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 研究DYST08基因座的基因多态性和法医学意义.方法 在山西汉族人群中随机筛选120名健康无亲缘关系男性个体,提取静脉血DNA,用GDB中的引物进行PCR扩增,银染显色.对筛选的等位基因测序,构建等位基因分型标准物;按照ISFG原则命名各等位基因.结果 研究发现DYS708基因座为4核苷酸复杂重复STR,重复单位为GATA+GA-CA.在120例山西汉族健康无亲缘关系男性个体血样中共检出了6个等位基因24,25,26,27,28,29,其基因频率分别为0.125,0.142,0.267,0.208,0.150,0.108,基因多样性为0.809.在法医学应用方面,其个人识别能力(DP)和非父排出率(PE)均为0.809.结论 DYST08基因座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态性,在法医学及人类遗传学方面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醛糖还原酶基因转当起始点上游-2.1kb处的微卫星DNA标记-(AC)n二核苷酸串联重复序列7种等位基因(Z+6,Z+4,Z+2,Z,X-2,Z-4和 Z-6)的筛选方法。首先自人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后设计一对引物进行PCR扩增,获得长度为132-144bp的DNA片段。选取等位基因为纯合子的个体DNA标本的PCR扩增产物,经纯化后直接测序以确定等位基因的种类;并以确定的等位基因为标准,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初步了解在HIV感染者体内,Epstein Barr病毒(Epstein Barr virus,EBV)致癌性潜伏膜蛋白 1(latent membrane protain 1,LMP 1)功能区C末端DNA特异性30 bp缺失的发生率和33 bp重复序列拷贝数的情况。方法 采用巢式PCR扩增175例HIV感染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PBL)中EBV的LMP 1功能区C末端的基因片段,并进行核酸序列分析。为了避免核酸质量对实验成功率的影响,同时对提取的所有标本DNA的MDR1C3435T基因进行PCR扩增。结果 所有HIV感染者的PBL标本中,MDR1C3435T基因均成功扩增(扩增率为100%),证明标本的DNA质量合格。175例标本中的33例可以成功扩增EBV DNA(阳性率为18.9%)。在33例EBV DNA阳性的标本中,27例(81.8%)的LMP 1基因核酸序列发生特异性30 bp缺失(the 30 bp del),其33 bp重复序列的拷贝数分别为4(4例,14.8%)、5(12例,44.4%)、6(8例,29.6%)、7(3例,11.1%);其他6例LMP 1核酸序列没有发生30 bp核甘酸缺失,其33 bp重复序列单位的拷贝数为4(5例,83.3%)、5(1例,16.7%)。结论 HIV感染者体内EBV致癌性LMP 1功能区C末端基因发生特异性30 bp缺失的频率为81.8%,而其33 bp重复序列的拷贝数为4、5、6、7,共4种。  相似文献   

4.
1目的 探讨遗传性脊髓小脑型共济失调 (SCA)病人 SCA3基因突变的意义。2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法 ,对临床诊断为 SCA的 15个家系的 32例病人及其有亲缘关系的 2 2例正常者 ,进行 SCA3基因内一段包含 CAG三核苷酸重复序列片段扩增。3结果  5个家系中的 2 1例病人各有 1个 SCA3异常等位基因扩增片段 ,其中 1个家系中 2例病人和 1例“正常者”的 1个等位基因的 CAG三核苷酸重复数目都为 48次。4结论 检测 SCA基因的动态突变是目前诊断 SCA的唯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研究胰岛素受体底物 1(IRS 1)基因 5′ 调控序列与 2型糖尿病的关系。采用PCR SSCP技术扫描 76例 2型糖尿病患者和 78例正常对照IRS 1基因 5′ 调控区 ,结合应用PCR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银染法 ,检测IRS 1基因 5′ 调控序列CAG富含区的插入 /缺失多态性 ;以检获的正常和变异样品基因组DNA为摸板 ,用高保真pfuDNApolymerase进行扩增 ,采用亚克隆技术 ,将扩增片段分别插入pCATBasic质粒中。通过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并结合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银染分析后 ,根据迁移率不同筛选含有不同等位基因的重组质粒并进行测序。结果发现人IRS 1基因 5′ 调控区CAG富含区存在以三核苷酸为单位的多种插入 /缺失变异。共检测出 7种基因型和 6种等位基因 (T1~T6 ) ,其中等位基因T5 ,T6仅见于 2型糖尿病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低载量HBV DNA S区基因扩增的可行性并对实验条件进行优化,为隐匿性HBV感染(OBI)患者HBV DNA S区基因突变检测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传统巢式PCR和自建两轮PCR方法扩增6例低HBV DNA载量(100~200 IU/mL)和22例更低HBV DNA载量(20~99 IU/mL)的血清样本中HBV DNA S区基因,并对引物序列、引物量、PCR产物模板稀释倍数、退火温度、PCR反应循环数、PCR总反应体系等条件进行优化.PCR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切割目的条带凝胶进行克隆测序,然后对克隆测序结果进行核酸序列BLAST比对确认.结果 设计3对巢式PCR引物(P1~P3),扩增产物理论上包含整个HBV DNA S区基因.经过PCR扩增条件优化后,6例低HBV DNA载量的血清样本中仅2例经巢式PCR扩增出HBV DNA S区基因特异性靶序列,22例更低HBV DNA载量样本无一例扩增成功.自建两轮PCR法设计了P4~P15共12对引物,扩增产物理论上包含整个HBV DNA S区基因.经过PCR扩增条件优化并筛选出P13为最佳引物后,6例低HBV DNA载量的血清样本全部扩增出HBV DNA S区基因特异性靶序列;15例(15/22,68.18%)更低HBV DNA载量的样本扩增出HBV DNA S区基因特异性靶序列,经PCR产物克隆测序均证实为HBV DNA S区基因,该15例样本中HBV DNA载量最低为20.1 IU/mL.结论 基于引物P13自建的两轮PCR法更适用于低载量HBV DNA S区基因的扩增,扩增效率和特异性均优于传统巢式PCR;扩增产物可进一步应用于OBI者HBV DNA S区基因序列突变分析.  相似文献   

