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陈赢 《药物与人》2014,(4):127-127
目的 :探讨降温仪在中枢性高热亚低温治疗中的具体应用,及相关的护理措施。方法:随机抽取我科相关病例18例,并总结降温仪在相关病例中的应用和疗效。结果:降温仪在中枢性高热亚低温治疗中的疗效显著。结论:在亚低温治疗中,我们应正确使用降温仪,保证其对中枢性高热的疗效的同时,更应该加强病情的观察和护理。  相似文献   

2.
孟莉敏 《中国保健》2008,16(3):90-91
颅脑损伤后由多种因素造成脑缺血、缺氧,继发严重的脑水肿,这是患者伤残和死亡的重要原因.2003~2007年我科采用亚低温疗法对100多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了治疗,结果显示亚低温对减轻脑水肿有良好效果,可使患者安全渡过脑水肿高峰期,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致残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探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东莞康华医院收治的51例HIE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17),给予全身降温治疗;B组(n=17),给予头部亚低温治疗;C组(n=17),给予头部降温联合轻度全身降温法.分析比较各组患儿治疗前后临床症...  相似文献   

4.
亚低温治疗作为一种常用的术中保护患者神经组织的手段,目前在临床上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对比传统的冷冻头盔和鼻咽冷却等手段,低温血液灌注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前景的亚低温治疗方案,但该方案缺乏实验和理论验证其降温效果。该研究通过商用有限元仿真软件COMSOL将Pennes方程与简化的脑血管网络模型相结合,构建了全新的简化人脑模型;并进一步利用该模型模拟了脑部低温血液灌注的降温过程。仿真结果表明,当灌注的低温血液为33℃时,人脑可以在4 min左右进入亚低温状态。通过与头盔式降温相比,验证了血液灌注方案的可行性和高效性;通过与基于Pennes方程的计算结果相比,验证了所构建模型的合理性。该模型具有无创预测患者术中脑部温度变化的潜力,为血液温度等治疗参数的设定提供参考,从而有助于个性化实现更加安全有效的亚低温神经组织保护。  相似文献   

5.
HGT--200亚低温治疗仪故障维修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善平 《医疗装备》2010,23(7):49-49
亚低温是指轻、中度低温(28—34℃),是降低代谢,保护组织细胞的一种有效方法。传统的物理降温方法主要有:冰帽、冰枕、冰敷、冰水灌肠等,但降温效果不确切,降温过程中体温波动较大,操作繁琐。随着亚低温治疗仪在各级医院广泛应用,解决了传统物理降温的不足,极大地减轻了医护人员繁重的工作负担,同时又避免了药物降温引起的休克、虚脱等不良反应,有利于对患者的保护,是治疗重症高热、控制体温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6.
一、亚低温脑保护的研究简况 早在50年代,人们就将探低温(体温降至27~28℃以下)应用  相似文献   

7.
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新生儿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亚低温治疗可显著降低该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但仍难以避免部分新生儿在运动、感觉和认知方面落后于正常新生儿.因此,亚低温治疗实施的条件有待于优化.本文就新生儿HIE病理生理学、亚低温治疗对新生儿HIE的神经保护作用、亚低温治疗的各种参数对神经保护作用的影响做一综述,以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仪联合护理干预应用于重症监护病房(ICU)危重症高热患者中的降温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医院收治的78例ICU危重症高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亚低温治疗仪,比较两组降温效果、降温满意度及体温回升反复情况。结果观察组降温总有效率、降温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体温回升反复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仪联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降温效果,提高降温满意度,避免患者体温反复回升。  相似文献   

