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钙黏蛋白CDH23是构成内耳毛细胞静纤毛之间尖端连接的组分,其不同位点的突变可造成综合征型或临床表现不一的非综合征型听力损失。文章着重关注CDH23与噪声诱导及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的关系,通过搜索阅读CDH23相关文献,结合课题组的研究,总结了过去的主要发现,更新了近几年的主要研究结果。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某些CDH23位点突变可导致对噪声的敏感性增高,也可能是年龄相关性耳聋的遗传因素之一。文章也讨论了CDH23致病突变的分子机制。希望能为同领域研究学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老年性聋是一种老年人群中常见的复杂性疾病,其病因包括老龄化、环境、遗传等多方面的因素.其中遗传因素是很重要的病因,大约占一半的比例.因此,要想真正认识老年性聋,开展老年性聋的遗传学研究和致病易感基因筛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老年性聋的病因学研究尤其是遗传学方面的研究,以及其与Atohl、CDH23基因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老年性聋是一种老年人群中常见的复杂性疾病,其病因包括老龄化、环境、遗传等多方面的因素.其中遗传因素是很重要的病因,大约占一半的比例.因此,要想真正认识老年性聋,开展老年性聋的遗传学研究和致病易感基因筛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老年性聋的病因学研究尤其是遗传学方面的研究,以及其与Atohl、CDH23基因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老年性聋是一种老年人群中常见的复杂性疾病,其病因包括老龄化、环境、遗传等多方面的因素.其中遗传因素是很重要的病因,大约占一半的比例.因此,要想真正认识老年性聋,开展老年性聋的遗传学研究和致病易感基因筛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老年性聋的病因学研究尤其是遗传学方面的研究,以及其与Atohl、CDH23基因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耳聋分为遗传性聋和非遗传性聋,其中大约有一半以上为遗传性聋,非综合征型聋(non-syndromic hearing impairment,NSHI)约占遗传性聋的70%,常染色体隐性非综合征型聋(ARNSHL)在NSHI中约占75%~85%,临床多表现为双耳学语前非进行性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ARNSHL基因座现已定位至 DFNB105,已发现64个基因与ARNSHL相关(http://hereditaryhearingloss.org/),按照与其相关基因出现的频率依次排列为:GJB2、SLC26A4、MYO15A、OTOF和CDH23[1].MYO15A基因编码三个独特的亚型,其中之一是肌球蛋白15,它对传递知觉的毛细胞静纤毛的发育和维持有重要作用.目前MYO15A基因上已有192个隐性突变被证实,本文对MYO15A基因的致病突变、疑似致病突变和不明意义突变以及研究技术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噪声引起的听力损伤是部队常见的职业性伤害和致残因素,为探索噪声引起的病理机理。应用光学显微镜、透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技术,从显微、超微水平系统观察和研究噪声引起的耳蜗损伤。实验结果发现噪声暴露后对耳蜗螺旋器的影响,首先引起机械性损伤,继而引起代谢性损伤。噪声可以引起耳蜗内、外毛细胞静纤毛倒伏、散乱、部分或全部脱落。代谢性变化可见内、外毛细胞静纤毛融合、气球样改变、团状改变及静纤毛缺失等。噪声引起的耳蜗毛细胞变化,是以外毛细胞改变为主,可见细胞体变形、肿胀、细胞质均质化。细胞核位移、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细胞消失,数量减少。强噪声和连续噪声暴露也可引起内毛细胞的病理改变和消失。透射电镜下观察到毛细胞质的多泡体,Hensen体和溶酶体增多,细胞质空泡形成引起细胞肿胀。强噪声暴露后不但引起耳蜗螺旋器内、外毛细胞的缺失,而且还可以引起Deiters细胞和内、外柱细胞的缺失,网状板破裂、Corti器塌陷、崩解、立方上皮或扁平上皮细胞移行替代毛细胞等。进一步的损伤可以引起耳蜗神经纤维逆行退行性变,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变性和缺失。