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婴儿捂热综合征是急诊室常见的儿科急危重症之一,一般多发于寒冷季节,由于人为保暖过度或蒙被,致使婴儿意外发生窒息缺氧、高热大汗、惊厥、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死亡。目前抢救与护理措施主要是降温.保持呼吸道畅通,纠正缺氧,控制惊厥,降低颅内压,补充水、电解质等。本文就婴儿捂热综合征的抢救与护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婴儿捂热综合征(LMS)又称闷热综合征或蒙被综合征,常在寒冷季节发生,是婴儿冬季较常见的急症之一,农村多于城市。是因保暖过度、捂闷造成高热、缺氧、大汗、脱水、抽搐、脑水肿,继而发生呼吸循环衰竭、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表现的综合征,死亡率高,后遗症严重。因此,及时的抢救和正确的护理对挽救患儿的生命十分重要。现将我科2004年-2006年收治的16例LMS患儿的抢救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婴儿捂热综合征(LMS)又称闷热综合征或蒙被综合征,常在寒冷季节发生,是婴儿冬季较常见的急症之一,农村多于城市.是因保暖过度、捂闷造成高热、缺氧、大汗、脱水、抽搐、脑水肿,继而发生呼吸循环衰竭、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表现的综合征,死亡率高,后遗症严重.因此,及时的抢救和正确的护理对挽救患儿的生命十分重要.现将我科2004年-2006年收治的16例LMS患儿的抢救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相似文献   

4.
于灿 《基层医学论坛》2005,9(9):842-843
婴儿捂热综合征(IMS)是儿科常见的危重症,是导致小儿死亡和伤残的重要原因之一,故及早确诊,采取综合治疗及良好的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现将我院自1994年~2002年收治的45例IMS患儿的临床特点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脾破裂伤是普外科临床常见急症,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如抢救护理不及时,可导致失血性休克或死亡。本人到普外科半年,共抢救护理20例脾破裂伤患,19例抢救成功,1例因失血性休克抢救无效而死亡。现将抢救、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咯血是肺结核病人的常见症状,其发生率为20%~40%,肺结核大咯血常突然发生,如抢救不及时可在几分钟内发生窒息,严重威胁病人的生命,及时对症处理和抢救是治疗的关键.现将我院2004~2006年收治的34例病人的抢救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龚剑萍 《中原医刊》1999,26(5):29-29
捂热综合征是一组以新生儿或乳婴儿因过份保暖造成高热、多汗、脱水,继而发生循环衰竭、休克、脑水肿、呼吸困难、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表现的综合病症。是儿科的急危重病之一,严重威胁小儿的健康与生命。从1989年以来,我们用三联疗法抢救小儿捂热综合征37例,效果...  相似文献   

8.
心肌梗死患者的便秘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便秘是AMI(急性心肌梗死)常见的并发症,如护理治疗得当,将能有效地保证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本文重点回顾了近几年来我院CCU在抢救AMI患者时对便秘的护理,并探讨其相关因素,以提高对AMI患者的抢救护理水平。[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王琳  黄瑛 《吉林医学》2010,(34):6391-6392
去甲杀虫脒是一种强效杀虫剂,大剂量进入人体时,能引起嗜睡、紫绀、出血性膀胱炎三大症候群,如抢救不当可因脑水肿或去大脑强直而死亡,我科2005年-2009年共收治7例并抢救成功,无1例死亡,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重度窒息是新生儿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出生时常见的一种紧急情况,如处理不当或抢救不及时,缺氧时间过长,将影响全身各脏器的正常功能,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的缺氧,可造成终身残疾。为了提高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效果,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现将我科56例新生儿窒息的急救与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氟乙酰胺是国家明禁止使用的一种毒鼠药。然而,由于管理不严,在广大农村仍常有因误服而发生急性中毒的病例。如抢救不及时,可在短时间内死亡。我院急救中心1998-07/2000-07共收儿童急性氟乙酰胺中毒78例,经抢救成功治愈69例。现将抢救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许妍  季佳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22):192-192
宫外孕是妇产科最常见的急症之一,常因失血过多而危及生命,如延误诊断和抢救势必导致严重的休克而死亡。现将23例宫外孕抢救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24例昏迷患者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焕新 《右江医学》1999,27(2):117-118
昏迷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危重症,发病突然,病因复杂,病情危急,发展迅速,不但要分秒必争积极抢救,而且要根据病因严密观察,细心护理,详细记录病情,协助医师进行有效的抢救和治疗,现将我院急诊科1998年元月至1998年12月收治24例昏迷病人的护理体会总结如...  相似文献   

14.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急,病情危重,变化快,死亡率高,国内资料表明急性期病死率为22%-56.5%,国外资料统计为15%-61%,个别报道高达75%左右。如能早期发现,及时诊断,抢救及时,细心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现将急性心肌梗死的就地抢救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脑出血后继发癫痫持续状态1例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月英 《吉林医学》2008,29(14):F0003-F0003
脑血管疾病常引起继发性癫痫,如未能及时发现及时抢救癫痫持续发作,其死亡率很高。我院收治1例脑出血患者,住院期间发生1次癫痫持续发作,经及时抢救及精心护理,转危为安,现将经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砒霜化学名称为三氧化二砷,又名砒石、信石和白砒,是一种剧毒化学制剂。砒霜中毒如抢救不及时,其所致的死亡率极高。现将近几年的临床经验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农药是常用的杀虫剂,杀虫率高,应用广泛,但对人体有一定的毒性和危害。急性农药中毒是常见的,但是儿童农药中毒较少见。且儿童对农药较成人敏感,急性中毒时,病情危重,进展迅速,常危及生命,而且容易误诊。故应争分夺秒抢救,如抢救不及时或诊断不明,就耽误抢救时机。在急救中护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抢救的成败。本文就儿童农药中毒的抢救谈谈我的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18.
婴儿捂热综合征是急诊室常见的儿科急危重症之一 ,一般多发于寒冷季节 ,由于人为保暖过度或蒙被 ,致使婴儿意外发生窒息缺氧、高热大汗、惊厥、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死亡[1] 。目前抢救与护理措施主要是降温 ,保持呼吸道畅通 ,纠正缺氧 ,控制惊厥 ,降低颅内压 ,补充水、电解  相似文献   

19.
气管切开是一种抢救危重病人的急诊手术,是保证重症病人呼吸道通畅的方法。气管切开后由于气道与外界直接相通,如护理不当,就会发生感染,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做好气管切开的护理,往往对患者有起死回生的重要作用。我院内科病房自2008年1月~8月行气管切开共成功地抢救了7例危重病人,经过精心护理,无一例发生感染和死亡,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东莨菪碱救治捂热综合征江苏省东台市人民医院儿科(224200)丁银云我院近四年来收治了20例婴儿捂热综合征(IMS),其中12例采用以东莨菪碱为主的综合措施进行抢救,取得较好疗效。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20例中,男12例,女8例,年龄1~8个月。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