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钙离子(C ^2+)做为第二信使几乎参与了细胞所有的生理活动。在耳蜗水平,钙与机械-电转换、内耳声感受的频率选择性、基底膜振动非对称性等有密切关系。毛细胞及内淋巴液的Ca^2+浓度变化与感音神经性耳聋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在Ca^2 -ATP酶(又称钙泵)在耳蜗Ca^2 稳态的调控中起了重要作用。Ca^2 -ATP酶的作用及其机理已成为感音神经性耳聋发病机制和防治研究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在药物性致聋因素中仍占主要地位。钙黏着蛋白.23、肌球蛋白VIIa和瞬时受体电位香草素亚家族等与氨基糖苷类药物在内耳毛细胞的吸收累积有关;细胞骨架连接膜蛋白-63、Racl、连接蛋白26和C.Jun氨基末端激酶等蛋白可能参与了氨基糖苷类药物耳毒性机制;热休克蛋白、钙网蛋白、B细胞淋巴瘤-2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等蛋白可拮抗氨基糖苷类药物耳毒性。本文就蛋白质组在氨基糖苷类药物在内耳毛细胞的吸收累积、耳毒性机制及防护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观察耳蜗Ca^2 -ATP酶的定位,建立一种检测内淋巴积水的超微细胞化学手段,进一步探讨CCa^2 -ATP酶在调节耳蜗钙浓度方面的作用。方法采用柠檬酸铅超微细胞化学染色方法观察12只豚鼠耳蜗内Ca^2 -ATP酶活性。结果Ca^2 -ATP酶活性反应产物是柠檬酸铅颗粒,主要表达在前庭膜内淋巴侧的细胞膜表面和微绒毛上,内、外毛细胞的静纤毛和皮板上,外毛细胞的基底侧细胞膜和血管纹基底细胞的内皱折膜上也可观察到Ca^2 -ATP酶反应产物。结论柠檬酸铅组织化学一步法能系统测定Ca^2 -ATP酶在耳蜗的定位,为探索此酶在耳蜗的作用建立了一种观察手段。本文结果提示Ca^2 -ATP酶在调节内耳钙浓度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活性氧与内耳毛细胞凋亡相关的信号转导及基因调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多内耳疾病中均可检测到不同程度的毛细胞凋亡及相关的信号转导途径和基因的表达调控,而活性氧也在耳蜗组织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活性氧与内耳组织损伤、内耳细胞凋亡及其相关信号转导和基因调控和两者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非常规肌球蛋白为细胞内一类蛋白超家族,其中的多个蛋白基因表达失常将会导致内耳毛细胞功能障碍,进而出现感音神经性聋。非常规肌球蛋白6的主要功能涉及胞内物质锚定及转运过程。不断革新的分子结构和功能研究理论使得研究者们能够提出肌球蛋白6在内耳毛细胞中的不同作用机制。本文概括了肌球蛋白6及编码基因MYO6的研究进展及其与耳聋的关系,并阐述了其在内耳毛细胞囊泡内吞转运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以期为听力损失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耳蜗毛细胞损伤后如何再生及恢复其听功能是现今耳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为调控参与内耳毛细胞调控的基因、干细胞移植、生长因子诱导、内耳前体细胞向毛细胞分化等。对于螺旋器中支持细胞在内耳发育、耳蜗毛细胞损伤后保持听觉上皮完整以及毛细胞再生中的作用关注较少。本文就支持细胞在内耳发育、毛细胞损伤后的作用等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Na-K-2Cl联合转运子-1(Na-K-2Cl Co-transporter 1,NKCC1)-/-、NKCC1+/-、α2Na,K-ATP酶+/-和NKCC1+/-/α2Na,K-ATP酶+/-等不同基因型小鼠作为实验平台,对耳蜗钾离子循环模式与听觉功能进行研究,检验NKCC1和α2Na,K-ATPase在耳蜗钾循环中的地位和作用.方法 应用NKCC1-/-、NKCC1+/-和α2Na,K-ATPase+/-等基因敲除和转基因小鼠,同时培育NKCC1+/-/α2Na,K-ATPase+/-双半拷贝基因小鼠,采用听性脑干反应和耳蜗内电位检测技术对小鼠的听觉功能进行检测.应用NKCC1通道阻断剂速尿和Na,K-ATP酶通道阻断剂哇巴因,对Castel鼠系进行通道阻断-听觉功能实验,进一步在小鼠体内检测耳蜗钾循环模式,对内耳钾循环与听觉生理之间的关系进行印证.结果 NKCC1+/-小鼠和α2Na,K-ATP酶+/-小鼠的听性脑干反应短声阈值(声压级)分别为(38.49±12.29)dB和(53.32±7.62)dB,与野生型小鼠的(23.13±3.78)dB比较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559和10.267,P<0.05).NKCC1+/-小鼠和α2Na,K-ATP酶+/-小鼠的耳蜗内电位值分别(78±7)mV和(71±14)mV,分别低于野生型小鼠的(98±16)mV.NKCC1+/-/α2Na,K-ATP酶+/-小鼠听性脑干反应短声阈值为(24.14±8.83)dB,低于α2Na,K-ATPase+/-小鼠和NKCC1+/-小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128和2.255,P<0.05).注射速尿后的Castel小鼠听性脑干反应听阈明显升高,与注射前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162,P<0.05);注射哇巴因后的Castel小鼠也出现听阈升高(t=7.644,P<0.05).而次序注射哇巴因和速尿后,Castel小鼠听性脑于反应听阈明显低于单独注射速尿(t=4.515,P<0.01).结论 NKCC1和α2Na,K-ATP酶是耳蜗钾循环中的关键通道,任何一通道蛋白出现功能失衡均可影响内淋巴钾离子浓度及耳蜗内电位的维持,进而影响听觉功能.NKCC1和α2Na,K-ATP酶在耳蜗钾循环诸通道中处于一种限制性动态平衡关系,在内耳钾代谢和耳蜗听觉功能的发挥中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在小鼠实体中验证了NKCC1和α2Na,K-ATP酶在内耳钾循环径路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模拟了内耳钾循环模式.  相似文献   

8.