7.
9例神经变性疾病犤均属于多谷氨酰胺(polyQ)病犦是由编码CAG DNA三核苷酸重复序列的扩增所致。polyQ病显示,CAG重复长度与发病年龄(AO)之间呈明显负相关。尽管如此,具有完全相同重复扩增等位基因的受试者之间仍可有极易变化的AO,这表明还有其他因素影响AO。本研究在古巴脊髓小脑共济失调2型(SCA2)群体57个同胞群中,对148例受试者的AO进行检查。CAG重复等位基因突变可以解释AO变异性的57%,为评估校正SCA2重复长度后剩余变异性的遗传度,采用方差分量分析,并确定组内相关系数,研究发现AO剩余变异性的55%是家族性的。为检验研究群…  相似文献   

8.
王鹏飞  焦艳梅  朱焕章  吴昊 《北京医学》2010,32(12):972-974
目的对PCR扩增潜伏HIV-1DNA序列的实验方法进行优化。方法收集30例经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6~12个月的HIV-1感染者抗凝血标本,分别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和高度纯化的CD4+T细胞提取基因组DNA,巢式PCR扩增HIV-1env的C2-V5区,电泳检测扩增产物并进行DNA序列测定。结果同一患者PBMC纯化CD4+T细胞标本扩增HIV-1env基因C2-V5区的效率(93.3%)明显高于直接从PBMC标本扩增该目的片段的效率(10.0%)。结论 PBMC纯化CD4+T细胞后,再提取基因组DNA进行巢式PCR扩增,可提高扩增潜伏HIV-1DNA序列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DRD4多态性与海洛因依赖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雪  徐平 《陕西医学杂志》2007,36(4):432-434
目的探讨多巴胺D4受体第3外显子48bp可变重复序列多态性(DRD4exon48bpVNTR)与海洛因依赖的关系。方法采用PCR扩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检测结果,检测了西北地区187例20~45岁之间海洛因依赖人员的DRD4基因多态性。结果在DRD4exon48bp的重复片段中,海洛因依赖组存在5个等位基因,分别为2,3,4,5,6个重复片段,其基因频率以48bp的2个和4个重复等位基因出现的频率较高。把等位基因划分为长重复序列(大于等于4次)和短重复序列(小于4次)后,海洛因依赖组长重复等位基因多于对照组(χ2=3.82,P<0.05)。结论DRD4外显子48bpVNTR长重复等位基因与海洛因依赖有关。  相似文献   

