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男科病人内分泌激素与无精症及少精症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对50例无精子症和35例少精子症患及30例有政党生育史的男性血清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催乳素(PRL)、雌二醇(E2)进行测定。结果:无精症组与少精症组血清FSH、LH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而无精症组血清FSH、LH水平又明显高于少精症组(P<0.05);随着血清FSH值的升高,无精症组与少精症组血清LH值亦随之升高,但T/LH比值明显减低(P<0.01)。结论:男科病人内分泌激素中FSH、LH水平及T/LH比值与无精症及少精症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3.
96例无精症少精症患者细胞遗传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资料显示 ,已婚夫妇中有 1 5 %患有不育症 ,其中一半为男性不育[1],主要表现为少精、无精。在引起男性不育的诸多因素中 ,染色体异常是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男性不育患者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查 ,可以了解染色体异常在男性不育症中的分布情况 ,为更好地进行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现将自1 9 96年 1月~ 2 0 0 2年来本室检查的 96例无精症、少精症患者染色体检测情况进行总结分析 ,并探讨影响精子发生、发育过程的相关因素。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96例男性不育患者 ,年龄 2 2~ 40岁 ,夫妻同居两年以上未能受孕者 ,且精液常规检查精子数量 <2×…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男性少精、无精与血清生殖激素的关系。方法: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分别测定59例男性少精,36例无精不育症患者血清中FSH、LH、E、T、PRL的浓度。结果:无精症FSH、LH较正常人明显增高,且FSH升高幅度大于LH,少精症FSH明显下降,PRL在少精症中明显升高,E、T在男性生育与不生育者之间无明显差别。T/LH值少精,无精者与正常人均有差异。该值具有诊断价值。结论:男性少精,无精在内分泌方面与生殖激素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无精子症(简称无精症)是指射出的精液离心沉淀之后,连续3次显微镜检查无精虫,无精症约占男性不育症患者的15%~20%。少精症是指禁欲3~5 h后检查精液,精子密度小于2000万/m L。在所有不育不孕症中,男性因素占50%[1],最主要原因是男性生精功能障碍,由内分泌激素紊乱、生殖道炎症、精索静脉曲张、免疫异常及理化等复杂因素引起。临床表现为无精和少精,约占男性不育症的10%[2]。男性不育的病  相似文献   

6.
272例无精子男性睾丸与生殖激素测量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钟影  吴东  艾玲  曾伟前  张笑梅 《四川医学》2002,23(10):1000-1002
目的:探讨无精症与睾丸体积、身高、血清生殖激素的关系。方法:用磁分离酶联免疫法测血激素,Prader睾丸模型比拟测定睾丸体积。结果:睾丸体积与血清激素呈明显负相关。无精症FSH、LH较正常人明显增高,且FSH高于LH,无精症身高不受影响。结论:FSH是预示生精功能的可靠指标,而T/LH比例可作为判断间质细胞功能状态的指标,研究认为治疗性活检应更多的开展,通过辅助生殖技术从根本上治疗无精症。  相似文献   