耳力学是生物力学在听觉医学的一个分支,包括中耳力学和内耳力学,主要探索机械力的作用对中内耳传音的影响,其研究热潮的兴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一些公开发表的研究报道,如基底膜调谐的灵敏性、非线性、耳蜗主动特性、耳声发射(OAE)现象等,这些研究内容后来逐渐被我们熟知。1980年"主动"耳蜗概念的问世,促使科学家们认为对听觉中的一些新发现、新理论有必要进行一次国际性的研讨,1983年国际性高端会议——“听觉力学”(mechanics of hearing, MOH)研讨会应运而生,十多年后集中反映中耳研究进展的“中耳力学研究与耳科学”(Middle-Ear Mechanics in Research and Otology, MEMRO)会议也随之诞生。目前国内从事该领域研究的学者很少,因此有必要向国内学界介绍这些国际会议概况与进展。  相似文献   

9.
内耳是听觉和平衡觉的感受器,其精细的解剖结构及复杂的空间关系是其功能的重要基础,近年来,运用内耳组织连续切片及医学影像学资料获取二维结构信息,并进一步重建三维结构形态的技术正在不断发展。此外,基于三维成像模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亦获得了对内耳功能的进一步理解,本文拟对内耳三维重建及前庭生物力学数值模拟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了解并掌握内耳发育的基因调控,对研究内耳毛细胞的再生至关重要。本文综述内耳发育期间,由耳基板发育为耳囊、耳囊向听觉结构和前庭器演化、感觉前体细胞区建立、耳蜗螺旋器形成等各个期间已发现的主要相关基因,总结基因问形成的调控网络,并将重点放在耳蜗发育方面。  相似文献   

11.
谷氨酸是耳蜗内主要的传入神经递质,其对听觉的产生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过量释放的谷氨酸引起的兴奋性毒性作用与许多内耳疾病的发生有关.耳蜗中可能存在谷氨酸摄取系统,即谷氨酸-谷氨酰胺循环.本文对耳蜗中可能存在的谷氨酸-谷氨酰胺循环学说的来源、作用机理、及相关分子的分布特点、临床意义等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2.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放射治疗为主要治疗手段,放疗后导致高频感音神经性聋为其常见的并发症。放疗可以引起耳蜗外毛细胞形态学改变,放射性内耳损伤机制可能与耳蜗感觉细胞脂质过氧化作用及耳蜗微循环障碍相关,近来有学者发现Prestin蛋白可能参与感音神经性聋的发生,放射性内耳损伤防治方法也很少。本文将对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内耳损伤研究的文献进行综述,为鼻咽癌放疗后出现内耳损伤的特点、机制和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探索了中间丝和S-100蛋白在豚鼠内淋巴囊上皮细胞的表达,结果表明:囊上皮细胞不仅具有上皮组织特异的中间丝角蛋白阳性反应,还具有间胚叶组织特异的中间丝波形蛋白强阳性反应。两特性的共存可能与该上皮具有吸收和分泌双重功能有关。S-100蛋白强阳性反应表明此上皮细胞富含钙结合蛋白,可能与其调钙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4.