文章就噪声损伤的程度、范围和分级及定量分析进行了描述,讨论了耳蜗组织细胞显微和超微结构的变化,以及它们与听力变化的关系,进一步探讨了噪声损伤的早期变化及其发生机制。探索军事噪声引起的耳聋机理,为防聋治聋提供了实验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噪声引起的听力损伤是部队常见的职业性伤害和致残因素,为探索噪声引起的病理机理.应用光学显微镜、透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技术,从显微、超微水平系统观察和研究噪声引起的耳蜗损伤.实验结果发现噪声暴露后对耳蜗螺旋器的影响,首先引起机械性损伤,继而引起代谢性损伤.噪声可以引起耳蜗内、外毛细胞静纤毛倒伏、散乱、部分或全部脱落.代谢性变化可见内、外毛细胞静纤毛融合、气球样改变、团状改变及静纤毛缺失等.噪声引起的耳蜗毛细胞变化,是以外毛细胞改变为主,可见细胞体变形、肿胀、细胞质均质化.细胞核位移、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细胞消失,数量减少.强噪声和连续噪声暴露也可引起内毛细胞的病理改变和消失.透射电镜下观察到毛细胞质的多泡体,Hensen体和溶酶体增多,细胞质空泡形成引起细胞肿胀.强噪声暴露后不但引起耳蜗螺旋器内、外毛细胞的缺失,而且还可以引起Deiters细胞和内、外柱细胞的缺失,网状板破裂、Corti器塌陷、崩解、立方上皮或扁平上皮细胞移行替代毛细胞等.进一步的损伤可以引起耳蜗神经纤维逆行退行性变,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变性和缺失.文章就噪声损伤的程度、范围和分级及定量分析进行了描述,讨论了耳蜗组织细胞显微和超微结构的变化,以及它们与听力变化的关系,进一步探讨了噪声损伤的早期变化及其发生机制.探索军事噪声引起的耳聋机理,为防聋治聋提供了实验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噪声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其中对听觉系统的永久性损害最为严重。全球约5%~12%人口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噪声性聋。噪声损害初期多表现为轻度耳鸣、隐性听力损失或暂时性高频听力损失;随着噪声接触时间的延长,耳鸣和听力损失加重,最终导致永久性听力损失,同时引起言语识别阈提高和言语识别率减低;部分患者还可出现失眠、焦虑、眩晕、头痛等症状。因此,重视噪声性听力损害,对噪声接触人群进行早期筛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将噪声性聋的早期筛查方法归纳为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测试、高频纯音测听、言语测听、互联网筛查、耳鸣评估、心理健康水平评估和易感基因筛查等,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现已发现有很多导致耳聋的基因 ,新近发现的基因及相关蛋白为研究基因致聋的机理及听觉信号转导通路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切入点。1 TECTA(α -tectorin ,α -盖膜蛋白 )基因首先发现了一种TECTA基因 ,它位于 11号染色体上 ,其编码α -盖膜蛋白 (α -tectorin) ,为盖膜的组成成分 ,作为细胞外基质悬于毛细胞之上。每个毛细胞伸出约 10 0条静纤毛 ,其中最高的纤毛与盖膜相触。声音刺激时 ,盖膜与毛细胞间的剪切力引起静纤毛弯曲 ,继而牵拉临近静纤毛精细的顶端连系 (tiplinks) ,转而直接打开于顶端连接处的转…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耳钙粘蛋白基因(CDH23)多态性与军事噪声性听力损失之间的关系。方法调查对象来自解放军某部参加过军事演习训练的官兵,其中耳聋易感组39人、不易感组33人。所有受检对象均采集外周血并提取DNA,进行CDH23基因部分外显子序列测定。结果在耳聋易感组与不易感组之间CDH23基因的3个外显子(7、8、42)未发现差异,其中rs7087735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及其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与已发表资料相比差异也无显著性。结论耳钙粘蛋白基因多态性可能在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但外显子7、8、42上未见与此有关联的改变。  相似文献   