7.
精液细胞,睾丸容积及血清生殖激素测定对无精症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精液细胞、睾丸容积及血清生殖激素对无精症的影响。方法:采用比拟法测量睾丸容积,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生殖激素值,巴氏染色法查精液中脱落细胞,结果:三种方法对无精症的准确诊断率分别是:巴氏法最高,放射免疫法次之,而比拟法最差,结论:单纯巴工法用于排泄型无精症的手术治疗及疗效评估具有操作简便,可信度大的优点,而文中所叙述的三种方法同时应用对分泌型或排泄型无精症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严重少精症和无精症与Y染色体微缺失的关系。方法:对染色体正常的70例严重少精症和无精症患者运用多重PCR技术检测Y染色体AZF基因家族AZFa、AZFb、AZFc三个区域中6个序列标签位点(sequence taggedsites,STS)微缺失,20例精液正常患者作为对照。结果:39例严重少精症患者中发现5例存在Y染色体微缺失,均为AZFc缺失,缺失率为12.82%(5/39);31例无精症患者中发现6例存在Y染色体微缺失,其中AZFb+AZFc缺失2例,AZFb缺失3例,AZFc缺失1例,缺失率为19.35%(6/31)。20例精液正常患者Y染色体均未发现微缺失。结论:Y染色体微缺失是造成男性精子发生障碍的常见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韦敏怡  冼苏 《广西医学》1997,19(1):11-14
对570例无精症睾丸病理活检组织进行生殖病理研究。结果:最易累及的部位是曲细精管生精上皮(94.39%),其次是基底膜(51.05%)及间质(17.07%);最常见的病理学类型是生精功能低下(30.53%),其次是混合性病变(17.89%)和仅有支持细胞综合征(10.70%)。并对易累及的部位、病理学类型与预后的关系及病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精液细胞、睾丸容积及血清生殖激素对无精症的影响。方法:采用比拟法测量睾丸容积,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生殖激素值,巴氏染色法查精液中脱落细胞。结果:三种方法对无精症的准确诊断率分别是:巴氏法最高,放射免疫法次之,而比拟法最差。结论;单纯巴氏法用于排泄型无精症的手术治疗及疗效评估具有操作简便、可信度大的优点,而文中所叙述的三种方法同时应用对分泌型或排泄型无精症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多重PCR及细胞遗传学技术,探讨导致男性无精症及严重少精症的遗传原因,调查无精症及严重少精症患者Y染色体微缺失及染色体异常的类型及分布频率。方法利用Y染色体上15个特异性序列标签(STS)设计引物,采用多重PCR的方法对无精症及严重少精症组73例对象、精液正常对照组138例对象的外周血DNA进行Y染色体微缺失的分子遗传学检测,同时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G显带方法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结果无精症及严重少精症患者Y染色体微缺失发生的频率为9.6%,缺失的位点涉及到AZF(无精子因子)的3个区域,其中AZFb缺失率为1.4%,AZFc缺失率为8.2%,AZFd缺失率为9.6%,缺失率极显著的高于精液正常对照组(P<0.01);细胞遗传学研究检测到7例染色体核型异常,异常核型频率为9.6%,正常精液对照组未检测到染色体核型异常,两者染色体核型异常率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不育男性特别是无精症及严重少精症患者染色体核型异常及Y染色体微缺失的发生率较高,Y染色体微缺失及细胞遗传学检测可为不育患者提供治疗前的遗传咨询,避免遗传缺陷垂直传递给后代。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少精、无精症患者染色体畸变情况及血清激素水平。方法:采用常规染色及显带分析技术对67例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定性分析,根据结果将67例患者分为染色体畸变组(A组,n=16)、无染色体畸变组(B组,n=51),并设健康对照组(C组,n=26),采用放射免疫(RIA)法对各组血清FSH、LH、PRL、T激素进行测定。结果:染色体分析显示患者的总畸变论为23.88%(16/67),其中常染色体畸变率:4.48%(3/67),性染色体畸变率:19.40%(13/67)。激素测定显示:A组4种激素,B组FSH、LH水平与对照组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少精、无精症与性染色体畸为及多种血清激素异常密切相关,与常染色体畸变也有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13.
随着染色体检验技术的飞速发展,男性不育与染色体异常,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现将在本院就诊的30例精子少或无精症男性体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报告如下,并对有关问题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提高无精子症的分型诊断水平,为无精子症诊断的规范化提供参考.方法 梗阻性无精子症与非梗阻性无精子症的血生殖激素FSH、T/FSH、LH、T/LH、PRL、E2进行比较.结果 非梗阻性无槽子症与梗阻性无精子症的FSH、T/FSH均值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非梗阻性无精子症和梗阻性无精子症的T、LH、T/LH、PRL、E2均值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SH、T/FSH可做为无精子症分型诊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估 2 4例无精与严重少精症患者Y染色体无精子因子 (azoospermiafactor,AZF)区域微缺失的频率。方法 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针对观察组 16例无精症、8例严重少精症患者与对照组 (已正常生育男性 8例 )进行AZFa,AZFb ,AZFc ,AZFd 4个区域共 17个序列标签位点 (sequencetagsite ,STS)的微缺失分析。结果 对照组在所有 17个序列标签位点均未发现缺失。观察组STS位点缺失涉及 15个位点 ,分别是 :SYPR3,SY12 4 ,SY12 7,SY12 8,SY130 ,SY133,SY2 4 2 ,SY2 39,SY2 0 8,SY2 5 4 ,SY2 5 5 ,SY15 7,SY14 5 ,SY15 3,SY15 2。其中未发现AZ Fa区域缺失 ;2例AZFb区域缺失 ,缺失率为 8% (2 /2 4 ) ;7例AZFc区域缺失 ,缺失率为 2 9% (7/2 4 ) ;8例AZFd区域缺失 ,缺失率为 33% (8/2 4 )。结论 Y染色体AZF区域微缺失是造成无精与严重少精症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无精与严重少精症患者Y染色体AZF区域微缺失的频率为 4 6 % (11/2 4 )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可有效地诊断Y染色体AZF区域的微缺失  相似文献   

16.
17.
本研究用随机双盲法对63例少精症给予不同剂量它莫昔芬及安慰剂治疗。分别在服药前及服药后2个月、4个月测定血清促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和精子密度、精子前向运动率、精子尾部低渗肿胀试验(HOS)及精子DNA荧光染色有效精子计数(ESC)。结果:A(10mg/d)、B(30mg/d)两组服药2个月,4个月后血清FSH、LH明显升高(P<0.01)、T值在2个月时明显升高(P<0.01),但4个月后又下降;B组服药后精子密度及ESC明显升高(P<0.01),A、B两组精子前向运动率、HOS服药前后均无显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8.
19.
我院1981年共收治19例无精子不育症患者,现对其睾丸活检组织材料进行病理观察与分类,并对病理分类、预后、治疗及有关病因等进行简要讨论。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19例,年例21~38岁,平均28.5岁,均系结婚2~9年未育,经2次以上精液检验未发现精子者。体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