自身免疫性内耳病(autoimmune inner ear disease,AIED)是耳蜗、前庭及第VIII对颅神经受损害出现的听力损失。其发病机制不清,可能与免疫应答、热休克蛋白、2型胶原、病毒感染、内耳组织抗原及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胶原蛋白、P0蛋白、β-微管蛋白、热休克蛋白70、KHRI-3蛋白和Raf-1蛋白等均证实与AIED的发生有关。现就P0蛋白与AIED的相关性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在听觉系统中,外源性三磷酸腺苷(ATP)除作为耳蜗活性物质外,还可作为神经递质或调质,参与Corti器内感觉毛细胞及支持细胞的各种生理功能,从而产生一系列效应,调节耳蜗听觉生理功能;ATP的这种作用主要是通过P2嘌呤受体介导的信号传导完成的,现就P2嘌呤受体在内耳的分布特点及介导的信号传导在耳蜗听功能中的生物学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聋包括遗传和非遗传内耳或听觉神经系统畸形(损害)而导致的感音神经性聋,也可伴发其他器官或系统畸形,先天性聋中大部分是遗传性的,约半数是严重耳聋。可分为单纯性耳聋及耳聋伴有内耳畸形。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聋的病因中,CT和MRI所能分辨出的骨性内耳畸形所致者占20%~30%[1],其余为膜性畸形以及细胞水平的病理所致。而先天性内耳畸形临床罕见,极易漏诊误诊。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我们收集确诊的Mondini畸形及大前庭水管综合征各1例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经乳突经迷路进路至内耳道的手术,临床指征较多。作者通过30耳的解剖学研究,发现有关前庭内壁结构及前庭内壁与内耳道之间关系密切,并提出经前庭内壁的“后迷路三角”定位法。它与目前常用的几种内耳道定位法并无矛盾,而且更有可取性,系既安全又实用的术式,尤易为初学者所掌握。  相似文献   

18.
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是神经营养蛋白家族中一重要成员,它通过“活性依赖”机制对听觉中枢神经元的可塑性变化进行调节,并受中枢听觉系统神经元活性的影响。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对听觉中枢可塑性变化的研究及BDNF与听觉中枢可塑的相关性及可能的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浆膜蛋白RTN1和RTN4基因在小鼠内耳的表达。方法 采用5只成年小鼠内耳组织提取总RNA,逆转录后获得小鼠内耳细胞cDNA,根据RTN1和RTN4基因编码区序列设计的引物进行PCR扩增,通过PCR产物分析和DNA测序确定RTN1和RTN4是否在小鼠内耳细胞表达。结果 采用小鼠内耳组织总RNA,RT—PCR扩增出RTN1和RTN4基因部分编码区,扩增产物测序证实小鼠内耳中有RTN1和RTN4基因的表达。结论 RTN1和RTN4基因在内耳有表达,为RTN1和RTN4与连接蛋白26(connexin26)蛋白的互作关系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浆膜蛋白RTN1和RTN4可能与连接蛋白26在听觉生理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运用激光共聚焦研究ATP和乙酰胆碱(ACh)对豚鼠耳蜗外毛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的影响以及诱发Ca^2+介导的Ca^2+释放(CICR)的可能机制。方法:用酶孵育机械分离法,分离豚鼠耳蜗外毛细胞(OHC),钙敏荧光探针Fluo-3染色后,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分别记录在细胞外液有钙或无钙条件下,加入ATP、ACh、斯里兰卡肉桂碱(Ryanodine)+ATP(或ACh)和毒胡萝卜素(Thapsigargin)+ATP(或ACh)后的OHC的[Ca^2+],的变化。结果:在含钙的细胞外液中,ATP、Ryanodine+ATP、Thapsigargin+ATP、ACh、Ryanodine+ACh和Thapsigargin+ACh均可引起[Ca^2+],升高,引起明显的波峰,荧光强度相对峰值分别为1.60±0.01(ATP)、1.644±0.005(Ryanodine+ATP)、1.491±0.005(Thapsigargin+ATP)、1.43±0.01(ACh)、1.58±0.02(Ryanodine+ACh)、1.398±0.003(Thapsigargin+ACh);而在不含钙的细胞外液中,ATP和Ryanodine+ATP仍可引起[Ca^2+]。出现幅度较小的波峰,分别为1.341±0.006和1.386±0.008,而ACh,Ryanodine+ACh、Thapsigargin+ACh和Thapsigargin+ATP未引起明显[Ca^2+],波峰出现,其中ACh不能引起[Ca^2+].的升高,Ryanodine+ACh、Thapsigargin+ACh和Thapsigargin+ATP分别引起[Ca^2+]。缓慢升高。结论:在细胞外液有Ca^2+的条件下.ATP和ACh引起OHC的[Ca^2+]。升高,除了通过离子通道引起胞外Ca^2+内流,还有IP。敏感钙库的释放和诱发CICR。在无Ca^2+的条件下,ATP仍能诱发CICR,其机制可能是ATP促进IP3敏感钙库释放Ca^2+,Ca^2+又诱发了CICR,而ACh的反应是Ca^2+依赖性的,在细胞外液无Ca^2+的条件下,ACh不能引起IP。敏感钙库的释放和诱发CIC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