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糖尿病与冠心病心肌梗塞关系密切,本文就糖尿病性心梗11例与非糖尿病性心梗35例从发病关系、临床特点等方面进行比较,发现糖尿病者心梗患病率高,出现心梗后可无痛或症状不典型,并且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并提出胰岛素抵抗与高胰岛素血症是糖尿病者心梗发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无痛性心肌梗塞4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47例无痛性心肌梗塞与111例伴有胸痛的心肌梗塞患者临床分析比较,发现本组无痛性心肌梗塞的临床特点有:高龄多;既往患慢性支气管炎者多见;临床症状以胸闷、上腹痛较多见;合并症多,以心衰、肺内感染、脑血管病较多见;梗塞部位以广泛前壁心梗多见;溶栓治疗者少。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探讨65岁以上老年病人的特点。老年人心血管系统病理和临床的主要特点,特别着重研究老年核医学,老年人心血管系统放射性核素检查的特点和应用价值。老年人心血管系统病理和临床的主要特点有:(1)老年人中至少30%心血管有病理改变,心肌收缩性迟滞,心排出量减少,易发生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和心肌梗塞;(2)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老年再发性心肌梗塞(简称再发心梗)17例,共18例次和对照组11例进行对比,探讨了老年再发心梗的临床特点及有关因素。作者观察到老年再发心梗1年以内(初发梗塞后)发生率达61.1%,以前壁、前间壁及广泛前壁占大多数,再发心梗与初发梗塞后有无心绞痛密切相关,并与精神因素、高血压、糖尿病等有关。另外,初发梗塞后反复左心功能不全、肺瘀血者再发心梗率高;而再梗塞后左心功能不全发生率亦高。  相似文献   

5.
作者报告应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22例老年人(60~80岁)急性心肌梗塞的早期(心梗后3~4周)和恢复期(心梗后6~12月)的超声改变特点。结果显示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范围广泛,3个节段室窒受累者占63.6%。且室壁运动异常恢复的慢;左室舒张功能异常早期普遍存在;恢复期有所改善,但未恢复正常。另外,本组病例心肌梗塞早期轻中度二尖瓣返流很常见(72.7%),于恢复期多能恢复或减轻,但前壁并发后壁心梗者,较难恢复,且返流程度重。  相似文献   

6.
<正>无症状性心肌梗塞(Asymptomatic myocardial infarction)是指无心肌梗塞病史及症状,但心电图改变完全符合心肌梗塞的诊断标准。本文观察了我院自1986年来无症状性心梗61例,对其相关因素进行探讨。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 1 临床资料 无症状性心梗61例,其中男54  相似文献   

7.
<正> 急性心肌梗塞是老年人常见的内科急诊,尤其是不典型的心肌梗塞易于误诊,以致造成严重后果,本文将其中8例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见附表。 2 心肌梗塞部位:8例在相应导联出现病理性Q波,符合典型心肌梗塞表现,其中4例经住院追踪观察,符合急性心肌梗塞的演变过程。前壁心梗5例,广泛前壁、下壁心肌梗塞2例,广泛前壁、间壁心肌梗塞1例。  相似文献   

8.
王彩虹  丁淑妍 《中原医刊》2003,30(19):65-65
典型的心肌梗塞 (AMI)均有持续性心前区疼痛 ,但对于患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约有 15~ 2 0 %无疼痛症状 ,随年龄增加 ,疼痛逐渐减少 ,无痛性心肌梗塞是老年人心梗的重要特征。因而 ,应加强对无疼痛心肌梗塞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观察。现将我们对老年心梗患者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老年病科ICU病房近 6年共收治老年急性心梗 42例 ,其中 11例老年患者无疼痛症状出现 ,女性 4例 ,男性 7例 ,年龄 62~ 83岁。2 护理体会2 1 典型的心前区疼痛的心肌梗塞容易被识别 ,而无疼痛的心肌梗塞容易被忽视 ,这就要求护士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熟…  相似文献   

9.
<正> 无痛性心肌梗塞是急性心肌梗塞少见类型之一。本病起病隐匿,临床症状不典型,合并症多,为早期诊断带来一定困难。本文通过对228例心肌梗塞中188例有痛性心肌梗塞和40例无痛性心肌梗塞对照分析,对无痛性心肌梗塞有关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和诊断讨论如下: 对象和结果病例选择:本文病例来源于两家医院1975~1987年住院期间228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其中男176例,女52例;有痛性心肌梗塞188例(包括典型性心梗107例,不典型胸痛81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5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6月~2009年6月收治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4例,观察及总结临床特点。结果: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无胸痛症状者多,本组非典型病例29例,占53.7%;其中,无痛型15例,占27.8%;异位疼痛型14例,占25.9%。结论: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可无典型胸痛症状,而呈无痛、异位疼痛等不典型表现,所以对可疑的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应该及时行心电图、心肌酶谱检查,并动态观察心电图演变规律,避免误诊,从而有利于对老年心梗做出早诊断、早治疗,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青年与老年乳腺癌临床病理特点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川  普苹 《河北医学》1999,5(1):61-63
目的:本文对104例35岁以上青年人及105例60岁以上老年人乳腺癌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比较其病理改变及临床特点;结果:病理组织学分类两组仍以浸润性导管癌为多见,临床青年乳腺癌发病率近年来有上升趋势,老年乳腺癌病较长合,并症较多;结论:两组腋淋巴结未转移者预后明显优于有转移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所在进修医院2007年6月-2009年6月急诊收治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8例,观察及总结临床特点。结果: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无胸痛症状者多,本组非典型病例58例,占53.7%;其中,无痛型30例,占27.8%;异位疼痛型28例,占25.9%。结论: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可无典型胸痛症状,而呈无痛、异位疼痛等不典型表现。因此,对可疑的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应该及时行心电图、心肌酶谱检查,并动态观察心电图演变规律,避免误诊,从而有利于临床医生对老年心梗做出早诊断、早治疗,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急性心肌梗死是老年人常见急症之一,发病后如能得到及时合理治疗,大多经过1个月左右时间,病情便趋向稳定进入恢复期,但这并不意味着平安无事,部分病人还可能再发心梗。因此,掌握老年人急性心梗恢复期特点,进行合理护理,对减少复发率,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笔者近几年来共护理60岁以上老年急性心梗56例,其中恢复期再发心梗者13例,占23.2%,现结合临床资料,总结一下心梗恢复期应注意问题及护理。  相似文献   