10.
中华按蚊多态微卫星DNA位点的筛选和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勇  马雅军 《医学争鸣》2008,29(17):1537-1539
目的:对中华按蚊多态的微卫星DNA位点进行分离和筛选,并阐明其特征.方法:应用中华按蚊基因组DNA的酶切片段与生物素标记的寡核苷酸探针杂交,亲合素富集和超滤离心浓缩目的片段,扩增放大,克隆并测序,构建中华按蚊微卫星DNA库.在其中挑选合适的微卫星位点,建立扩增体系.应用中华按蚊现场样本扩增不同的微卫星位点,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筛选具有多态性的微卫星位点.结果:构建的中华按蚊微卫星DNA库中包含252条序列,GenBank注册登记号为EF620047~EF620298.其中,双核苷酸重复最为常见,三核苷酸重复次之,多核苷酸重复少见;含(CA)和(GT)重复的序列最多,重复次数最多可达56次;完整序列占35.3%,非完整序列占20.2%,复合序列占18.7%,其余为非典型序列.设计了22对引物扩增不同的微卫星位点,其中20个位点产生特异的PCR产物,PAGE结果显示其中15个位点具有多态性.结论:获得了中华按蚊新的多态微卫星位点共15个,为中华按蚊群体遗传和其他相关研究提供了分子标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醛糖还原酶(AR)基因5′端(AC)n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DM)并发背景型视网膜病变(BDR)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DM患者74例,其中并发BDR39例,无视网膜病变35例,正常对照组40例。经多聚酶链反应(PCR)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AR基因5′端(AC)n多态性标记。结果① 在2型糖尿病患者和正常对照组中共检测出7种等位基因,其中以Z、Z+2、Z-2三种等位基因最常见。② Z-2等位基因在BDR组高于NDR组和CON组;Z+2等位基因在BDR组低于NDR组和CON组。结论山东地区2型DM患者AR基因5′端 (AC)n存在7种等位基因,Z-2等位基因可能是BDR的易感基因,Z+2等位基因可能为其保护基因。  相似文献   

12.
DNA分析法快速诊断21三体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适合于快速诊断 2 1三体的 DNA分析方法。方法 用 PCR法扩增 2 1号染色体上 2个串联重复序列 D2 1S1435和 D2 1S2 0 5 5基因座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银染分型。根据谱带的条数和浓度判断是否为2 1三体 ,根据谱带的位置 ,与父母的基因型比对 ,判断三体的亲代来源。结果 应用此法检出所有核型分析确诊的游离型 2 1三体 ,能准确地判断出三体的亲代来源。结论 该法无须细胞培养 ,适于含一定 DNA的各种有核细胞样本 ,检测过程简便、快速 ,较传统方法省时、省力 ,适于大范围的 2 1三体综合征筛查  相似文献   

13.
DNA分析法快速诊断21三体综合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适合于快速诊断21三体的DNA分析方法。方法:用PCR法扩增21号染色体上2个串联重复序列D21S1435和D21S2055基因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传染分型,根据谱带的条数和浓度判断是否为21三体,根据谱带的位置,与父母的基因型比对,判断三体的亲代来源。结果:应用此法检出所有核型分析确诊和游离型21三体,能准确地判断出三体的亲代来源。结论:该法无须细胞培养,适用于含一定DNA的各种有核细胞样本,检测过程简便,快速,较传统方法省时,省力,适于大范围的21三体综合征筛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河南汉族人群线粒体(mt)DNA 514~523位置(CA)n重复子的遗传多态性及应用.方法:应用PCR扩增、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银染技术,对河南汉族214例无关个体血样进行mtDNA(CA)n重复子分型.并对5例腐败肌肉及5例角化组织用Chelex-100、二硫苏糖醇(DTT)联合Chelex-100法和PCR缓冲液法分型技术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河南汉族214例无关个体中检出4种等位基因,重复5~8次,基因差异度0.5013.腐败肌肉及角化组织用DTT联合Chelex-100法和PCR缓冲液法均分型成功.结论:mtDNA(CA)n重复子多态性在河南汉族人群具有一定的法医学应用价值,尤其对于腐败肌肉及角化组织.  相似文献   

15.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alleles in the 3' end region of human apoB gene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ObjectiveTostudythestructureofalelesinthe3’endoftheapoBgeneinHan,MongolianandTibetanpopulationsinChinaaswelastherolesinthereg...  相似文献   

