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地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学调查   总被引:48,自引:3,他引:48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的分布情况,为经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44例≥2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留取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同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血清学方法和尿抗原测定法检测非典型病原体。结果:244例患病原学检测阳性120例(49.2%),其中细菌阳性53例(21.7%),非典型病原体82例(33.6%),细菌和非典型病原体混合感染15例(6.1%)。病原菌包括嗜血杆菌属26株,肺炎克雷伯菌10株,肺炎链球菌6株,其他链球菌属6株,葡萄球菌属6株和其他革兰阴性杆菌8株,非典型病原包括肺炎支原体65例次,肺炎衣原体17例次和嗜肺军团菌7例次。肺炎链球菌感染多见于2~4岁幼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多见于5~14岁和15~44岁年轻患。细菌感染和非典型病原体感染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差异均无显性。结论:嗜血杆菌属细菌仍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主要病原菌之一,非典型病原体亦占重要地位.因此经验治疗宜选用对常见细菌和非典型病原体均有效的抗微生物药。  相似文献   

2.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肺实质(包括肺间质)的感染性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1].估计我国每年CAP患者>3 000万例.以下就近几年CAP的诊治进展作一综述.1病原体的变迁CAP的病原学诊断对其治疗至关重要,20世纪50年代以前,肺炎链球菌约占CAP病原的90%以上.现在,肺炎链球菌依然是CAP中最主要病原体,但其比例有所减少,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呼吸道病毒等其他微生物引起的CAP的比例则趋于增加.Ngeow等[2]报道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和嗜肺军团菌在亚洲地区CAP病原中分别占12.2%、4.7%和6.6%.刘又宁等[3]对我国665例成年人CAP的病原体监测显示,肺炎支原体是最常见的病原体(20.7%),其次是肺炎链球菌(10.3%)、流感嗜血杆菌(9.2%)和肺炎衣原体(6.6%),近年来,金黄色葡萄球菌、军团菌、革兰阴性杆菌等感染概率也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3.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非典型病原体临床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对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病原学进行分析,加强对儿童CAP非典型病原体的认识,为经验性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符合CAP诊断的住院患儿2230例进行病原学检查。咽拭子间接免疫荧光法(MIF)检测流感病毒A、B型,副流感病毒1、2、3型,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抗原。血清酶联免疫吸附法(ELLSA)检测肺炎支原体IgM、衣原体IgM、嗜肺军团菌IgM、柯萨奇病毒BIgM、巨细胞病毒IgM。乳胶凝集法检测EB病毒抗原,免疫金标法查EB病毒抗体。为避免假阳性和假阴性,病原检测均设对照组。结果 2230例CAP患儿检出病原体阳性768例,阳性率为34.4%。检出结果由高到低依次为肺炎支原体抗体361例(47.0%),呼吸道合胞病毒抗原103例(13.4%),EB病毒抗体75例(9.8%),副流感病毒抗原71例(9.2%),柯萨奇病毒BIgM55例(7.2%),腺病毒抗原47例(6、1%),衣原体抗体7例(0.9%)。检出两种病原体49例(6.4%),其中肺炎支原体抗体+EB病毒抗体31例,副流感病毒抗原+呼吸道合胞病毒抗原15例,EB病毒抗体+呼吸道合胞病毒抗原3例。结论 ①非典型病原体尤其是肺炎支原体感染在儿童CAP中占重要地位。②不同的年龄段和不同季节病原不同,支气管肺炎多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以病毒感染为主。大叶、阶段性、间质性肺炎多见于5岁以上儿童,以支原体感染多见。③混合感染不容忽视,病毒、支原体易继发化脓茵感染,支原体感染可合并EB病毒感染等。④儿童CAP经验性治疗应重视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  相似文献   

4.
邵良荣  邵杰 《检验医学》2012,27(12):1093-1094
肺部感染是由细菌、病毒或其他一些非典型病原体感染(目前认为非典型病原体主要是指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和嗜肺军团菌,其他少见病原体包括鹦鹉热衣原体和立克次体)引起的肺实质炎性病变。正确区分肺部感染与非感染及感染的类型和程度对治疗方案的选择至关重要,对患  相似文献   