14.
余健良  潘燕来 《广东医学》1993,14(6):333-334
老年人复发性心肌梗塞的临床症状不典型,再梗塞后同一部位的心电图不典型,常常导致延误诊断,漏诊,且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因此,如何防治及诊断再梗塞是临床工作者重要研究课题。现将临床资料完整60岁以上老年人再梗塞31例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1.病例选择诊断标准凡60岁以上有陈旧性心肌梗塞的基础上再出现者:(1)急性心肌梗塞的典型  相似文献   

15.
对临床有Q波和无Q波的心肌梗塞患者92例进行了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比较及随访研究。结果是无Q波的心梗患者在梗塞前心绞痛发生率高,心梗范围小于有Q波者(P<0.01)。无Q波者的2年病死率较低(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较高(P<0.05),与有Q波者比较,二者的3年病死率、左室射血分数无显著差异,但前者3年内再梗塞和梗塞后心绞痛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后者(P<0.01~0.05),提示无Q波的心梗患者的病情更不稳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运动试验后Q-Tc离散度在老年陈旧性心肌梗塞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地64例老年陈旧性心肌梗塞患者(心梗组)进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24h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测及临床随访平均24.12±7.7月;并以30例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结果:心梗组运动试验前为Q-Tcd(40.21±15.21)ms,运动试验后为(59.3±20.17)ms;对照组Q-Tcd运动试验前、后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两组Q-  相似文献   

17.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1例,年龄60一75岁,(平均675岁),在2年内或1周患过急性心肌梗塞。其中3例陈旧性前壁心肌梗塞,临床上仍反复发作胸痛,2例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在急性期演变过程中,在非梗塞导联出现明显缺血表现,l例急性高侧壁心肌梗塞。所有病例的胸痛发作即刻心电图表现(反映缺血部位的导联)ST段压低>0.lmv,或T波倒置;心肌酶学正常或无重新升高。心功能情况:3例陈旧性前壁心梗者,心功能在巩~w级,急性心梗者心功能o~皿级。血压情况:血压较高者1例;血压偏低者3例,血压正常老2例。所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运动试验后Q-Tc离散度(Q-Tcd)在老年陈旧性心肌梗塞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64例老年陈旧性心肌梗塞患者(心梗组)进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24h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测及临床随访平均24.12±7.7月;并以30例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结果:心梗组运动试验前为Q-Tcd (40.21±15.21)ms,运动试验后为(59.37±20.17)ms(P<0.01);对照组Q-Tcd运动试验前、后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Q-Tcd运动试验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运动试验后心梗组Q-Tcd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运动试验后心梗组Q-Tcd>50ms异常者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室壁瘤、心功能级别Ⅲ级和Lown氏室性心律失常等级Ⅲ级以上的发生率均显著性高于Q-Tcd<50ms正常组.随访期间心梗组中,Q-Tcd异常者发生心脏性猝死5例,而正常者未发生心脏性猝死.结论:运动试验后Q-Tcd是预测陈旧性心肌梗塞室性心律失常及心性猝死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右室心肌梗塞临床诊断率低的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右室心肌梗塞以扩容为主,而左心心肌梗塞一般要限制输液量,二者并存时,将根据左、右心功能受损程度,斟酌输液量及输液速度。因此,正确诊断右室心肌梗塞,将直接关系到心梗病人的合理治疗与预后。 尸检结果表明,单纯右室心便与其他房室梗塞并存的右室心梗,在整个心肌梗塞中占12~43%。而临床上右室心便的诊断率远低于这个比例。总结本院1981年至94年的心梗病例,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诊断率低的原因,作一初步探讨。1 资料和依据1.1 一般资料:本院1981年至94年间共有心梗病  相似文献   

20.
急性下壁心肌梗塞时 ,胸前导联ST段压低分布范围和压低幅度 ,对急性下壁心梗患者预后判断和危险分级有一定价值 ;是提示梗塞面积大 ,存在多支病变的一个标志。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病例选择 :以 1 990年 1月~ 2 0 0 0年 1 2月住我院心内科急性下壁心梗病人 34例为研究对象。诊断标准 :①持续性胸骨后及心前区压榨样疼痛伴冷汗超过30min ;②心电图 :STⅡ、Ⅲ、avF抬高≥ 2mm ,具有病理性Q波形成 ;③心肌酶CK、CK—MB升高 ,排除合并其它部位心肌梗塞、陈旧性心肌梗塞 ,非Q波心梗 ,束支传导阻滞。心电图分析 :常规 1 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