11.
突发性聋的病因尚未明确,目前认为突发性聋是一种多因素疾病,可能由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新近研究发现,某些基因的表达异常与突发性聋的易感性及预后相关,如血栓形成、氧化应激、炎症等相关基因。本文就与突发性聋易感性相关的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从遗传学的角度探讨突发性聋的病因。  相似文献   

12.
老年性聋是一种老年人群中常见的复杂性疾病,其病因包括老龄化、环境、遗传等多方面的因素。其中遗传因素是很重要的病因,大约占一半的比例。因此,要想真正认识老年性聋,开展老年性聋的遗传学研究和致病易感基因筛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老年性聋的病因学研究尤其是遗传学方面的研究,以及其与Atoh1、CDH23基因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老年性聋和噪声暴露都可引起永久性听器损害,但老年性聋的病变涉及整个听觉系统。典型的噪声性聋的听力图呈4000 Hz凹陷,而老年性聋的听力图则随其不同类型而异。多数作者认为噪声暴露和老年这两个因素,在对听力影响的作用上是相加的;也有人认为是协同性的。然而这两个因素虽是相加的,又可以不相加。例如当某一区域内的感觉细胞完全破坏后,再有其它破坏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是因纤毛结构缺陷导致活动障碍引起纤毛清除功能降低及其他功能障碍的基因遗传病,既往被认为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目前发现有X染色体遗传者。该病临床表现多样,可累及多个器官组织,引起了多学科众多学者的关注。不动纤毛综合征可能会引起慢性迁延难治性鼻窦炎,目前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仍存在困难。全面了解不动纤毛综合征,探讨不动纤毛综合征更简单、准确的诊断方法(排除鼻腔鼻窦病变或手术等引起的纤毛功能异常),将有助于慢性难治性鼻窦炎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5.
静纤毛是内耳感觉细胞的组成部分,对机械电转换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基因编辑等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基因/蛋白功能被认识到。肌动蛋白是组成静纤毛的重要成分,对于静纤毛的发育和维持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其他位于静纤毛或表皮板的蛋白也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肌动蛋白及其他与静纤毛相关蛋白的功能进行综述,总结各种蛋白在静纤毛发育和维持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噪声性聋(noise induced hearing loss,NI HL)是一种常见的后天获得性感音神经性聋,主要是由于长期接触过度声刺激所引起的缓慢进行性听力损失。由于噪声所致的听觉损害主要的病变部位在耳蜗,传统上大多数的研究都把重点放在耳蜗,特别是毛细胞、螺旋神经元和血管纹等部位的生物  相似文献   

17.
噪声广泛存在于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环境中,而噪声最主要的危害是损害人类的听觉系统,可造成永久性听觉障碍。噪声性耳聋的分子机制复杂,在治疗上更是多种多样,治疗效果也存在很大差异,本文就近年来噪声性聋在病理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非综合征性聋占遗传性聋的70%,至今已有60余个非综合征性聋基因被克隆.随着耳聋基因研究的迅速发展及基因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耳聋基因诊断将广泛应用于耳聋病因学检查和预防性筛查中,有助于耳聋更准确的诊断和更恰当的遗传咨询.  相似文献   

19.
急性大疱性鼓膜炎是致病体引起的鼓膜急性原发性炎症。本文综述本病的历史、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治疗。认为本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病因不明确,致病体可能为病毒、细菌、支原体;剧痛、鼓膜、外耳道表面大疱是本病的特征;可引起感音神经性聋、混合性聋和传导性聋;治疗可采取洁耳、全身抗菌、抗病毒、滴耳剂、镇痛等疗法;预后好。  相似文献   

20.
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聋50%是由遗传因素导致的,遗传因素中70%属于非综合征型先天性聋,引起非综合征型聋的热点基因有GJB2、SLC26A4、线粒体DNA和非热点基因GJB6、OTOF、跨膜丝氨酸蛋白酶等.通过对热点基因的产前诊断和新生儿早期检测可以实现遗传咨询、生育指导、聋儿早期防治和早期干预,减少听力残疾婴儿的降临.本文对引起非综合征型先天性聋的热点和非热点基因突变以及产前诊断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