5.
四川地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四川地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致病原分布情况及影响CAP致病原分布的因素,为四川地区CAP的经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在四川地区采取多中心前瞻性的临床研究,收集2004年4月~2005年3月期间的≥15岁的CAP患者共380例,用PORT评分标准[1]对CAP患者进行危险分级,取患者急性期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高热患者(体温>39℃)行血培养,应用常规方法分离鉴定细菌,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者急性期及恢复期肺炎支原体、嗜肺军团菌、肺炎衣原体血清抗体。结果:380例CAP患者的痰或血培养结果显示,细菌感染率为39.74%,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占66.89%,常见致病菌主要为嗜血杆菌属(8.73%)、肺炎链球菌(7.67%)及肺炎克雷伯菌(7.41%)。行血清学检测的273例CAP患者中非典型病原体69例(25.27%),其中肺炎支原体感染为50例(18.32%),13例(4.76%)为肺炎衣原体,6例(2.19%)为嗜肺军团菌。细菌和非典型病原体的混合感染22例(8.06%)。病原体的分布与季节无关(P>0.05)。肺炎支原体、嗜血杆菌属在≤30岁组的阳性率较高(P<0.05);肺炎按PORT分级,肺炎支原体、嗜血杆菌属在Ⅰ、Ⅱ级组的阳性检出率高于Ⅲ~Ⅳ级的患者;军团菌在≥Ⅲ级的患者中多见(5/6)(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已为首要的致病原;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是CAP最重要的病原菌;CAP的混合感染不容忽视;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增多。在不同年龄和不同PORT分级的患者中CAP病原体构成不同。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掌握我省引起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病原谱和细菌药敏谱,为CAP的抗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细菌的分离与鉴定采用常规法和仪器法,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检测采用琼脂稀释法,非典型病原体中的肺炎支原体采用微量颗粒凝集(MAG)法,肺炎衣原体采用微量免疫荧光(MIF)法,军团菌采用间接荧光免疫(IFA)法和酶免疫测定(EIA)法检测.结果 肺炎支原体和肺炎链球菌明显占第一、第二位,然后是嗜血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细菌的MIC是随着病原体和药物的不同而不同.结论 细菌引起的CAP可先行经验治疗,待病原学和药敏报告后视情况进行调整;非典型病原体引起的CAP主要靠经验治疗,但药物的选择应安全、有效并能覆盖所有非典型病原体和常见菌.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福州地区呼吸道感染患者非细菌病原体 IgM抗体分布特征。方法收集4060例疑似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标本,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9种常见病原体 IgM抗体。结果4060例标本中,肺炎支原体阳性率最高(27.6%),Q热立克次体阳性率最低(0.5%)。不同年龄组间嗜肺军团菌、肺炎支原体、腺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检出混合感染510例,主要为肺炎支原体和嗜肺军团菌合并感染。结论肺炎支原体是福州地区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主要非细菌病原体;不同年龄段患者对各种病原体具有不同的易感性;肺炎支原体和其他非细菌病原体的混合感染较为常见。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本地区非典型病原体肺炎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中感染现状及经验性应用抗生素情况。方法:对442例CAP患的非典型病原体血清抗体检测,结果按年龄、性别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中165例非典型病原体抗体阳性住院患的抗生素应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442例肺部感染患中肺炎支原体、衣原体。IgG和IgM总体阳性率为57.9%,住院患阳性率为55.7%,男54.5%,女57.6%;门诊患为62.3%,男62.8%,女61.7%。嗜肺军团菌感染率:住院患5.4%,门诊患1.4%。9个月~12岁、13~54岁、55~82岁3个年龄段;支原体感染率依次为59.0%、30.7%、27.9%;衣原体感染率依次为3.8%、12.4%、14.7%;支原体、衣原体非典型肺炎在3个年龄段近期感染(IgM)阳性率依次为39.0%、26.1%、14.0%;既往感染(IgG)阳性率依次为8.6%、13.1%、20.9%。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等新喹诺酮类药物应用频次较高(66例/165例),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药物应用频次较低(5例/165例)。结论:非典型肺炎在CAP中感染率高,支原体感染率仍高于衣原体.两在不同年龄段的感染率及感染类型存在差异;嗜肺军团菌感染率较低。在CAP抗生素应用中可将能覆盖非典型性肺炎病原体的抗菌药物(如大环内脂类、喹诺酮类)作为第一线用药,以免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9.
呼吸系统感染诊治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非典型性肺炎的诊断问题非典型性肺炎主要指支原体肺炎、衣原体肺炎、军团菌肺炎和病毒性肺炎等。其发病率近年有所升高,特别是支原体肺炎、衣原体肺炎在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中占有较高的比例。由于非典型病原体难以分离和培养,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非典型病原体感染情况,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析4 454例0~14岁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9种非典型病原体特异性IgM抗体检测结果。结果嗜肺军团菌、肺炎支原体、Q热立克次体、肺炎衣原体、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及副流感病毒中,肺炎支原体特异性IgM抗体检测阳性率最高(37.83%),其次为乙型流感病毒(18.39%)、副流感病毒(7.27%),其他病原体特异性IgM抗体检测阳性率较低。不同病原体混合感染检出率为21.40%,以肺炎支原体合并乙型流感病毒混合感染为主,检出率为10.60%。0~2岁、2~7岁、7~14岁患儿肺炎支原体特异性IgM抗体检测阳性率分别为12.50%、48.69%、48.77%,春、夏、秋、冬季检测阳性率分别为34.20%、36.90%、41.49%、39.14%。结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体以肺炎支原体为主,肺炎支原体合并乙型流感病毒混合感染最为常见。肺炎支原体感染好发于婴儿,且秋、冬季发病较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