16.
重庆汉族、土家族人群3个Y-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重庆汉族、土家族人群无关个体的GATA-A7.2、GATA-C4、DYS437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方法:重庆汉族男性115人,女性15人,土家族男性120人,女性15人无关个体血样,用Chelex法提取DNA,对2个群体的3个Y-STR基因座进行PCR扩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连续缓冲垂直电泳,银染分型.用直接计数法计算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计算3个基因座的基因变异度(Gene diversity,GD)值和单倍体变异度(Haplotype diversity,HD)值,并比较2个群体等位基因分布特点.结果:GATA-A7.2、GATA-C4、DYS437基因座分别检出5、5、3个等位基因,GD分别为0.697 9/0.714 1(汉族/土家族)、0.720 2/0.700 1、0.511 2/0.495 7.共检出44种单倍型的HD汉族为0.955 6,土家族为0.953 2.所有女性样本在3个位点均无PCR扩增产物,表明3个基因座是Y染色体特异性的STR基因座,X染色体不存在同源序列.结论:这3个基因座适合于法医学个人识别和亲子鉴定,为法医学应用提供了新的可选Y-STR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醛糖还原酶(AR)基因5′端的(AC)n的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DN)、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择本院2型DM患者119例为DM组,根据其同时伴(+)或不伴(-)DN与DPN,将DM组分为四个亚组:DN-/DPN-组、DN-/DPN+组、DN+/DPN-组、DN+/DPN+组;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62例为正常对照(CON)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尿素/甲酰胺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显色法分析各组AR基因的二核苷酸(AC)n串联重复序列的多态标记,比较各组间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结果:各组中Z-2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在DN+/DPN+组最高,在DN-/DPN-组最低;Z+2等位基因频率在DN-/DPN-组显著增高,在DN+/DPN+组显著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纯合子Z-2/Z-2基因型频率在DN+/DPN+组显著高于其余各组,而纯合子Z+2/Z+2基因型频率在DN-/DPN-组显著高于其余各组。结论:Z+2等位基因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DN及DPN的保护性基因;Z-2等位基因是DN易感基因,而病程和Z-2等位基因可能共同促进了DPN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中,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与多巴胺D4受体基因(DR/M)第3外显子48bp和多巴胺载体蛋白基因(DAT1)非编码区40bp可变数目顺向重复(VNTR)多态性的关系。方法:对340个ADHD患儿,202个ADHD核心家系和226个对照分别就DRD4 48bp VNTR和DAT1 40bp VNTR多态性进行检测,并进行ETDT、HHRR和病例对照的关联分析。结果:所测人群中的DRD4 48 bp的重复次数是2—6次,最常见的等位基因是4次重复(77%)和2次重复序列(19.4%);未发现7次重复序列或更长的片段。DAT1 40 bp的重复次数是6—7和9-11次,其中10次重复序列最常见(90.7%)。在ADHD患儿中,长重复等位基因(DRD4的4—6次和DAT1的11—12次重复序列)比对照组多。未发现ADHD和DRD4的7次重复等位基因或DAT1的10次重复等位基因之间存在关联。结论:DRD4(按照性别分层后)和DAT1的长重复等位基因可以增加中国汉族儿童罹患ADHD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侵袭性牙周炎(AgP)患者及其亲属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基因多态性与AgP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66个核心家系共180名成员,进行全口牙周检查、摄全口根尖片并拍摄口内彩色照片,AgP先证者的诊断参照1999年牙周病分类法,其亲属的诊断参照1999年牙周病分类法和现状与回顾性相结合的评分标准作出评估诊断.提取研究对象外周静脉血基因组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方法,分析IL-1A+4845,IL-1B-511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及IL-1RN第二内含子中的可变数目重复序列(variable number tandem repeats,VNTR)的多态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各组之间基因型/等位基因分布差异的比较,同时还采用以家系为基础的关联检验的方法(family-based association test)进行关联分析.结果:未发现IL-1基因各位点等位基因/基因型在AgP先证者与其亲属之间、以及亲属各组之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家系为基础的关联检验表明,IL-1B-511和IL-1A+4845等位基因1在加性、显性及隐性3种遗传模型检验中,P值均大于0.05,即未发现IL-1基因各位点的多态性与AgP存在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关联.但是,当把所有AgP患者按照全口牙槽骨吸收特点进行亚型分型并经Logistic回归模型调整了年龄、性别和吸烟状况后发现,在IL-1B-511位点,以局限型破坏为主的AgP患者A1A1基因型的频率比非AgP患者显著升高(43.8% vs 22.8%,OR=7.32,95% CI=1.84~29.11,P=0.005),等位基因A1的分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71.9% vs 41.2%,OR=3.64,95% CI=1.55~8.58,P=0.002);而广泛型AgP患者与非AgP患者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因型A1A1:P=0.88,等位基因A1:P=0.64).结论:IL-1B-511位点的SNP可能与以局限型破坏为主的AgP的易感性有关,但仍需要在更大样本量中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