9.
郑书芹 《中国保健》2006,14(24):102-103
目的运用亚低温治疗患者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高热,尤其是中枢性高热.方法通过对本院三年来对100例患者应用亚低温治疗的观察和分析.结果在对100例患者实施后效果是令人满意的,与传统的降温治疗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通过了调节储液容器压力以达到控制降温目的的低温降温装置,并对系统的控制方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ICU中颅脑疾病重症患者亚低温治疗的护理情况.方法 选择2018年6月29日—2019年6月29日本院ICU内收治的颅脑疾病重症患者14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2组,每组7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以此为基础,观察组应用预防性护理,分析结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受试者的GCS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2.
《临床医学工程》2019,(6):755-756
目的探讨亚低温辅助治疗对颅脑外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1日至2018年6月1日我院收治的60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去骨瓣减压术联合亚低温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血清学指标以及脑血流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大脑神经功能分级(CPC)评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内皮素(ET)水平以及搏动指数(P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格拉斯哥预后(GOC)评分、欧洲卒中评分量表(ESS)评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收缩期血流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Vm)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亚低温辅助治疗可显著促进颅脑外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的神经功能改善和脑血流提升,增强自由基清除,抑制内源性有害因子水平,从而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临床医学工程》2015,(7):938-939
目的探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疗效及护理。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HIE足月儿78例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肛温维持为36.7℃~37.5℃,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出生后6 h内加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及护理。对两组患儿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1周、2周、4周后,对照组患儿的NBNA评分均有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NBNA评分亦有显著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5,P<0.01,P<0.01);两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选择性头部亚低温疗法并配合有针对性的护理,能够有效保护脑组织,对降低HIE的致残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亚低温对心肺复苏 (CPR)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的影响。方法 把 2 2例CPR病人基础生命支持 (BLS)后随机分常规组与亚低温组各 11例 ,用放免法测定各自CPR后 2h、6h、12h、1d、3d、5d血浆TNF -α的变化。结果 ①亚低温组各时点血浆TNF -α含量显著低于常规组 (P <0 0 5 ) ;②常规组血浆TNF -α含量在各时点呈先升后降 ,1d出现峰值 ,亚低温组没有出现峰值。结论 ①亚低温有显著抑制心肺复苏 (CPR)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浆TNF -α释放作用 ,减轻心肺复苏(CPR)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急性炎症反应 ,有利于提高脑复苏成功率 ;②TNF -α参与了心肺复苏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5.
赖登明  姚杨  裘五四  方晓  徐敏  肖芽 《健康研究》2012,32(3):177-180
目的 研究院前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脑保护作用.方法 将由急救车送至本院的86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院前亚低温组和晚期亚低温组.院前亚低温组患者入院前保持患者鼻咽部温度33℃~35℃,入院或手术后改为亚低温治疗仪(降温毯)进行亚低温治疗4天后自然复温.晚期亚低温组患者在入院或手术后开始使用亚低温治疗仪进行同样的亚低温治疗作为对照.同时监测两组的脑温、生命体征、颅内压力、并发症和GOS评分.结果 院前亚低温组在治疗后24、48和72 h的颅内压分别为(17.38±4.88mmHg,18.40±4.50 mmHg,16.40±4.13 mmHg)均较晚期亚低温组(20.63±3.00 mmHg,21.80±6.00 mmHg 18.81±4.50 mmHg)明显降低(P<0.05);院前亚低温组恢复良好率、病死率与晚期亚低温组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 <0.05),预后(GOS评分4~5分)明显好于晚期亚低温组(P<0.05);院前亚低温组未发生与亚低温治疗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 院前亚低温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具有降低颅内压、改善预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局部亚低温治疗对脑出血病人血清S-100B蛋白的影响。方法将24例脑出血患者按1∶1配对分为亚低温组(12例)和对照组(12例),应用ELISA法检测24例脑出血病人(亚低温组12例,对照组12例)血清S-100B蛋白含量,同时检测11例正常人血清S-100B蛋白含量。结果脑出血病人血清S-100B蛋白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局部亚低温治疗后脑出血病人亚低温组与对照组之间血清S-100B蛋白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①急性脑出血病人血清S-100B蛋白水平较正常人高,因此S-100B蛋白可作为脑出血病情观察指标之一。②局部亚低温治疗能间接降低脑出血病人血清S-100B蛋白水平,从而发挥其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现代医院》2016,(5):685-687
目的观察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足月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为足月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出生后6 h内确诊为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足月儿5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均给予维持血压、血糖、降低颅内压、血液灌注、通气、护脑、消除脑干症状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头部亚低温治疗,治疗72 h后再复温,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36 h、治疗72 h的生化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7、14、28 d后的NBNA评分分别为(31.24±4.0)、(35.87±4.95)、(38.94±4.98)分,均高于对照组的(31.24±4.02)、(31.74±3.04)、(34.87±3.4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足月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头部亚低温治疗具有近期、远期的神经保护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19.
在辅助生殖技术应用中,常规促排卵方案因具有促进多卵泡发育、降低周期取消率并增加临床可控性等优势,成为促排卵方案中的主要方案,但是在其临床应用中可以观察到卵子胚胎的质量下降及子宫内膜容受性改变,而且促性腺激素(Gn)用量增加改变了体内激素环境,提高了并发症如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OHSS)及多胎妊娠等的发生率,进而影响患...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局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及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6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局部亚低温治疗。结果治疗组体温〈38℃的比率明显多于对照组,而〉38℃的比率则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3个月后恢复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局部亚低温结合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