍 《检验医学》2011,26(7):444-446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外膜大蛋白(LP)、DNA、前S1抗原(PreS1)并进行比较分析,探讨血清HBV-LP检测在慢性乙型肝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41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e抗原(HBeAg)、HBV-LP和HBV-PreS1,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平行检测HBV DNA。按HBeAg阴阳性不同分组,比较HBV-LP、HBV-PreS1及HBV DNA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41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LP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76.68%),与HBV DNA的阳性率(72.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阳性率均高于HBV-PreS1阳性率(36.06%,P〈0.01);在HBeAg阴、阳性患者中,HBV-LP与HBV DNA的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均显著高于HBV-PreS1阳性率(P〈0.01)。结论血清HBV-LP水平能反映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HBV复制程度,其敏感性高于HBV-PreS1,可作为判断HBV复制新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患者血清 HBV-DNA 和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汁酸(TBA)与 HBV 感染模式的关系以评价 HBV 感染性。方法对308例患者采用荧光定量 PCR 法检测血清 HBV-DNA,用 ELISA 方法检测血清乙肝标记物,用连续监测法检测血清 ALT,用循环酶法检测血清 TBA。结果大三阳(HBsAg、HBeAg、HBcAb 阳性者)、小三阳(HBsAg、HBeAb、HBcAb 阳性者)和1,5(HBsAg、HBcAb)阳性3种感染模式间 HBV-DNA 水平和血清 ALT 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部分 HBeAg 阴性患者体内仍存在活跃的病毒复制;在 HBeAg 阴性患者中 HBV-DNA 拷贝数与血清 ALT 水平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 <0.05);3种感染模式间血清 TBA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清 HBV-DNA 水平和 ALT 活性与不同 HBV 感染模式存在相关性,它们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 HBV 复制及传染性强弱。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免疫标志物(HBV M)和HBV DNA含量的相关性及两种指标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BV M;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HBV DNA含量。结果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的标本HBV DNA阳性率高,分别为:Ⅰ组[HBsAg、HBeAg和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阳性],HBV DNA阳性率98.9%(181/183);Ⅳ组(HBsAg和HBeAg阳性),HBV DNA阳性率96.3%(26/27);Ⅶ组[HBsAg、HBeAg、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和抗-HBc阳性],HBV DNA阳性率100.0%(2/2);HBsAg阳性、HBeAg阴性,HBV DNA阳性率也较高,为Ⅱ组(HBsAg、抗-HBe、抗-HBc阳性)60.4%(58/96);Ⅲ组(HBsAg、抗-HBc阳性)50%(10/20);HBeAg、HBsAg阴性有一定的HBVDNA阳性率,但阳性率低,分别为:Ⅴ组(抗-HBs、抗-HBe、抗-HBc阳性)13.3%(2/15);Ⅵ组(抗-HBs、抗-HBc阳性)8.3%(1/12);Ⅷ组(抗-HBs阳性)0(0/26);Ⅸ组(HBV M全阴性)6.7%(1/15)。结论血清HBV DNA水平与HBV M表现模式有关,与HBsAg,HBeAg有良好的相关性,而HBV M阴性的患者也可能有HBV DNA阳性,因此HBV M和HBV DNA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乙型肝炎的检出率,为临床提供HBV感染、复制及传染性判断以及指导治疗的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